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業務及教學成績考核細則
一、工作量(80分)
工作量以月為單位計算。
正式課分(80分):教師所教學科的分值,每節課語文、英語、數學各1.87分,理、化各1.79分,史、地、生、政治、體育各1.75分,音、美、科學各1.73分,勞等地方課程各1.7分。
教導處安排固定性的自習輔導、閱讀課輔導、興趣小組輔導、社團輔導,每節課加1.7分。學校安排的固定性兼職,根據實際情況加1—2分。(此項不封頂)
(預算分附后)
注:(一)、音、體、美、信息教學評價
分三個部分
①興趣活動(訓練記錄、成效)100分。
②理論和技能抽測。理論80分,全校共抽12個班級,安成績和其他科目同樣計分。技能抽測180分,考核形式:現場抽查展示。
③比賽獎勵、獲獎獎勵、升學獎勵:(40分)集體獎區級40分、30分、20分,市級40分、40分、30分;單項區級40、35、30,市級、40、40、39省級及以上40。本項積分最高40分
中考獎勵憑專業考上高中1人加升學獎10分。
詳細規定及信息考試見《后村中學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教師教學成績考核辦法》。
(二)、實驗教師考核補充
從教學成績中拿出30分,考核實驗教師實驗教學。
二、教學成績(360分)
教學成績以每學期期末考試為準;參考人數以各班總人數為準。總人數是指學期初分班人數加轉入人數;分班時或接課時的平均分基礎分和優秀率、差生率基礎數作參考。
1.平均分(300分)
以學校組織的期末統一考試,加減基礎差后,同年級同學科以最高班的平均分為準,計300分,其他班級每低1分減5分,教多個班的教師取平均。
2.優秀率(40分)
以學校組織的期末統一考試,加減基礎差后,同年級同學科參評人數得分前20%的學生中進入數最多的班級為準,計40分,其他班級每少一人減3分,教多個班的教師取平均。
3.差生率(20分)
以學校組織的期末統一考試,加減基礎差后,同年級同學科參評人數得分后20%的學生中占有數最少的班級為準,計20分,其他班級每多一人減2分,教多個班的教師取平均。
三、課堂教學(45分)
1.上課提前三分鐘到教室,不遲到,不早退。遲到扣2分,早退算作空堂,空堂一節扣5分。
2.上課不帶導案或所講內容與導案或學案不符扣2分。
3.45歲以下教師使用多媒體上課不少于課節的50%。每少10%扣5分。
4.教師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如接聽電話、玩游戲等,否則每次扣1-5分。
四、教學計劃(5分)
1.學期初應及時訂出教學計劃,遲訂扣1分,不訂扣5分。
2.書寫認真,字跡大小適中,否則扣0.5分。
3.教學計劃各項目內容充實、準確、完整,尤其是三維目標準確,改進教學措施有針對性,富有實效,否則扣0.5--1分。
4.除教學進度外,其他欄目不得與他人雷同,否則扣0.5--1分。
五、備課(60分):
1.課時備課(50分)
(1)執行教學計劃,進行先周集體備課。年級學科組進度不統一扣1-2分。
(2)學案以ppt課件為載體,各教研組、備課組嚴格先周集體備課及執行ppt審查;導案根據ppt由教師自己備課(ppt可修訂,在備課中最好能夠體現),欄目填寫準確完整,書寫認真,在先周集體備課的當天,由教研組統一報送教導處檢查,當時返還,每頁要達到500字。字數及書寫不合要求扣1-5分。
(3)不缺課節,上下相連。每缺一課節扣2分。
(4)書寫認真,大小適中,內容詳實。否則扣5—20分。
(5)要有明確的三維目標,表述準確,體現學生學習主體。三維目標不明確扣1-3分。
(6)授課教學過程應包括預習自學、合作探究、學生展示、檢測學習、反思學習等幾部分,每少一環節扣2分。
(7)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要科學實用,要體現學為主體,教為主導,要體現科學的教法和學法,否則酌情扣1—10分。
(8)備課欄目要齊全。每缺一個或填寫不準確,酌情扣1—3分。
(9)語文教師要有作文備課,每少一次扣1分。
2.單元備課(第二學科備課)(10分)
要求:
(1)根據單元集體備課安排,承擔相應單元的主備和修訂工作,有明確的三維目標,書寫認真,內容翔實。單元備課每少一次扣學科組教師每人2分,質量每一次不合格扣相應主備教師和備課組長各1分。
(2)各科期末要有復習備課,實用認真,否則扣1—2分,沒有復習備課扣3分。
(3)第二學科備課要求同課時備課。
六、作業(30分)
1.學生作業按學校規定,任課教師應要求學生作業格式規范、書寫認真工整,否則酌情扣1—2分。
2.作業量符合要求,語文、英語每課一練,數學每周4次,理、化每周各2次。大作文每學期8篇,政治史地生(《初中生生活》)、美術每周一次,每少一次扣1分,學生周記、讀書筆記每學期不少于3萬字,量不足酌情扣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