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衛生機構醫保的管理制度(精選3篇)
醫療衛生機構醫保的管理制度 篇1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促使本市衛生統計信息工作的規范化和系統化,充分發揮衛生統計信息在衛生管理與決策中的信息、咨詢與監督作用,更好地為本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改革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以下簡稱《統計法》)、《X經濟特區統計條例》及《全國衛生統計工作管理辦法》的基本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衛生統計信息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根據《統計法》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依法采集衛生資源投入、分配與選用、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益、居民健康水平等統計數據,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分析,實行統計咨詢和統計監督。
第三條 市、區衛生局和各衛生事業單位應根據《統計法》的有關規定,重視和加強統計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充實統計信息人員,提高統計信息人員的素質。統計信息人員按《統計法》行使衛生統計調查、統計報告和統計監督的職權,不受任何侵犯。
第四條 市、區衛生局在開展統計信息工作中應與國家衛生部、廣東省衛生廳統計信息中心和同級政府統計機構密切配合,并在業務上接受其指導。
第五條 各區衛生局和各衛生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本制度實施衛生統計信息管理工作,并根據本制度,結合本區、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統計信息工作管理制度和統計信息人員崗位職責。
第二章 組織管理
第六條 市衛生局規劃財務處為全市衛生統計信息職能主管部門,市醫學信息中心為全市衛生統計信息業務指導部門,均應配備專職統計信息管理人員;區衛生局根據統計工作任務的需要確定主管部門并配備專職或兼職統計管理人員。
第七條 醫療衛生機構的'統計信息組織按下列原則設置:
(一)各級各類醫院設立統計信息機構,配備專職統計人員。
(二)其他衛生機構根據本單位統計工作任務的需要配備適當的專職或兼職統計人員。
(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均按屬地化管理,及時按規定與各區衛生局建立業務關系,接受業務指導。
第三章 人員配置
第八條 醫院的統計信息人員按以下標準配備:
1、300張床位以下2-3人;
2、300-500張床位3-4人;
3、500-800張床位4-5人;
4、800張床位以上5人以上;
上述人員配備僅指專職統計人員,不包括病案管理人員。
第九條 市、區衛生局和各醫療衛生機構增加或補充專職衛生統計人員,原則上應從高等院校畢業生中考核錄用。所有專職或兼職統計人員,必須按《X經濟特區統計條例》的要求,持有《統計從業資格證書》才能上崗,并按時參加年審。對已經在崗的.統計人員尚未領取《統計從業資格證書》者,由單位督促其在限期內培訓合格方可繼續在崗工作。
第十條 市、區衛生局和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衛生統計信息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制度,加強繼續教育,提高統計信息人員的業務水平。統計信息人員繼續教育參照國家人事部、國家統計局聯合印發的《統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X市衛生局印發的《X市繼續醫學教育管理辦法》執行。
第四章 衛生統計信息工作職責
第十一條 市、區衛生局統計信息工作職責:
(一)負責制定本市、區衛生統計信息工作制度和發展規劃,執行國家衛生統計調查任務,指導本市、區衛生統計信息工作,對本市、區衛生統計信息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二)執行國家統計報表制度,負責本市、區衛生統計報表的收集、審核、匯總,并按時上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同級統計管理部門。
(三)負責公布本市、區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統計公報,統一管理、提供衛生統計信息資料,統計咨詢。
(四)做好衛生統計信息年鑒。
(五)進行統計分析和統計科學研究,編寫衛生統計信息綜合分析年報。
(六)組織衛生統計信息培訓、交流活動,并負責開展本市、區衛生統計信息的對外交流。
(七)建立和完善本市、區衛生統計信息自動化系統,并對此進行管理和技術指導。
(八)協調與衛生統計信息有關的學會活動。
(九)完成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任務
第十二條 市醫學信息中心統計工作職責:
(一)協助市衛生局統計主管部門對本市、區衛生統計信息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檢查。
(二)執行國家統計報表制度,協助市衛生局統計主管部門收集、審核、匯總本市、區衛生統計報表,并按時上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同級統計管理部門。
(三)協助市衛生局統計主管部門開展本市、區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統計公報的公布工作,并在市衛生局統計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提供衛生統計信息資料的查詢和統計咨詢服務。
(四)協助市衛生局統計主管部門完成衛生統計信息年鑒的編輯和發行。
(五)進行統計分析和統計科學研究,協助市衛生局統計主管部門編寫衛生統計信息綜合分析年報。
(六)協助市衛生局統計主管部門組織衛生統計信息培訓、交流活動,并在市衛生局統計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展本市、區衛生統計信息的對外交流。
