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隊員日國旗下講話稿十篇
少先隊員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星期一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少先隊:光榮的組織》。
剛剛為新中國慶祝過71周歲華誕,喜慶的節日氣氛還縈繞身邊,再過幾天,就是10月13號了,你們將迎來一個屬于自己的節日————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日。
你們還記得嗎?一年級的你們,你們胸前第一次飄揚起了鮮艷的紅領巾,你們舉起小小的右拳面對鮮紅的隊旗呼號。那一刻,你們一定在心底默默地告誡自己:我是一名光榮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我要為胸前的紅領巾增光添彩。
同學們,你們可知道紅領巾的來之不易?在那崢嶸的歲月,雄雞版圖被戰火焚燒得何其殘破,祖國母親的身軀被列強侵蝕得何等羸弱。在那屈辱的歲月,無數中華兒女,用鮮血染紅了紅旗,而你們胸前佩戴的紅領巾就是紅旗的一角!
前些天,有個隊員問我,戰火紛飛的日子已經過去,作為新世紀的少先隊員,我們怎樣做才是為隊旗增添光彩呢?其實,父母最大的幸福不是兒女為他們爭了多少榮譽,立了多少功勞,而是兒女們能夠一生平安,不斷進取。同樣,少先隊組織的最大榮耀并非隊員們做了多么驚天動地的創舉,而是他們在舞動的隊旗下,健康而快樂地成長。
大海召喚我們揚帆遠航,高山激勵我們奮力攀登。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怯弱者停步不前,勇敢永不退縮。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奮耕耘就會迎來一片翠綠。同學們,你們是新世紀的雛鷹,今天,你們磨練羽翼,明天,你們將搏擊長空……
謝謝!
少先隊員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2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五四 讓青春飛揚》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歌,回蕩著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飽含著瑰麗、浪漫的色彩。我說,青春是一團火,燃燒著奮斗的激情,詮釋著人生的價值。
1919年的5月4日,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精神。在這種精神里,有著青年人實現自身價值的夢想和信念,有著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著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與忠心。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發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虛度光陰,還是在拼搏奮斗中向上進取?
“五四運動”告訴我們,青年人要有正義感、更要有責任感;“五四精神”昭示我們,青年人要有愛國心,更要有進取心。我們的青春應該是飛揚的,我們的人生應該是激情的。因此,弘揚“五四精神”不應只停留在口號上,更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在生活中,要注意行為規范,著裝得體,展示青年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在學習上,要刻苦鉆研,勇于拼搏,彰顯青年人“舍我其誰”的豪情壯志。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曾這樣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世紀,是一個機遇與成功并存的世紀。在這樣一個寫滿希望的時代里,我們怎樣做才能真正讓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雄于地球呢?對,做個有價值的人,而有價值的人生應該擁有:無怨無悔的昨天,豐碩盈實的今天,充滿希望的明天。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弘揚“五四”精神,就要刻苦學習、勤奮鉆研,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高尚的道德素養規范自己的言行,用努力奮斗和頑強拼搏的態度實現人生的價值,雖然我們可能沒有像~~~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情壯志,但在我們每個人都心里,都不容置疑的鐫刻著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能擁有一次青春,希望你們能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身的價值,希望你們能把僅有的一次青春奉獻給我們摯愛的的祖國。
同學們,讓我們拿出行動來,用激情,唱響人生最壯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繪就人生最瑰麗的生命畫卷!充實的人生,因為青春奮斗而更加美好;閃光的人生,因為青春拼搏而更加絢麗!同學們,努力吧,祝你們成功!
少先隊員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3
同學們,大家好!
