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爆竹經營場所管理制度(精選3篇)
煙花爆竹經營場所管理制度 篇1
1、為了明確責任主體,加強事故隱患監督管理,防范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生產銷售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特制訂煙花爆竹零售點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2、本店成立了隱患排查治理機制, 任負責人; 為安全生產管理員;成員為 、 。
3、負責人定期組織員工開展本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控治理,有安全檢查記錄、隱患整改記錄。
4、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5、本單位建立了資金使用專項制度,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資金。
6、本單位建立了事故隱患建立制度,對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的人員進行獎勵,鼓勵、發動職工發現和排除事故隱患。
7、每季、每年對本銷售點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定期向安監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并由本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簽字。
8、對于重大事故隱患,要隨時報告,。對于一般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四)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
(五)治理的時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9、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煙花爆竹經營場所管理制度 篇2
為了加強鄂爾多斯市獸藥經營管理,規范經營行為,根據《獸藥管理條例》,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獸藥經營單位購進獸藥必須從合法的供貨單位采購,所購獸藥品種必須是由通過gmp認證廠家生產的,并依法取得產品批準文號。
二、取得自治區農牧業廳審核發放的獸藥經營許可證,方可經營非強制獸用免疫生物制品。
三、購進的獸藥不超越《獸藥經營許可證》所規定的經營范圍。所購進的獸藥產品與標簽或說明書、合格證核對無誤。
四、獸藥質量管理人員應具有獸藥、獸醫等相關專業中專以上學歷或者獸藥、獸醫等相關專業技術員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直接從事獸藥采購、保管、銷售的人員數量要與其經營規模相適應,不得少于2人并至少有1名通過執業獸醫考試人員。
五、獸藥經營人員要定期進行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術等教育或培訓。
六、在營業時間,應有專業人員在崗,并佩戴標有姓名、職務等內容的胸卡。
七、《獸藥經營許可證》及相關技術人員執業證明要掛在店內顯著位置。
八、獸藥要分類陳列,類別標簽要準確,字跡清楚。
九、處方藥非處方藥應分柜擺放。
十、建立獸藥銷售登記,購貨登記保存至超過藥品有效期1年。銷售登記應保存至有效期后1年,無有效期至少保留3年。
十一、不購進、不經營假劣獸藥、違禁獸藥和人用藥品。
十二、應向獸藥購買者說明獸藥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不得虛假夸大和誤導用戶。
十三、對已出售的獸藥出現質量問題和不良反應,應及時向當地獸藥行政部門報告。
十四、獸藥要有專人管理,分類保管,出庫、入庫要有準確詳盡的'登記,每月清帳一次,帳物要相符。
十五、要有必要的冷藏、防污、防潮、防鼠等措施,確保所經營獸藥的質量。
煙花爆竹經營場所管理制度 篇3
公共資源類景區簡稱公共景區,指的是以自然景觀和文物景觀等公共旅游資源為依托的自然景觀類旅游景區和文物景觀類旅游景區,不包含主題公園、人造景點等主題景區。具體而言,我國的公共景區包括市政公園、博物館、森林公園、世界遺產地和各級風景名勝區等社會公益性很強的公共場所。這些景區是我國旅游景區發展的重點。
一、研究緣起
制度經濟學的原理告訴我們:結果是由制度產生出來的,要處理好景區的旅游開發與保護問題,先決條件是要有一個好的經營管理體制,F階段我國公共景區管理制度的供求矛盾不斷激化,嚴重制約了我國公共景區事業的健康發展。許多公共景區為了獲得開發和保護資金,紛紛轉讓景區經營權,實行企業化運作。但現實中,這些運作可謂好壞參半,其中不乏成功案例,但也有沉痛的教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資源的破壞和國有資產的流失。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為過渡時期公共景區的市場化運作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所謂制度安排是指對某些具體行動或關系實施管制所采取的規則,它包括基礎制度安排和次級制度安排。
黃進曾分析了風景名勝區特許經營制度的理論基礎和法律依據。公共景區事業是我國重要的公共事業,關乎公共利益。其本身的技術經濟特征決定了純粹利用市場或政府機制配置資源將會產生嚴重的市場失靈或政府失靈。為了讓市場和政府更好地各司其職——政府負旅游資源保護和監管之責,而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之功能,特許經營是一條門路,這樣一種混合目標以委托經營的方式可以較好地實現政府和企業目標。公共景區特許經營不同于一般的商業特許經營,是政府特許經營的一種形式,其核心是政府將公共景區的部分或全部經營權授予非國有企業經營,企業在政府的監控下開展經營活動。那么,這種制度到底具備什么樣的特征和功能,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本文將作一個簡單探討。
