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為規范和加強對教學工作的管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經學校研究特制訂《昂昂溪區第一小學常規教學管理制度》。望各位老師認真閱讀,遵照執行。
一、備課制度
1、每學年初組長要帶領組員認真閱讀所教學科的《新課程標準》,掌握所教學段的學段目標。
2、每學期初組長要帶領組員認真閱讀所教學科《教學參考》中的教材說明,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明確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教材特點及學習目標和教學策略等,并制定出實用的學期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好教學進度。
3、認真落實每周集備制度。組長帶領組員每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科任組(英語組除外)每周進行兩次集體備課。教導處確定集備時間,組長確定:集備地點、集備內容、主備人員。集備要求:備課要既備教材(明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又備學生,既備教法,又備學法,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集備前要求:主備人員要精心備課,做好中心發言的準備;其他成員針對集備內容提前自備。集備時要求:主備人員要積極發言,其他成員要積極參與。集備后要求:結合集備前的自備和集備時商討、交流的結果,再次自備調整形成自己最佳的教學方案。
4、教案書寫。結合自備和集備教師要提前一周書寫教案,教案書寫要求及時、規范、字跡工整,要按照教案本上的表格項目認真填寫。(教學反思每周最少一次)
5、做好教學準備。
一是要在結合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礎上,合理計劃并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信息化課程資源等;二是體育、音樂、美術、科學、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技能性、操作實驗性學科要做好范唱(畫)、伴奏、實驗等技能性備課,為正確、規范的技能示范或操作、實驗、演示做好準備;三,要根據課堂教學需要準備好如器具、音響、圖片、標本等各種教學用具,以及多媒體等設備的維護和調試。
二、上課制度
1、上課鈴響教師要到指定班級等候學生上課,不得遲到、早退,不得中途離開教室。
2、教師要按照學校課表上課,不準私自調課,確需調課,和教導處溝通后方可實行。
3、每堂課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準備充分,要按照正常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上課,不得隨意改變教學內容或科目,要確保按期完成教學任務。
4、課堂上,教師要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堅持一切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努力營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體現學生主體性、自主性、民主性;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落實“雙基”,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5、課堂上,教師必須做到精神飽滿、儀表端莊、行為文明、教態自然、語言準確生動、書寫規范工整,堅持普通話教學,正確熟練地使用教學儀器和設備,科學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善于運用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不說與課堂無關的話、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嚴禁在學生中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6、課堂上,教師不能處理與教學無關的事(如有家長或他人來訪,等到課間溝通處理);教師要將通訊工具關閉或調至震動狀態,上課時不能接聽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