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章程(精選3篇)
民辦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章程 篇1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x幼兒園家長委員會是由各班家長代表組成的群眾性組織。家委會在幼兒園園長指導下開展工作。
第二條 家委會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工作計劃和要求,協助幼兒園工作,及時反映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協助幼兒園組織交流家庭教育的經驗。
第三條 家委會的具體工作是:
1.協助幼兒園順利完成保教任務;
2.參與教學管理的重大問題;
3.注重提高全體家長的家教水平,動員家長們積極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并與老師配合,共同提高對幼兒的保教質量。
4.聽取、聯系、反映全園家長所關注的問題,如教師師德、保教水平、教育質量、幼兒發展水平等問題,采取口頭匯報,書面建議等多種形式,對有關信息進行歸納、分析,把急需解決的意見,建議提供給園領導或老師,促進幼兒園各項工作的改進與提高。
5.以達到更好的幼教效果為目的,熱情地為全體家長服務。
6.積極組織好家長經驗交流活動。
7.指導各班家長小組開展各項工作。
第二章 機構組成及其職責
第四條 家委會
1.家委會成員由各班老師和家長推薦,選舉產生(一般為每班二人),家委會成員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素質;
(2)熱愛幼教事業
(3)熱心為群眾服務;
(4)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群眾基礎;
(5)具有積極參與,努力工作的奉獻精神。
2.家委會選舉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組成主任委員會,原則上每年級選出一名家長代表組成。其主要職責如下:
(1)及時與幼兒園園長溝通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決每學期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以便使家長與幼兒園配合好各方面的工作。
(2)與園方共同召集家委會委員會議,每學期至少一次。
(3)在幼兒園領導和家委會主任的指導下,主持好家委會的日常工作。
3.家委會下設以下幾個部門:宣傳部、文體部、后勤部,各部門分別由三個主任負責,其職責如下:
(1)宣傳部:組織家長經驗交流,辦好家長園地,管理好家長信箱,做好各項活動中的宣傳工作及其他日常宣傳工作。
(2)文體部:配合園方舉辦全園性的各項大型文體活動,代表家委會組織好家委會主辦的家園(或與社會)聯歡的相關活動。
(3)后勤部:做好一切與家委會活動有關的家園活動及與家長活動有關的后勤保障供給工作,并代行財務部職責。
第五條 班級家長小組,一般由5—8名家長代表組成。家長小組由家長自薦或由老師及家長推薦選舉的辦法產生。家長小組在家委會及各班老師的指導下工作。各班的家園及家長集體活動,應及時通知家委會。
第六條 家委會每年換屆一次,換屆時間一般在每年十月中上旬。家長小組可視情況隨時進行人員調整。
第三章 評比表彰先進
第七條 家委會積極參與、密切配合幼兒園各項活動,對家長工作成績顯著的班級及家長,在十月隆重表彰,予以鼓勵。
第八條 家長工作先進班級的評比條件:
1.班內家長交流活動搞得比較突出。
2.家長與老師在保教及各項活動等方面配合默契。
3.積極參與全園的各項大型活動(包括家長學校),工作開展出色,積極向幼兒園交流平臺投稿。
4.其他各方面的表現均較優異。
第九條 先進家長、優秀家長的評比:一般先由各班家長小組與老師共同討論推薦,報幼兒園,并在家委會會議討論通過。
優秀家長評選條件:
1.熱心為大家服務
2.在配合老師教學,組織家長及家園活動等具體工作中表現好,成績突出。
3.有勇于犧牲自己時間的奉獻精神。
4 .熱愛幼教事業。
5.教育孩子有一定的經驗。
先進家長要求在以上各方面中做得更為突出。
第四章 有關經費問題
第十條 家長小組視本班的活動情況及全園家委會的需要,可按當時所需數額向本班家長平均收取一定的費用,也可預收一定活動經費,以便有效地開展班內的各項活動及支持家委會的工作。無論何種收費方式,都應向家長解釋清楚,講明用途及使用計劃。收費及費用開支需由專人專辦、專人專管,必要時向家長公布,并將開支明細存檔保留三年。
第十一條 由家委會組織的各項聯誼、競賽評比等社會性活動,其費用由各班家委會委員通過家長小組收繳解決,其收費及費用管理結合實際情況,由后勤部參照第十條的方法辦理。
第十二條 家委會或家長小組在開展各項活動中,都要求做到少花錢多辦事,提倡勤儉節約,反對浪費。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三條 本章程自家委會會議通過之日起執行。
第十四條 本章程可視情況由家委會會議進行修補補充。
第十五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在家委會。
民辦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章程 篇2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密切家庭和學校的溝通協作,體現家長充分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努力構建和完善學校、家庭和社會有機結合的教育體系,特設立學校家長委員會,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訂本章程。
