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醫務室安全制度(精選7篇)
幼兒園醫務室安全制度 篇1
1、凡各種注射應按醫囑執行,對有過敏反應的藥物注射前應做皮試。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對病人熱忱體貼。密切觀察注射后情況,發生反應或意外,及時報告醫生并處理。
3、保持治療室干凈整潔,定期紫外線消毒,防止無關人員逗留。
4、各種藥品器械分類放置,標簽醒目,字跡清楚。
5、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嚴禁使用患者自帶的一次性注射器具,以防發生醫療事故。
6、嚴禁重復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使用后消毒、毀型、定期焚燒,按照規定及時登記使用情況。
7、器械實施高壓消毒,定期更換浸泡消毒液:過氧乙酸,金星,康靈等不超過七天,戊二醛不超過3-4 周,鑷子等必須2/3 浸泡在浸泡液中。消毒物品必須貼標簽。
8、發生傳染病時及時做好終末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幼兒園醫務室安全制度 篇2
一、保持科室清潔,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預防交叉感染,工作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二、嚴格查對制度,認真執行醫囑,對容易引起過敏的藥物,在用藥之前按操作規程必須做好過敏試驗。
三、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嚴密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如有不良反應,及時正確處理,并報告醫生或急送上級醫院治療,杜絕醫療事故發生。
四、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器械消毒必須每天進行一次,定期更換消毒液,并做好消毒記錄。
幼兒園醫務室安全制度 篇3
為認真貫徹《幼兒園衛生工作條例》,使醫務室工作規范化,特制訂下列規章制度。
一、每學年對全校幼兒進行一次體檢,同時做好新生入學體檢和畢業班體檢工作,建立和健全每個幼兒的健康卡。
二、做好體檢、視力、疾病、藥品消耗等日常衛生統計工作。
三、協助愛衛會搞好幼兒園衛生工作,每學年一次對班級落實衛生包干區,每月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衛生檢查評比,及時公布檢查情況。
四、利用黑板報、畫廊、廣播進行衛生宣傳教育,每學期至少五次。并按教學計劃定內容、定時間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五、注射器要嚴密消毒,做到一人一次一針。
大、經常督促食堂做好飲食衛生工作,每周至少二次去食堂檢查衛生。預防食物中毒。
七、加強對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一旦發現傳染病及時報告防疫站,做好消毒。預防工作。
八、配合體育教研組,進行體育醫務監督,檢查場地、體育運動器械的'安全衛生,避免體育傷害事故發生。
幼兒園醫務室安全制度 篇4
一、搞好藥房清潔衛生工作,藥品擺放整齊,歸類存放。
二、建立好藥品檔案、嚴格把關,對急救藥、劇毒藥物單獨存放,上鎖保存。
三、司藥時做好查對工作、查對姓名、藥名、年齡、劑型、濃度、用藥時間和用法。
四、建立好藥品進、銷、存等帳目,做到心中有數,減少資源浪費。
幼兒園醫務室安全制度 篇5
一、科室造購藥計劃單,報總務處、體衛處審核。
二、購藥時,必須到學校指定的國有醫藥公司購藥。
三、嚴格把好質量關,杜絕不合格的藥品進入藥房。
四、購回藥品,必須由庫房保管清點后才能入庫。
幼兒園醫務室安全制度 篇6
一、幼兒園相關衛生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學習有關法規、政策,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醫務室購買藥品必須在衛生局指定的醫藥公司購買,不得直接跟廠方和藥商購買,買藥時要逐個進行藥品檢查,發現有偽劣藥品及離保值期藥品一律退貨,并調查追究經辦人。
三、每學期初進行藥品清理,對過期藥品、變質藥品進行登記,并注明藥品名稱、規格、數量、價格,然后經有關部門驗證后再銷毀。
四、醫生不開過期藥品,如領藥者發現過期藥品,立即退回處理。
五、發藥時要告訴幼兒怎樣安全使用藥品,并在藥袋上寫明每日服幾次,服藥時間、藥量、分幾次服完等。告誡病人不許超常服藥,警惕用藥過量引起的藥物中毒。
六、經常檢查醫務室電器設備,用電開關及線路若有漏電、斷電,應立即報告后勤處進行檢修,防止火災的發生。
七、醫務室使用壓鍋消毒時,誰消毒、誰負責,避免超壓發生爆炸事故。
八、醫務人員要堅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輸管,嚴防醫源性交叉感染。各種常用衛生器械要定期消毒、浸泡,每學期檢查1-2次。發現生銹、破裂,功能不全即淘汰。
九、條件不具備時,不要給病人注射青霉素或其他易引起過敏性休克的藥品,對危重病人要立即送醫院處理。
十、醫務室人員每周一次到體育課場地進行體育衛生監督,檢查體育場地及體育器械有無不安全因素。
幼兒園醫務室安全制度 篇7
一、藥品使用必須執行醫囑,認真做好“三查”“七對”工作。
二、使用藥品前,要檢查藥品質量、標簽、批文和有效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三、用藥前注意詢問有無藥物過敏史,在使用急救和劇毒藥品時必須反復查對。
四、靜脈用藥注意藥品有無變質,瓶口有無松動、多種藥物合用時注意配伍禁忌。
五、對近期藥品要認真查看,有無變質現象發生,對過期、霉變、潮解的藥品,必須執行報廢制度,集中銷毀、上報,并做好銷毀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