明天是3月15日,大家一定會知道這個特殊的日子吧,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日。1983年,為了更好地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決定將每年的3月15日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于1987年9月被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接受為正式成員。從這一年開始,每年的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及其地方各級協會也都要聯合各有關部門共同舉辦大規模的宣傳活動,運用各種方式介紹消費知識和有關法律常識,宣傳消費者的權利,喚醒、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
中國消費者協會在20xx年將消費主題確定為“消費與發展”,體現了消費與發展之間的相互聯系好相互促進關系。在這期間,央視一套也以“有你更有力量”為主題,播出了專題節目。節目內容是根據記者收集到的舉報線索,深入現場,揭開一幕幕騙局,記錄一件件往事。為消費者維權,給違法者提醒,可見,3.15是一個標志,它包含著正義和公理。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令人觸目驚心,如含有三聚氰胺的嬰幼兒奶粉導致29萬三歲以下兒童患上泌尿系統疾病、手機電池突然爆炸導致傷人事件等等,雖然很多受害者在經過維權后得到了賠償,可是身心同時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同學們,在你們的心中,可能有些同學這樣認為: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是父母的事,是大人的事,與你無關緊要。其實不然,在經濟市場的大潮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作為一個小學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頭上的零用錢也增多,你們的消費逐漸成為家庭重要支出。但因為你們社會閱歷淺,缺乏完善的生活和消費知識,對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所以成為消費群體中的弱勢群體。那么如何成為明智理性的消費者,避免消費過程中受到欺騙,我在這里我建議同學們應該了解3.15、關注3.15、參與3.15,要學會正確消費,掌握消費知識,從小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拒絕偽劣商品,提高消費意識,了解產品性能,防患于未然。
同學們,有首歌這樣唱道:“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這首歌是送給3.15的,讓我們能像歌詞中唱的那樣,借助一雙慧眼,將經濟生活中的紛擾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讓我們的生活永遠充滿陽光。
本次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少先隊員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4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結核病是一種在醫學上被稱為結核桿菌的細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其中肺結核病最為常見。歷史上,結核病曾同天花、鼠疫、霍亂等烈性傳染病一樣,在全世界廣泛流行。直到1882年3月24日,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宣布發現結核桿菌,才給在世界范圍內控制結核病帶來了希望。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發現,1982年3月24日,由國際防癆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倡議、各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舉辦紀念羅伯特.科霍發現結核菌100周年活動。國際防癆協會的會員之一非洲馬里共和國的防癆協會提議,要像其它世界衛生日一樣,設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這個建議被國際防癆協會理事會采納。
1993年4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倫敦召開46屆世界衛生大會,會上通過了“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宣言”。要求世界各國采取緊急措施,積極與結核病危機作斗爭,并希望加強對防治結核病的宣傳,以喚起各國對控制結核病疫情的高度重視。1995年底,WHO為了更進一步地推動全球結核病預防控制的宣傳活動,喚起公眾與結核病作斗爭的意識,與IUATLD及其他國際組織一起倡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以提高這個重要日子的影響力。
1996年2月8日,我國衛生部發文,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積極開展“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宣傳活動。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主要的目的是動員公眾支持加強在全球范圍的結核病控制工作,使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殺手一結核病能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世界結核病日不是一種慶祝,還沒有任何值得慶賀的理由。經過如此漫長的歷史長河,盡管我們在科學上有所突破,但是,人類這一最大的殺手仍然在猖狂活動。世界結核病日是一個旨在全球范圍內動員公眾支持、加強結核病防治而努力的日子。我們現有有效的策略,終將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控制結核病,今天我們需要的是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地承諾和擴展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
少先隊員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三月,春光明媚;三月,萬象更新;三月,我們沐浴在春風里,感受著萬物復蘇的清新氣息,心中不由得產生了對生命至誠的熱愛。三月,是我們學習雷鋒的傳統文明月。幾十年過去了,在雷鋒精神的照耀下,一代代青少年實踐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張華便是學習雷鋒精神的典范。張華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的學生。他為了搶救掉進糞池的農民,光榮地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1982年7月11日,張華乘車進城買東西,買完東西后來到了一個路口,忽聽馬路東側傳來了急促而焦灼的呼喊聲:“掏糞老漢掉進糞池了,快來救人哪!”空氣驟然緊張起來,公共廁所前面的那個地下蓄糞池足有3米多深,在氣溫高達37度的伏天,老漢跌進糞池,哪能沒有危險?聽見呼救聲,張華三下兩下脫下軍帽軍衣,飛似地越過十幾米寬的馬路,沖到蓄糞池邊上。他伸手一把拉住正要下去救人的裁縫師傅李正學,高聲叫道:“您年紀大,不要下,讓我來!”說完,沿著竹梯,急速而堅定地下到糞池中。他左手扶梯,右手從糞水中拽過老漢,抱在腰間,大聲向上喊:“人還活著,快放繩子!”他話音剛落。糞池中濃烈的氣味把他也熏昏了,只聽“撲通”一聲,他重重跌進了糞池中。當張華被救上來時,他已臉色鐵青,卻還是那樣剛毅堅強。人們以最快的速度把他送進了醫院急救室,可是最終也沒能從死神手中奪回張華年輕的生命。張華,一位雷鋒式的年輕大學生,他的事跡和身影,將永遠留在億萬人民的心中,閃閃生輝!
同學們,雷鋒雖然已經離開我們很多年了,但雷鋒精神卻指引著張華,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在這春光明媚的三月里,讓我們一起,向張華同志學習,做新時代的活雷鋒!
