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培訓制度(精選4篇)
公司員工培訓制度 篇1
一、總則
培訓工作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培訓中,始終推行員工培訓與發展計劃相結合的方式。公司為每一位員工制訂相應的員工發展計劃,同時根據員工各自的成長路線提供相應的培訓。
二、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包括入職培訓、技術培訓、崗位培訓、海外培訓、女性員工培訓等,所有管理人員還要接受管理技能與藝術方面的培訓。
1.入職培訓
(1)培訓時長為3~6個月,培訓時不確定具體的崗位,而是接受公司文化、信息系統、業務運營、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培訓。
(2)采取“1-30-60-90培訓計劃”,即在新員工入職的第1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分別會有一次側重點不同的入職培訓。
2.技術培訓
對關鍵崗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包括交流、談判技巧、產品認知和產品促銷等各種技能培訓。
3.崗位培訓
針對不同崗位和不同級別的員工進行培訓,包括崗位技能培訓、管理藝術培訓等方面。
4.海外培訓
培訓對象:海外培訓是培養和選拔高級人才的重要途徑,培訓對象為高管人員。
培訓地點:在沃爾頓學院,高級管理人員會接受“國際領導藝術培訓計劃”。
培訓內容:培訓的主要內容是領導藝術和如何在店內做非常細節的管理。之后接受培訓者接受高級領導藝術的培訓,再送往卡內基學院進一步深造。
5.女性員工培訓
公司對男女一視同仁。公司采用“目標管理者加速培養計劃”(簡稱TMAP計劃),該計劃是針對有潛力并愿意成為公司高級管理者的女員工設立的。
三、培訓方式
采用寓教于樂的培訓方式對員工進行培訓,具體培訓方式有以下幾種。
1.經驗式培訓
培訓課上,采取故事、游戲、小表演相結合,真實地展現自己,協助參與者分析。這種方式既有趣又有效。同時采取情景培訓,比如,在沐浴露貨架上,什么品牌好賣,貨架可以擴大一些。比如,在沐浴液旁邊掛一些沐浴球,可能賣得更好等。
2.交叉式培訓
交叉式培訓是指一個部門的員工到其他部門去學習,使員工更熟練地掌握自己的職務,還能獲得另外一種技能。這還有助于增強團隊的靈活性和適應力,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四、培訓效果
培訓師應注重自己和培訓員工之間的關系、培訓內容理論性和實操性之間的關系以及強制性培訓與自主性培訓之間關系的平衡,采取培訓前、中、后“三步培訓法”,提升培訓效果。
(1)培訓前——理論聯系實際:培訓內容是針對普遍的現象,但每個行業、每個終端門店都存在其特殊性;培訓講的成功案例和經-驗都是別人的方法,如何與該企業和門店員工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2)培訓中——集中培訓和日常培訓相結合:提高員工的配合度是保證培訓效果的第二個前提。培訓可分為集中培訓和日常培訓兩種方式。
(3)培訓后——強化培訓效果監管,樹立“員工標桿”:培訓就是培養和訓練,本身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從強制性到員工的自覺行為,肯定需要一種以激勵和愿景為核心的培訓機制。
五、培訓的意義
提高員工的職業技能和服務水平,獲得高昂的士氣和戰斗力,塑造更完美的企業文化,強化員工的敬業精神,保證顧客的最大滿意度,更有力地勝過競爭對手。
公司員工培訓制度 篇2
一、培訓機構的建立
為了加強培訓的力度,充分體現出培訓在員工生產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廠成立培訓領導小組
組長:廠長
成員:廠副職及各單位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培訓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技術科,具體由培訓管理員及各車間培訓負責人負責。
二、新員工的教育培訓
(一)堅持“三級培訓”制度:入廠(廠級)培訓、崗前(車間級)培訓和崗上(班組級)培訓。
。ǘ┬逻M廠的員工必須先進行入廠培訓,時間為10天,由廠技術科負責。培訓管理員負具體責任。主要內容包括:
1、企業文化培訓: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理念、管理模式、規章制度以及廠的發展簡史、組織結構、生產工藝、產品結構等情況。
