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資制度方案(精選3篇)
公司工資制度方案 篇1
一、分配原則:
按崗取酬,能者多得。
二、工資構成:
崗位工資+效益工資+獎金+學歷證書補貼+工齡工資+浮動工資
三、核定方式:
(一)崗位工資:
持有幼兒教師資格證的1400元,持有其他專業教師資格證的1200元,無教師資格證的1100元;高級職稱439元,一級職稱150元,二級職稱100元,三級職稱50元。
(二)效益工資:1100元
1、學期初按時上交:班級計劃、德育計劃、特色課計劃。
學期末按時上交:個人總結、德育總結、特色課總結。
2、每周五下午三點之前交下周教案,認真制訂周計劃、日計劃,扎實教學,讓每一位幼兒都能掌握一定的知識和能力,保證教學質量。
3、一日生活組織有序,不隨便打亂作息時間。按規定開展各項活動,準時參加戶外活動。
4、嚴格執行上課時間,根據課程表上課,上課時教學教具要準備充分,教師要熟悉教學內容及目標,合理科學安排教育活動,不擅自換課、掉課。戶外活動要有組織,教師要照顧好每一為幼兒。
5、環境布置要做到趣味化、課程化,要有可操作性,盡量隨教學內容及時調整變化。
6、注意幼兒常規培養,讓幼兒養成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要做到隨機教育。
7、兩位教師能負責每天組織幼兒進行各種活動,不擅自脫崗,每天早上,教師帶領幼兒準時出操,準備好器械和所用物品,帶班教師要隨同。
8、每月能填好每一位幼兒的成長紀錄,語言簡明扼要,并在月底前往返,回收率要與幼兒出勤率統一。
9、每日做好晨檢工作,觀察幼兒的精神狀態,并做好身體情況記錄。
10、幼兒進、離園時,當班老師必須站在門口迎接并負責詢問或交接孩子的情況,當天發生的事情當天解決,能及時主動的與家長溝通。
11、培養每一為幼兒良好的習慣,文明禮貌等,抓好幼兒日常生活常規。保證幼兒衣著整潔,及時更換,不穿反鞋,不托鼻涕,不留指甲、梳好頭發。
12、照顧好每一位幼兒,準時為病兒吃藥,不發生漏吃或吃錯藥的情況。
13、值午班的教師,不鎖門,不閑聊、保持清醒、不斷巡視、照顧好幼兒、為幼兒蓋被子。大班、中班午休2點準時起床,小班、托班午休2點半起床。
14、堅持正面教育幼兒,確保幼兒心理發展健康。
以上規定,違者一次扣2分,如同一問題當月違反兩次者,加倍考核,違反三次以上者扣當月效益工資的50%。
(三)獎金:100元
A、職業道德獎:20元
1、對幼兒有耐心、愛心,不用語言侮辱、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
2、對家長有熱心、真心、服務周到,不向家長索要物品或與家長爭吵,能妥善處理與家長間的矛盾,不因個人原因影響園里聲譽。
3、絕不侵占幼兒食品和物品。
4、敬崗愛業,有積極的進取精神,團結協作。
5、不向家長或幼兒親友收取任何物品。
違反上述規定,扣除當月職業道德獎;如有家長投訴,經核實老師確實存在過錯,造成不良影響,視情節輕重,除扣發當月職業道德獎外,并扣5~10分。
B、全勤獎:30元
1、當月出滿勤者獎30元,未出滿勤者無全勤獎。
2、病事假提前向園領導請假且有假條,過后及時銷假,以免影響排班。住院治療一天扣10元,病、事假一天按月工資每天的平均數扣除,無故曠工按事假兩倍扣除。(無全勤獎)
3、臨時出園辦私事必須向園領導請零散假,時間不得超過半小時,并進行零散事假登記。零星事假累計4小時按半天扣工資,當月病、事假累計半天及以上者無全勤獎。
C、安全獎:50元
1、及時發現幼兒病情,幼兒有病馬上處理,及時通知園領導及家長,違者一次扣1分;造成不良影響的,按影響程度,扣5~10分。
2、做好幼兒安全工作,不讓陌生人、未成年人接孩子,防止幼兒走失。如發生幼兒走失并及時找到的`,視造成的影響,扣5~10分。
3、因工作失誤造成的一般責任事故,如幼兒磕傷、碰傷、抓傷、燙傷、扭傷等輕微傷,未造成不良影響的,扣2分;出現需要縫合的外傷或骨折等事故,當月安全獎全部扣除并承擔一切相關費用,直到家長滿意(上體育課、室外活動屬正常活動范圍出現非責任事故另做處理)。
4、發生事故不得隱瞞,及時處理、上報并責任到人,不得推諉、弄虛作假,違者一經查實,視情節輕重和造成的不良影響,扣2~10分。
5、教師因安全問題遭到家長投訴,經核實情況屬實的,視問題的嚴重性,扣5~10分。
6、幼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走失、嚴重傷害,責任人除負相應的法律責任外,扣發當月安全獎。
(四)工齡工資:從正式帶班開始算起,工齡工資為20元/年,一學期教加10元,每年累積。
(五)學歷、證書補貼:本科:80元/月;?疲40元/月。普通話二甲:60元/月;二乙:50元/月。計算機等級證書:30元/月。