第二條 本會全稱為:“xx中學x級家長委員會”。
第三條 家長委員會是由本校學生家長代表組成,代表全體家長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監督學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眾性自治組織,是學校聯系廣大學生家長的橋梁和紐帶。
第四條 家長委員會宗旨是:堅持家校溝通與合作,讓家長充分參與學校管理,有效體現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知情權、評議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章 人員組成
第五條 凡熱心于孩子教育事業,經級長、班主任老師推薦或自愿申請加入本會,履行申請登記手續,經本會批準,即為本會成員。
第六條 家委會成員隨學生畢業即自動離會。 每個班級推選1至2名家長代表,與學校領導共同組成學校x級家長委員會。各班由3至5名家長組成班級家長委員會,為家長委員會的下屬機構。每級家長委員會委員任期三年,經評選可連任,中途因故退出的人員缺口須及時補充。
家長委員會代表必須具備條件:
1、具有很強的溝通能力;
2、具備科學的育人理念;
3、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4、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與協調能力;
5、具備參與家長委員會工作的時間和精力;
6、具有一定的出謀劃策、參政議政的領導能力。
第三章 權利
第七條 家長委員會成員享有對學校工作的監督權、參與權和建議權。
1.不定期到學校各部門了解管理情況,及時向學校有關領導反映問題。
2.隨時查看學校教學設施、到教室聽課和檢查學生作業。
3.收集匯總廣大家長意見,向學校提出建議;對事關學生重大利益的問題向學校提出建議。
第四章 義務
第八條 家長委員會應關心學校發展,站在全局高度,為學校出力。
1.幫助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根據特長承擔業余教育活動。
2.承擔學校對家長、學生的部分溝通工作。
3.宣傳學校良好的辦學條件和教育理念及辦學成果。
4.協助解決學校教學過程中的其他困難。
第五章 工作制度
第九條 家長委員會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會議地點在學校。
會議期間,校領導向委員介紹學校教育教學和改革發展情況;委員向學校提出意見和建議,為學校工作出謀劃策。會議旨在溝通信息,密切聯系,增加感情,推動學校發展。會議期間,學校還可以用專家講座、組織聽課,參觀教學和生活設施,觀摩學校成果展覽或文藝演出等,主動為會議提供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的情況。
第六章 工作條例
第十條 建立年級家長委員會,構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育人機制,組織和協調本地區各方面力量,關心支持學校教育,搞好綜合治理,制止流生,轉化差生,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創造有利于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第十一條、積極參與和管理家長學校工作,檢查學校工作計劃、教學內容,了解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和要求,及時向學校反映,幫助學校改進工作,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第十二條 支持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法制教育等德育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的素質。支持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
第十三條 幫助學校建立校外教育實踐基地,支持學校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拓展運動、社會活動(假日實踐、實習活動、創新活動、福利院活動),使學生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才干,奉獻愛心,提高生存自理能力與團隊凝聚力。 第十四條 幫助學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推進教育現代化和教育信息化進程。
第七章 機構
第十五條 家長委員會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聯絡組長1名,家長教育兼專題講座4名,骨干成員10—12名,委員若干名。
職責是:保證家長委員會委員與學校的日常聯系;落實權利和義務;籌備每期家長委員會,參與管理校內校外學生集體活動。
第八章 場地、經費
第十六條 家長委員會會議場地由學校解決,其他活動經費由委員會共同協商承擔。 第九章 附 則 第十八條、學校家長委員會辦公活動地點設在學校教學樓二樓。為加強家長與學校的聯系,學校為家長委員會提供必要的服務,由學校初一級年級長楊級長主管具體事務。楊級長聯系電話:
第十七條 本章程自家長委員會代表在家委會微群討論通過之日起施行。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經家長代表大會討論進行修改和補充。