2、講解安全生產的概念、意義、任務、內容和其重要性,使新入廠的員工樹立起正確的安全思想。
3、介紹我廠的安全情況,包括我廠生產特點、設備分布情況(重點介紹接近要害部位、特殊設備的注意事項),安全生產的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4、介紹國家的安全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以及企業內設置的各種警告標志和信號裝置等。
5、介紹企業典型事故案例和教訓,搶險、救災、救人常識以及工傷事故報告程序等。
6、講解廠安全規程,包括通則、電氣常識、高空作業等。
7、有關火工品管理及消防方面的有關知識。
。ㄈ┬鹿と藦S級培訓合格分到車間后,車間要對其進行不少于8天的培訓,車間主任負第一責任。主要內容包括:
1、介紹車間的概況。如車間生產的.產品、工藝流程及其特點,車間人員結構、安全生產組織狀況及活動情況。
2、介紹車間危險區域、有毒、有害工種情況,車間勞動保護方面的規章制度和對勞動保護用品的穿戴要求和注意事項,車間事故多發部位、原因、有什么特殊規定和安全要求。
3、介紹車間常見事故和對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介紹車間文明生產方面的具體做法和要求。
4、根據車間的特點介紹安全技術基礎知識,講解具體工種設備的工作原理、結構、技術參數、操作規程、常見故障及維護。
5、介紹車間防火知識,包括防火的方針,車間易爆品的情況,防火的要害部位及防火的特殊需要,消防用品放置地點,滅火器的性能、使用方法,車間消防組織情況,遇到火險如何處理等。
6、組織新工人學習車間安全生產制度和具體工種的安全規程,并教育新工人聽從指揮,安全生產。
。ㄋ模┌嘟M安全教育由班組長負責,并要由有經驗的工人帶領實習,時間不少于1個月的時間,考核合格后,方可獨立工作。培訓內容包括:
1、本班組的生產特點、作業環境、危險區域、設備狀況、消防設施等。重點介紹可能導致發生事故的危險因素,交待本班組容易出事故的部位和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
2、講解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重點講思想上應時刻重視安全生產,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愛護和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和工具;介紹各種安全活動以及作業環境的安全檢查和交接班制度。告訴新工人出了事故或發現了事故隱患,應及時報告領導,采取措施。
3、講解如何正確使用愛護勞動保護用品和文明生產的要求。
4、實行安全操作示范。組織重視安全、技術熟練、富有經驗的老工人進行安全操作示范,邊示范、邊講解,重點講安全操作要領,說明怎樣操作是危險的,怎樣操作是安全的,不遵守操作規程將會造成的嚴重后果。
三、轉崗安全教育
轉換新工作崗位,主要指員工在車間內或廠內換工種,或轉到與原工作崗位操作方法有差異的崗位,教育內容參照“三級培訓”的要求確定,需進行車間、班組二級安全培訓。但轉崗至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廠培訓部門對特殊工種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操作許可證方準上崗作業。
。ㄒ唬┸囬g內部轉換工種,車間要對其進行不少于5天的崗位培訓。
。ǘ┸囬g之間的調動,由接收車間對其進行不少于5天的崗位培訓。
。ㄈ┡R時性的替崗,班組長要交待清楚操作要領,注意事項,告知替崗人員的危險因素及其它相關要求。
四、全員在崗培訓
。ㄒ唬┤珕T在崗培訓指在崗員工的繼續教訓和復訓,提高其各方面技能。
。ǘ┤珡S在崗員工1年內必須輪訓一遍,培訓內容可綜合廠級和車間級培訓內容。
(三)培訓管理員年初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并逐月分解,根據工學矛盾的具體情況,安排好培訓工作。
。ㄋ模└鲉挝缓拖嚓P教師要根據培訓管理員和培訓計劃要求做好培訓工作,需有調整及時與培訓管理員聯系。
(五)其它要求詳見《培訓班管理制度》。
五、要求
。ㄒ唬┲挥猩弦患壗逃嘤柨荚嚭细窈,才能分配到下一級單位,廠部由技術科負責,車間由車間主任負責。
(二)每一級的培訓必須形成教材,入廠培訓的教材由培訓管理員負責,把相關內容分配給相關人員,各相關人員要積極配合,按培訓計劃的要求完成。車間級教材由車間主任負責,具體工作分配到個人。
(三)各級培訓要有記錄,有考核。沒有培訓記錄視為沒有培訓。
