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交底管理制度(通用12篇)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1
⑴、項目部在接到設計圖紙后,項目經理必須組織全體人員熟悉圖紙,積極參與設計技術交底,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嚴格執行技術交底制度,凡涉及到本項目的有關規范、標準、技術要求、措施、工序銜接、質量控制要素及施工記錄等,做到項目工程師向專業技術人員交底,專業人員向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并做好交底人與被交底人之間的簽證手續,交底要細致明了,必要時以圖表、樣板,甚至示范操作交底,交底不明確不上崗,不簽證不上崗。
⑵、現場設專門資料文件管理員。負責日常技術資料與文件收發工作,包括:設計技術文件、圖紙、變更聯系單等的登記、發放;規范、標準、安裝手冊、圖集等的保管、發放、借用以及其他施工記錄、竣工資料、合同文件等。其批準和發布須由授權人員(項目經理或主任工程師)審批其適用性,以防誤用,所保留的任何已作廢的文件均應進行適當標識。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2
1 總 則
1.1 為規范施工技術交底,提高施工技術交底的編制質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促進施工技術交底標準化,特制定《施工技術交底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1.2 本辦法適用于建筑安裝工程施工中分項工程的施工技術交底,其它工程可參照執行。
1.3 本辦法依據國家現行《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 50326等標準、公司現行相關文件編制,當上述規范換版時,應按新版規范規定執行。
1.4 行業、地方主管部門另有規定時,應同時執行。
1.5 施工技術交底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應根據施工進度分階段進行,
當施工人員、環境、季節、工期等變化或施工方法改變時應重新交底。
2 術 語
2.1 施工技術交底
是保證工程施工符合設計、規范而編制的技術性文件,用以具體指導施工班組的施工活動。
2.2 施工班組
承擔施工的各專業施工班組。
2.3 施工作業人員
專業施工班組具體進行操作的施工人員。
3 基本規定
3.1 原則上,分項工程施工前均應進行技術交底,特別是關鍵工序、特殊工序、容易產生質量通病的工序、新技術應用的`工序等必須進行施工技術交底。
3.2 施工技術交底應針對工程的特點,運用現代施工管理原理,積極推廣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工程質量、安全、文明施工,實現綠色施工。
3.3 施工技術交底應符合設計要求,滿足材料、機具、人員等資源和施工條件,嚴格按國家現行標準和規范、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確定的施工技術和方法編制,并針對施工操作進行細化。
3.4 施工技術交底應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做到:主要項目齊全、內容具體明確、符合規范、重點突出、表述準確、取值有據,必要時輔以圖示。施工技術交底中不應有“未盡事宜參照(規范)執行” 等類似內容。
4 編制依據
4.1 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和規范。
4.2 當地主管部門有關規定。
4.3 工程施工圖紙、標準圖集、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及工作聯系單等技術文件。
4.4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中對本分項工程的技術、質量等要求。
5 施工技術交底內容
5.1 施工準備
5.1.1主要機具
5.1.2作業條件
5.2操作工藝
5.2.1 工藝流程
詳細列出施工操作工藝流程。
5.2.2 施工要點
根據工藝流程所列的工序,分別對施工要點進行敘述,并提出相應技術要求。
5.3質量標準
5.3.1 主控項目
驗收規范要求,包括抽檢數量、檢驗方法和合格標準。
5.3.2一般項目
驗收規范要求,包括抽檢數量、檢驗方法和合格標準。
5.4成品保護
常規的不寫,重點敘述與本工程施工有關的成品保護措施。
5.5應注意的質量、安全問題
6 實施要求
6.1 施工技術交底由項目經理部技術負責人組織技術人員編制,技術負責人在分項工程施工前向施工班組進行書面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簽字確認。
6.2 施工技術交底書面資料至少一式三份,分別由項目經理部、施工班組、資料員保存。
6.3 施工技術交底記錄的格式應符合當地要求,當地無要求時應符合表6.3 的表格。
6.4 施工技術交底經簽字確認后,施工班組應嚴格按其操作。
6.5 當施工班組按施工技術交底操作時,所產生的相關問題由技術負責人負責,否則由施工班組負責。
6.6 當設計圖紙、施工條件等變更時,由原交底人對施工技術交底進行修改或補充,經技術負責人審批后重新交底。
6.7 本標準在執行過程中的相關問題,請與公司技術質量部聯系,便于修改。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3
1、目的
為了保證工程施工順利進行,使工程質量在受控的狀態下運行,要求項目部在各分項工程施工前必須進行交底。
2、交底要求
