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命的意義國旗下講話稿十篇
關于生命的意義國旗下講話稿 篇1
生命對我們來說是無價之寶,是一大堆金錢、一大堆寶石也不能代替的。我讀了一個故事《感恩之心》,那里面講了生命的意義。也許有些人會說:“我們人類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你錯了!讓我們來聽聽《感恩之心》的作者是怎樣來寫的吧!
“我覺得生命是一項奇跡,鳥的生命、樹的生命……都是一項奇跡。一株小小的綠草竟然能開出海一樣的花海,而花又是那樣斑斕、美麗。一只人們毫不注意的小鳥,在枝頭能唱出遠遠勝于小提琴的歌曲,而它又是那樣的無私謙虛。在那毫無人影的地方生長著幾千年幾萬年的大樹,自由自在地生長、生活。在冰天雪地有許多許多的生命,在歡快地生活、歡快地唱歌、歡快地跳舞,迎之后另外生命地來到。它們的無私是永遠不會消融的。”夜里,當我抬頭望向無邊無際的天空,在宇宙中我們人類連一粒沙都不如。宇宙是多么的大,星球是多么的多,宇宙中我們的地球連一粒米都算不上。但在這么一個渺小的地方,有著生命,有著愛,有著最動人的歌聲。人是十分壯大而又莊嚴的,四周的生命也是一樣莊嚴、壯大的。生命是很短暫的,可帶不走我們的壯大與莊嚴。
我們要學會愛惜四周的生命。
關于生命的意義國旗下講話稿 篇2
我的媽媽是位醫生,她每一天在病房里奔波,一會兒在這查房,一會又去會診,幾乎沒有時間休息。她這樣做是為了什么呢,是為了那一位位等待給予拯救的病人的生命!
生命在媽媽的眼里是那么重要,她認為,不管是誰的生命,需要拯救,不管她做不做得到,她都有義務去拯救。她用自我的勞累換來了一個個健康的生命。
其實媽媽完全能夠不選擇這份工作,可她還是選擇了以拯救生命來讓自我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生命是艱難的,一路上會不斷出現陡峭的山峰,但當你堅持不懈地想爬上這座山峰時,這座山峰就會倒塌,為你開辟出一條寬闊的大路。而媽媽就像攀登者,只要她努力地拯救病人,病魔就會被消除,使病人獲得健康。
光靠媽媽一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病人也得堅強。僅有當一個病人的生命都放棄了自我,死神才會如約而至,可是病人如果釋放出了生命的勇氣,連死神都會被這道堅硬的防護盾隔在外面,生命將重新獲得活力。
生命是需要大家一同維護,一同珍惜的。我必須要努力學習,讓短暫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
關于生命的意義國旗下講話稿 篇3
今日,我們學習了《生命生命》。學完了這一課,我不禁為作者對生命的熱愛感到驚訝,也讓我想到之前在網上看到的張海迪的資料。
1960年,五歲的張海迪因患髓血管瘤導致胸以下全部癱瘓,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學校,卻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的知識,并學習了針灸,在當地學醫。
一個下半身癱瘓的人在與命運抗衡,讓自我釋放出更大的價值,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無論健不健康都要熱愛生命。生命是美麗的,美麗的世界是由美麗的生命組成的。人有生命,動物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大自然中的萬物都有生命。只要我們細心體會,就會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生命僅有一次,它是宇宙間最寶貴的,也是最值得珍惜的。生命既是脆弱的,也是堅強的;生命既是短暫的,也是永恒的。
讓我們都來珍惜生命的價值,熱愛并發展我們獨特的生命,用愛與堅強去譜寫一曲生命的贊歌。
關于生命的意義國旗下講話稿 篇4
生命是無奈的,生命是可貴的!