(四)各級培訓要注重實效,力戒形式。
(五)員工要按要求參加公司、廠和車間舉辦的各種培訓和學習,不得曠課、遲到、早退,否則參照《員工培訓工作考核標準與細則》中的有關條款進行處罰。
。ò耍﹩T工要服從培訓管理人員或授課老師的管理,否則按廠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如未對員工進行培訓,導致員工技術水平低、操作失誤或不當,造成事故,各級培訓負責人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九)要求各級培訓必須使用統一專用的培訓記錄本,要求記錄授課人、授課時間、授課內容、聽課人數、缺勤人數的情況,并要有聽課員工簽字。
(十)廠將定期或不定期對各單位的培訓、學習情況進行檢查。
公司員工培訓制度 篇3
第一條 目的
為提高本公司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充實其業務知識與技能,以增進工作質量及績效,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在職員工培訓制度。
第二條 適用范圍
凡本公司所屬從業人員的在職教育培訓及其有關作業事項均依本規定辦理。
第三條 工作權責劃分
1.教育培訓部
(1)全公司共同性培訓課程的舉辦。
(2)全公司年度、月份培訓課程的擬定、呈報。
(3)制定及修改培訓制度。
(4)全公司在職教育培訓實施成果及改善對策呈報。
(5)共同性培訓教材的編撰與修改。
(6)培訓計劃的審議。
(7)培訓實施情況的督導、追蹤、考核。
(8)外聘講師對公司的全體在職員工進行教育培訓,每季舉辦一次。
(9)全公司派外培訓人員的審核與辦理。
(10)派外受訓人員所攜書籍、資料與書面報告的管理,
管理制度《公司在職員工培訓制度》。
(11)其他有關人才發展方案的研擬與執行。
(12)各項培訓計劃費用預算的擬定。
2.各部門
(1)全年度培訓計劃匯總呈報。
(2)專業培訓規范制定及修改,講師或助教人選的推薦。
(3)內部專業培訓課程的舉辦及成果匯報。
(4)專業培訓教材的編撰與修改。
(5)受訓員訓練結束后的督導與追蹤,以確保訓練成果。
第四條 培訓規范的制定
1.教育培訓部應召集各有關部門共同制定 《從業人員在職教育訓練規范》,提供培訓實施的依據,其內容包括:
(1)各部門的工作職務分類。
(2)各職務的培訓課程及時數。
(3)各培訓課程的教材大綱。
2.各部門組織機能變動或引進新技術使生產條件等發生變化時,教育培訓部應立即配合實際需要修改培訓規范。
第五條 培訓計劃的擬訂
1.各部門依培訓規范及配合實際需要,擬訂 《在職培訓計劃表》,送教育培訓部審核,作為培訓實施之依據。
2.教育培訓部應就各部所提出的培訓計劃匯編《年度培訓計劃匯總表》,呈報人力資源部核簽。
3.各項培訓課程主辦單位應于一定時期內,填寫《在職培訓實施計劃表》,呈報核準后,通知有關部門及人員。
4.臨時性的培訓課程,亦需填寫《在職培訓實施計劃表》,呈核后實施。
第六條 培訓的實施
1.培訓主辦部門應依《在職培訓實施計劃表》按期實施并負責該項訓練之全盤事宜,如訓練場地安排、教材分發、教具借調,通知講師及受訓單位等。
2.如有補充教材,講師應于開課前一周將講義原稿送教育培訓部統一印刷,以便上課時發給學員。
公司員工培訓制度 篇4
1、目的
為了適應公司經營和發展的需要,提高員工的素質,促進企業人才的培養和儲備,特制訂本制度。
2、適用范圍
公司有在職(含試用期)人員。
3、主控部門
公司綜合部為培訓管理的主控部門。
4、職責分工
4.1綜合部負責公司培訓計劃的制定,組織實施及效果評估,并對各部室、公司的培訓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
4.2各職能部室負責各職能專項培訓計劃的制定并組織實施,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跟蹤評估;
4.3各部門可根據公司的培訓制度制定適合本部門的培訓管理制度,并報綜合部備案。
5、內容
5.1 培訓類別:
5.1.1在職員工培訓:崗前培訓、部門培訓、班組培訓
5.1.2 公共性培訓:由集團人力資源部制定并組織實施的針對全體員工的共同培訓內容。
5.1.3 專業性培訓:根據各部門計劃實施的培訓,旨在提高員工專業水平。
5.2培訓實施
5.2.1培訓時間
5.2.1.1由組織部門按當月培訓計劃設定時間進行提前培訓組織工作,包括通知培訓師和受訓員工,排除各項不確定因素。
5.2.1.2公司內訓的時間安排原則上在周六或晚上。
5.2.2培訓紀律