(六)會議補貼:40元/月。如遲到累積15分鐘以上扣20元/月。
(七)獎勵
1、先進個人:工作一貫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服從領導,聽從分配,一心為幼兒著想,模范遵守我園各項規章制度,出色完成工作任務,并為我園爭得榮譽,一學期無請假扣分者參加民主評選,選出5人,給予一次性的表彰獎勵。200元(期末)
2、備課教研:努力學習本職業務,刻苦鉆研,大膽改革,積極進取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經幼兒園評定或有關部門簽字認可按其貢獻大小給予一次性獎勵。100元(期末)
3、家長問卷:熱愛幼兒、關心幼兒,積極為幼兒和家長服務,不收取家長任何物品,作出一定成績和貢獻,曾多次受到大家和家長的表揚,期末家長問卷滿意度最高的4位,可給予適當的獎勵。100元(期末)
4、勤儉節約:能認真貫徹勤儉節約,經常修舊利廢,節約開支,成績顯著、事跡突出,受到大家好評,評選兩個班級,給予一次性獎勵。90元(期末)
5、見義勇為:遇到意外事情的發生,不僅能發現而且能挺身而出,采取措施制止,避免了事故發生和造成損失,可根據情況給予一次性獎勵。100-300元
7、各班幼兒定員:托班(小班):23人(二人帶班);小班(中班):28人(二人帶班);
中班(大班):33人(二人帶班);
大班(學前):38人(二人帶班);每超出一名幼兒每位教師15元/月。
8、教育科研:超額完成工作任務,視貢獻大小和影響程度給與獎勵(如論文、示范課、繪畫類輔導、文體指導等)
課題等獲獎期末一次性獎勵:省級1000元(一)900元(二)800元(三)、溫州市級800元(一)700元(二)600元(三)、樂清市級500元(一)400元(二)400元(三),論文、優質課、半日活動、案例獲獎的一次性溫州市級200、150、100元,樂清市級的150、120、100元;學區級的120、100、80元。每月教研獎還加獎金:省級的50元;溫州市級25、20、15元;獲樂清市級加20、15、10、元;學區級加15、10、5元,依次累計;同個項目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按一個來算取最高獎,如評選沒等級的按最高額進行獎勵。
如向市、學區、鎮姐妹園、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的獎金為90元,一節課的獎金為50元。大型活動有評獎的獎金等級補貼分別為:
100、90、70、50元,家長會補貼為50元,教研活動補貼30元。大型活動主持人100元,級段活動主持人50元。
(八)浮動工資:快樂小團體
公司工資制度方案 篇2
工資結構:教師工資采用的核算方法:基本工資+課時工資+績效工資+津貼工資
基本工資:按以下標準分為三級教師三個檔次的劃分標準:
一檔,《800元》大學本科畢業,在中學任教不足兩年或大學?飘厴I在中學任教不滿三年者;語言流暢,言簡意賅,表述清晰
1、教姿教態落落大方
2、三筆字工整
3、熟悉簡筆畫
4、普通話標準,英語發音標準,聲音響亮,具備抑揚頓挫講課風格
5、懂得賞識教育,會欣賞學生,會找出不同學生的若干優點
6、具備較強班級管理能力
7、能夠吃透當前年級的`教材
能生動講出至少5位該學科的名人故事,至少五位該學科的生活故事,并形成文字上交
二檔《900元》,大學本科畢業在中學任教超過兩年或大學?飘厴I在中學任教三年以上或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者
、倌軌虺浞掷斫鈱W校理念,并能融入到日常工作和教學中
、谀軌蜻\用:“創啟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并能夠獨立制作導學案。
、凵钊胙芯恐辽傥迥暌陨媳緦W科中考試題
、艹晒D變該學科10名以上差生
、菔煜ぜ彝ソ逃砟,并能結合到日常教學中
、弈軌蚪Y合中高考出題形式講授本學科知識
8、整理出至少10位本學科成績優異的中高考成功的學習方法案例
三檔《1200元》,具備二檔的要求,并在教學中取得過突出成績且有證明的或有中學一級教師以上職稱者,
①上課語言精煉準確,富有啟發性,教法靈活,注重創新,講練結合,對學科知識了解透徹;
、谛蕾p學生,教書育人方法得當,學生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學效果顯著,在日清、周清中學生優秀,沒有問題學生。
、塾兄笇渌處煹哪芰Γ瑫r也積極地幫助指導同學科教師。
④代表學校運用“創啟模式”成功講授至少10場公開課
、輰λ虒W課具有獨到見解,能夠提綱挈領的講出課程要點
、薨l表至少5篇以上具有獨到見解學科論文
、叱晒χ笇е辽僖晃唤處煂W會運用“創啟模式”授課。
⑧熟悉該學科全國中考形式,并能明確分析其中利弊
