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員工行為規范管理制度(精選3篇)
辦公室員工行為規范管理制度 篇1
為加強公司行政事務管理,理順公司內部關系,使各項管理工作,標準化、制度化、提高辦事效率,特制定本規定。
總則:
1、進入辦公室必須著裝整潔。
2、在辦公室自覺講普通話,禁止喧嘩、說笑、打鬧,說粗話、臟話。
3、愛護辦公室的各項設施,隨時保持辦公室干凈、整潔、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4、提高工作效率,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5、辦公室工作由辦公室人員全面負責,其他部門予以配合。
6、本規定適用于全體辦公室工作人員。
一、嚴格作息制度,辦公室工作人員要按規定時間上下班,不得無故遲到、早退、擅離職守。
公司人員自覺遵守作息時間;工作時間禁止一切娛樂活動。
1、辦公室員工每周工作五天,周六、周日休息,每天工作8小時,必要時自覺加班。
2、上午工作時間段為8:30——12:00
下午工作時間段為14:00——18:00(夏秋季5月1日---9月30日)
下午工作時間段為13:30-——17:30(冬春季10月1日---4月30日)3、遲到、早退30分鐘(含)內,按1元/分鐘給予罰款,30分鐘以上按礦工半天處理,其中累計遲到4---6次,給予警告一次,累計遲到7----10次給予記過一次,累計遲到11次或更多給予記大過一次。
4、曠工期間工資按雙倍扣除,
5、辦公室留宿人員24:00點前準時休息,無故不休息、玩電腦、打游戲、吵鬧影響他人休息者,逐出室外,并罰款50元。因公事加班、總經理臨時議事、重要事項討論除外。
6、午休時間不得大聲喧嚷,如因公事加班,應盡量避免發出大聲響,以免影響他人休息。
7、提倡文明向上的業余活動,但要有節制,不可沉迷影響工作。
二、考勤、衛生、生活制度
①考勤
1、建立考勤制度,實行不定時查崗,工作人員需到辦公室考勤簽到,辦公室按時收存簽到表,考勤結果每月公布一次。
2、請事、病假,必須由辦公室主管領導批準并辦理審批手續,交辦公室主任留存,不能事先辦理手續的應事先口頭或電話請假并及時補辦手續。
3、員工因各種原因,必須請假時,公司可酌情批予無薪事假。事假原則上一次不得超過3天,一年請事假天數總計不得超過15天。
4、若員工未請假而缺勤,則按曠工處理。
②衛生
1、工作人員要自覺維護辦公室清潔衛生,做到場凈室潔,無雜物垃圾,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并落實到個人。
2、每天上班前15分鐘為室內衛生打掃時間。
3、衛生打掃實行《按表輪流制》配合執行“三包”責任區范圍進行管理。③生活1、辦公室設立每月1000元生活基金交由后勤主管負責管理,原則上多退少補。
2、實行《按表輪流做飯制》落實到人,厲行節約的基礎上保障大家吃好、吃飽。值日生因故不能按時做飯,由用膳人員自行解決。
3、后勤主管做好現金、流水賬明細記錄。
三、會議與培訓管理
①會議
1、總經理辦公會議每月召開一次,總經理、副總經理、各部門經理、辦公室人員參加,必要時總經理可批準其他人員列席會議。
2、會議時間原則上定于每月3日,可由總經理決定是否延期。
3、專題會議只在必要時召開,由部門經理以上人員發起,由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時間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確定,會議議題須事先經總經理同意。
②培訓
1、公司每月5日開設培訓班,根據參與人員數量、培訓內容決定培訓期限。
2、培訓組織工作由辦公室主任負責,各部門經理聽從安排,做好開班前準備工作以及擔任培訓講師。
3、培訓講師須準備好相關材料。四、執行經理崗位職責1、認真學習并自覺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
2、以企業為自己的事業,做一名自信、自強、自律、誠實、勇于開拓創新的人。
3、服從公司調派。
4、執行經理在外要以公司利益為重,同時兼顧投資人的利益。
5、執行經理的主要職責是幫助代理商和加盟店做好技術指導和促銷活動。
6、執行經理要協助公司做好培訓、會議,積極參與并完成辦公室布置的各項工作。
7、執行經理是公司與經銷商之間的“橋梁”;做好“上下溝通達共識,左右協調求進步”的基本工作。
8、執行經理要維護好所負責區域內的市場工作,檢查、督導、培訓經銷商,盡一切努力提升業績。
9、講究儀表儀容整潔,舉止穩重大方,語言富有感染力,行為講究禮儀,熱情禮貌待客,時刻維護公司形象、名譽、利益。
10、合理編制工作計劃,并監督各專營店日常工作,以及員工日常服務、接待、作業等行為是否規范到位。
