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廣播稿3篇
1:你知道廉潔文化包含哪些方面嗎?
2:早就知道了,包括:正直公正、勤儉節(jié)約、誠信守法、清廉無私等等。
1:是的,今天我們?yōu)榇蠹規(guī)淼氖怯嘘P(guān)誠信的話題——生命因誠信而美麗。
2:有人說,生命因探索而美麗,因為探索的成功點綴了生命的顏色;
1:有人說,生命因拼搏而美麗,因為拼搏的汗水澆灌了生命的花朵;
2:有人說,生命因執(zhí)著而美麗,因為執(zhí)著的信念透射出生命不屈的光澤……
1、2:而我們覺得,生命因誠信而美麗。
1:誠信是山,撐起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品格;
2:誠信是水,養(yǎng)育了華夏子孫非凡的人格。
1:誠信是兒時拉的"勾勾";誠信是青年時期那鐵骨錚錚的誓言;誠信是一絲淺淺的微笑,飽含真誠與理解;誠信是一個輕輕的點頭,蘊藏著一諾千金的豪氣。
2:誠信是小溪,能像打磨鵝卵石一樣,磨去生命的污漬;誠信是砂輪,能像打磨璞玉一樣,磨出生命的晶瑩亮澤。
1:誠信是一座橋,需要關(guān)愛和交流。誠信的付出應(yīng)該是無價的,無私的,不能心存雜念,不能有奉獻后索取的幻想,因為誠信是鏡子,攝入而不擁有,納入而不私藏。
2:誠信是向盲人過馬路時伸出的真誠的手;是向急著趕路而不小心踩著你的腳的人投去一個理解的微笑;誠信是與朋友約會時暴雨中站立不退的身軀。
1:誠信就是這樣,真誠,容不得半點的虛偽:信任,容不下一絲的欺騙。真誠與信任撐起了誠信不倒的軀體,撐起了誠信不屈的風骨。
2:朋友,請珍惜這份真誠與信任吧,它會使你的生命更美麗。
1、2:做誠信人,辦誠信事。愿每個人的生命都因誠信而美麗!
1:誠信中的“信”是什么意思?
2:請聽故事《曾子殺豬》
曾子又叫曾森,是孔子的學生,是一個十分誠信的人。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場上買菜,這時,曾子的兒子啼哭不止,于是,曾子的妻子,就對孩子說:“孩子,不要哭,媽媽一會給你殺豬吃”。
當妻子買菜回來的時候,卻看見曾子正在磨刀,很奇怪的問曾子:“你為什么要磨刀呀?”
曾子說:“殺豬給兒子吃”妻子十分納悶,問道:“為什么?”
曾子說:“不是你說的嗎?”妻子才想起剛剛說過的話“那不是逗逗孩子,你怎么當真了?”
曾子十分嚴肅的對妻子說,做父母的應(yīng)該為孩子做出榜樣,像你這樣言而無信,不就是等于在教孩子說謊嗎?
曾子的妻子羞愧的低下了頭,擄起袖子和曾子一同把豬殺了。
1:我認為曾子不僅是個誠信的人,而且是一個很偉大的父親。
2:是啊!同學們,讓我們在自己的心里播種下一棵誠信的種子吧,并讓它能在陽光雨露下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
男:采擷一屢陽光,編織七彩童年。
女:留住一陣春風,播撒希望明天。
男:付出一份真情,打造愛的世界。
女: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中午好!紅領(lǐng)巾廣播站又與大家見面啦!
女:今天我們節(jié)目主題是“廉潔文化進校園”說起廉潔,會有很多同學要說,那是大人的事,我們還是學生,不需要廉潔,俗話說得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反腐廉政要從我們抓起。
男:“廉潔”是我們中華民族美德傳統(tǒng)之一。使我們從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從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真正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親愛的同學們,孟子曰:“路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就讓我們一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務(wù)實的態(tài)度,勤奮的精神,廉潔的作風投入學習、社會中去中去!