那天,我親眼所見了那慘不忍睹的情景。又是一個周末,我早早的寫完了全部的作業,感覺有些無事可干,便想到很久沒有去的奶奶家,過去玩一玩。作文
我和爸爸開車來到了奶奶家。我很快就與表弟玩耍起來。奶奶為了給我接風,想親手殺一只白鵝給我們吃。只見她抓起了白鵝,鵝從奶奶的手中無奈的掙扎,竭盡全力保護著自我的生命。奶奶拿起小刀,在鵝的脖子上使勁的劃出了一道血印,然后把它丟在地上。此時此刻,白鵝在掙扎,恨不得站起來在院子里亂跑。表姐不耐煩了,拿起菜刀,向白鵝仍去,剎那間,鵝的脖子被刀割斷了,我的心仿佛也被撕裂了。天呀!那得有多疼呀,你們為什么要這樣呀?它也是一條活活的生命呀,一幕幕殘忍的情景在我的腦海中回放。中午,奶奶做好了鵝肉,我卻一點也吃不下。因為我一向在想,那只鵝有多么的慘,有多么痛苦,有多么悲傷!
同學們,生命是短暫的,也是弱小的。聽了我的故事,你也有不少感悟吧,請大家珍惜自我的生命,更要珍惜其他人或動物的生命。即使奉獻出生命,也要有重大的意義!
關于生命的意義國旗下講話稿 篇5
在20__年里,我們的祖國中國,經受了許多艱難困苦,又取得了偉大的成績。今日,我讀了《抗震救災小英雄》這本書后,更深地體會到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更強地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更透徹地理解了生命的意義!
這本書介紹了幾十位抗震小英雄的光榮事跡。他們舍己為人,不顧個人安危,把生的期望留給了別人。有的為幫忙他人趕快逃離現場,自我身負重傷;有的在房屋倒塌的一瞬間,用力把同學推出危險地帶,自我卻被埋在廢墟之下;有的多次跑回教學樓,搶救同學,自我不幸砸傷,造成截肢……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僅十二歲的宋雪同學。5月12日地震來臨時,作為值周學生干部的宋雪正在檢查午睡,她立刻大聲呼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快跑……"并迅速跑出了教室。學生們聽到呼喊,快速沖出教室,奔向操場。宋雪透過窗戶,看到教室里有兩名同學還趴在桌子上,她大聲呼喊:"曾雨、韓潔,地震了。快出來,快出來!"熟睡中的他們沒有聽到呼喊。宋雪立即沖進教室,將兩位同學搖醒。兩人迅速沖出教室,奔向了操場。
教師開始清點人數,發現全班只差宋雪,當即成立搜救組,到廢墟里尋找。第二天上午,當救援人員在教室后門僅兩步之遙的地方發現宋雪的遺體時,她仍然堅持著沖向門口的姿勢......
這樣一位好同學不值得我們贊揚嗎?她在生命的最終時刻,將生的期望給了同學,自我卻永遠地離開了……
她使我想到了社會,想到了人們的自私。在公園,為了滿足愛美的虛榮心,不顧“請勿摘花”的提示語而終結了美麗的花兒的生命;在路旁,為了少走幾步的“麻煩”而亂扔垃圾;在小區,為了所謂的“方便快捷”而在草坪上印了一排足跡……如果人們都像宋雪一樣,多為他人著想,世界該多完美呀!
她給予了他人第二條生命,她生命的終結是偉大的,她盡到了自我的職責,所以,正如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她的死就比泰山還重!
她為別人的生命帶去了光明,也許,這就是她生命的意義為他人利益光榮獻身!
