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養護標準
1.本準養護管理工作的內容:澆水排水、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松土除草、補栽、扶正支撐、綠地容貌、安全施工等。
1.1本標準養護管理適用范圍:公園綠地、道路綠地、居住綠地、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等。
1.2本標準特殊術語說明。
1.2.1綠化養護管理是指在綠化工程竣工驗收之后,為使園林綠地達到整潔美觀,園林植物正常生長而采取的一切養護管理措施。
1.2.2色塊灌木指綠地中成片種植的彩葉植物或開花灌木。
1.2.3造型灌木指用修剪、捆扎等方法整修成特定形狀的灌木。
1.2.4花卉是木本觀花植物及草本觀花植物的總稱。
1.2.5草花指盆栽草花及地栽草花(含宿根花卉)的總稱。
1.2.6花灌木指觀花類灌木及小喬木。
2.養護的直觀標準
2.1長勢樹木長勢旺盛。
2.2葉片葉色正常、葉大而肥厚、不黃葉、不焦葉、不卷葉、不落葉、無明顯蟲屎、蟲網、被蟲咬食葉片數量、每株在10%以下。
2.3枝干樹干挺直、傾斜度不超過10度,樹干基部無蘗芽滋生、枝干粗壯、無明顯枯枝、死樁、基本無蛀干害蟲的活卵、活蟲,介殼蟲在主、側枝上基本無活蟲。
2.4樹冠完整美觀、分枝點合適、側枝分布均勻、枝條疏密適當,內膛不亂,通光透光。
2.5行道樹分枝點高低、樹高、冠幅基本一致,無連續兩株缺株、相鄰5株的高差<10%。
2.6花灌木著花率高、開花繁茂、無落花落蕾現象。色塊灌木無缺株斷行、覆蓋度達100%,色塊分明,線條清晰流暢。
2.7綠籬、造型灌木形狀輪廓清晰,表面平整,園滑、不露空缺、不露枝干、不露捆扎物。
2.8藤本長藤分布合理、枝葉覆蓋均勻、附著牢固、覆蓋度達85%以上。
2.9草花生長健壯、花繁葉茂、無殘花敗葉。花壇整潔美觀、四季有花、層次分明、圖案清晰、色彩搭配適宜。
2.10草坪生長茂盛、葉色正常、基本無禿斑、無枯草層、無雜草、無病蟲害、覆蓋度達98%以上,留茬高度經常保持在6-8cm。
3.養護的施工標準
3.1澆水排水
3.1.1原則澆水應根據不同植物生物學特性、樹齡、季節、土壤干濕程度確定。做到適時、適量、不遺漏。每次澆水要澆足澆透。
3.1.2澆水的年限樹木定植后一般喬木需連續澆水3年,灌木5年。土壤質量差、樹木生長不良或遇干旱年份,則應延長澆水年限。
3.1.3大樹依據具體情況和澆水原則確定。地栽宿根花卉以土壤不干燥為準。噴灌澆水每次開啟時間不少于30分鐘,以地面無逕流為準。
3.1.5夏季高溫季節應在早晨和傍晚進行、冬季宜午后進行。
3.1.6雨季應注意排澇、及時排出積水。
3.2施肥
3.2.1原則為確保園林植物正常生長發育,要定期對樹木、花卉、草坪等進行施肥。施肥應根據植物種類、樹齡、立地條件、生長情況及肥料種類等具體情況而定。
3.2.2施肥對象定植五年以內的喬、灌木;生長不良的樹木;木本花卉;草坪及草花。
3.2.3施肥分基肥、追肥兩類。基肥一般采用有機肥,在植物休眠期內進行,追肥一般采用化肥或復合肥在植物生長期內進行。基肥應充分腐熟后按一定比例與細土混合后施用,化肥應溶解后再施用。干施化肥一定要注意均勻,用量宜少不宜多,施后必須及時充分澆水,以免傷根傷葉。
3.2.4施肥次數喬木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1次;灌木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2次;色塊灌木和綠籬每年施基肥2次,追肥4次;草坪每年結合打孔施基肥2次,追肥不少于9次;草花以施葉面肥為主,每半月1次。
3.2.5施肥量施基肥喬木(胸徑在10公分以下)不少于20公斤/株•次,灌木不少于10公斤/株•次,色塊灌木和綠籬不少于0.5公斤/㎡•株,草坪不少于0.2公斤/㎡•次.施追肥一般按0.5%-1%濃度的溶解液施用。干施化肥一般用量,喬木不超過250克/株•次,灌木不超過150克/株•次,色塊灌木和綠籬不超過30克/㎡•次,草坪不超過10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