少先隊員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6
1992年10月14日,聯合國第四xx屆大會通過了決議,確定每年12月3日為“世界殘疾人日”。今年12月3日我們迎來了第20個“世界殘疾人日”。
許多動作對我們來說輕而易舉,對肢殘人來講卻是一種奢望:繽紛的色彩對我們來說司空見慣,對盲人來講卻是一種幻想;美妙的自然之聲對我們來說習以為常,對聾啞者來說確實一個遙遠的夢。
所以,我們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溫暖。也許有人會說:“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又不止一個兩個,我們幫的過來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讓我為你講一個故事:暴風雨過后,許多小魚被卷上海灘困在淺水灣里。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將小魚撈起重新放回大海。路人不禁問:“孩子,這里有幾百甚至幾千條的小魚,你救的過來嗎?”“我知道我救不過來。”男孩回答。“那你為什么還要堅持這么做呢?”路人接著問。“因為每條小魚都想回家呀!”男孩堅定地說。
哪條小魚不渴望回歸大海?哪棵小草不企盼陽光雨露?哪個人不希望自己健康快樂、生活順心?關愛殘疾人,應該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事情不在大小,即使是一次自然的讓座,一個不經意的關心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熱心的攙扶,都會給他們帶去莫大的溫暖和快樂。
一個巴掌拍不響,眾人鼓掌聲震天,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如果我們都能伸出自己的友愛之手,奉獻自己的珍愛之心,我們的校園會多一些笑聲,我們的社會會多一些溫暖,我們的家園會更加美麗,讓我們共同搭一座幸福的城堡,為自己和他人制造美好生活。
少先隊員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7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成由勤儉敗由奢”。再過兩天的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勤儉是什么?傳統文化推崇它,那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品德;賢哲偉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現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對過度消費的抵制。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消耗,但這一切,更離不開勤儉。一個家庭不知“勤儉持家”,就經不起風浪的洗禮,稍遇不測就難免舉步維艱、甚至流離失所;一個國家不知“戒奢以儉”,就經不起歷史的檢驗,一旦沉溺于奢靡享樂中,就會失卻民心,甚至一敗涂地、土崩瓦解。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至今仍被孩童們所吟唱,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中華民族從未喪失“勤儉”的千古美德,然而,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鋪張浪費等陋習也隨之滋生蔓延開來,甚至侵蝕到我們青少年一代。許多青年人因為個人享樂的需要、互相之間的攀比,開始熱衷于各種場合的過度消費,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勤儉日”,作為一代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青少年,在個人消費方面應該有這樣的意識: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在具體行為上要做到:擰緊用過的水籠頭,不多流一滴水;抬起手按一下開關,節約每度電;參與光盤行動,減少剩菜剩飯的傾倒;減少生活、學習中各種紙張的浪費;減少各種零食飲料、手機、上網等各種不必要的消費;減少同學交往中各種不必要的花費;日常生活中衣著打扮簡單樸素;等等。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以勤儉為榮,鋪張浪費為恥,崇尚儉樸,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請記住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當勤儉成為一種風尚,成為我們血液中的一種自覺,我們才無負于社會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才真正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謝謝大家!
少先隊員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8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消除貧困 人人參與》
我曾從網上看到過這樣一件事:廣州XX區荔園小學的同學們邀請XX省和X縣貧困山區的27名小學生到他們家里做客,一起歡度國慶假期。
貧困小學生吃不慣家長們精心準備的美味,每天最想吃的還是面條、白饅頭和野菜。據了解,住在高詠思家的丁肖霞晚上不愿意吃飯,她告訴高詠思:“今天我已經吃了兩次飯了,怎么還要吃啊?”原來,她在家鄉每天只能吃一頓飯。
看了這則報道,我感到內心十分沉重。一日三餐,是人類平衡汲取能量與營養的科學進食方式,是人類自古以來共同的傳統與習慣。然而,丁肖霞及其家鄉的人們每天只能吃一頓飯,這并非愚昧無知所致,而是貧窮落后逼迫。丁肖霞疑惑一日三餐,并非丁肖霞和她家鄉人的恥辱,而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恥辱!