關于生命的意義國旗下講話稿 篇6
夜風,吹著,月光,灑在窗前。不經意間抬頭,看著桌上的照片,回憶如雪花般翩躚,埋沒了眼前。
那是一張兒時鋼琴比賽的照片,大約5歲時,媽媽把我送進了鋼琴培訓班。不知是感興趣還是“富有音樂細胞”,竟在彈琴上小有造詣。閑暇之余,打開鋼琴蓋,看著黑白相間的琴鍵,熟悉地彈起來,一個個音符就像跳動的小精靈一樣,從我指間蹦出,悠揚動聽的琴聲傳向遠方……
長大后的我,由于時間緊張,無閑再去彈琴,那琴箱孤苦伶仃的老人一樣,被冷落,被遺忘,坐在角落旁。
一天,媽媽給我報了市級鋼琴賽,我也不好拒絕,只好從書柜中找出積壓多年的樂譜來練一練。時隔幾年,重又打開琴,一股熟悉的感覺涌上心頭。而琴也被灰塵所掩蓋變為煥發光彩的姿態。可我開始練的時候,那種熟悉的感覺早已不復存在,唯一留下的,僅有陌生和驚慌。
“怎樣辦?”此時此刻,我的內心被恐慌所充斥著,它想心魔一樣吞噬著我。我重新整頓氣態,可還是無濟于事。
我的心,早已絕望。可倒也算鎮定,在等候他人比賽時,心中竟無一絲緊張之感。最終輪到我了,重得像灌了鉛似的雙腿艱難的邁著,走上臺,向觀眾鞠了一躬,開始了演奏。坐在琴前,我深呼了一口氣,看著永看不變的黑白琴鍵,最終恍然大悟,一串串回憶想流水般經過我的腦海,我眼中又閃出期望和高興的光芒。音符從精靈成長為少女,在殿堂上翩翩起舞,帶給人們無盡的光芒,演奏完畢,廳內掌聲雷動。而我并不十分激動,因為此時的我,心已沉靜。這次比賽,我得了二等獎。
哦,幸福原先這么簡單。
室外,風吹著,天,亮了……
關于生命的意義國旗下講話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秋高氣爽的金秋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喧囂的都市車水馬龍,奔波的人們已很難使自己停下來,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來之時,一輪皓月高掛天空,傳統佳節的溫馨便俘虜了忙碌著的人們的心靈。我們互相傳遞的禮物,不止是禮物,還是問候,是祝福,是濃濃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并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關于生命的意義國旗下講話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愛護校園公物,爭做校園主人》。同學們,你知道什么是學校的公共財物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在我們學校里,房屋桌椅、教學儀器、圖書資料、體育器材、生活設備,花草樹木等等都是公共財物。這些公共財物,需要我們全體師生的悉心愛護,妥善保管,不可隨意損壞,更不能故意破壞,因為它是我們工作、學習、生活的物質保證。愛護公共財物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
學校為了給我們營造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每年都要花費不少的資金進行校園修建、改造。其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一個既優美又舒適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里卻有極個別同學對公物隨意破壞、浪費。
學校公物損壞與浪費現象時有發生:踐踏草皮,不走正道的有之;拳打腳踢,開門不用鑰匙而將門、窗損壞的有之;開水龍頭、開電燈人走后不關的有之;班級內電燈成天成夜不關的有之;在課桌椅上隨意用筆涂畫用小刀刻劃的有之;把礦泉水瓶、筷子丟進下水道的有之。雖然,這些現象只是少數人所為,但卻是令人深惡痛絕的行為。
當然,在校園里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美麗的身影:他們彎腰撿起了地上的垃圾,他們隨手關掉了水龍頭,教室沒人時隨手關電燈、電扇,他們愛護著自己的課桌椅,管理好班級所負責的衛生區和花草樹木。他們使得校園更美麗了。
在這里,我們要真誠地感謝這些自覺愛護學校公物、愛護環境的同學。同時借此機會,希望大家:愛護公物、愛護環境,從我做起。挪動桌椅,小心翼翼;開門開窗,輕手輕腳;愛護公物,從小事做起,不在雪白的墻上蹬踏留跡;不開無人電燈和電扇;愛護公物從身邊做起:隨手關燈節約每一度電;擰緊水龍頭,節約每一滴水;拾起地上的紙屑,保持環境衛生。
同學們,校園是我家,愛護靠大家。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私人財產一樣,愛護公物。讓我們攜起手來,杜絕損壞公物的行為。愛護公物,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美麗的校園在我們每個人的精心呵護下變得更加絢麗多姿,綻放出更加和煦動人的光輝吧。
謝謝大家!
