小學生無煙日國旗下講話(通用3篇)
小學生無煙日國旗下講話 篇1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親愛的同學,你知道吸煙對人體的危害嗎?大量的科學研究資料早就證明,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十分廣泛。所有煙草中均含有可導致人體發生多種致死性和致殘性健康問題的毒素;吸煙者患癌癥,尤其是肺癌、心臟病、肺氣腫及其他致死性疾病的危險性會明顯增加。然而,就在去年的今天,一項針對青少年煙草使用情況的最新調查顯示,中國有20%以上的初中生嘗試過吸煙,近92%的學生認為吸煙肯定會損害健康,但仍有22%的男生和4%的女生表示可能或肯定會在今后吸煙。青少年吸煙在中國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如今全球平均每年有400萬例、每天有11000例死亡與煙草有關。正如專家所言,煙草是一種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就會殺死消費者的產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品,煙草流行是一種無情的不分國家和社會的公共衛生災難。
中國是世界第一煙草大國,煙草的產銷量均居世界之首。據統計,全世界每3個吸煙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中國擁有煙民3.2億,消耗著全世界煙草總量的三分之一。當發達國家的煙草商因在本國受到限制與責難,千方百計地向中國和發展中國家推銷香煙、誘惑青少年吸洋煙時,我們廣大青少年決不能“誤上賊船”。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為了摘掉煙草大國的帽子,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大聲吶喊:不要讓煙霧籠罩孩子。
小學生無煙日國旗下講話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普及安全知識,提高避險能力》。
時光飛逝,三月即將從我們眼前過去。陽春三月是萬物復蘇的美好季節,我們當中的很多同學,一定會記得3月有很多紀念日:3月5日是“向雷鋒學習”紀念日,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3月12日是我國植樹節,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可3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紀念日,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對“質量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這句話你們應該耳熟能詳,這說明安全與學習知識一樣重要!
1996年2月,國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根據造成安全傷亡的主因是安全事故,聯合發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今年安全教育的主題是“普及安全知識,提高避險能力”。校園安全與我校師生密切相關,它關系到同學們能否健康成長,能否順利完成學業,也關系到我們老師能否在一個安全的環境里教書育人。因此,我們要打造“和諧、平安”校園,時刻清醒的認識到“安全無小事”、“隱患就是事故”,要求同學們時刻牢記:
1、要有較強的安全意識,認真學習自我防護、自救知識,切實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課間休息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上下樓梯不奔跑,不擁擠,不玩危險游戲;
3、注意交通安全。小學生不騎自行車上下學節,不要乘坐車況不好的車輛以及非法營運車輛;遵守交通規則,向家長宣傳交通法規,接送學生不超載、不逆行、戴安全帽;
4、清明節祭祖燃放煙花爆竹要注意安全,嚴防山火發生;
6、注意食品安全。不到小攤小販處購買食品,不吃過期食品,嚴防傳染病的發生;
7、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街上逗留,謹慎與陌生人交往,受到不法侵害及時打急救電話;
同學們,生命是無價之寶。你們的安全健康,不僅關系到家庭的生活幸福,更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祥和。因此,我真誠希望安全教育日這個特別的日子能夠喚醒你們對安全的重視,如果你們都能把平安的種子播撒進自己的心田,我們距離平安家庭、和諧校園的目標也就不遠了!最后,祝愿大家都幸福、安寧、快樂!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生無煙日國旗下講話 篇3
70年前的那場戰爭,我們刻骨銘心;70年后的國家公祭,我們祭奠亡靈。繁華金陵,30萬同胞墜入深淵;短短8年,3500萬國人飽受蹂躪。一切都來得這么突然,一切都顯得那么短暫,但這卻真實地發生過,不容回避,不能忘卻。
有些人,我們不該忘卻。我們不該忘卻那些無辜的生命,他們原本是那樣的鮮活來到人間,卻轉瞬即逝,緬懷他們,是對生命的一種敬畏和尊重;我們不該忘卻那些為了民族生存而捐軀的抗日英雄們,是他們在民族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勇于擔當,他們是民族的真正脊梁;我們不該忘卻那些在困境中守望相助的同胞們,是他們演繹著人世間的真善美,使人在恐懼之中得以片刻的安息,在離開人世之前得以一絲安慰;我們不該忘卻那些國際友人,是他們在我們最苦難的時刻,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傳遞著人類的理性和善良。還有一些人,我們不能忘記,是他們造成了人間地獄,人類悲劇,他們是歷史的罪人;是他們百般抵賴,矢口否認,他們是現實的無賴。
時間不能撫平所有的傷痛,記憶依舊是如此深刻痛楚,我們需要一個莊重的儀式,祭奠逝者,撫慰生者,凝聚勇氣,珍惜和平。甲午之年,國家公祭,穿越時空,超越地域,以國家的名義,以法律的形式,緬懷逝者,紀念英靈,讓善忘的民族注入理性,讓善良的我們保持理智。
70年來,我們曾以無數形式祭奠死難同胞,以無數方式進行反思:民族的復興、和平的共識、戰爭的倫理、人性與人道。現在,我們設立國家公祭,以肅穆的儀式來悼念歷史,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未來。國家公祭展示了我們的人文關懷,它讓我們重回70年那座血與火的城市,閱讀寫在華夏大地上的民族屈辱,感受那種緊緊挽結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血脈深情。國家公祭讓我們學會以寬闊的歷史視野正視歷史、思考問題,不是宣泄情緒,也不是民族仇恨,而是提醒自己,保持歷史的傷痛,避免歷史的重演,更加懂得珍惜和捍衛。國家公祭讓歷史書上的文字變得意象豐滿,讓每一個人的生活獲得了歷史重量,也讓一個民族的幾代人之間有了心傳默契。正是在這種低頭默哀的瞬間,來自不同地域職業的你和我,抹平差異,形成整體,匯成力量。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不求別人承認,不望他人請罪,為同胞默哀,為中華祈福,是我們份內之事,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忘記傷疤,歷史會重演;撫平傷痛,唯有我自強。我們需要在災難的創傷中培養人道人性,在屈辱的歷史中學會自立自強。感念逝者,激勵后人。那些不能忘卻的紀念,讓我們凝聚起更加強勁的力量大步前進。站在國旗下,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