當然,貧困不光是我國必須面臨的問題,也是一個國際性問題。全世界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狀態。每年約有20xx萬人餓死,每天約有4萬兒童因食品匱乏和得不到治療而死亡。世界五分之一的兒童受教育不足5年。目前世界僅阿富汗就約有300萬人正在承受饑餓的煎熬,2500萬總人口約75%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每四名兒童就有一人不滿5歲夭折。
也就因為全球面臨的這個貧困的問題,1992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把每年的10月17日確定為世界扶貧日,旨在引起國際社會對貧困問題的重視,宣傳和促進全世界消除貧困的工作,動員各國采取具體的扶貧行動。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但愿蒼生俱飽暖”,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美好愿望。中國從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到20xx年啟動了為期20xx年的“扶貧攻堅戰”。將農村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人口從2.5億減少到了2900萬,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近年來,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涉及的扶貧項目包括幫助救助失學兒童的“希望工程”、私營企業家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的“光彩事業”、幫助殘疾人的“康復扶貧”、扶助貧困母親的“幸福工程”、資助女童完成義務教育的“春蕾計劃”等等。兩年來,中國扶貧基金會組織的扶貧中國行碩果累累,那英走進左權;楊利偉捐贈太空光盤;姚明捐贈簽名籃球;劉翔捐贈簽名運動服;寧靜、楊童舒走進母嬰項目區… …20xx年募集資金和物資1.8億,受益人口為49.33萬人,20xx年募集資金和物資達2.4億,受益人口為53.3萬人。
更可貴的是有些人,雖然自己并不富裕,但也盡力為扶貧事業做一份貢獻。例如來自新疆的22歲大學生王保磊,家境貧寒卻靠課余打工和省吃儉用的錢,長期默默資助素昧平生的貧困小學生謝兆英。
貧窮并不可怕,只要全社會都能為貧困的弱勢群體盡一份力,人人互幫互助,貧困是能夠被徹底消滅的。同學們,身為小學生,我們也許沒有能力為扶貧事業做出轟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做起:一是主動關心身邊家庭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愛與溫暖;二是自己努力學習,記住: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相信貧困會成為歷史,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謝謝大家!
少先隊員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后天是5月20日,也是“全國學生營養日”。因此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有健康才有將來。
現在的中小學生不僅學習累,飲食上也出現諸多問題,例如早餐不吃、午餐對付、晚餐過剩、偏食嚴重,導致目前的中小學生營養狀況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由于營養不均衡造成的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良。專家指出,預防肥胖最根本的是要防止熱能過剩,如含糖量較高的可樂型飲料、精致糖果及西式快餐,尤以漢堡包為代表的快餐食品,具有高熱能、高脂肪、高納等三高,以及低礦物質、低維生素和低纖維素等三低特點的食品,應少吃。專家還指出:一日三餐需吃好,合理配餐很重要,按營養學的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應該有主食,副食,有葷有素。盡量做到多樣化,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飯以外,還應吃面粉制品,如面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等,特別要做到“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吃菜要喝菜湯,但不能用湯泡飯,飯后不要劇烈運動。盛夏酷暑,活動量大,注意補充水分,以免產生失水現象。每天早上要堅持喝一杯牛奶或豆奶。
另外,積極開展體育活動,課外活動,課間操,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也很重要。所以,我們應正確對待體育課上的體能訓練,大課間活動時不應“袖手旁觀”。書上說:“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條件是要擁有健康的身體。”請同學們每天要保持充分的營養及適量運動,我們不想做“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也不想做“病懨懨”的林黛玉!所以請牢記:有健康才有將來!
少先隊員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3月5日是“學雷鋒”日,可我覺得,不應該到了那一天去做好事,而因該從生活中任何點點滴滴、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要將“雷鋒日”當成一個任務,一個形式,那你還是沒有真正學到雷鋒的精神。人人都想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充滿溫馨的世界,只有幫助他人,世界才會和平。
雷鋒叔叔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7歲就失去父母,成了孤兒。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培養,成為一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平時他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此,他多次立功。雷鋒叔叔因公犧牲時,年僅22歲。雷鋒叔叔的醫生雖然短暫,但他的光輝形象和動人的事跡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
多少個春秋過去了,雷鋒精神仍令人感動,激勵著我們前進。作為21世紀的少年兒童,我們應該怎樣向雷鋒叔叔學習呢?
首先,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精神。每天早晨來到學校進了教室,開窗換氣,掃地,擦黑板,抹桌子凳子。愛護公物,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同學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都要熱心去幫助。比如同學遇到了難題,就耐心的講解,直到他弄懂為止,這些是看起來小,卻是實實在在的學習雷鋒。
其次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雷鋒叔叔當年曾說過:我們在學習上要發揚“釘子精神”。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是釘子為什么能打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硬鉆進去的!我們要學習釘子的這兩個長處:一個擠勁,一個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
讓我們向雷鋒叔叔一樣,熱愛祖國,熱愛黨,努力學習。在雷鋒叔叔精神的帶領下,善于思索,勇于實踐。做一個雷鋒式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