二、公共景區特許經營制度的特征
本文借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中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的定義,將公共景區特許經營定義為:公共景區特許經營是指政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通過市場競爭機制選擇公共景區投資者或者經營者,明確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圍內經營公共景區內某個項目或者整個景區的制度。
公共景區特許經營制度就是政府對公共景區特許經營事務實施管制所采取的一系列規則的總稱,它是一項能有效平衡公共景區開發和保護的制度安排,是支配公共景區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具有如下特征:
1、公共景區特許經營是政府特許經營的一種形式,屬于政府的行政許可行為,其核心是政府將公共景區的部分或全部經營權授予非國有企業。
2、公共景區特許經營的特許人為政府,被特許人為私有企業,特許雙方是一種行政許可與被許可的關系。
3、公共景區特許經營制度要通過市場競爭機制來選擇景區投資者,被許可方是具有一定資質的企業。
4、公共景區特許經營雙方要簽訂特許經營合同,特許經營合同是一種行政合同。合同標的是景區一定期限的經營權。特許經營反映在政府規制行為上,是一種“以合同方式進行管制”的方式。
5、公共景區特許經營是有一定區域、范圍、期限和限制的。北京大學謝凝高教授認為,特許就是特別允許,要有許多限制條件,對經營的內容、范圍、時間等要有明確規定,要嚴格按照景區的規劃來辦事。景區不是經濟開發區,目前景區的亂建項目太多,應在整治的前提下特許。
6、特許企業作為被許可方要交給許可方(政府)一定的費用。
7、公共景區特許經營是以政府的行政許可為前提的,它要遵從公共利益。行政機關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如果特許經營合同的履行不利于公共利益,則行政機關有權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同時,行政機關對特許經營合同的履行具有監督權,必要時可對特許經營企業進行強制或制裁。
三、公共景區特許經營制度的功能
公共景區特許經營制度要確保企業在資源和環境有效保護及再生產的承載能力限度內對景區進行建設和經營。景區資源經營管理必須堅持“統一規劃、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正確處理好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和景區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的關系,以實現公共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其功能如下:
1、特許經營能夠實現公共景區管理中的政企、事企分開。景區資源的保護、管理、監督由政府承擔,相應的經營項目(根據待特許的公共景區的特征及雙方協議確定是單個項目還是整體特許)則由獲得特許經營的企業來負責。
2、特許經營制度在選擇被特許方時充分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采用招投標方式,使有資質的企業獲得經營權,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當地政府的尋租行為,并把沒有實力的企業擋在了外面,防止因無力開發保護而給公共景區帶來破壞。
3、特許經營通過特許經營合同,可以在公共景區保護的前提下規范管理者(特許者)和開發、經營者(被特許者)的行為,利用法律文件規定雙方的資源保護責任和經濟收益分配方式,把權利和義務規定的非常詳細,以便于操作。
4、公共景區特許經營制度能夠較好的兼顧公共景區各利益主體的利益訴求。對于資源管理部門,這種制度有利于自然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監管,從而保障人類對于這些珍貴遺產的永續擁有和享用。對于地方政府而言,他們可以選擇專業企業和專業人員以合同的方式完成項目開發建設、項目經營等業務,同時得到部分使用費和稅收,同樣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對于景區而言,專業公司的經營,能夠擴大其影響和知名度,擺脫其經營困境。同時,特許經營也能使游客獲益,通過競爭獲得經營權的企業能夠兼顧游客利益,提高游客服務質量,這是無論政府壟斷資源或者單個企業壟斷所不能帶來的。
四、公共景區特許經營制度的結構
制度安排是一系列子制度系統的集合,公共景區特許經營制度包括制度環境建設、特許經營主制度建設和配套制度建設三部分。
產權改革、組織架構、立法建設共同構成景區特許經營的制度前置(或制度環境),景區特許經營要想成功推行,必須先疏通制度環境,進行這些方面的改革或建設,它是公共景區特許經營主制度得以推行的前提。
公共景區特許經營主制度包括特許邊界限制制度、特許費用制度、特許合同制度及特許經營程序制度。公共景區特許邊界限制制度主要包括特許客體的選擇(景區特許經營的供給邊界)和特許企業的選擇兩部分內容;公共景區特許贊用制度主要解決特許費用的評估指標體系的確立和特許費用的確定問題;公共景區特許經營合同制度約定合同雙方權利和義務以及違約責任的問題;特許經營程序制度是對公共景區特許前、特許中和特許后的一系列工作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