課時工資
課時工資與基本工資三個檔次相對應,也分為三個級別。一級對一檔15元/課時,二級對二檔20元/課時,三級對三檔25元/課時。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為一級課時,計算按課時計。地理、生物、政治、歷史、體育、音樂、美術、閱讀每課時按0.8課時計。早讀、自習、輔導、活動課按0.5課時計。
績效工資
方案一:每月800元按教學成績評定。
八年級:兩位教師同教一個學科者,按學生成績名次評定,以七年級下期期末考試名次為標準,月考每提高一個名次獎50元,每后退一個名次扣50元。一位教師教一科者,月考按學生成績評定,每出現一個90分及以上學生獎20元,每出現一個60分以下的學生扣20元。
七年級平行分班,兩位以上教師教同一科者,每次考試以90分及以上人數、60分以下人數、平均分、優秀率(80分)四項指標為依據,評出名次,第一名獎100元,第二名扣100元,以此類推。一位教師教一科者,以八年級評定標準執行。
每次月考后隨月發放績效工資。
方案二
績效工資為各人基本工資+課時工資的50%為本人績效工資的基數。期終考核結果優秀者基數上浮50%,考核結果良好者基數上浮25%,考核結果為合格的保持基數;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績效工資為零。
期終考核教學成績一項以月考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項為依據;月考成績占40%,期末成績占60%。
考核結果以《教師工作量化考評方案》考評為準。
績效工資每期結束后,一次性集中發放。
津貼工資(每月隨基本工資發放)
津貼工資分校齡津貼和職務津貼;校齡津貼每年100元。
職務津貼包括班主任津貼800元,根據《班級量化考評細則》每月考評結果上下浮動。
辦公室主任助理、教務主任助理、政教主任助理、總務主任助理每月津貼800元;根據崗位職責每月由主管校長量化評定。
兼職生活老師管理學生100―150人津貼800元;管理學生151―200人津貼1200元。
其他不確定工作,由校長根據工作量大小及勞動強度具體確定。
公司工資制度方案 篇3
工資收入分配制度即勞動者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是按勞分配國家最基本的分配制度之一。
結構工資制又稱分解工資制或組合工資制,它是在企業內部工資改革探索中建立的一種新工資制度。這一制度依據工資的各種職能,將工資分解為幾個組成部分,分別確定工資額;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均有其質的規定性和量的規定性,各有其職能特點和作用方式;同時,各個組成部分又具有內在的聯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約,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一、結構工資制的特點
結構工資制是基于這樣一種思路建立的,即:企業職工的勞動差別主要是由勞動條件的差別、勞動者素質(能力、經驗、業務技術水平)的差別、實際勞動消耗量的差別和勞動成果的差別諸要素構成的。這幾個要素可以單獨或是一起變動。為此,工資也應與上述勞動差別的諸要素相配套,隨其變動而變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將工資分配與職工的勞動緊密聯系起來,更好地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結構工資制具有如下特點:
1.工資結構應反映勞動差別的諸要素,即與勞動結構相對應,并緊密聯系在一起。勞動結構分為幾個部分,工資結構就應有相對應的幾個部分,并隨前者變動而變動;
2.結構工資制的各個組成部分各有各的職能,分別計酬,從勞動的不同側面和角度反映勞動者的貢獻大小,發揮工資的各種職能作用,因此,它具有比較靈活的調節功能。一方面,職工個人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通過某一方面的努力而靈活地增加工資;另一方面,企業在安排職工增加工資時可以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對不同的職工分別安排不同的增資項目和增資水平;
3.結構工資制主要適用于技術密集型企業,其它類型的企業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和可能采用結構工資制。
二、結構工資制的構成