民辦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章程 篇3
根據《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為團結全校學生家長,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學生家庭之間的溝通與合作,讓家長更好地支持和參與學校部分管理工作,構建“家庭與學校”、“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立交橋”,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學生整體教育網絡,使學校的持續發展注入更廣泛的動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特制訂本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家長委員會是在學校黨支部的領導下組成的群眾性組織,是學生家長直接參與學校教育的一種組織形式,是學校教育有益的補充和發展,是學校爭取更多的社會力量辦好教育的重要途徑。
第二條:家長委員會的宗旨是團結全校學生家長,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充分發揮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參謀、監督作用;宣傳國家的有關教育政策法規,加強學校的管理;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水平,促進學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第三條:家長委員會的作用是溝通協調學校和家庭、社會的關系,促進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一體化的形成;指導家長履行教育子女的義務,幫助學校拓展德育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積極研討家庭教育的規律,總結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參與學校管理評價工作,為學校工作提供意見和建議,發揮學校和社會之間的橋梁作用。
第二章 組織結構
第四條:家長委員會成員由班主任提名推薦,征求個人意見后確定,并由學校發給聘書,填寫相關登記表。
第五條:家長委員會分設兩級:一級為班級家長委員會,由5名家長組成;二級為學校家長委員會,每班推薦1名家長組成。
第六條:班級家長委員會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員3名,由班級推薦產生;校級家長委員會設主任1名,副主任3名,委員11名,由學校黨支部、校委會推薦產生。
第七條:家長委員會的組成必須兼顧社會各個階層,其成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了解和關心教育,懂得一定的教育規律,熱心學校工作,能為學校工作獻計獻策。
2、具有比較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并有較好的教育效果。
3、具有一定的組織、溝通、協調能力。
第八條:家長委員會實行常任制。一般情況下連任至學生畢業。如有特殊原因空缺,委員權利自行終止,由班主任提名增補。
第九條:家長委員會每學期至少召開一至兩次會議;遇有重大事項,經學校提議可臨時召開會議。
第十條:家長委員會的日常事務性工作由學校分管校長安排專人負責。
第三章 職責和義務
第十一條:家長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1.有權獲知學校的辦學目標、工作計劃和辦學情況,有權提出自己的相應意見。
2.有權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日常管理提出意見和合理化建議。
3.有權作為其他家長代言人,對學校工作及教職員工給予監督和評議,向學校反饋家長的意見和要求。
第十二條:家長委員會成員有如下義務:
1、傾聽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并及時向學;蛳嚓P教師反饋,促進學校改進工作;
2、與學校保持密切聯系,可利用書面或口頭形式向學校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
3、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的行為規范作正確的引導。密切配合學校有關部門、班主任協助家長做好子女的家庭教育工作,提高家教水平;
4、在家、校聯系上,積極起到雙向互動紐帶作用。對家長的意見可及時向學校反饋。部分家長對學校的一些合理措施沒能理解時,有義務主動配合學校做解釋、說服工作;
5、執行本委員會的決議,維護整體利益,完成本委員會交派的任務。
6、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積極向社會、家庭宣傳學校改革和發展的成果,讓社會進一步了解學校、支持學校,共同打造平安和諧校園。
7、參加學校的評教評學活動,組織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服務滿意度進行測評。
第四章 附則
第十三條:本章程由崔家壩鎮民族中學負責解釋,在實施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