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廣播稿3篇
甲:三小之聲紅領巾廣播
乙:三小之聲紅領巾廣播
合:現在開始播音了。
甲:敬愛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下午好!
甲:很高興,我們的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如期相約了。今天由我們五(2)中隊進行播音,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本次播音共有兩個欄目:《紅領巾之聲》《美文欣賞》希望大家能喜歡。
甲:捧起鮮花,放飛鴿子,和平的中國又迎來了一個歡騰的十月;
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美麗的中國又迎來了一個豐收的十月。
甲:慶祝建國的喜悅之情還在我們的臉上洋溢,喜迎少先隊建隊64周年的興奮又躍上了我們的心頭。
乙:64年前的10月13日,在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黨中央就委托共青團建立中國少年兒童組織。1953年6月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從此,少先隊員有了自己的節日,自己的組織。
甲:中國少年先鋒隊在這64年的光輝歷程中,記載著成千上萬英雄少年熱愛祖國、英勇奮斗、不畏強暴、舍己為人等令人稱頌的事跡。
乙:親愛的同學們,少先隊和祖國母親一樣,都迎來了它的64歲生日,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你對少先隊的知識都了解嗎?下面請和我們一起溫故而知新吧!
甲:少先隊全稱是“中國少年先鋒隊”,你知道為什么以“先鋒”命名嗎?
乙:所謂的“先鋒”,原義是開辟道路的人,是為人民的利益走在前面的人。少先隊以“先鋒”的稱號命名,不是要求少先隊員起先鋒模范作用,而是要求少先隊員從小學習先鋒模范的偉大榜樣,準備長大繼承他們的事業,成為建設祖國的先鋒模范。
甲:紅領巾是什么?
乙:紅領巾是每個少先隊員的標志,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用紅領巾作為少先隊員的標志,就是要讓少先隊員繼承革命事業,為建設祖國,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每個隊員都應該佩戴它和愛護它,為它增添新的榮譽。
甲:作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不僅要知道我們隊的知識,還要會唱我們的隊歌。我們的隊歌名叫《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下面讓我們一起大聲唱出我們的隊歌,用歌聲表達一名少先隊員此時的感情吧!
播放《少年先鋒隊隊歌》
甲:看看我們胸前的紅領巾,回顧中國少年先鋒隊走過的每個堅實的腳印,我們驕傲,我們自豪,我們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為共產主義而奮斗!
乙: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美文欣賞欄目,請欣賞我們班王博衡同學的《家有“貴婦”》
……
甲:愿我們的節目能成為你的良師益友,帶走你的煩惱,送上無盡的歡樂!
乙:愿我們的聲音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伴你度過金色童年!
合:同學們,老師們,感謝你們的收聽!下周再見!
主持人: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中午好。伴著這熟悉的音樂,我們的美文誦讀廣播,又如約而至了。今天由六三中隊為大家主持美文誦讀廣播。我們將徜徉在美文佳篇的海洋里,用怡然的思緒感受文與聲音結合的藝術魅力;我們將吟誦在激情澎湃的情韻里,用冰晶的心境演繹出一份寧靜致遠的馨香之聲。期待您的排麥,讓我們感受您內心深處最美好的情感!下面請欣賞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主持人:《荷塘月色》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繪,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我們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帶著淡淡的憂愁走出家門,趁月色出來散心,順著幽靜的小路一路走來,自然而然地來到了日日經過的荷塘邊,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樣的美,比之白天又別有一番風致。荷葉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葉隨風起舞時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點綴其間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讓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態各異的:“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用上“裊娜、羞澀”二詞,在作者的眼里荷花儼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細致的工筆和絕妙的比喻,對荷葉的形神、荷花的資質進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繪,荷花、荷葉的優美形象似已展現眼前。
主持人:童年,是一方沒有污穢的凈土,是一片無遮無攔的明朗的天空。這里流淌著純真和甜美,總會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童年是樹上的蟬,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伙伴的迷藏…….總之,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幸福美好的。下面請欣賞古文《童趣》。
《童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主持人:作者以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來觀察事物。在他的眼中“夏蚊成雷”如“群鶴舞空”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他“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在他的筆下“一癩蛤蟆”也成為了“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明察秋毫的觀察力,特別是那顆鮮活生動,充滿奇異想象的童心,使這篇文章洋溢著新奇爛漫的童趣。
主持人:童話是羅盤,給孩子的成長航行指引方向。
請乘童話之船,駛進快樂的港灣……