5.2.2.1凡是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各參訓人員必須提前到達培訓地點,依次簽到,不能代簽,未簽到或簽到潦草不能辨認的一律視為未到。無故不參加培訓的,第一次點名批評,第二次全公司通報,第三次罰款,罰款額度參照部門經理(含主持工作的副經理)200元,部門副經理(含主持工作的主管)150元;其他員工100元/次進行處罰;無故遲到、早退人員處以50元/次的罰款。
5.2.2.2公司級培訓原則上要求必須參加,除了出差、生病、特殊緊急事情不能參加的,事假者必須有書面《培訓請假審批表》,所有經理級人員須經總經理批準,其他人員須經綜合部批準,病假者必須出示醫院的證明及書面請假條,然后交培訓組織部門方能休假,否則按無故不參加培訓處理。附《培訓請假審批表》
5.2.2.3培訓期間,手機保持關機或靜音,不能有聲響,違反者罰款100元/次。
5.2.3培訓資料管理
5.2.3.1培訓師的資料準備要求制作powrepoint動畫形式,形成標準的演示材料,內容要求新穎、生動。
5.2.3.2培訓資料主要分內訓資料和外訓資料,包括課件、培訓記錄、協議書等。公司級內訓資料由綜合部負責歸檔保存,各部門資料由各部門自行負責。員工參加外部培訓,在結束后都要將培訓資料報送綜合部,由綜合部統一分類歸檔。
5.2.3.3培訓資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由綜合部負責,各部門配合。公司內訓的培訓師資料在培訓結束后即報送綜合部,參加外訓的員工在培訓結束后三日內將資料報送綜合部,參加取證類培訓的員工須向綜合部報備考試時間、發證時間,并將獲得證件交付綜合部保管。
5.2.4培訓師的選擇
各部門負責人負責本部門所轄員工的技能培訓。公司內部培訓師的選擇由組織部門和綜合部共同指定,如須外聘培訓師,由綜合部負責選擇。
5.3委外培訓管理
委外培訓的類型:委外培訓簡稱外訓,主要類型分為學習型和應試型,主要方式包括個人申請和公司委派以及集體參與。
5.3.1委外培訓的審批程序
5.3.1.1員工個人提出申請或綜合部根據工作需要委外培訓,由學員填寫委外培訓審批表,依次由部門主管、綜合部、總經理簽字確認。
5.3.1.2參加外訓的員工需在培訓前與員工簽訂年度委外培訓協議書,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5.3.1.3各種形式的委外培訓必須有受訓員工的簽字確認方可執行。
5.3.1.4受訓員工憑借款條到財務部支取費用,按時參加培訓。
5.3.2費用管理
5.3.2.1委外培訓費用包括課時費、資料費、考試費、差旅費等項目,其中差旅費不列入以下管理內容中。
5.3.2.2參加委外培訓的員工在培訓費用核銷期內如主動辭職或違紀違法被辭退,必須將未核銷培訓費用退還給公司。
5.3.2.3對參加應試型或取證型委外培訓的員工,如未能按要求取得合格成績或證書,所產生的培訓費用由個人承擔。
5.3.2.4因不可抗力導致員工退職(如重大疾病、重大意外傷害),受訓員工不承擔培訓費用。
5.3.2.8經公司批準的委外培訓,培訓時間按正常出勤計算。
5.3.3公司大力倡導員工業余自學成才,員工業余學習期間,所在單位應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盡量提供其參加面授和考試的時間。
5.4培訓評估管理
5.4.1對制度類、崗位技能提高類培訓的評估,采取定期考試或提交個人總結的辦法。
制度類培訓每次培訓后半月內由培訓師出題(主要為筆試形式),綜合部實施;對知識類及部分技能類培訓的評估,采用培訓后三天之內提交總結的形式。
5.4.2對外訓的應試類、取證類培訓,以能否通過相關考試為評估依據。
5.4.3對內部培訓師的評估,通過對資料、學員反饋調查、現場測評等形式進行,由管理部組織。
5.4.4培訓評估工作的責任
5.4.4.1各部門主管對本部門員工的各項培訓效果評估負主要責任,包括當時測評以及效果跟蹤,并按要求時間向綜合部提交各項評估表格和成績。
5.4.4.2綜合部負責對各項評估結果的匯總,應用,并配合各部門主管的評估工作。
5.5評估結果的應用
5.5.1績效考核:對培訓師的考核納入當期績效考核成績中;對受訓員工的考核以季度為周期,成績納入季度最后一個月的績效考核中。
5.5.2培訓工作改進:通過對員工反饋、培訓效果評估以及培訓情景評估等方法,由管理部對公司
整體的培訓工作進行不斷改進,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以保障整體培訓工作的良性循環。
5.5.3員工職業規劃:作為規劃員工職業發展的重要依據,員工培訓結果與績效考核結果同樣重要。
培訓評估結果可應用于員工的崗位調整、職務升遷、年度獎勵等方面。
5.6 其它
本制度的解釋和修改由綜合部負責。
6.附表:
1.內訓流程圖
2.委外培訓流程圖
3.員工培訓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