針對工程施工生產技術,應該交底的事項很多。比如: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施工用的機具和材料,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高、大、難、新問題,施工后要達到的各項目標,施工中有哪些具體要求,施工應執行何種程序等等。
其次還可以就施工圖紙、施工規范,檢驗標準的要求,作針對性的交底。其目的為通過各項必要的、有針對性的、認真明確的、系統的技術交底,讓操作者懂得用什么材料做,怎樣做,做到何種程度,達到什么目標等,同時要注意哪些問題等等。總的目標
在于完成生產任務及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且和諧、平安。具體制度如下:
1)項目生產技術交底由項目部施工技術總負責具體、全面的負責,各級技術員、施工員密切配合。
2)生產技術交底,必須在進行生產活動之前,即分部(分項)的技術交底,必須在分部(分項)生產活動開始以前完成。以便被交底方能有充分的時間做好人、機、料、機具設備等各項后勤準備。
3)技術交底,以書面形式進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須在交底文件上親筆簽字。
4)交底文件中要明確交底目的`、技術要求、具體操作技術的理論要點,即方法、工藝。所有應用的機具、材料情況,特別是“高、大、難、新”的問題,要細致闡明。
5)交底中要明確人的責任分工和具體操作程序,以及交底對象的環境條件。
6)碰到特殊情況,或情況變化,或因當初考慮事情不周到等,需作補充交底。以便使技術交底更切合實際。
7)工程施工技術交底,要考慮到前后左右在各工種之間的相互配合,要計劃好第二梯隊、后繼力量,要有第二方案(應急預案)。
8)技術交底在領導支持的前提下,就某種角度講,也要依靠現場各級技術管理人員,并且發動群眾,才能做的更好。
9)技術交底的內容,各崗位、各層次的管理干部和操作工人都要深入學習和領會,讓理論去指導實踐,讓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以利更好的起到技術交底的作用,達到技術交底的目的。
10)交底跟其他所有管理工作一樣,做的越細、管的越深、發現的問題越多,只有在總的原則之下加深理解,交底的目的才會更快達到。
3、技術交底流程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4
1.搭拆腳手架必須由專業架子工擔任,并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凡不適于高處作業者,不得上腳手架操作。
2.搭拆腳手架時工人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3.操作層上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在腳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鋼筋等物件。嚴禁在腳手架上拉纜風繩或固定、架設混凝土泵、泵管及起重設備等。
4.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雨、雪、霧天應停止腳手架的搭設、拆除及施工作業。
5.施工期間不得拆除下列桿件:
1)交叉支撐,水平架;
2)連墻件;
3)加固桿件:如剪刀撐、水平加固桿、掃地桿、封口桿等;
4)欄桿。
6.作業需要時,臨時拆除交叉支撐或連墻件應經主管部門批準,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交叉支撐只能在門架一側局部拆除,臨時拆除后,在拆除交叉支撐的'門架上、下層面應滿鋪水平架或腳手板。作業完成后,應立即恢復拆除的交叉支撐;拆除時間較長時,還應加設扶手或安全網;
2)只能拆除個別連墻件,在拆除前、后應采取安全措施并應在作業完成后立即恢復;不得在豎向或水平向同時拆除兩個及兩個以上連墻件。
7.在腳手架基礎或鄰近嚴禁進行挖掘作業。
8.臨街搭設的腳手架外側應有防護措施,以防墜物傷人。
9.腳手架與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工地臨時用電線路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有關規定執行。
10.沿腳手架外側嚴禁任意攀登。
11.對腳手架應設專人負責進行經常檢查和保修工作。對高層腳手架應定期作門架立桿基礎沉降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采取措施。
12.拆下的門架及配件應清除桿件及螺紋上的沾污物,并按jcj128—20xx附錄a的規定分類檢驗和維修,按品種、規格分類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5
1、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2、企業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安全生產,保障健康;群策群力,爭創雙優”。
3、企業環境方針:“保護環境,文明施工;節能降效,和諧發展”。
4、切實貫徹執行安全生產十項技術措施。
5、做到“四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提醒幫助他人不被傷害。
6、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執證上崗,并按照要求定期年審。
7、做好“三寶保護”(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的正確使用)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要求佩戴好安全帽。
8、做好“四口、五臨邊”的`防護措施落實。