11、深入調查研究市場動向,關注同業同行,把握銷售趨勢,具備編寫年、季、月的銷售計劃。對店提出促銷企劃方案,對公司提出建設性、合理化建議。
12、每周日定期以書面形式向公司匯報日常工作報告,并督促各店負責人總結本月情況,自報下月計劃。
13、弘揚率先垂范、以身作則、說一不二,擲地有聲的工作精神,形成真抓實干、多出業績、貫徹有力具有震懾的良好作風。
辦公室員工行為規范管理制度 篇2
一、員工守則
(1)遵守國家政策法令、法規,遵守公司及客戶單位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
(2)如實填寫各類檔案,提供有效證件,不得隱瞞或假造。
(3)白覺接受業務指導,各類培訓及考核,努力提高工作技能。
(4)服從領導,聽從指揮,團結同事,互幫互助,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5)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按規定要求開展工作,工作場所禁止無關人員逗留。
(6)忠于職守,講究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嚴守公司商業秘密,廉潔奉公,遵循公司利益第一的原則,自覺維護公司的利益和聲譽.不斷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
(7)愛護公物及公用設施,嚴禁刻劃、粘貼、損壞客戶及業主所提供的材料及沒施等。
(8)勤儉節約,注意節能和廢物利用,杜絕一切浪費現象。
(9)不得違紀索取,收受客戶提供的利益,報酬。未經批準,上班時間內不得在外兼職。
(10)準時出席參加各類會議和培訓,因故不能按時到會或不能到會者,應提前1小時向會議主持人請假。與會人員,認真領會會議精神,做好會議記錄,同時對會議決議要無條件服從和執行。
(11)及時上報或處理對客戶的投訴。對本轄區內工作質量進行自查自糾,虛心聽取客戶(業主)的意見并及時作出相應的整改。
(12)衣容整潔,精神飽滿,待人熱情,文明用語。
(13)以公司為家,關心公司,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發揚團隊精神,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
二、工作態度
(1)服從領導--不折不扣地服從上級的'工作安排及工作調配。不得借故推諉、拖延、拒絕或中止工作,如有意見和困難,應書面逐級向領導請示或申訴,原則上不得越級上報或申訴。更不允許員工向客戶單位領導直接投訴公司內部待處理事宜。領導指出缺點,應虛心接受,及時改正,不得當面頂撞上級。
(2)嚴于職守--堅守本職崗位,不得擅自離崗、串崗或睡崗。
(3)正直誠實--對上級領導、同事和客戶要以誠相待,實事求事上報工作情況,不提供虛假情報,知錯勇于承擔責任及時改正,不誣陷他人.不陽奉陰違。
(4)團結協作--各部門之間、員工之間要互相配合,同心協力地解決困難。不挑撥離間,不吵架、打架,同事之間應相互幫助。
(5)勤勉高效--發揚勤奮踏實的精神,優質高效地完成所擔負的工作。
(6)吃苦耐勞--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不怕苦,不言累,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
三、服務態度
(1)禮貌--這是員工對客戶和同事的基本態度,在任何時刻均應使用禮貌用語,“請”字當頭走,“謝”字不離口。在工作場所與領導或客戶相遇,不得直呼其名,應稱姓+職務名稱。早晨上班,與同事第一次相見應主動招呼“您早”或“您好”,下班互道“您辛苦了”、“再見”等用語。
(2)樂觀--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工作和工作中的困難。
(3)友善--微笑是體現友善最適當的表達方式,因此應以微笑迎接客戶和領導及與同事相處。
(4)熱情--對待客戶要熱情、周到,對待同事要熱情真誠,對待工作要熱情勤奮。
(5)耐心--對業主和客戶的要求應認真、耐心地聆聽,不得與業主和客戶爭論。在不違背公司規定的前提下盡可能為客戶及業主排憂解難。
四、著裝儀表規范
(1)著裝:員工每天上崗前換好本崗工作服。衣冠整沽,系好領扣、衣扣、鞋帶,不卷袖口或褲腿,皮鞋保持干凈.不得釘響底,不得穿拖鞋;女職工不得穿暴露、吊帶和超短裙。
(2)儀表:保持面部、手部清潔衛生,發型美觀大方,不留、染怪異發型。男員工經常刮胡須,不留小胡子、大鬢角,不剃光頭。女員工淡妝上崗,不宜戴華麗首飾或戴過多首飾,不濃裝艷抹,使用味濃的化妝品,不留長指甲和涂有色的指甲油。
(3)服務標牌:工作牌只準佩戴在工作服左胸前,不得隨意別放它外。
五、行為舉止規范
