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課堂考勤的管理制度(通用3篇)
教師課堂考勤的管理制度 篇1
一、上下班及管理制度:
1、教職工上、下班根據作息時間變動,由校行政公布其作息時間。
2、午間管理由教導處安排教師進行管理,值日領導負責各樓層巡視、點名。
二、公出制度:
1、教師公出由教導處負責人同意并填寫公出記錄,且通知調課及其本人方可公出。
2、職工公出由總務處負責人同意填寫公出記錄并通知其本人方可公出。
3、中層以上干部公出報校務辦記錄備案。
4、函授、自考、培訓等繼續教育憑通知書辦理相關手續,方式與公出相同。
三、請假制度:
。ㄒ唬┱埣俎k法
1、教師病事假二天及其以下向教導處負責人請假,職工病事假二天及其以下向總務處負責人請假,三天以上均向分管校長請假。事假按規定不得超過15天。中層以上干部請病事假均向校務辦請假。病假憑醫保定點醫院證明。病假一月以上必須出示縣級及以上醫院證明。(以上包括婚、喪、產假)。
2、請假必須填寫請假單,并由相應部門批準后方可執行。如遇突、急事件而事先無法書面請假的,必須事先電話等方式告之相關負責人,待上班后當天辦理補假手續。
3、請假后提前上班或需續假的,應辦理銷假或續假手續。
4、請假必須以請假單為準,不填寫或不批準而擅自離崗作為曠工處理。
。ǘ┱埣贂r間規定:
1、婚、喪、產假:婚假1~3天,晚婚1~15天(含期間的節日及雙休日),喪假1~3天,產假女教工正常分娩90天,難產105天(含期間的節日,雙休日及寒暑假),產前、產后一并計算,產假期滿后撫育嬰兒確有困難的,經本人申請,領導批準可請哺乳假,最多可請兩個月,(期間兩個月的職務崗位津貼及基本工資一起按80%比例發給),晚育男教工護理假1~7天。
2、病、事假自請假之日算起。(期間含節日、雙休日連續計算)
四、考核制度:
1、假期考核處理辦法:月度考核獎中扣除。病假一天扣15元,事假一天扣30元,按月計算,從當月的月考獎中扣除,不足部分從其他津補貼中扣除,超過半年(6個月)則從基本工資及職務崗位津貼中依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扣除。
2、婚、喪、產假及符合計劃生育人流假等,在規定時間內按病假方法處理。
3、根據學校作息時間實際,在工作中確有實際情況,有突、急事情發生,故學校規定有事向辦公室負責人說明(不到半天)。且由各辦公室負責人負責記錄出勤單,每月交校務辦。
4、工作期間無故不到崗,按其情節輕重,由學校行政作出決定,給予曠工或擅自離崗處理,曠工一天扣80元。
5、下列情況予以適當照顧:
。1)子女入幼入托,一個月中允許11天有早上及下午各半小時接送。
。2)哺乳期女教職工可享受每天1小時(上午半小時,下午半小時)哺乳時間。
五、學校提倡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克服困難,敬業奉獻。
教師課堂考勤的管理制度 篇2
一、檢查時間
每周一至周五
二、檢查對象
全校所有教學區域(教室、機房、形體室、運動場)
三、教學檢查的組織和形式
1、學校教學檢查是獨立于學部教學管理以外的檢查和監督。
2、教學檢查采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全面檢查和單項檢查相結合。
四、檢查內容
課堂教學狀態檢查工作的重點是教師到崗、教學準備、學生到課及課堂紀律等情況。具體內容如下:
。ㄒ唬z查教師課堂授課情況
1、教師到崗:有無曠課、遲到、早退和隨意調課等現象;
2、儀表教態:在課堂上儀表是否整潔、有無不當穿著;
3、課堂組織:教學環節和授課情況;課堂紀律維護情況;
4、其他情況:教師是否坐著講課;有無在課堂上接打手機、玩手機等。
。ǘz查學生課堂學習情況
1、學生到課:應到人數、實到人數、到課率;
2、學生表現:學生整體聽課狀態,有無違紀、違規現象,如睡覺、玩手機、說話、看無關書籍等。
。ㄈ┢谥、期末考試情況的檢查
1、檢查考場的準備情況;
2、檢查監考老師到位情況;
3、檢查老師監考狀態及學生答題狀態;
4、檢查學生考試舞弊等違紀現象及處理。
五、檢查要求
1、每天的教學檢查是保證正常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的`常規檢查。要求檢查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2、檢查過程中如發現問題要及時作出處理,或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并匯報相關領導或分管領導。
3、檢查過程中要如實做好記錄,并及時匯總、反饋。
4、每天檢查結果每天通報,每周檢查匯總后上報分管領導。
5、各學部應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作出處理,并將處理結果上報學校。
教師課堂考勤的管理制度 篇3
為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維護正常教學秩序,樹立嚴謹的校風、教風、學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本規定。
教師課堂教學管理規定:
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遵守師德規范,要著裝得體,儀表端莊,精神飽滿,言行文明。
二、教師是課堂教學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履行管理職責,維護課堂秩序,對教學質量負責。對學生在課堂上的違紀違規行為要及時制止和批評,對情節嚴重、不接受批評的,課后要及時向學生所在系反映。再由所在系向教師反饋處理意見并上報教務處。