下面請欣賞選自《安徒生童話》的《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的小女孩》: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赤著腳在街上走著。她從家里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她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著,另一只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他說,將來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當搖籃。
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她的舊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手里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可憐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她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再說,家里跟街上一樣冷。他們頭上只有個房頂,雖然最大的裂縫已經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風還是可以灌進來。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她敢從一大把火柴里抽出一小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這是怎么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墻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擺著精致的盤子和碗,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更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里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
她又擦著了一根火柴。這一回,她坐在美麗的圣誕樹下。這棵圣誕樹,比她去年圣誕節透過富商家的玻璃門看到的還要大,還要美。翠綠的樹枝上點著幾千支明晃晃的蠟燭,許多幅美麗的彩色畫片,跟掛在商店櫥窗里的一個樣,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畫片伸出手去。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只見圣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空中劃出了一道細長的紅光。
“有一個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說。唯一疼她的奶奶活著的時候告訴過她:一顆星星落下來,就有一個靈魂要到上帝那兒去了。
她在墻上又擦著了一根火柴。這一回,火柴把周圍全照亮了。奶奶出現在亮光里,是那么溫和,那么慈愛。“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
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她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她小小的尸體上。小女孩坐在那兒,手里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
“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人們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主持人:童話是一個令人神往又充滿奇異色彩的世界。在這里一切都有了靈性,花瓣上睡著可愛的玫瑰花精靈、森林里住著揮舞魔棒的小天使、海底里沉睡著的美人魚、草原上生活著的百合姑娘……各種鳥兒、動物、植物都會說話,都會表達情感。在童話的世界里可以滿足你的好奇心,可以讓你想象的翅膀吏加豐滿。它就像天空中的一輪明月,照亮孩子的童心;就像大海上的導航燈,引導孩子進入浩瀚無邊的快樂世界。本期的美文誦讀廣播到此結束!感謝收聽!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聽“美文欣賞”欄目,我是主持人,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是《舜帝的故事》。
舜是黃帝的后代,自幼在歷山(今址不確)一帶以耕田打漁為生,因其勤勞智慧,孝名遠播,深受當地人民愛戴。
然而,舜的家世卻非常不幸。母死父盲,繼母又奸詐,異母弟名象,也常欺侮他。一次,盲父令他挖井,并趁他在井下之機和象一起用土把井填上了。他們以為這次舜必死無疑,就開始高高興興地瓜分舜的遺產:象霸占了舜的琴、屋和嬌妻(即堯的兩個女兒),盲父與繼母則搶走了舜的牛羊和糧食。然而,正當象安坐在舜的屋中彈琴時,舜卻意外地出現在他面前了——原來,聰明的舜在挖井時就已在井旁開了一個出口,當盲父和象下毒手時,他便從旁邊的出口逃生了。象見舜還活著,嚇得面如土色,雙手僵在琴弦上,磕磕巴巴地說:“哥——哥,我一直都都都很想念你。”舜明知是假,卻仍笑著安慰象,并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愛護弟弟。這需要多大的肚量啊!
堯帝聽說此事后,對他更加欽佩。便讓他主管百官,代替自己管理天下。二十八年后堯帝駕崩,三年守孝期滿后,舜順天應人,榮登帝位,國號有虞,故后世也稱其為虞舜。
舜即帝位后,廣泛征求四岳等大臣的意見,懲罰奸佞,舉賢任能。一方面,他把共工、獾兜、三苗三人分別流放到北、南、西三方,又在羽山處死了鯀,使得邊疆皆服,民族和睦。另一方面,他啟用皋陶等二十二位賢人,使其各建奇功,百業興旺。其中著名的,要數啟用禹了。
當時,舜已61歲了,很想找一個品德高尚、聰明仁愛的繼承人。這時,曾經向堯舉薦過舜的四岳又出班奏道:“臣以為禹可用。”舜想了想說:“就是那個治水無功被我殺死的鯀的兒子嗎?”
“正是”,四岳說,“大王切不可根據父親來評價兒子,這禹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舜笑道:“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
不久,舜不避前嫌,啟用禹子承父業去治理洪水,也想借此驗證一下四岳的話。禹深感舜的信任,力圖報答,因而治理洪水時不辭勞苦,兢克業業。他經過長期實地考察,確認僅用父親堵決口的辦法根本不行,而必須以疏導為主。他就率領人民開山通澤,疏浚河道,不僅消除了洪災,大致確定了九州的區劃,更使各州恢復了生產,人民安居樂業。
舜帝很高興,便效法堯帝,將帝位闡讓給了禹。禹推辭不就,于是舜就暫時緩行,卻讓禹開始主掌百官,管理國事,雖無帝王之名而行帝王之實。
舜帝百歲那年到南方巡視,不幸死在蒼悟;后來葬在九嶷山,此地于是被后人稱為零陵(今湖南寧遠縣東南)。舜在即位后仍不斷去看望曾迫害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他的一生,是仁孝開明的一生,對中華民族淳厚民風的形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好了,同學們,今天的節目就到這樣,感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期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