(1)站姿:堅持站立服務。站立時肩平、頭正、挺胸、收腹、雙眼平視前方,眼神自然,不左顧右盼,兩手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身體正直平衡,保持微笑狀態。切忌側身亂靠、來回走動、手足無措或雙手插在褲袋。精神飽滿,落落大方。
(2)坐姿:與客戶交談或其他活動需要坐下時,應保持上身挺直,坐姿優美端莊。坐下后不前俯后仰、身體扭曲,不搖腿蹺腿,不將腳放在椅子、沙發扶手或茶幾上。
(3)行姿:行走時挺胸、收腹.上身保持垂直平穩,身體重心略向前傾,兩臂前后自然擺動.不要把手插進口袋,不左右搖晃。行走時速度適中,不過快過慢。注意前方,防止與人沖撞。路遇客戶,面帶微笑。主動問好,側身禮讓。引導客戶行進,先問好,用手指示方向。走在客房右前方或側身略向客戶,保持1.5-2步距離;客人在過道或樓梯間時,不能從客人中間穿過,應先道一聲:“對不起,請讓一下”,待對方移步后可從側面通過。在樓道內行走腳步要輕,不得奔跑。(緊急情況除外)。
六、工作行為觀范
(1)在上班前到崗,按規定穿工作服、戴工作牌及做好上班的準備工作。
(2)嚴格遵守工作時間,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勤,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做到事前請假,事后銷假。
(3)上班不委托別人簽到。
(4)材料、工具用后要擺放整齊有序,不亂扔、亂堆、亂棄。
(5)出入辦公室開門、關門動作輕便,進入上級領導或其他部門辦公室以及客戶室內,應先在門外輕扣門三下,征得同意后方可入內。若進去時門是關著的.出來時應隨手將門輕輕帶上。
(6)維護安靜、嚴肅的工作氣氛.不得在辦公室、走廊內人聲喧嘩、吵鬧,有事應走到相關人員面前輕聲交待。
(7)工作時間不談論與工作無關事宜,或到其他地點隨意走動、閑聊。不離崗、串崗、脫崗。
(8)工作時間不干私事,不接待私人探訪、不私自會客,不得瀏覽與工作無關的書籍、雜志、報紙。確有急事,須向直接領導請假并經同意后方可外出。
(9)工作時間原則上不準接打私人電話:如有急事,通話時間不宜超過3分鐘。禁止到客戶辦公室打接私人電話、談家事。
(10)上班時間不吃零食、飲酒、下棋、打撲克;不準做任何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11)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范,禁止野蠻施工,違章作業。
(12)使用器具輕拿輕放,禁止磕碰撞擊發出聲響,為客戶單位及業主創造一個優雅舒適的工作環境。
(13)發揚拾金不昧的精神,拾到錢財物品一律上交公司。
辦公室員工行為規范管理制度 篇3
一、總則
為規范公司的員工關系管理工作,創建和諧的勞資合作關系,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
員工之間、員工與公司之間的關系,是增強團隊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的重要環節。融洽、和諧的員工關系,會在團隊中形成互相幫助、協調開展工作的良好氛圍,從而不斷提高員工滿意度,加強員工參與公司管理,提高橫向和縱向的溝通效率,促進團隊整體工作效率與合作意識的提高,達到使公司能在市場中保持良好競爭優勢的最終目的。
四、適用范圍
公司所有在職員工,包括試用期員工、臨時工。
五、管理內容
1、員工關系管理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子項目,在公司里將發揮其獨特的管
理效用。員工關系管理的內容至少應包括:
(1)勞動關系管理:勞動合同管理、勞資糾紛管理、滿意度調查以及人事異動管理;
(2)員工活動管理:發起組織各種員工活動的管理;
(3)溝通機制的建立:員工訪談、家屬溝通、員工申訴;
(4)員工關懷:重大事件時的慰問、節假日時的祝福;
(5)心理輔導與疏導: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設置專人不定期對員工的心理進行輔導,或開設心理類培訓課程,緩解職場壓力與家庭矛盾帶來的心理隱患。
2、員工關系的管理應該是每一位管理者的職責,其專職管理崗位為人事行政部員工關系專員。
3、員工關系每期所做的滿意度調查,作為各部門改進管理的依據,以后還可作為公司績效考核的指標之一。
六、勞動合同管理
1、勞動合同是公司與所聘員工確定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凡公司員工都必須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