三、教師應嚴格考勤,可根據學生的數量、教學實際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對曠課、遲到、早退情況要如實記載,作為確定平時成績的重要依據之一。對一學期缺課(包括事假、病假、曠課等)累計達總學時1/3或缺交作業1/3的學生,應取消其參加課程考核的資格;對于學生無故曠課達三次者(遲到、早退三次記為曠課一次),教師可認定其該課程平時成績為零分。
四、教師應按課表規定的時間、地點按時上、下課(一般應在上課鈴響之前5分鐘進入教室,做好上課前各項準備工作)。確因特殊原因需調課、停課的,應按相關規定辦理手續。
五、教師在課堂上應關閉通訊工具,不得接聽或撥打電話,不得吸煙,不做與課堂教學活動無關的事情,不說不符合教師身份的話,上課時間不得隨意離開教室。
六、教師必須按照教學大綱要求認真備課,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嚴格按照規定的教學內容和進度組織教學,不得任意增加或削減課時。
七、教師在開課之初,應以適當的方式作自我介紹,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還要簡要介紹本門課程的概況、考核方式、平時成績構成及在期末總評成績中所占的比例,對學生的學習提出明確的要求,對課堂紀律做出明確的規定。
八、課堂教學要注重啟發式,突出重點、難點。講授要精練、準確、生動,板書要簡潔、工整。要因材施教,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創新能力。要充分合理的使用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九、要根據課程性質合理布置作業,認真進行作業批改和課外輔導答疑。要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參考文獻目錄。
十、選用的教材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和思想性,確保高質量教材進課堂。
十一、教師應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注重教學藝術,積極探索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改革,重視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的信息反饋,多方聽取意見和建議,積極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
十二、教師應自覺接受教學督導組和學院安排的聽課及其他教學質量檢查。
十三、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應在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熟練掌握多媒體設備的操作規程。遇停電或多媒體設備不能正常使用時,要堅持用其它方式講課,確保課堂教學正常進行,不得停課或讓學生自習。
學生課堂紀律管理規定:
十四、學生必須按時上課,一般應提前5分鐘到達上課教室。不得遲到、早退、曠課。遲到者須經任課教師同意后方可進入教室。因病、因事不能聽課者必須事先請假。未經請假或請假未獲批準而缺課者,以曠課論處(遲到或早退三次記為曠課一次)。負責考勤的學生干部應主動配合老師進行考勤。
十五、學生在課堂上應尊重教師,言行舉止應符合學生行為準則。衣著應整潔得體,不得穿背心、低胸吊帶上衣、超短裙等過于暴露服裝進入教室。不得穿拖鞋、赤腳、赤膊進入教室。
十六、上課時,學生必須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關閉手機等通訊及娛樂設備,保持教室肅靜。不得做與上課無關的事情,不準在教室內吸煙,不得將食物帶進教室,不得睡覺或談笑喧嘩。學生有特殊情況需中途出入教室時,必須取得教師的同意。
十七、上課時,學生不得隨意打斷教師的講授向教師提出問題,確需提問題時,應在原座位舉手示意,經教師同意后,方可起立提問。教師提問時,學生應起立回答。
十八、學生如對教師課堂教學情況有意見,可直接與教師進行溝通或實事求是地逐級向有關領導反映,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
十九、課前和課間休息時,學生要輪流值日擦拭黑板,保持黑板清潔。學生應保持教室內清潔衛生,不準隨地吐痰、亂扔紙屑和廢棄物等。
二十、學生必須按教師的要求,合理進行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
二十一、學生必須愛護課堂教學設施、設備、儀器和教具,不得挪動、私拆、損毀課堂內設施,嚴禁在課桌、課椅及其它課堂設施上涂寫、刻畫、張貼。
其他人員課堂秩序管理規定:
二十二、院、系(教研室)領導、相關部門領導、輔導員及教學督導人員,要經常深入課堂對師生的課堂行為進行檢查、監督,了解教學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不斷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十三、各類人員聽課、檢查課堂教學情況均須遵守《聽課制度》及課堂紀律,不得影響正常教學秩序。
二十四、輔導員要主動與任課教師取得聯系,對教師反映的學生情況要做深入的了解,進一步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直至給予批評教育或行政處分。
二十五、任何人不得與正在上課的學生進行通訊聯系,不得占用學生上課時間抽調學生組織活動、召集會議或幫助做其他事情等。未經教務部同意,學生一律不準因參加活動、會議或幫助相關人員做事而請假不上課。
附則:
二十六、本規定適用于學院所有課堂教學。
二十七、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務處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