9、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實施施工作業,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10、按照jgj46-20xx《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做好安全用電措施。
11、施工現場文明施工按照無錫市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實施。作業必須按照“工完場地清”的原則實施,對周邊必須落實不擾民措施,對不符合文明施工要求的應及時改進。任何人不得亂扔垃圾、雜物等。
12、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原則:“誰主管、誰負責”、“管生產必須同時管安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
13、執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和檢查制度,落實責任制度。
14、嚴格遵守項目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嚴禁酒后作業。高處作業、臨邊作業不得穿硬底易滑鞋。攀爬梯子上下時必須抓穩踩牢,謹防高處墜落事故發生。嚴禁向上或向下拋擲物件,防止物體打擊事故發生。保持思想集中,不得嬉戲打鬧,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6
第一條、工程開工前
由作業工區編制施工作業指導書,作業指導書編制完成后項目部工程管理部部長復核后報項目部總工程師審批,審批完成后下發作業工區執行。
第二條、技術交底的編制依據:
1、施工設計圖紙及設計文件。
2、工程合同及業主要求。
3、采用的定型圖及現行的施工規范、驗標。
4、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的技術指標。
5、作業指導書。
第三條、技術交底的'范圍:
1、各分項、分部工程。
2、關鍵工序、特殊過程。
第四條、技術交底的方法:
在施工過程中,作業工區技術人員必須向領工員(或工班長)進行具體的書面技術交底。交底資料必須詳細、直觀、準確并對領工員(或工班長)提出的疑問做出明確的答復和詳細的解釋,必要時采用書面形式予以答復。技術交底由各作業工區技術人員按施工技術交底要求編制,作業工區技術負責人復核,工程管理部部長審核簽認后下達。
第五條、技術交底的內容:
1、施工圖紙、設計補充通知、變更設計結果、圖紙核查記錄、材料代用等有關技術文件。
2、工程特點和設計要求
3、工程任務與進度要求,各專業、各工序相互配合關系。
4、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5、施工注意事項、質量標準、操作要點、安全事項等。
6、單位工程工程量清單、材料數量清單及供應計劃。
7、重點單位工程和特殊分項工程的設計圖紙,或細部詳圖。
8、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必須采取的技術措施及施工方法。
9、新結構、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操作方法及要求標準。
10、中線控制樁橛、高程控制樁橛、以及相應的文字說明。
11、冬季、雨季特殊條件下施工技術措施。
12、各類砼、砂漿的配合比。
13、分部、分項工程或關鍵工序的施工方案、工藝流程及檢驗評定標準。
14、施工過程對環境的要求。
15、質量通病的預防要求。
第六條、編寫要求:
1、作業工區技術人員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設計圖紙的意圖、結構、構造特點和技術要求后方可進行技術交底。
2、凡屬工程結構的形狀、尺寸、平面、立面位置、數量、各項工程的操作標準和要求,以及其他相關技術標準等主要技術資料,一律以書面形式進行交底。
3、技術交底中涉及的施工平、立面圖或示意圖必須由作業工區技術人員自行繪制。圖中的尺寸、單位標注清晰,文字書寫工整。
4、各種技術交底,由交接雙方簽字認可,并相互存底備查。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7
1、裝飾工程開工前,施工企業就應對工地內的油漆間、木工間、配電間、燒柴的大灶、木制品倉庫等防火重點部位要建立相應的防火管理制度,并張掛公布,以便遵守和督促。
2、涉及油漆、溶劑油、松香水以及汽油、柴油、乙炔、氧氣等物品要指派專業人員保管,并進行上崗教育交底,危險物品保管員還須經過特殊工種專業培訓,并達到合格,取得相應的證收,才準予從事危險品的保管工作。
3、工地的'防火安全的重點部位應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如油漆間、木工間、木制品倉庫等場所應按每25m2配備一只種類合適的滅火機,并成組設置。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8
1、從施工工程整體考慮。線路架設前首先考慮工程施工期間對周圍道路、行人及鄰近居民、設施的影響,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設立安全區域、標示牌),安全通道及高處作業對下部和地面人員的影響;臨時用電線路的整體布置、架設方法;安裝工程中的設備、構配件吊運,起重設備的選擇和確定,起重以外安全防護范圍等。復雜的吊裝工程還應考慮視角、信號、步驟等細節。
2、季節性工程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如夏季防暑降溫、雨季施工要制定防雷防電,冬季防火、防大風等。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內容不拘一格,按其施工項目的復雜、難易程度及施工環境條件,選擇安全防范重點,但施工方案必須貫徹 '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 的原則。為了進一步明確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的重點,應重點抓住:①防高空墜落;②防觸電;③防交通事故;④防誤操作等 4 種傷害的防患制定相應的措施,內容要充實,有針對性。