2、所有新進人員必須在入職30天內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簽訂時間為員工上崗時間,簽訂范圍為上月所有新進人員與原合同到期需續簽人員。合同期一般員工為三年。
3、調動人員在辦理調動手續時,調出公司負責收回原勞動合同,調入公司負責簽訂新的勞動合同。
4、人事行政部在員工勞動合同期滿前1個月,通知員工本人及用人部門領導,由雙方協商是否續聘,并將結果及時通知人事行政部。任何一方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的,按照規定提前30天通知另一方結果;雙方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的,人事行政部負責在合同到期前與員工簽訂新的勞動合同。
5、員工在試用期可以提前15天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非試用期內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應提前30天申請。
6、雙方出現勞動糾紛時,由人事行政部根據勞動合同與員工實際表現,代表公司處理勞動糾紛。
七、員工活動的組織與協調
1、人事部員工關系專員與行政部行政專員及其他部門自愿者1-2名,共同組建員工活動小組,負責組織各種活動小組,如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組等,目的是增強員工之間、部門之間的聯系,增進友誼,創建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圍,引導積極合作的團隊精神。
2、活動時間:
(1)小型活動(如員工生日會)每月一次;
(2)中型活動(如部門聚餐,籃球賽、羽毛球賽、乒乓球賽等),每季度一次;
(3)大型活動(如春節晚會、中秋、端午節等傳統節日活動等),每年一各一次。
3、經費來源:
(1)員工日常違紀罰款;
(2)員工缺勤罰款;
(3)公司提供。
4、員工關系專員負責向公司申請或籌集員工活動經費,并按計劃對活動經費進行管理與控制。
八、員工內部溝通管理
1、公司實行“入職指引人”制度,由各部門評選出部門的核心骨干人員擔任本部門入職指引人。
入職指引人的職責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1)幫助本部門新員工熟悉部門運作流程,保持與人事部勞動關系專員的溝通,反饋新員工的工作狀態和工作表現;
(2)主動為新員工解答疑難,幫助新員工處理各類事務;
(3)轉正前對新員工做出客觀的評價,以此作為新員工的轉正依據之一。
2、員工的內部溝通主要分為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兩大類,正式溝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入職前溝通:為達到“以企業理念凝聚人、以事業機會吸引人、以專業化和職業化要求選拔人”之目的,在招聘選拔面試時須將企業文化、工作職責等進行客觀描述。人事部招聘專員負責完成對公司擬引進的一般職位的'“入職前溝通”,人事部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與分管副總完成對中高級管理人員的“入職前溝通”。
同時,進入公司的新員工由人事部招聘專員負責引領新員工認識各部門入職指引人,介紹公司相關的溝通渠道,后勤保障設施等,幫助新員工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2)崗前培訓溝通:對員工上崗前必須掌握的基本內容進行溝通培訓,以掌握公司的基本情況、提高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全面了解公司管理制度、知曉員工的行為規范、知曉自己本職工作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考核標準、掌握本職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從而比較順利的開展工作,盡快融入公司,度過“磨合適應期”。
(3)試用期間溝通:
①為幫助新員工更加快速的融入公司,度過“磨合適應期”,應盡量給新員工創造一個合適、愉快的工作環境。
②由人事部、新員工所屬直接和間接上級與新員工進行溝通。人事部主管主要負責對管理人員進行試用期間的溝通;管理人員以外的新員工溝通、引導,原則上由其所屬上級及人事部專員負責。
(4)溝通頻次要求:
①人事部:
新員工試用第一個月:至少面談2次(第一周結束時和第一個月結束時);
新員工試用第二、三個月(入司后第二、三個月):每月至少面談或電話溝通1次。