女:自古以來,有關(guān)廉潔的故事,傳揚許許多多廉潔偉人,像老一輩革命先烈毛澤東,周恩來等。還有東漢時期南陽太守羊續(xù)。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等。他們的名我們耳熟能詳,他們的故事更是激勵我們一大又一代人。
男: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分享三個有關(guān)廉潔的小故事。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后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jīng)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并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 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十分清廉。后來他被朝廷調(diào)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shù)匕傩罩鲃訙愬X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后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 錢太守”
女:同學們,你們聽了這三個小故事一定和我一樣感觸很多吧。古往今來。歷史告訴我們,清正廉潔之日,則國家昌盛,葉圣陶爺爺告誡我們,好習慣要從小養(yǎng)成,因為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更要學會廉潔。
男:“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肩負著民族和國家的未來,我們的責任任重而道遠。作為學生究竟如何清廉呢?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攀比,更不要所謂的名牌,要充實自我,踏實做好每一件事,不要亂扔雜物,時時要有儉樸的意識,處處要有美化的環(huán)境。這就是我們盡本分能夠做到的。
女:古人云: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讓我們時時刻刻以別人為鏡子,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讓我們從小做一個廉潔,正直的人。
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nèi)バ憾鴱纳疲e小善而成大德,只有這樣廉政之花,才會在我們的校園開花、結(jié)果。
女:同學們,今天的播音到從結(jié)束下周三再見。
男:下周三再見。
同學們:
今天“紅領(lǐng)巾”廣播站的主題是“廉潔文化進校園”。剛開始聽說“廉潔”兩,同學們一定認為這是大人的事。俗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同學們我們是祖國未來,“反腐倡廉”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事。
“廉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我們同學從小就要懂廉潔,講廉潔。廉潔就是責任、節(jié)儉、自律、奉獻、知恥、誠實、惜物、不昧金、不攀比。
自古以來,我們祖國幾千年來的歷史上記載著許許多多的有關(guān)廉潔的故事,傳揚著許許多多講廉潔的偉人。像:老一輩革命領(lǐng)袖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等,東漢時期南陽太守羊續(xù)、北宋的包青天包拯、唐朝的著名詩人白居易、明朝的愛國英雄于謙等等,真是舉不勝舉,這些名我們都耳熟能詳。
今天我就為同學們講三個個關(guān)于廉潔的故事:
故事一: 羊續(xù)懸魚
東漢時,南陽太守羊續(xù),他憎惡當時官僚權(quán)貴的貪污腐敗,奢侈鋪張。他為人謙潔、生活樸素,平時穿著破舊衣服,蓋的是有補釘?shù)谋蛔樱俗氖且惠v破舊的馬車。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是粗茶淡飯。
府丞焦儉,是他的下級,為人也很正派,與羊續(xù)關(guān)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級生活太清苦了,他聽說羊續(xù)喜歡吃生魚,就買一條魚送給羊續(xù)。焦儉怕羊續(xù)拒收,就笑著說:“大人到南陽時間不長,可能不知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餉鯉魚’所以我特意買一條送給您,平時您把我當作兄弟,所以這條魚只是小弟對兄長的一點敬意,您知道的,我絕非阿諛逢迎之輩,因此,務(wù)請笑納!”羊續(xù)見焦儉這么說,覺得不收下倒是見外了,于是笑著說:“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
等焦儉走后,羊續(xù)便把這條魚,掛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儉又買了一條鯉魚,心想一年送一條總可以吧,知道買多了,羊續(xù)不會要到羊續(xù)府上,焦儉剛說明來意。羊續(xù)便指著那條枯干了的“三月望餉鯉魚”,說:“你去年送的還在這里呢!”焦儉愣住了,搖搖頭嘆口氣,帶著活魚走了。
故事二: 總理“罷宴”
據(jù)《人民日報》網(wǎng)報道介紹,“xx大”之后,總理的第一站到了貴州。在吃飯的問題上,他對自己和隨行人員要求特別的嚴格,謝絕基層同志的宴請。他對個人吃飯有“三條標準”,即:第一,不讓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進食;第二,要求飯菜夠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關(guān)于飯菜的質(zhì)量提出十二個:“清清淡淡,湯湯水水,熱熱乎乎”。
故事三: 周總理廉潔從政
周總理的廉潔從政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是實實在在的。70年代初,素有“苦甲天下”的甘肅定西連續(xù)20多個月沒有下過一場雨,許多群眾不僅缺衣少食,連飲水都十分困難。在中央召開的工作會議上,來自甘肅的宋平同志匯報了定西的災(zāi)情。周總理聽完匯報,神色十分嚴峻。他說,要想盡一切辦法把群眾組織起來,發(fā)展生產(chǎn),增加收入,改變面貌。后來,中央工作會議召開全體會議,周總理在大會上心情沉重地說:“我聽到了甘肅中部地區(qū)群眾生活困難的情況,心里難過,很不安。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眾生活還這樣困難,我作為國務(wù)院總理,工作是失職的,對不起那里的人民。”會后不久,總理便派工作組到甘肅,帶去糧食、棉衣、棉被等救災(zāi)物資。若干年后,當人們看到定西群眾仍穿著當年總理親自布置發(fā)放的棉軍衣時,無不感慨萬千。
同學們,你們聽了這三個小故事一定深有感觸吧。
我們祖國燦爛的文化史上,不僅有許多有關(guān)廉潔的名言,還有許多有關(guān)廉潔的詩詞。
我國明代的愛國英雄于謙。他一生為官清廉,為后人稱頌。他的一首《石灰吟》為千古傳頌: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不正是廉潔的最好寫照嗎?
歷史告訴我們:清正廉潔盛行之日,則國家昌盛;貪污腐敗猩獗之時,則國勢衰微。歷來清官受人頌揚;污吏遭人唾罵。
葉圣陶老爺爺告誡我們,好習慣要從小養(yǎng)成。我們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更要學會廉潔。
古人云: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見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讓我們時時刻刻以別人為鏡子,讓我們時時刻刻尋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做一個廉潔 、正直的人。讓這個社會成為一個廉潔 、美好的社會,我們的祖國才能成為一個廉潔之國,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