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工作管理制度集錦(通用3篇)
食堂工作管理制度集錦 篇1
1、按學校規定上下班。食堂工作人員必須遵守學校勞動紀律,堅持出滿勤,不得缺崗;因私事離崗,必須事先請假,經主管領導批準,且自己請好人代崗方可。擅自離崗的,有一次扣40元。
2、認真參加考勤。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按時到崗,不遲到、不早退,對食堂工作人員到崗情況實行考勤,由主管領導考勤。遲到或早退,有一次5元。
3、嚴格遵守衛生要求。食堂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教育部、衛生部聯合頒發的《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之中的“食堂從業人員衛生要求”。不安要求做的,視清潔輕重,酌情扣20-----50元。
4、做好飲食衛生。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搞好食堂飲食衛生,及時對炊具、餐具等進行清洗,并按規定及時進行消毒,隨時保持煮菜煮飯間及操作間的整潔。
檢查發現有一處不衛生的,扣責任人津貼5元。有一次不消毒的,扣責任人20元。由此造成后果(如造成學生生病、被上級部門批評、被衛生監督所查出問題并罰款等)的,責任自負,并同時執行我校其它制度。
5、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搞好集體衛生和個人衛生。每個人負責的衛生包干區,要按時、認真打掃。不能按時打掃的,有一次扣責任人10元;打掃不干凈的,有一處扣5元。并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整改。如整改不到位的,將二倍扣款。依此類推。
每個人要做好個人衛生。工作時間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做到及時更換與清洗,衣帽上無污跡。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能定時洗頭、理發、剪指甲。工作場所不抽煙,不吐痰。更衣間自己的物品擺放整齊,室內衛生狀況優良。有一處不符合要求的,將扣責任人20元。
6、食堂工作人員必須盡職盡責做好各自的本職工作履行好《食堂崗位責任制》,對于失職的工作人員按學校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7、愛惜各種食堂用具。食堂工作人員要愛惜食堂炊具、用具及食品,屬人為損壞或造成浪費的要二倍賠償。
8、廉潔奉公。不占用公家財物。食堂工作人員不能在食堂拿物借給他人或自己拿回家中,違者處以所拿物品二倍罰款,并作書面檢討。
9、接受管理、分工合作。自覺接受總務處的管理,接受意見誠懇虛心,并能及時改正錯誤。努力做到分工不分家。不服從分配工作的,有一次罰款100元。
10、分工合作,搞好團結。與同事分工合作,關系和諧,無鬧個人矛盾現象。如出現鬧矛盾現象的,雙方都要罰款50元。
11、操作規范。嚴守食堂食品加工操作規范及各項衛生要求,工作效率高,無失職行為。有失職行為的,追究相關人員的相關責任。在賠償損失后,罰責任人100元。
12、遵守制度。能規范執行學校規章制度,在上班時間不做其他與工作無關的事。未經允許,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如下棋、打牌、外出等,將扣責任人10-50元。因此影響工作的,將加倍罰款。
13、服務態度。要提高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要服務態度優良,語言文明,態度和善,耐心細致,服務到位。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得侮辱學生。因人為原因(如恐嚇、刁蠻等)造成學生離住或退住的,在賠償損失的情況下,有一次扣責任人10元。要微笑對待每一名學生,不得對學生冷言冷語。有一次50罰款當事人元。
14、滿意評價。師生滿意率高,無師生、家長投訴。如被投訴的,在核準情況后,有一次將罰款當事人元,兩次以上的,二倍罰款。一學期被投書達到505次以上的,經查實,的確服務態度不好的,當事人將被辭退,或自然成為下學年度的緩聘人員候選對象。
15、安全生產。注意用電、用火的安全,嚴格按規范進行各項操作。下班前仔細檢查,關閉相應電源開關及各種閥門。如因失職造成火災等事故的,或造成被盜等后果的,失職人員將承擔所有的責任。用電、用火有一次不按要求做的,將罰款當事人10元;下班有一次不按時鎖門、關閉電源和閥門的,將罰款當事人20元。
16、臨時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學校安排的一些臨時性突擊工作及其它雜務工作。接受工作主動,不推托。
17、維護利益。發現問題及時反映,發現漏洞及時補缺;自覺維護學校利益。
18、勤儉節約。節約水電,節約糧食,有意識地避免浪費。如有故意浪費集體糧食等資產的,將倍賠償;情節嚴重的,當事人將被辭退,或自然成為下學2年度的緩聘人員候選對象。
食堂工作管理制度集錦 篇2
1.為及時有效搶救急危重病員,提高搶救成功率制定本制度。
2.搶救工作應由主治醫師資格或以上人員主持。接診住院醫師發現病員病情危重應立即進行搶救,同時將情況報告上級醫師。各級醫務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急救處置。
3.搶救過程中需請他科會診或者協助搶救,應及時邀請相關科室參加,緊急情況可以口頭或者電話通知。
4.各科室接到搶救急會診通知,應由主治醫師資格及以上人員在10分鐘內到達現場參加搶救工作,主治醫師及以上人員如因其他醫療工作需要無法及時會診,應由總住院醫師或者值班醫師先到達現場參加搶救,同時將情況向上級醫師匯報,上級醫師在其他醫療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到達現場,指導搶救工作。
5.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執行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和各種技術操作規程,尊重患者及家屬的知情同意權,嚴防差錯事故和醫療糾紛的發生。
6.因緊急搶救實施口頭醫囑,護士必須復述一遍,確定無誤后執行,醫師應及時補開醫囑。
7.搶救過程應由責任醫師及時、詳實、準確記錄,搶救過程中來不及記錄的,應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補記。
8.對于不宜搬動的急危重病員應就地進行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護送至相應病房進一步處理,對立即需手術的病員應及時送手術室施行手術,經治醫師應向病房醫師或手術醫師直接交班,需轉院治療的按轉院制度執行。
9.遇重大搶救、突發公共事件應按照相關預案的規定及時報告,組織搶救。凡涉及法律、糾紛的病員,在積極救治的同時應向有關部門報告。
10.各科室應做到搶救器材、設備、藥品定人管理、定點放置、定品種數量、定期檢修保養,及時消毒滅菌,整理補充,班班清點交接,確保齊全完備,隨時可用。
11.科主任、護士長應定期對搶救病例組織討論,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提高危重病人搶救水平。
食堂工作管理制度集錦 篇3
一、配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婦幼衛生督導、管理工作,認真履行公共衛生職能。結合實際,以會代訓,開展管理培訓工作,提高婦幼衛生工作管理水平。
二、每年召開1-2次全縣醫療保健機構院長聯系會,審核婦幼衛生工作計劃,研討全縣婦幼衛生工作實施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為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決策提供建設性意見。
三、每季度召開一次全縣醫療保健機構分管院長、婦產科主任、婦兒保醫生、婦幼衛生信息人員參加的婦幼衛生工作例會,檢查信息工作質量和工作指標完成情況,了解全縣婦幼衛生工作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傳達上級有關會議精神及工作要求,布置下階段工作。
四、參加鄉鎮衛生院的工作例會,督促各項工作的.落實和實施。婦幼保健工作例會制度
一、認真貫徹執行《母嬰保健法》,積極開展業務及相關法律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二、婦幼保健工作例會每月底舉行一次,全縣各醫療單位參與。
三、例會總結全縣婦幼保健工作,了解母子系統管理情況并以會代訓對全縣婦幼保健人員進行理論培訓。
四、對全縣婦幼保健工作進行考核,平時考查與年終考核相結合。
五、對各醫療單位提出的婦幼保健工作問題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