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團干部選拔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我校學生班干部隊伍建設,規范班干部的選拔任用,增強班干部的責任心與榮譽感,強化班干部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提升班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與社會工作能力,發揮班干部在教育教學、管理、服務中的基礎性骨干作用,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班團干部的設置
班干部通常是指班委委員、團支部支委,其中班委委員指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電教委員、生活委員、文藝委員、體育委員和衛生委員,團支委指團支書、組織委員和宣傳委員,副班長原則上由團支書兼任,各班的班干部數量原則上不少于10人。
第三條
班干部的基本職責
(一)班長全面負責班級工作,傳達和組織落實學校對班級工作的安排與要求,指導、督促和檢查班委工作并及時報告工作情況等;
(二)學習委員主要負責與任課教師就相關本班的學習事宜進行溝通、聯系與落實,協助任課教師做好課堂考勤、作業收發等工作,協助做好學生素質綜合測評工作;
(三)生活委員主要負責組織落實學校對寢室衛生的檢查評比,了解和反映同學對學校食堂的意見,管理班級信箱和班費等;
(四)文藝委員主要負責落實學校對班級要求的文藝工作,組織開展各種有益的文藝活動;
(五)體育委員主要負責落實學校對班級要求的體育工作,組織開展各種有益的體育活動;
(六)團支書全面負責團支部工作,傳達和組織落實學校對班級團支部工作的安排與要求,指導、督促和檢查團支委工作并及時報告工作情況等;
(七)組織委員主要負責做好班級團員的評議注冊、組織生活、評優推優與團費收繳等工作;
(八)宣傳委員主要負責做好班級團員學習政治理論與時事政策、宣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等;
(九)紀律委員主要負責班級紀律,維護班級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十)電教委員主要負責班級電教管理設備,協助老師使用多媒體設備,維護電教設施的良好運行。
(十一)衛生委員負責班級衛生工作,制定勞動衛生方案,分配衛生任務,臨時負責學校下達的勞動衛生任務。
第四條
班干部的任職條件
(一)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思想政治與道德品質表現良好,日常行為規范端正,精神面貌積極向上,模范遵守校紀校規和法律法規,上一學年沒有受到紀律處分或法律處罰。
(二)熱愛集體,善于團結,嚴于律已,樂于助人,甘于奉獻,工作勤奮,勇于創新,在同學中口碑良好、威信較高。
(三)熱愛學習,學習成績良好,原則上要求上一學年補考科目不超過一門,且綜合測評排名在本班前50%。
(四)熱愛社會工作,樂于為集體服務,敢于與不良行為斗爭,團結協作精神較好,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溝通表達和宣傳發動能力,能夠勝任本職工作。
第五條
班干部的選拔原則
(一)品學兼優、同學認可原則;
(二)實干敢為、注重實績原則;
(三)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
(四)民主集中制原則。
第六條
原則上新生班級的班干部,由班主任指定2--4名臨時負責人組成,并要求在新生入學后的6周內由班內民主選舉產生正式的班委和團支委。
在個別班干部突然辭職或被免職等特殊情況下,班委或團支委成員可以由班主任直接提名產生。
第七條
班干部產生的程序一般為每年9月份由班主任或班長與團支書組織召開班會,以無記名投票選舉或民主評議推選的方式產生新的班委和團支委,然后由新班干會協同班主任對班級干部成員進行分工后報德育處審批,班干部每屆任期一般為一學年。
第八條
民主選舉班干部時,到場參選學生應為全班學生的三分之二以上,當選班干的得票應超到全班學生數的50%,得票高者當選。
第九條
干部任職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自動辭職或由班主任召集班干會免去其職務,并在廣泛征求同學意見的基礎上指定人選擔任其職務:
。ㄒ唬┦艿絿曳商幜P或受到學校紀律處分,或者學校通報批評的;
。ǘ┤温毱陂g學習不認真,補考科目達到或超過2門的;
(三)弄虛作假或以權謀私,在同學中造成不良影響的;
。ㄋ模┎粓F結、鬧矛盾、搞分裂、拉幫結派或工作消極,不能順利有效開展工作的;
。ㄎ澹┮蜃陨砉ぷ鬟^錯或失誤導致同學的正當權益受到侵害;
(六)從事與班干部身份不符的活動,損害集體利益或聲譽的;
。ㄆ撸┳陨淼赖滦摒B低下或日常行為異常,在同學中造成不良影響的。
第十條
班干部自身要求:從外至內都樹立個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