企業結構工資制的內容和構成,不宜簡單照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現行辦法,各企業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作出不同的具體規定。其組成部分可以按勞動結構的劃分或多或少,各個組成部分的比例,可以依據生產和分配的需要或大或小,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是為了體現結構工資制的特點和社會主義工資的職能,一般應包含以下基本內容:
(一)基礎工資
基礎工資即保障職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資。設置這一工資單元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維持勞動力的簡單再生產;A工資主要采取按絕對額或系數兩種辦法確定和發放。絕對額辦法,主要是考慮職工基本生活費用及占總工資水平中的比重,統一規定同一數額的基礎工資;系數辦法,主要是考慮職工現行工資關系和占總工資水平中的比重,按大體統一的參考工資標準規定的職工本人標準工資的一定百分比確定基礎工資。
(二)崗位(職務)工資或技能工資
崗位工資或技能工資是根據崗位(職務)的技術、業務要求、勞動繁重程度、勞動條件好差、所負責任大小等因素來確定的。它是結構工資制的主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激勵職工努力提高技術、業務水平,盡力盡責完成本人所在崗位(職務)工作的作用。崗位(職務)工資有兩種具體形式,一種是采取崗位(職務)等級工資的形式,崗(職)內分級,一崗(職)幾薪,各崗位(職務)工資上下交叉;另一種是采取一崗(一職)一薪的形式。崗位(職務)工資標準一般按行政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工人、非技術工人分別列表。
(三)效益工資
效益工資是根據企業的經濟效益和職工實際完成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效益工資發揮著激勵職工努力實干,多做貢獻的作用。效益工資沒有固定的工資標準,它一般采取獎金或計件工資的形式,全額浮動,對職工個人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四)年功工資
年功工資是根據職工參加工作的年限,按照一定標準支付給職工的工資。它是用來體現企業職工逐年積累的勞動貢獻的一種工資形式。它有助于鼓勵職工長期在本企業工作并多做貢獻,同時,又可以適當調節新老職工的工資關系。年功工資采取絕對額或按系數兩類形式發放的辦法。絕對額又可分為按同一絕對額或分年限按不同絕對額的辦法發放。按系數又可分為按同一系數或不同系數增長的辦法發放。一般來說,增加年功工資,主要決定于職工工齡的增長,同時還應決定于職工的實際勞動貢獻大小和企業經濟效益好差。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這一工資單元的作用。
三、結構工資制的制定
具備條件試行結構工資制的企業,在制定結構工資制時,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做好制定結構工資制的基礎工作
1.將全體職工人數、工資、工作年限、學歷職稱、技術等級、生產(工作)崗位、職務等登記造表,進行綜合分析,剔除不合理因素,找出工資關系上的突出問題。
2.根據本單位生產、工作和人員結構的特點,對職工勞動進行分析歸類,確定有代表性的勞動結構,譬如:勞動崗位(職務)、勞動能力、現時勞動、積累勞動等部分。
3.根據計量勞動量的客觀需要,補充必要的工種形式,確定各工資形式的相互關系。
(二)設計結構工資制的基本模式
設計基本模式就是根據上述基礎工作提供的資料和情況,確定工資結構,如設置基礎工資、崗位(職務)工資、年功工資、效益工資等四個單元。再確定結構工資中各單元的比例,即將結構工資總額視為100%,分別確定各工資單元所占百分比。一般來說,生產、工作的重點環節,其相對應的工資單元比例應當安排高一些,反之,則可以安排低一些,然后,按各工資單元比例求出各單元工資額。
單元工資額=結構工資總額×該工資單元所占百分比
例:某企業確定結構工資制中的崗位(職務)工資所占百分比為40%,結構工資總額為每月10萬元,那么崗位(職務)工資單元的工資額即為4萬元。
(三)確定各工資單元的內部結構
即按照崗位功能測評辦法(詳見"崗位工資制"),確定崗位工資單元中各類崗位的崗位順序,如實行一崗一薪的,需確定各崗位之間的崗差系數,如實行崗位等級工資的,還需確定每類崗位內部各等級的工資系數,并測算平均工齡,確定效益工資的具體工資形式和發放辦法,等等。與此同時,根據各工資單元內部結構的安排,規定相應的技術、業務標準、職責條例、勞動定額等項要求,并擬定具體考核辦法。