(七)在市衛生局統計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建立和完善本市、區衛生統計信息自動化系統,并對此進行管理和技術指導。
(八)協調與衛生統計信息有關的學會活動。
(九)完成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任務。
第十三條 醫療衛生機構統計信息工作職責:
(一)根據本制度的要求,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統計信息工作制度和發展規劃。
(二)嚴格執行國家衛生統計調查制度,按時完成各類衛生統計報表和統計調查任務,確保統計數據準確無誤。
(三)做好原始記錄、臺帳、報表等統計資料的保管工作,及時備份電腦數據。
(四)做好年度衛生統計資料匯編。
(五)對本單位的計劃執行、業務開展和管理工作等情況進行綜合或專題統計分析,實行統計服務和統計監督。
(六)做好統計咨詢和信息反饋工作,準確、及時地為有關部門提供統計信息。
(七)有條件的單位可采取創辦統計櫥窗、統計簡報等方式豐富統計工作的.內容,增強統計工作的表現力和影響力。
(八)積極參與本單位信息化建設工作,推進統計信息的網絡化和規范化建設。
(九)按要求完成繼續教育培訓任務,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十)完成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任務
第五章 衛生統計調查和統計報表制度
第十四條 市、區衛生局管轄范圍內的地方衛生統計報表,必須由當地衛生局綜合統計工作所在機構審核,經地方衛生局批準頒發,并報同級政府統計機構備案。統計調查范圍超出市、區衛生局管轄范圍的地方衛生統計報表,須由當地衛生局綜合統計工作所在機構審核,經當地衛生局批準報同級政府統計機構批準后頒發。
第十五條 由市、區衛生局制定,經同級政府統計機構備案或批準的衛生統計報表,必須在表的右上角標明表號、制表機關名稱、備案或批準機關名稱、備案或批準文號。衛生統計信息機構或統計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統計調查程序、上報日期和有關規定執行統計調查任務,不得拒報、遲報、虛報、瞞報、偽造或篡改。
第十六條 衛生部制定的《全國衛生統計報表制度》是全國統一的衛生統計標準,市、區衛生局可在嚴格執行《全國衛生統計報表制度》的前提下,制定補充性的地方衛生統計報表制度。衛生統計報表制度未經制定機關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修改。
第十七條 市屬衛生事業單位和各區衛生局須上報的各類衛生統計報表及時限要求:
(一)每月15日前須報送上月如下報表:
1.醫院工作報表(門診部分);
2.醫院工作報表(醫技科室);
3.醫院工作報表(住院部分);
4.醫院各科(區)經濟收入報表;
5.醫院收支情況及經濟效益分析表;
6.廣東省部分病種住院醫療費報表;
7.廣東省醫院出院病人疾病分類報表;
8.廣東省醫院出院病人疾病分類及年齡構成(合計);
9.廣東省醫院出院病人疾病分類及年齡構成(男);
10.廣東省醫院出院病人疾病分類及年齡構成(女);
11.單病種報表;
12.醫院住院病人手術分類報表。
13.病案首頁原始數據。
(二)季報、半年報與末月報一起報送,年報于次年1月20日前報送,每年1月20前還須報送如下報表:
1. 衛生機構基本情況調查表(衛統1表),同時報送紙質資料并加蓋單位公章;
2. 醫療機構運營情況調查表(衛統4表),同時報送紙質資料并加蓋單位公章;
3. 診所、衛生所、醫務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調查表(衛統6表,由區衛生局報送);
4. XX縣基本情況(衛統6表附表,由區衛生局報送)
(三)3月20日前須報送如下報表:
1. 衛生機構人力資源基本信息調查表(衛統2表);
2. 部分衛生機構設備調查表(衛統3表)。
醫療衛生機構醫保的管理制度 篇2
1、采購前必須查看有效證件。
2、建立登記賬冊,驗收時記錄到貨時間、生產廠家、供貨單位、產品名稱、數量、規格、單價、產品批號、有效期、經手人等。
3、存放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墻≥5cm。
4、一次性醫療用品用后必須經過毀形、浸泡消毒,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重復使用和外流,避免交叉感染。
5、建立使用、銷毀記錄,登記完整。
醫療衛生機構醫保的管理制度 篇3
為鞏固完善“學校衛生達標”的目標管理責任制,使清潔衛生工作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清潔衛生工作的組織領導。
1、學校衛生工作由學生工作副校長總管。
2、學校成立愛國衛生委員會,負責全面貫徹國家衛生法規,組織安排學校清潔衛生工作。
3、校愛委會日常辦事機構設在總務科。
二、清潔衛生責任區的劃分。
1、辦公室、教室、寢室、實驗實訓室、庫房極其周圍,由各科室、班(組)清掃。
2、全校公共衛生區域劃給各科室、班負責定期清掃。
3、臨時清潔工,由有關科室分別制定崗位職責,落實任務,嚴格考勤考核。
三、清掃時間。
1、各辦公室、寢室、教室、實驗實訓室、閱覽室每天清掃1~2次,庫房每周至少打掃一次。
2、公共區域每周課外活動打掃兩次。
3、食堂和各廚房必須每餐飯后打掃。
4、節日前的衛生突擊活動,由愛委會臨時通知。
四、檢查標準。
1、室內:窗明幾凈、無灰塵、無蛛網、無雜物、無痰跡、地面清潔、燈具無灰塵、用具擺放整齊。
2、室外:無垃圾、無磚頭石塊、無雜草、無積水、污水、陰(陽)溝暢通,寢室、教室外墻面無污跡痰跡。
3、廚房:食品清潔衛生,無腐敗變質食品;炊具清潔;家具、地面清潔,墻面潔白,無灰塵蛛網,保管室、冰箱、櫥柜內無異味。
五、衛生設施管理。
1、各辦公室、教室內的痰盂、雜物筐,由該室指定專人保管,愛護使用。
2、校區和走道設置的果皮箱、痰盂由清潔工負責保管和清洗,若損壞或丟失由清潔工賠償。
六、檢查評比。
1、檢查時間:各科室清潔衛生每月末由校愛委會檢查。國家法定假日前區政府開展的愛國衛生突擊活動,檢查時間臨時通知。學生檢查組堅持天天檢查。
2、評比:各科室清潔衛生和重大節日的全校性大檢查,由愛委會評定,等級分為最清潔、清潔和不清潔,學生清潔衛生由學生會檢查組按五分制評分,并堅持天天公布,每周、每月匯總。
七、獎懲。
1、最清潔單位紅榜公布,通報表揚和獎勵。
2、不清潔單位黃榜公布,限期改進。
3、全校清潔衛生得分的最后三名,全班當月獎學金下浮5%;不清潔的科室全科當月獎金下浮5%。
4、清潔衛生評定成績優良是文明科室、組、班級的必要條件,也是評選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