②新員工的入職指引人和所屬直接上級:可以參照人事部的溝通頻次要求進行。
(5)除面談、電話等溝通方式外,人力資源部須在每月的最后一個星期組織新員工座談會進行溝通。
3、轉正溝通:
(1)根據新員工試用期的表現,結合《績效管理制度》進行轉正考核,在《轉正申請表》上做出客觀評價。
(2)溝通時機:
①新員工所屬直接上級:進行新員工轉正評價時,并且形成部門意見。
②人事部:在審核員工轉正時,并且形成職能部門意見。
4、工作異動溝通:
(1)為了使員工明確工作異動的原因和目的、新崗位的工作內容、責任,更順利的融入到新崗位中去,同時以期達到員工到新崗位后更加愉快、敬業的工作之目的。
(2)溝通時機:
①人事部:在決定異動后正式通知員工本人前三天內。
②異動員工原部門直接上級:在接到人事部的員工異動決定通知后立即進行。
③異動員工新到部門直接上級:在異動員工報到上崗之日,相當于新員工的入職引導和崗前培訓溝通。
5、離職面談:
(1)本著善待離職者原則,對于主動離職員工,通過離職面談了解員工離職的真實原因以便公司改進管理;對于被動離職員工,通過離職面談提供職業發展建議,不讓其帶著怨恨走;誠懇的希望離職員工留下聯系方式,以便跟蹤管理。
(2)溝通時機:
第一次:得到員工離職信息時或作出辭退員工決定時;
第二次:員工離職手續辦清楚準備離開公司的最后一天。
(3)離職面談責任人:原則上由人事部和員工所屬部門負責人共同組織:
①第一次離職面談:對于主動提出辭職的員工,員工直接上級或其他人得到信息后應立即向其部門負責人和人事部員工關系專員反映,擬辭職員工部門負責人應立即進行離職面談,了解離職原因,對于欲挽留員工要進行挽留面談,對于把握不準是否挽留的應先及時反饋人事部以便共同研究或匯報,再采取相應措施。對于主管級以上的管理干部主動辭職的,得到信息的人應先將信息第一時間反饋人事部負責人以便決策。對于企業辭退的員工,由人事部組織進行第一次離職面談。
②第二次離職面談:對于最終決定同意離職的員工,由人事部進行第二次離職面談。主管級以下員工由人事主管進行離職面談;主管級以上員工(含主管級)由人事行政部經理及以上負責人進行離職面談。第二次面談應技巧性讓離職員工自愿留下聯系方式,以便跟蹤管理。
(4)離職原因分析:離職原因分析每月應定期進行1次,由員工關系專員負責完成,報人事行政部經理和分管領導,以便改進人事管理工作。
6、非正式溝通通過以下幾種形式:
(1)定期每季度由人事部組織高層管理人員與各部門基層代表的暢談會,每期暢談會參加的基層代表原則上是各部門員工輪流參加,暢所欲言,將自己對公司的想法、意見及不滿反映給高層領導。
(2)為了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每季度進行一次員工調查,員工匿名方式須填寫《員工滿意度調查表》,內容包括員工對直接上級的滿意度、工作的建議、對其他部門的意見等。人事部在調查后的一周內,將調查內容整理成文,逐級報送給公司領導閱示。
(3)在公司有重大聯歡性活動時,邀請員工家屬一起參加,使員工家屬了解公司、熟悉公司并支持員工的工作。
(4)除正式溝通中的各類面談外,人事部員工關系專員還須不定期對公司員工進行訪談,重點是各部門核心員工、技術骨干的訪談,內容包括員工現階段工作、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難、壓力、心理負擔。
九、員工關懷管理
1、員工關懷管理的目的是增進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與認同感,是指企業在員工遭遇重大困難時,對員工給予精神關懷或者物質幫助的一種管理過程。
2、逢重要節假日,如中秋、春節等,人事部員工關系組將根據公司情況,給予外派員工以及核心員工適當的慰問與祝福,讓員工心有所系。
3、員工生日,由行政部發放祝福卡片或舉行生日會進行慶祝。
4、員工個人或家庭遭遇重大困難時,員工關系組除代表公司送達慰問與關懷外,另根據公司領導審批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物質協助。
十、員工申訴管理
1、員工申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盡量減少員工因在工作中可能受到的不公正、不恰當的處理而產生的不良情緒。
2、員工申訴的主要范圍包括:對工作安排不接受、對考核結果有異議、對上級處理結果不認同等。
3、申訴程序:
員工向直接上級投訴,如直接上級在三日之內仍未解決問題,可越級向部門主管或經理投訴,同時也可向人事主管或員工關系專員投訴,人事部負責在三日內解決投訴問題。
4、員工對人事部的處理結果不滿意的,可繼續向人事部的主管領導提請復議,主管領導有責任在一周內重新了解情況并給予處理意見。此復議為申訴處理的最終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