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氧氣庫管理制度(通用3篇)
醫院氧氣庫管理制度 篇1
人民醫院氧氣庫房安全管理制度
一、非庫房工作人員嚴禁進入。
二、嚴禁將火種、香煙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庫房內。
三、進入庫房的工作人員,必須穿棉制服裝。
四、不準使用金屬等物品敲擊氣瓶。
五、氣瓶必須定位、分間存放,空瓶和實瓶應分區存放,并有明顯的`標識。
六、存放氣瓶時應旋緊瓶閥瓶帽,整齊堆放防止傾倒。
七、保持庫房清潔衛生通風良好,庫房周圍10米內嚴禁有明火。
八、庫房必須使用防爆開關和防爆燈具。
九、經常檢查庫房配置的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效。
十、未經批準,不得隨意搬動、拆除庫房配置的消防器材。
十一、庫房內不得使用普通電源插座。
十二、工作人員離開庫房應隨手關閉燈具。
醫院氧氣庫管理制度 篇2
1、凡暫不具備住院條件,但根據病情必須輸液或觀察的.病人,可留急診科觀察、治療,觀察時間不超過48小時。
2、門診各診室的病人在急診科留觀或輸液治療時,由門診首診醫師全面負責病人的所有事宜,若病情有變化,應隨叫隨到。對病人的病情、診斷、疑似診斷、檢查、注意事項的內容,應在下班時向急診醫師進行床頭交接,且病歷書寫規范。
3、急診科醫師應積極處理各科在急診留觀輸液病人其病情變化時的情況,并聯系首診醫師或請相關科室會診,確保醫療安全。
4、凡在急診科就診留觀輸液的病人,由急診科醫師進行床頭交接,并做好記錄。
5、急診科注射室護士在治療前首先查看門診病歷及注射證,詳細了解病情,隨時巡視病房,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向首診醫生匯報,首診醫師應立即進行處理。
6、如遇有專科性較強的疾病治療時,門診醫師應根據情況收住專科,留觀中請專科會診。
7、急診科醫生、護士應對留觀室所有病人進行床頭交接,詳細了解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及治療情況,并做好詳細記錄。
8、嚴格執行病歷記錄有關規定:
①凡收住觀察室的病員,必須開好醫囑,按規定及時填定病歷,隨時規章制度記錄病情及處理經過。要求用黑色筆書寫,力求通順、完整、準確、整潔,不得刪改、顛倒。醫生應簽可辨認全名。
②因搶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注明。
醫院氧氣庫管理制度 篇3
一、 醫院應對醫務人員進行消毒隔離與預防知識培訓,為其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品,醫務人員應正確使用防護用品。
二、 醫務人員上班應衣帽整潔、操作時戴口罩;進入手術室、產房應換專用鞋;不得穿工作衣隨意出醫院;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標準預防,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三、 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應分室安置,同類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特殊感染病人應單間隔離。日常工作中應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根據疾病的傳播途徑,采取相應的隔離與預防措施。
四、 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應嚴格執行衛生部《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五、 治療室應分清潔區、污染區,標識清楚,醫務人員進入時應戴口罩、帽子;操作時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治療時應鋪無菌盤,抽出的藥液不得超過2h,各種溶酶不得超過24h,并注明開啟時間。碘酒、酒精應密閉保存。容器每周滅菌2次(也可使用一次性小包裝消毒液,使用時間為7天)。開放式的儲槽不應用于滅菌物品的包裝,置于儲槽中的滅菌物品必須使用小包裝。
六、 醫務人員應遵守消毒滅菌原則:進入人體組織、無菌器官、腔隙,或接觸人體破損的皮膚、粘膜、組織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接觸皮膚、黏膜的器具和物品必須達到消毒水平。
七、 根據物品性能選用消毒滅菌方法。耐高溫、耐濕物品首選壓力蒸汽滅菌;不耐熱、不耐濕的物品可選用低溫滅菌;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物品,應先去污染,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或滅菌;其中特殊感染病人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物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或滅菌。
八、 使用化學消毒劑時必須了解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響滅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時注意有效濃度,并按要求進行監測做好記錄。更換滅菌劑時,必須對用于浸泡物品的容器進行滅菌處理。
九、 病人使用的霧化吸入器、氧氣濕化瓶、呼吸機面罩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畢終末消毒并干燥保存。濕化瓶里應加滅菌水,每日更換。呼吸機的螺紋管、濕化器、接頭等可拆卸部分應每周更換2次。
十、 體溫表、止血帶應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壓計袖帶應保持清潔,如有血液、體液污染應及時清洗,并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劑浸泡消毒。
十一、 普通病區的物品表面、地面無污染時,需采用濕式清潔。當受到污染時先去除可見污染物,再清潔和消毒。擦拭布巾、拖布按要求清洗、消毒,干燥備用。特殊科室如手術室、產房、口腔科、檢驗科等部門的地面與物體表面應保持清潔、干燥,每天進行消毒,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劑濕拖或濕擦,遇明顯污染隨時去污、清潔與消毒。各室抹布要分別使用,不得混用。
十二、 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后,床單元必須進行清潔、消毒處理。各科室需監督檢查保潔員的清潔消毒工作,有特殊要求時應向保潔員交待清楚。換下的被服放入污物袋內,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點被服。
十三、 病房、治療室、廁所應有專用拖把,標記明確,分開使用,懸掛晾干,并定期消毒。
十四、 手部皮膚的清潔與消毒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十五、 按照衛生部《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合理處理醫療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