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健康教育制度(精選4篇)
小學學校健康教育制度 篇1
1、學校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領導機構,成立領導小組,并貫徹落實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等有關部門關于健康教育的各項工作要求。并結合我校師生健康狀況及各時期防病工作重點制定和實施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2、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由健康教育小組主管,學校全體師生有參與和配合執行各項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責任和義務,配備1名以上專(兼)職健康教育人員。
3、學校實行健康體檢和隨訪制度。至少每2年對全體學生、教職工進行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檔案并科學管理。對存在健康缺陷或疾病的學生、教職工進行跟蹤隨訪,督促他們盡早矯正和診治。
4、學校要結合師生健康狀況及各時期防病工作重點,通過課內外教育活動,利用宣傳欄、視頻、廣播、幻燈片、讀物、報刊、雜志等載體,定期向師生傳授身心發育發展知識和傳染病、學生常見病、食品衛生與營養、慢性疾病預防、安全與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并做好健康教育檔案工作。同時,要通過參與式、體驗式的各種活動,讓師生掌握各種維護自身健康的生活技能。
5、每學期要對學校環境噪聲,室內空氣質量、采光、照明,黑板、課桌椅的設置按國家有關標準進行定期檢查監測。要按能滿足師生需要的原則設置足夠的廁所和洗手設施,并定期清潔消毒。
6、校領導掌握學校整體健康教育工作情況,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定期向領導匯報工作,領導小組定期例會。
7、每學期初要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學期末要有工作總結。
8、健康教育工作要規范化、檔案化、微機化管理。
9、保證健康教育課的開課率,課表中安排的健康教育課不能被隨意占用。
10、每學期對學生的健康教育知識、態度、行為進行一次考核。
11、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咨詢室。
12、按時上好健康教育課,有教學計劃和教案,期末有考核成績。
13、定期出衛生宣傳板報,宣傳內容要有記錄。
1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15、教育學生不吸煙,不酗酒,遠離毒品。
16、對學校發生的傳染病要“管起來”,及時上報有關部門領導。
小學學校健康教育制度 篇2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校德育的重要抓手。為保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特制定本條例。
一、組織機構
1、領導機構
(1)學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領導機構。校長親自掛帥,兼任領導機構的負責人,以便在管理工作中起行政保障作用,營造政策環境,排除工作阻力。
(2)學校學生處、少先隊大隊部、心理輔導室室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領導機構,以保障業務工作的行政支持和高效運行。
(3)工作機構負責人應參與領導機構,具體指導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便在管理工作中起好上下紐帶作用、左右協調作用和業務保障作用。
2、工作機構與師資結構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下設工作機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工作機構負責人由心理健康專兼職老師擔任。工作小組成員由熱心于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德育工作者、班主任代表等組成,專兼職相結合、多學科相結合。
二、管理機制
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高效運行,應專門就機構設置、經費來源、人力配置、辦公設施、機構工作關系、保密工作制度、業務教師工作量考核等有關問題,以相應的文件方式做出規定,下發有關職能部門、室及班主任遵照執行。學校或有關部門頒發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領導機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構的通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條例、心理咨詢保密工作條例、重大心理問題管理辦法、心理咨詢預警和信息反饋管理辦法、心理咨詢業務人員工作量考核辦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估辦法等一系列有關文件。這些文件的頒布和實施,可以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開展在人力、物力、財力、人事管理環境、教學工作條件、社會實踐條件、科研開發利用等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業務工作
業務工作模式的建立則需要長期的業務積累和磨合。
1、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工作納入學校教導處工作安排,按學校教學管理要求進行嚴格管理。每個學年,我們都會挑選一個年級安排兩周一節的心理健康活動課。
2、心理健康檔案的開發、管理由學校心理咨詢師專人負責,在保障學生合法權益前提下,向學校有關職能部門及全校學生工作提供信息服務。心理健康檔案明確篩選“問題學生”供輔導室預約咨詢,同時直接為其他前來輔導的學生提供信息參考。
3、心理咨詢接待根據來訪人員數量、宣傳工作力度、學校學生規模等確定每周值班次數。心理輔導工作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輔導教師應宜慢勿快、宜慎勿躁、宜精勿濫、邊學邊干,積極申請進修和培訓。
4、與各班主任共同建立“問題學生”預警系統和信息反饋系統。預警系統由各班主任定期和不定期直接填寫“問題學生情況摸底調查表”,直接報送學校心理輔導室,把輔導室建設成為學校“問題學生”信息的“神經中樞”。反饋系統由班主任填報輔導室定期下發的“咨詢學生情況反饋表”。預警系統和反饋系統的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學校心理咨詢保密工作條例,否則,將受到學校的行政批評直至處分。
5、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以及相關學術講座和報告,納入學校科研管理和激勵機制,與晉升專業職務掛鉤,并獲得相應的科研補貼或獎金。
小學學校健康教育制度 篇3
一、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為此,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2、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3、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個別差異相結合;
4、尊重、理解與真誠友善相結合;預防、矯治和發展相結合;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助人與自助相結合。
二、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個別咨詢與輔導。建立心理咨詢個別輔導制度,由班主任負責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并對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嬌治。對于極個別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能夠及時識別并轉介到醫院檢查。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建立在校長領導下,以班主任和學校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
五、輔導員明確職責和要求,嚴格遵守對學生的心理問題保密工作。
小學學校健康教育制度 篇4
為增強學校疾病預防與控制意識,提高師生防病能力,保障師生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有關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特制定我校疾病防控制度。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促進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不斷增強廣大師生的健康意識,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爭創我校市文明衛生學校,結合我校工作,特制定學校健康教育制度。
一、學校把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按照教學計劃上好、等課程。健康教育開課率達100%,健康知識考核及格率達100%,健康行為形成率達90%以上。
二、成立健康教育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有主管健康教育老師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做好年度工作總結。
三、教育學生認真做好早操。眼保健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課外活動,堅持按時作息,注意勞逸結合,保證每日睡眠時間不少于九個小時。
四、搞好健康宣傳工作,教育學生用眼衛生,讀寫時眼要離書本一尺,胸離書桌一拳,指離筆尖一寸,讀寫四十五分鐘要休息十分鐘。不要躺著或乘車、走路時看書。不要在暗弱光線下看書,教育和督導學生積極做好眼保健操,降低近視眼患病的發病率。
五、組織好每年學生體檢工作,體檢率達到95%以上,做好學生健康檔案建設工作和體檢反饋工作。
六、上好健康課,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預防各種傳染病、胃腸病、蠕蟲感染、近視、齲齒和牙周疾病、貧血、沙眼、營養不良的發生。
七、嚴格執行每天晨檢制度,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班主任要每天檢查自己班級學生的個人衛生及健康衛生行為形成情況。
八、學校總務處要利用假期積極做好教室黑板、學生課桌椅、教室的采光照明等整改工作,要達到有關規定的標準。
九、學校每學年利用宣傳廚窗、家長會、黑板報、班隊會、做好健康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