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業文化管理制度2024年(精選3篇)
公司企業文化管理制度2024年 篇1
1、目的
為了有效的維護企業文化的執行,加強員工對公司企業文化的認知程度,把企業文化推上公司戰略管理日程,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對公司企業文化的執行管理。
3、職責
公司所有員工負責本公司企業文化的維護和貫徹執行。
總經辦負責相關企業文化宣傳欄內容提供及更新。
各部門主管負責本制度的確認執行,總經辦負責本制度的編制、審核、監督執行。
總經理負責本制度的批準執行。
4、定義
企業文化:包括企業物質文化、企業行為文化和企業精神文化。
企業物質文化層:包括企業器物、企業標識、生產環境、生活環境等構成的器物文化。
企業行為文化層:包括企業制度文化、企業目標、企業文化活動等以動態形式存在的文化。
企業精神文化層:包括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道德等在生產經營中所形成的企業意識。
5、具體內容
5.1企業物質文化管理
5.1.1企業器物
5.1.1.1企業產品
產品以市場為存在前提,產品的存在價值體現了企業精神。以品質取得信任,以品牌提升價值,以創新制造差異,以成本贏得競爭。公司全體員工應以保證產品質量為己任,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
5.1.1.2企業生產資料
(設備設施管理)
5.1.2企業標識
企業名稱:x有限公司
企業商標:x
內部刊物:《通訊》
5.1.3工作環境
公司是我們工作生活的家園,我們應該注意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愛護他,才能讓大家在一個干凈、寬松的環境里快樂的工作。
在公司我們是公司整體形象的一部分,在社會我們每一個員工都代表著公司的形象。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應該維護公司榮譽與利益,并保持公司的整體形象。這都要求每一個員工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具體員工行為規范見相關管理制度。
5.2企業行為文化管理
5.2.1企業制度有:行政辦公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營銷管理制度、技術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企業文化建設管理制度。
5.2.2公司各種規章制度是企業文化執行的基礎,是企業文化得以貫徹實施的基本保障,公司員工應該嚴格遵照執行,若有違反,按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公司企業文化管理制度2024年 篇2
隨著企業的發展,我們發現企業的人變多了,事情也變多了,這時候企業就會從人盯人的管理方式向機制管理轉變,這也是眾多民營企業所必須突破的一個瓶頸。當企業發展到一定時期的時候,企業必須去搭建一套管理機制,一套管理系統來實現企業的自動化運營。
為什么要用機制管理企業的員工呢?我們發現經營企業就是在經營企業的關鍵人才,企業以產品作為媒介,將企業老板、員工、顧客鏈接在一起,所以我們在企業的經營策略中只要把人搞定,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作為企業的負責人,我們必須要去思考:員工為什么愿意在我們公司留下來?為什么愿意拼命的努力?為什么愿意把心交給你的公司?答案就是需求,老板必須要去研究優秀人才的核心需求,包括企業在設定機制的時候一定要基于員工的需求去設計。
在企業中,所有的員工都有五大核心需求:
1、位子新員工需要有位置,老員工需要有位子,對于企業來說,要構建我們的組織架構,滿足員工對于位子的需求。
2、票子員工渴望掙到錢,這就要求企業在內部構建激勵薪酬體系,實現多勞多得,打破過去的平均分配、大鍋飯的情況。
3、梳子頭發一天不梳就會亂如麻,員工的工作一天不梳理就會像是一鍋粥,在企業中,要時不時的幫員工梳理她的工作,該干什么,干到什么樣的程度和標準。
4、尺子企業要有一把尺子,根據員工個人對公司所做的貢獻和價值,可以一目了然的去評定和衡量,尺子對應的是企業的績效考核,在我們構建的運營體系當中,考核體系分為業績的考核和行為的考核,業績對應的是一個企業員工本職崗位工作的主要績效,那同時也針對企業沒有辦法量化的指標導入積分管理,從而實現一家企業可以簡單操作落地實行全面考核。
5、梯子梯子是要不斷給員工明確職業生涯規劃,人永遠只會跟著希望去走,企業也要必須滿足員工升官發財當老板的訴求。
公司企業文化管理制度2024年 篇3
一、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的關系
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它是企業理念形態文化、制度形態文化、行為形態文化和物質形態文化的復合體。
文化與制度之間是一種蘊含與互動的關系,文化中蘊含著制度,制度中也體現了文化。沒有文化的制度與沒有制度的文化都是不可想象的。文化理念形成管理制度,即文化理念是管理制度形成和創新的依據,而管理制度又要反映文化理念的要求;管理制度強化文化理念,即管理制度是文化理念的產物和載體,對文化理念特別是對新文化理念的鞏固與發展又具有強化作用。
