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廠庫房管理制度(精選4篇)
生產廠庫房管理制度 篇1
1、單位法定代表人是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各級各崗位應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各部門應建立健全各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做到職責明確,各負其責,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和不斷完善。
2、單位安全主管部門應指定一名安全管理人員,具體負責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對單位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負責。
3、本單位建立由單位行政領導為領隊、兼職安全管理員為隊長的義務消防隊,并定期進行消防業務知識培訓和滅火技能演練。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演練每半年舉行一次。
4、對本單位職工、外來務工人員和新職工的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培訓,原則上每年不少于一次,以普及消防知識,提高撲火技能為目的。
5、平時應加強對消防器材和防火安全標志的維護和保養,確保其完好和正常運行,確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
6、單位組織的定期或不定期消防安全檢查結合于安全檢查之中,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經常進行消防巡查,并填寫巡查記錄,同時督促門衛、值班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巡回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整改,以確保安全。
7、庫區及消防重點部位要有醒目的防火警示標志。
8、對易燃、劇毒、危險物品的使用、儲存、運輸和銷毀,實行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嚴格“雙人雙鎖”制度和“三制”管理(即報告制度、審批制度和監護制度)。
9、來本庫施工的施工單位,在訂立經濟合同的同時必須簽訂消防安全合同,明確雙方的消防安全責任,并督促其履行消防安全職責。
生產廠庫房管理制度 篇2
一、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職責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職責制,落實巡查檢查制度。
二、市場管理員每日對轄區內的.商戶進行防火巡查。檢查由物業部經理、消防安全職責人、市場管理人員組成。消防安全重點商戶應當進行每日防火巡查。
三、防火巡查人員應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無法當場處置的,應當立即報物業部經理。發現初期火災應當立即報警并及時撲救。對巡查、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其當場改正,不能當場改正的商戶下發消防安全隱患通知書,限期整改。
四、防火巡查、檢查應當填寫檢查記錄,市場管理人員和被檢查商戶的門市負責人應當在檢查記錄上簽字,存檔備查。
五、防火巡查應包括以下資料:
1、用電有無違章情景;
2、線路是否有亂接亂掛現象
3、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
4、消防設施、器材是否堅持正常工作狀態,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有效;
5、營業結束或下班后,關掉電閘、清除煙頭、發熱源等雜物清況;
6、其它需巡查的情景。
六、防火檢查應包括以下資料:
1、火災隱患整改及糾正、預防措施落實情景;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景;
3、消防水源狀況;
4、消防設施正常工作情景,滅火器材、消防安全標志設置和功能狀況;
5、消防工作人員的知識掌握情景;
6、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情景;
7、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景和設施運行情景;
8、防火巡查開展情景;
9、其它需進行防火檢查的資料。
生產廠庫房管理制度 篇3
一、生產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和管理,由公司物資供應部組織落實。
二、采購人員,必須購買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勞保庫房人員,必須對產品質量進行驗收,合格后,分類存放,防止變質和失效,并建賬登記。
三、庫房應定期對勞動防護用品進行檢查、檢測,過期失效及時更新更換。
四、庫房嚴格按照領用手續、規定和標準發放。
五、新入廠職工、轉崗人員、復工人員勞保用品的發放,必須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后(見教育卡或本廠安全主要負責人的審批手續)才能發放。
六、對于因工作特殊或搶險、救災后,勞保用品損壞或失去其應有功能時,本人可以提出申請,本部門負責人確認,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廠安全主要負責人批準后,可以提前報廢更換。
七、職工在使用期限內離崗時,領用的勞動防護用品,應按公司規定到主管部門辦理銷賬手續,并按一定比例折價。
八、廠內職工,上班后必須按規定正醛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未正確著裝和使用者,依據本所規定,給予批評教育或經濟處罰。
九、從業人員所在的部門負責人、安全員必須隨時檢查所在崗位人員的勞保用品的穿戴和使用情況,對不正當使用,經教育不改正者,予以處罰。
十、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應根據公司的所有工種和類別,制定出發放標準明細表。
生產廠庫房管理制度 篇4
為了防止礦山事故的發生,增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按照《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及其它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有效保護礦山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健康,特制定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重大危險源監控、檢測、評估、整改制度
一、根據國家標準和法規對企業的危險源進行風險分析和安全評價,對每個重大危險源建立完善的安全技術措施和組織管理措施。
二、制定場地應急計劃,并對全體職工進行重大事故預防、事故應急的教育和訓練。
三、定期對重大危險源操作管理人員進行預防事故專業培訓。
四、定期向安監部門呈交危險源狀況安全評價報告。
五、發揮職工群眾監督力量,查隱患,堵漏洞,保障工人生產安全,發現生產和管理上有可能導致事故的反常情況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
六、單位一旦發現事故隱患,應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并申請對單位的事故隱患進行初步評估和分級。
七、單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時,應成立隱患管理小組,
小組由法定代表人負責,履行好隱患管理職責:
1、掌握本單位重大事故隱患的分布,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負責重大事故隱患的現場管理;
2、制定應急計劃,并報當地政府和安監部門備案;
3、進行安全教育,組織模擬重大事故發生時應采取的緊急處臵措施,必要時組織救援設施、設備配套和人員疏散演習;
4、隨時掌握重大事故隱患的動態變化;
5、保持消防器材、救護用品完好有效。
八、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應立即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難以整改的要采取防范監控措施。整改完成后應報告安監主管部門并申請審查驗收。
九、對發現重大事故隱患,積極整改并有效防止事故發生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