3、技術措施指的是為保證人員安全施工和設備安全運行,從技術上對設備和人員操作采取的措施。制定技術措施時,應視工作對象和內容,以規程為依據,特別是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寫。編寫技術措施時,應詳細了解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掌握電網運行方式,明確帶電設備,對需要檢修和處理的設備從技術上采取安全保證,對施工人員要采用的工作方式從技術上加以規范,以保證工作的安全進行。
4、安全措施應從人員教育、危險點(面)預控、措施落實、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安排,尤其要進行深入的危險點分析。實行預控的安全措施就是要根據作業內容、工作方法、作業環境、人員狀況(包括人員情緒)、設備實際等去分析,查找可能導致人為失誤事故的危險因素,再依據規程制度逐一制定防范措施,不得照搬規程或套用其它工程安全措施,并在生產現場實施程序化、規范化作業,以達到防止人為失誤事故發生的目的。安全措施應詳細體現工程施工過程中逐級監督、逐級管理、層層落實安全責任的思想,責任到人,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對工程施工過程中涉及的較為特殊的作業項目,在安全措施中要加以特別體現。
5、工程開工前,工程負責人應向參加施工的各類人員認真進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點及各時期安全施工的要求,這是貫徹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的關鍵。施工單位安全負責人核對現場安全技術措施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若存在漏洞不可開工,應對措施進行完善,直至符合要求方可開工。
6、施工過程中,現場管理人員應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對操作人員進行詳細的工作程序中安全技術措施交底,使全體施工人員懂得各自崗位職責和安全操作方法,這是貫徹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規范的過程。
7、安全技術交底要結合規程及安全施工的規范標準進行,避免口號式,無針對性的交底。并認真履行交底簽字手續,以提高接受交底人員的責任心。同時要經常檢查安全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糾正違章, 使措施方案始終得到貫徹執行,達到既定的施工安全目標。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9
⒈上料平臺要獨立設搭設,平臺距井架間隙不得超過10cm,平臺寬度以進出料方便為原則,長度應≥吊欄外側。
⒉搭設材料:一般用杉木或鋼管搭設、當承重量不大時(在300kg以內)和高度不高時也可用毛竹搭設(應使用新竹經挑選),搭設方法基本和腳手架相同。
⒊用途構造:主要做為井字架吊籃進出料通道使用,一般不堆放材料。
主要桿件有:立桿、橫桿、水平拉桿、剪刀撐、欄桿等。
⒋搭設:
⑴立桿間距在1~1.5m以內,步距1.5m~1.8m視建筑物層高而定,平臺以每層樓面平。
⑵每隔1~1.5m高設一道縱橫向水平拉桿,在操作層通道處可設在1.8m高處。
⑶橫桿:當平臺鋪設竹架板時,大橫桿間距在40cm以內,當使用鋼、木腳手板時,大橫桿間距不大于60cm。
⑷剪刀撐:外立桿四周應自下而上連續設置,在進、出料口處可斷開留出通道。
⑸欄桿:平臺四周按規定設置1~1.2m高的防護欄桿。正面設可開啟的安全門。
⑹纜風:當平臺高度超過10m時,四面要設纜風繩,或與建筑物固定牢固,并不得固定在井架上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10
第一條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現行的國家法律法規和北京市地方性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工程項目必須實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
第三條安全技術交底必須具體、明確、針對性要強。安全技術交底內容必須針對分部分項工程中施工給作業人員帶來的危險因素而編寫。安全技術交底內容:本工程項目施工作業的特點、施工作業中的危險點及施工作業操作要求等。
第四條開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要將工程概況、施工方法、安全技術措施等情況向全體施工人員進行詳細交底。在檢查施工技術工作時,應對安全技術交底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第五條分項工程施工時,施工員(工長)安排班組長工作前,必須進行書面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施工員(工長)在檢查施工生產工作時,應對安全技術交底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第六條班組長每天要對工人進行施工要求、作業環境等的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并負責班組安全技術交底執行情況的檢查。
第七條安全員負責對本工程項目安全技術交底情況、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各級人員嚴格履行安全技術交底制度。