關于生命的意義國旗下講話稿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轉眼之間,我們就要進入高三,再有不到一年,我們就是走向考場的戰士。不論你是否意識到這些,高考都在悄悄地向你逼近。20xx年都已經走過,在最后決定你人生方向的時候,你將如何演繹自己?是迷茫,不知所措?是退縮,無所謂的得過且過?還是無怨無悔地對自己承諾一次,拼搏一回?作為有骨氣、有志氣、有責任、有作為的精中人,我們應當具備敢于亮劍的精神!應該懷有挑戰高三的豪情壯志——高三,我來了!
有人問,一年的時間,到底能有多少提高?我們真的難以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年中努力與否定有天壤之別。一年是一個定數,但復習的質量是個變數。我們無法延伸時間的長度,但我們可以厚重復習的寬度。為此,我提出以下三點與諸君共勉。
第一點,堅定信心,增強毅力,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目前的成績與我們最初的夢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們看到兩年來自己還是在學習上克服了很多困難,堅持走到現在,那么,再咬緊牙關完成最后一年的拼搏,又有何難!
第二點,上好每一節課,抓住每一次練習機會。高三面對的將會是書山題海和無數次的考試,同時隨之而來的也必然會有更嚴格的要求、更刻苦的訓練、更嚴厲的批評,但要相信付出必有回報,從日常點滴做起,積跬步才能致千里。
第三點,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勤奮執著,全力以赴。高三的學習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通向高考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困難,這是正常的。關鍵是遇到困難我們如何面對,不是逃避,而是勇于面對,只要堅持必然勝利。
沒有誰能夠隨隨便便地成功,經過了20xx年的努力,成與敗決定于最后的一刻。在我們即將升入高三的時刻,堅定成才信念,絕不放任懶惰,克服一切困難,絕不臨陣退縮。每一個同學都要拿出“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決心和斗志,用責任詮釋生命、用奮斗書寫人生,用不懈的努力、堅定的信心、良好的心態,來迎接高考的到來。
關于生命的意義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學法、守法、共建和諧社會》。
法治作為人類創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在社會發展中越來越顯示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古希臘時期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法治應當優于一人之治”的思想。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在其思想中也提出了“君臣上下不分貴賤都要遵從法令”的思想,戰國時期的商鞅、韓非等人又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法治”思想。歷經千年,法制思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各國的法制體系也越來越完善。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也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在我國,依法治國首先必須依照憲法治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全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等一切組織和團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憲法及其他普通法律的實施都是為了維護國家、社會的穩定,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而知法、學法、守法是依法治國重要環節,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
xx屆六中全會,黨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個要求,即“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中依法治國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和諧社會的形成離不開健全的法制。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和諧社會的構建同樣離不開我們的參與與付出,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深深地意識到學法、守法的重要性。健全的法制系統可以維護國家的穩定、保障社會的安寧、提高公民的生活質量,但如果有法不依或知法犯法則會破壞社會的和諧,最終害人害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法的影子,到處都需要遵守法的制約。早晨到校時同學們有沒有遵守交通法規?受到利益誘惑時能不能做到依法作為?等等,這些都能體現我們是否具備高度的法制意識。聯系我們在學校的生活,其實學校的校紀校規雖說不上法,但同學們是否能嚴格遵守也體現了同學們是否具備法律意識。以小見大,只有時時處處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逐步增強自己的法律意識,做一個守法公民。
同學們,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法治的社會,我們不僅要學法、懂法,更要守法、護法,不斷增強法制觀念,提高對憲法的認識,做一個具有高尚道德和高度法治觀念的合格公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弘揚法治精神,共建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