人們總是在一定的價值觀指導下,去完善和改革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如果不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相適應,企業戰略目標就無法實現。一定企業制度的建立,又影響人們選擇新的價值理念,成為新的文化理念的基礎。企業的很多問題都是由于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脫節造成的,企業的管理制度如果違背企業的文化理念,那么企業將陷入“知行不一”的病態文化之中,陽奉陰違、溜須拍馬將成為員工們的“理性選擇”。
由此可見,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企業文化只有轉化為管理制度才具有生命力,同時,任何管理制度都是在某種具體文化理念的指導下制定的,因而都有文化的底蘊。
二、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的作用
任何一個企業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企業建設成一個內外協調、上下同心的團隊,但單靠物質激勵和管理制度是很難做到的。而企業文化則是一種強力黏合劑,它可以把企業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人團結在企業周圍,從而產生一種凝聚力。
企業文化會改變員工與公司的關系。員工將不再視“公司”為“老板的公司”,而是稱為“我們的公司”。員工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和主人翁責任感。他們會心存感恩,真正做到以企業為家,為自己工作。他們會主動加班,會對公司發展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在萌芽時就會先于領導發覺并及時消除。
嚴格的管理制度是員工行為規范的“硬”約束,而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非強制性力量的“軟”約束,它能彌補管理制度的不足。如果說管理制度是讓想犯錯的人不敢犯錯,那么企業文化就是讓有機會犯錯的人不愿犯錯。同時,管理制度是由人制定的,難免會有“漏洞”,這些“漏洞”就要由企業文化來管理。
規范化的制度體系可以使企業從忙亂到有秩序,也可以使員工的工作從被動變為主動。因為不是人在管他,而是系統在管他。員工也不會被環境牽著鼻子走,而是主動出擊,有效完成工作。同時,規范化的制度體系還可以把領導從“繁忙的.雜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抓戰略、搭班子、帶隊伍、建文化”。
三、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的落地
企業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化和制度化是企業文化落地的關鍵所在。所謂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化和制度化,就是要把企業統一的價值理念轉變為集團各部門、各公司的具體理念和相應制度。
企業是一個系統,在它下面還有許多子系統,每個子系統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充當著不同的角色,員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選擇具體角色,但卻無法選擇角色要求。角色要求的差異意味著處于不同角色位置的人的理念上要有差異。也就是說,在企業統一的價值觀指導下,不同的職能部門和專業公司要提出符合自己角色要求的價值理念,同時也要制定與本部門和本公司價值理念相對應的管理制度。
例如,海爾的核心價值觀是“真誠到永遠”,據此,營銷部門提出了“先賣信譽,后賣產品”的營銷理念;人力資源部門提出了“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的用人理念;研發部門提出了“創造新市場,創造新生活,客戶的難題就是我們創新的課題”的技術創新理念;職能部門則提出了“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工作標準”的服務理念等。也就是說,企業各個子系統必須依據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制定相應的理念和制度,才能戰略性地實現企業價值觀或使命。
管理制度化是企業制度變遷或制度創新的過程,也就是把企業倡導的文化理念轉化為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的過程,它是將企業文化理念轉化為員工自覺行為的關鍵。文化理念必須轉化為管理制度,否則,企業文化變革不可能成功。在將文化理念轉化為管理制度的同時,一定要關注制度與價值觀的聯系,防止二者脫節。企業文化總是沿著文化理念—管理制度—新的文化理念—新的管理制度的軌跡,不斷發展、豐富和提高的。
總之,企業文化變革的重要任務就是根據文化理念的要求,塑造出自己的管理制度。企業文化變革的成功或失敗,不在于企業提煉了什么精神及提出了什么理念,而在于制度化的工作好壞和執行力度。將企業新的文化理念制度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這樣,才能使企業有了應變各種環境的個性文化底蘊,企業才能真正做大做強,最終成為“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