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升旗儀式講話稿(通用3篇)
清明節升旗儀式講話稿 篇1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6日之間,按農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三月上半月,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踏青節。“清明”,原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節氣名,后來由于加入了寒食禁火及掃墓的習俗后才形成清明節的。在我國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節日里有三大活動,一是戶外踏青活動,二是文化游戲活動,三是祭掃先人陵墓以繼承先祖精神、發揚宗法傳統。后來,在民間前兩項活動逐漸淡化,而第三項活動卻世代相傳,經久不衰。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就是現在的民族掃墓節。清明節有許多豐富有趣的習俗,像蕩秋千、踏青、植樹、放風箏、掃墓、插柳等。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是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每逢清明節,各級各類學校都要組織青少年祭掃革命烈士陵園,以示青少年繼承先烈遺志的愿望和決心,這一活動既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又賦予了時代精神,最能對青少年進行傳承民族精神的教育。那么,何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戰斗力、發展力、騰飛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在心理、觀念、習俗、信仰、規范等方面的群體意識、風貌和特征。
有這樣一個例子,在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市,在該市無名烈士墓旁,幼兒園老師領著一群孩子,老師給孩子們講故事,老是哭,孩子哭,大人小孩哭成一團。這就是一種民族精神,偉大的民族精神,想一想,一個民族從幼兒園的孩子開始就知道在烈士墓前流淚,其未來之精神素養是何等強大,這樣的民族怎么可能墮落,怎么可能被黑暗吞沒,怎么可能被其他民族征服。
站在時代的今天,我們回望:一個民族要獨立,要生存,要發展,不僅需要強大的民族經濟,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還需要強烈的民族自信心與自尊心,需要一種更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這是支撐一個民族存在與發展得強大精神動力與精神支柱。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時代相傳,生生不息,它是與時俱進的。“傳統,并非已經死去的歷史陳跡,而是至今還活著的文化生命。它淵源于過去,匯注于現在,又奔流向未來。我們理解的民族精神應該是滲透著時代精神的民族精神,應該是以誠信為底蘊,以勤勞、勇敢為兩翼,以自強不息為主干,熱愛祖國,崇尚美德,愛好和平,追求富裕,與時俱進的現代中華民族精神。
作為學生,我們身上的民族精神應該表現為:”有理想,刻苦學習,胸懷大志;有抱負,熱愛祖國,建設祖國;有雄心,視野開闊,以天下為己任;能吃苦,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如果我們具有了這樣的民族精神,同學們一定可成大器的。
那么,我們如何養育民族精神?養育民族精神,靠每一個中國人身體力行。我認為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要有一些不能褻瀆的神圣之物,必須要有一些只能供奉的精神圖騰。如果連國旗、國歌、國徽這些物化的民族精神象征都不能令我們產生敬畏,產生為維護其純潔而英勇奮斗的沖動,這樣的民族還怎樣去談別人的威脅,怎么去談自身的安全?同學們,當我們在升國旗時,你是否從內心里感覺到它的神圣,你是否在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注視著它冉冉升起,我常常被天安門前不論風雨都如涌如潮觀看升旗儀式的人群深深感動,被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立正敬禮的花兒一樣的少先隊員深深感動,被步履蹣跚、卻向迎風飄揚的國旗脫帽鞠躬的白發蒼蒼的老者深深感動。如果我們能,那么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就會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養育中,鏗鏘形成。
清明節----革命傳統教育的節日
端午節----弘揚民族文化的節日
中秋節----人文精神教育的節日
同學們,革命先烈用血的歷史鋪就了我們今天的輝煌,用生命鑄造了我們的靈魂,我們正處在風華正茂的年代,在我們的身上寄托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讓我們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刻苦勤奮,努力學習,來向他們表達我們的真誠,愿他們的英名萬古流芳。謝謝大家!
清明節升旗儀式講話稿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演講的主題是:祖國在我心中,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你是華夏兒女心中的根。
翻開昨日的歷史,我們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那讓人恥辱的“東亞病夫”的帽子最終被我們拋掉了,我們偉大的祖國開始實現重整河山的夢想。
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我們的祖國開始了走向繁華,走向富強:緊著,中國大地上升起了另一朵美麗的白云。1978年,東方之珠—香港回歸了;1998年,澳門的炎黃子孫也唱著“七子之歌”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20__年,我們的祖國申奧成功,并且從此加入了世貿組織;20__年10月15日,太空中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身影,20__年北京奧運會舉辦成功;20__年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這一切足以證明了,我國是一條騰飛的巨龍。
中國人民最終能夠眼眉吐氣了。你們看學習淵博的孔子、祖沖之、司馬遷……你們看那醫德高尚的李世珍、孫思邈、華佗……你們看那為國家奉獻的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他們都是偉大母親的驕傲。
讓我們深情地說一聲,祖國。我愛你!
我的演講完畢,多謝大家。
清明節升旗儀式講話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人生無草稿》。
大多數同學寫作文都要先打草稿,然后謄抄到作文本上。做功課可以打草稿,但是人生卻沒有草稿。書寫人生的每一筆,都要認認真真,因為我們沒有整理謄抄人生的機會。
認真對待人生,是樹立正確人生觀的基石,是善待人生的基調,是提高生命質量的基礎。人生不能像錄像機那樣任意倒帶和重放。個體生命的不可重復性提醒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天,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青少年時期是長身體,長知識,長見識,長經驗,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認真?就是最重要的生活態度和辦事習慣。我們不僅要認真學習,認真遵守紀律制度,鍛煉身體,連休息,玩兒也要認真。那些做什么事都不認真,只想認真學習的人,學習也絕不可能認真,因為不認真已經了他的習慣。
人生沒有草稿,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努力提高生命的質量。那么,如何衡量生命的質量?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打個比方,人生的價值等于一個分式的值,他對世界的奉獻是分子。也就是說,一個人對世界的奉獻越大,向世界的索取就越少,他的人生價值就越大。
人生沒有草稿,我們應該珍惜人生。“日月如梭催人老,光陰似箭趕少年。”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每當日歷撕下一頁,青春的花朵就凋落了一瓣。在歷史的長河里,首先要珍惜時間,讓每一天都充實起來,讓每一分鐘都充分發揮作用!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