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分鐘國旗下講話稿禁毒教育(精選3篇)
兩分鐘國旗下講話稿禁毒教育 篇1
毒,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因為一時的沉迷,而造成永遠無法挽回的錯誤。
它們種類繁多,小小的外表下隱藏了魔鬼的笑容。多少人的生命被它吞噬,多少美滿的家庭被它拆散,多少人的毅力被它摧毀……
毒品的出現源于一些因為利益而不顧一切的黑心商人。他們將那些善良的人們送入難處,送入那厚重的鐵欄之中。
有些人的毒來自身邊人的誘惑:“試一下,反正只吃一次,沒關系的。”可毒一旦開始,怎可說停就停?毒一旦在平凡的外表下復發,就會上癮,難以停止。這個魔鬼就像一個不定時的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他們的心智受到摧殘,身體遭到打擊。有人甚至為了獲取買毒的錢,不惜貪污,盜竊,毀了家庭,成為社會的危害,最終走上一條不歸路——難以回頭。
而禁毒的過程也不是說停就停。他們在一次次的煎熬與掙扎。有人會因為難以承受有輕生的想法,他們的眼中流露出悔恨與滄桑;有人會不斷自殘,想讓腦海中保持最后一抹清醒,可他們往往會在最后拖著那傷痕累累的身影,攤在角落中,享受著云煙繚繞之樂……他們難道不疼嗎?怎么會呢?即使他們內心無比悔恨,可一切早已無法改變,他的一輩子都活在陰影之中。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身為祖國的期待的我們應明白毒品的危害,攜手前行,勇于說“不”。為了自己,為了他人,也為了世界!
兩分鐘國旗下講話稿禁毒教育 篇2
同學們、你們好!
毒禍猛于虎,危害全民族!毒品問題,曾經困擾中華民族長達兩百年之久,雖然在新中國成立后,毒品曾一度絕跡,改革開放后,毒品問題又沉渣泛起,如果任其發展,其后果可用著名的禁煙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一句話形容“國幾無可御敵之兵,無可充餉之銀”,這決不是危言聳聽。“珍愛生命,拒絕毒品!”這八個字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毒品對生命健康的危害,一個人一旦吸毒上癮,無異于慢性自殺,吸毒者四體不勤、臉色蒼白,毒癮發作時打呵欠,流鼻涕,如果此時得不到毒品,進而發展至煩躁不安、大喊大叫、甚至于歇斯底里、精神異常,而且吸毒者身體對毒品的依賴性不斷增強。因此需要不斷的加大用毒劑量,而缺乏醫學常識的吸毒者往往因掌握不好劑量而一命嗚呼,更何況還有因吸毒者共同注射針頭而傳染上如艾滋病等可怕的疾病。再來算一筆經濟帳,一個吸毒者每天至少需要吸食或注射海洛因0.1克,而0.1克海洛因黑市零售價是一百元,那么一個月就三、四千元,一年就是四、五萬元。如此巨額的費用,搞得吸毒者家庭破裂,妻離子散,甚至于為籌措毒資,偷盜搶劫、綁架殺人,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
現在毒品毒性大、成癮性強,一旦成癮,人體脫毒過程十分漫長,吸毒者戒了再吸、吸了再戒,反反復復,有人用“一朝吸毒,終生戒毒”來形容戒除毒癮的難度,因此戒毒的最好辦法就是絕不吸毒。青少年是父母的希望,你們因為思想還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夠豐富,自身免疫力較差,加上影視劇的渲染和社會不良分子的拉攏引誘,嘗試吸毒最后成癮難以自拔的事例屢見不鮮,一些青少年因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心理或受家庭和學校壓力太大,主動尋求刺激,緩解壓力導致鑄成大錯的事例也大量存在,目前在國內、省內已經出現學生參予吸毒的現象,預防學生吸毒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一個重大問題。在“6.26”禁毒宣傳日到來之際,我們在此呼吁大家提高對毒品巨大危害性的認識,希望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為我們的成長鋪一條平安大道,使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
兩分鐘國旗下講話稿禁毒教育 篇3
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以往說過:“最深刻的真理,也是最平凡的道理。”是的,這些寶貴的真理近在我們的身邊,如同草叢中隱匿的點點嬌艷的小花;而我們卻是一只只小蜜蜂,則要靠一顆細膩的心和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采集并嘗有最甜的花蜜。
仰望科學發展永無止境的奔騰長河,多少位獨具慧眼的杰出科學家,憑著自我在平凡生活中的發現,對當時的社會乃至當今禮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那是一個盛夏,牛頓坐在花園中休憩,他發現一個蘋果悄然落地。一個蘋果的偶然落地,卻成為了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它使牛頓的頭腦開了竅,引起了他的深思。經過了不懈的努力,他最終發現了對人類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萬有引力定律。
無獨有偶,又是一個盛夏。亞歷山大·弗萊明外出度假回來后,無意間注意到一個與空氣意外接觸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長出了一團青綠色的霉菌。在用顯微鏡觀察這只培養皿時,弗萊明發現霉菌周圍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這意味著霉菌某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之后這種青色的霉菌即是二戰中最有效的救命良藥——青霉素,小小的青霉菌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生活在如今禮貌高速發展世界的我們,已失去了對事物是非的判別本事以及發現平凡真理的本事。有人說,小小年紀不在學校、家中好好學習,那還能去干什么事呢?不是這樣的。難道每一天坐在椅子上不容置疑地聽著教師諄諄教誨的學生是聰明的嗎?難道節假日被家長逼著上補習班的學生是聰明的嗎?難道只會埋頭苦讀、刷題的學生是聰明的嗎?外國人評論中國學生做題本事強,但思維想象本事遠不及外國學生。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學生在世界奧林匹克競賽中頻頻奪冠,但幾乎沒有人能獲得諾貝爾獎的根本原因。
趁著在休息的時間里,我們應當出去走走,享受大自然的親昵懷抱,聽著睡蟲癡癡的夢囈和鳥兒悅耳動聽的歌唱,聞著微風中和著新翻泥土的氣息,一幅幅如畫美景映入眼簾……在金黃的稻田里,體驗農民伯伯勞作的艱辛,觀察農作物生長的規律;在草木叢生的泥墻根,像小魯迅那樣觀察昆蟲與植物的嬉戲;在鵝卵石遍地的小溪灘,與同伴賽一賽打水漂并掌握其中的技巧,從而把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歸納提升……這才是真正的“玩中學”,這才有平凡生活中的睿智發現。
美國著名思想家愛默生說:“智慧的可靠標志就是能夠在平凡中發現奇跡。”每當回味這句哲言,我深深感慨!是的,偉大的發明與發現,往往就在平凡生活與普通現象中智慧那電光火石一瞬間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