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健康教育工作制度(通用4篇)
街道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篇1
1、在院領導的帶領下,按時完成健康教育任務,及時總結匯報。
2.衛生院與各村衛生室共同成立地區健康促進委員會,形成健康教育網絡,定期召開例會,制定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協助有關部門動員社會參與,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的作用進行宣傳。
3.大力推進社區健康促進工作,對社區內健康教育宣傳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干預。定期組織專家、醫務人員為轄區居民上課,普及居民健康知識,并按要求定期針對社區不同人群進行健康教育知識與防病知識講座,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定期進行效果評價,不斷提高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4.針對高危人群和有不良生活習慣的居民,開展戒煙、限酒、限鹽、指導營養合理膳食、健身等行為干預活動,提高社區居民自我保健能力。
5.廣泛開展各種預防保健、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知識的宣傳。推廣使用健康教育處方,使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健康教育目標的考核要求。
6.開展整體人群精神衛生健康和殘疾預防宣傳教育。
7.開展心理咨詢服務,設立健康咨詢臺和開通咨詢服務熱線。
8.健康知識宣傳欄或板報應結合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定期更換內容,
9.應建立35歲以上人群首診免費測量血壓的制度,對轄區內高血壓病人實行“醫患合作式管理”,實施健康教育非藥物干預和藥物干預。
10.結合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世界健康宣傳日,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教育。
11、定期征求村委會及村民對健康教育活動及內容的意見或建議;隨時詢問社區居民對防病保健知識的知曉度,以指導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進行。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一、定期深入組、戶開展健康咨詢,發放健康教育處方等宣傳資料,進行疾病防治知識宣傳;
二、定期開展本村居民健康知識講座(健康教育課堂);
三、開展村、組健康教育固定宣傳欄建設,定期更換宣傳內容;
四、結合衛生主題宣傳日,實施專項健康教育活動;
五、針對急、慢性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主要場所對重點人群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
六、開展不同人群健康教育調研和監測,推進健康教育計劃的實施和評價工作;
七、開展衛生法律法規和有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
街道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篇2
1、心理咨詢教師必須態度熱情,工作細致和認真。
2、對師生咨詢內容和有關的隱私嚴守秘密。
3、心理咨詢員不得遲到、早退,要按時到崗接受咨詢者來訪。
4、在規定時間內認真做好學生個別輔導或電話咨詢、網絡咨詢工作。
5、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對學生進行個別心理咨詢。并對心理咨詢的案例進行紀錄、整理和入檔,存檔工作保證對咨詢對象的情況保密。
6、未經同意,有關資料不得外借。
7、愛護室內各項設備,保持正常使用。
8、工作完畢,關好門窗、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9、遇有重大突發事件,應及時向領導反映。
10、鉆研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11、對非工作人員,非咨詢人員要阻擋入室。
12、充分利用課內和課外時間對師生全面開放、充分開放,提高“心理咨詢室”的開放率、使用率。
街道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篇3
1、醫院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對全院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總體規劃,指導全院健教工作的實施,對全院健教工作進行考核。
2、醫院健康教育日常工作由宣傳健康教育中心負責,院辦、政工處、醫務處、護理部、門診部等部門積極配合。
3、宣傳健康教育中心在健教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制訂全院年度工作計劃,督導健康教育工作計劃的實施,并參與考核,配合院辦牽頭組織院內外大型健教活動,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大課堂,定期撰寫、編輯健康教育科普稿件并向院內媒體和院外媒體投稿,組織實施全院職工健康教育培訓,負責門診部分專欄的出版,完成市衛生局“五個一”社會健康教育任務以及其他任務,收集整理全院健康教育資料,并及時向上級主管與業務指導單位反映本院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情況。
4、門診和病房醫生對就診患者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
5、護理管理部門負責制訂全院護理健康教育規范,督導整體護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實,并定期考核。
6、宣傳健康教育中心負責承制全院健康教育影像資料,負責院內閉路電視健康教育內容的播放,在《太和人報》刊發健康教育科普稿件并積極向院外媒體投遞健康教育稿件。
7、門診部負責督導門診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實。包括發放門診健康教育處方,負責門診健康教育影像播放與記錄;同時負責門診區域的控煙督導工作。
8、各臨床病區及醫技科室定期更換本科室的健康教育專欄,組織科室職工進行健康教育培訓,組織召開病員與家屬健康教育座談會,編寫健康教育科普稿件并報防保感控處。
9、后勤服務中心負責院內環境保潔和掌握本院所有員工的吸煙情況,在醫院醒目位置設立禁煙標識,由后勤服務中心的保潔員和保衛人員組成控煙監督員,負責醫院公共區域區域的控煙督導工作。
10、各科室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組,負責本科室的各項健康教育工作實施和督導,各項工作要做好記錄;同時負責病區區域的控煙督導工作。
街道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篇4
一、社區責任醫生首先對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
二、根據評估情況,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季節、不同健康問題和心理狀況選擇恰當的健康教育題目,并制定出健康教育規劃。
三、制定相關人員對健康教育內容進行充分準備,既要科學性,又要注意普及性和實用性,以滿足社區居民的需要。
四、認真實施規劃,根據不同個體或群體,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一)采取宣傳欄,宣傳資料等書面形式,將教育內容交給居民自己閱讀。
(二)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進行健康教育宣傳。
(三)采取定期集中教育的方法,進行防病及保健知識教育。
(四)采取小組教育的方法,對同類健康問題的群體進行保健、康復等教育。
(五)采取個別教育的方法,對特殊個體及家屬進行疾病知識,自我監測及家庭照顧教育。
五、定期征求居委會及社區居民對健康教育活動及內容的意見或建議;隨時詢問社區居民對防病保健知識的知曉度,以指導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