(四)確定各工資單元的最低工資額
以結構工資中的崗位工資單元為例說明如下:
假設某企業已確定崗位工資占結構工資總額的比例為40%,即4萬元,設計崗位工資為一崗一薪制。崗位類別按崗位功能測評法劃分為五類崗,每類崗的工資系數,即每類崗的工資標準與最低崗的工資標準的比例關系已按崗位之間的勞動差別分別確定。按五類崗位的順序,每類崗的工資系數和各崗的人數如表所示:
一類崗—工資系數(x1-x5)1—人數(f1-f5)150—工資系數乘人數150
二類崗—工資系數(x1-x5)1.2—人數(f1-f5)200—工資系數乘人數240
三類崗—工資系數(x1-x5)1.4—人數(f1-f5)300—工資系數乘人數420
四類崗—工資系數(x1-x5)1.6—人數(f1-f5)250—工資系數乘人數400
五類崗—工資系數(x1-x5)1.8—人數(f1-f5)100—工資系數乘人數180
人數合計1000工資系數乘人數合計1390
各類崗的工資系數與人數加權以后的工資總量的系數為1390,即:工資總量系數=x1?1+x2?2+x3?3+x4?4+x5?5=1390
最低崗工資額=崗位工資總額/工資總量系數=40000/1390=28.77(元)
二至五崗工資標準按各崗工資系數乘最低崗工資額求出,再對求出的一至五崗工資標準的尾數作適當調整,得出各崗工資標準分別為29元、34.5元、40元、46元、52元。
(五)測算、檢驗并調整結構工資制方案
即根據初步確定的結構工資制各單元工資標準,將全廠職工(或抽樣)納入方案測算,一是看全部職工個人的結構工資相加后是否基本符合安排的結構工資總額;二是看職工個人結構工資水平與其本人以前的工資水平是否基本相當,多數人略有增加,其中原擬安排增加工資的生產、業務骨干是否較多增加了工資;三是根據職工各方面情況的變化(如工齡增長、技術業務水平提高、崗位職務變動等)預測各類職工個人工資增長以及結構工資總額增長的趨勢。如果存在工資總額超過或剩余過多,或是多數人工資水平下降,以及今后結構工資增長速度過快或過慢等問題,都需要適當調整結構工資制方案。
(六)擬定職工納入結構工資制的具體辦法
一般是按照職工原標準工資的一定百分比就近靠入崗位(職務)工資,如工資結構中設置了基礎工資單元的,則先確定基礎工資,再按上述辦法靠入崗位(職務)工資,提升崗位、職務者按新崗位、職務計發工資,然后,再分別確定職工的年功工資等,并確定計提效益工資的辦法。
四、結構工資制的實施和應注意的問題
企業試行結構工資制,較之于實行其它工資制度工作量更大,各方面要求也要高,需要認真細致地做好工作。在方案經過分析、論證、測算基本可行后,企業領導和工資主管科室應通過深入細致的宣傳解釋工作,使企業職工了解并接受結構工資制方案。方案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以后,企業工資主管科室要制定結構工資制的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包括:基礎工資管理;技術、業務、職責等方面考核辦法;各工資單元的計發工資辦法;升級降級制度;職工調動和崗位、職務變動工資處理;關于減發工資的特殊規定等等。在此基礎上,還應按結構工資的要求設計工資單元,注明各工資單元的數額,并據此對職工計發工資。
企業試行結構工資制是內部工資制度改革的新探索。從目前的實踐看,需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要端正試行結構工資制的目的,明確試行結構工資制是為了更好地貫徹按勞分配原則,調動職工積極性。關鍵要看是不是具備了實行結構工資制的條件。'
2.由于企業職工的勞動特點不同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勞動,因此,具備條件的企業試行的結構工資制,應區別于國家機關的以職務工資為主的結構工資制,盡可能充分適應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
3.由于企業職工的是物質生產者,因此,企業試行的結構工資制,其工資結構中活的部分應保證占有較大比例,以利于將職工的工資同其本人的實際勞動成果緊密聯系起來,及時、有效地激勵職工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
4.由于結構工資制要對勞動諸要素進行比較細致的劃分和歸類,并要求工資各單元與之相對應及隨其浮動,因此,實行這種工資制度,要求企業有較高的管理水平、較健全的規章制度,同時要求企業經濟效益能持續穩定增長,有較強的資金負擔能力。目前這種工資制度只在少數企業中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