第八條各級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必須有交底時間、內容、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的簽名。
第九條安全技術交底書由安全員每周收集一次,按單位工程歸放一起,以備檢查。
第十條本制度如與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北京市地方法規不符,應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北京市地方法規執行。
第十一條本制度由工程部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本制度自簽發之日起執行。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11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使參加施工的工程管理人員、作業班組明確所擔負施工項目的特點及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安全措施等,進一步明確交底人與接受交底人之間的責任,
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一般性規定
第二條
工程施工前,項目部應先接受設計單位的設計交底,組織圖紙自審,參加圖紙會審。項目部的技術交底應當在圖紙會審的基礎上進行,同時技術交底也必須安排在單位工程或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進行,并應為施工留出適當的準備時間,技術交底不得后補。
第三條
項目技術交底一般應分為三級:項目技術負責人向項目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進行交底,施工員向班組進行交底,班組長向工人進行交底。
第三章
技術質量類交底
第四條
項目技術負責人向項目技術及管理人員交底的主要內容包括:設計意圖、施工圖要求、構造特點、結構要點等;對于工程的關鍵工序、特殊過程、新結構、施工難度大的分項工程等;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在交底時更應全面、明確和詳細。
第五條
施工員向班組交底的主要內容有:施工準備、工程難點、操作工藝、質量標準等。
第六條
班組長向工人交底主要應包括:施工難點及部位、進度要求、勞動組織及責任分工、主要施工方法、材料要求等。
第四章
安全類交底
第七條
安全技術交底應在專項施工方案實施前、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前、其它施工難度較大、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工序等開工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技術及管理人員、班組長形成三級交底。
第八條
項目技術負責人向技術及管理人員交底的內容應包括:作業環境特征、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安全防護措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配備要求等。
第九條
施工員向班組交底的內容除項目部技術負責人交底的內容外,還應包括一般性安全要求、緊急避險方法等。
第十條
班組長向工人的交底以施工員的交底內容和安全操作規程為主,并在班前安全活動中向作業人員交代清楚,作業人員還應在班前“安全活動記錄”中簽字。
第五章
技術交底的`管理
第十一條
技術交底應以書面形式進行,并輔以口頭講解或操作演示。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均應履行交接簽字手續,并注明交底日期。書面交底至少一式三份,交接雙方各保留一份,一份交資料員存檔。
第十二條
技術交底實行工前交底、工中指導檢查、工后檢查驗收。管理人員在接受技術交底時,應切實將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安全防范措施等理解透徹,并隨時檢查實施情況,將交底工作落到實處。各級交底人對技術交底的正確性負責;班組長、作業人員對現場組織施工和交底內容的實施情況負責。
第十三條
技術交底記錄的歸檔,實行誰負責交底,誰就負責填寫交底記錄并負責將記錄交給項目資料員存檔,歸入施工技術資料中。
第六章
相關責任
第十四條
公司、區域公司、直屬工程公司、項目部應在定期、不定期的質量安全檢查中對技術交底的編制和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于交底后不執行以及不交底的人員應給予相應處罰,對于因交底不當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應追究交底人的責任。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篇12
一、項目職業健康安全技術交底由工長或施工員負責。
二、工長或施工員必須在工人入場后開始工種作業之前對所有相關作業人
員進行書面交底,每個作業者在接受交底后必須簽字(加蓋手印)。
三、工長或施工員在職業健康安全技術交底時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作有針對性的交底(本辦法附錄中的職業健康安全技術交底僅供參考,如有特殊情況,應另加補充)。
四、職業健康安全技術交底完后,交到項目安全員處,由安全員負責整理歸檔。
五、有違反以上條款者,據其情節輕重,按《員工守則》相關條款予以處理,直至建議人事部門辭退的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