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消防演練的廣播稿(精選3篇)
學校消防演練的廣播稿 篇1
甲:走進七彩童年,共享美好生活。本次播報的主題是:學消防安全,建和諧校園。
乙:謝佳金,你聽過“曲突徒薪,焦頭爛額”這對孿生成語嗎?
甲:當然聽過。這對成語出于《漢書·霍光傳》。說的是: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訪,見主人家爐灶的煙囪是直的,旁邊又堆有柴薪,這位客人便對主人說:‘您的煙囪應改為彎曲的,并將柴薪搬到遠處去,不然的話,將會發生火災!’主人默然,不予理會。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鄰居們共同搶救,幸而將火撲滅。于是,主人家殺牛擺酒,對鄰居表示感謝,在救火中燒傷的被請到上座,其余則各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坐,卻沒有請那位建議他改彎煙囪的人。有人對這家主人說:‘當初要是聽了那位客人的勸告,就不用殺牛擺酒,終究不會有火災。如今論功請客酬謝,建議改彎煙囪、移走柴薪的人沒有功勞,而在救火時被燒得焦頭爛額的人才是上客嗎?’主人這才醒悟,將那位客人請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消防要以“防”為主,以“消”作補救措施。
乙:我國的《新消防法》第二條“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絡。”是這個故事內涵的進一步提高與發展 。
甲:我們每個人幾乎天天都再與火打交道,一旦發生火災,尤其是火災初期階段,可燃物質燃燒面積不大,若發現及時,方法得當,就可很快將火撲滅,但人們往往發現火災后卻找不到滅火器滅火,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不少“滅火劑”,一樣能撲滅或控制小火,比如:濕布、食鹽、沙土、鍋蓋等等。
乙:食鹽,真的嗎?
甲:食鹽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鈉,在高溫火源下,能迅速分解為氫氧化鈉,通過化學作用,抑制燃燒的進行,吸收燃燒環節中的自由基。家庭中備的顆粒鹽或細鹽均是滅廚房和火災固體陰燃的滅火劑,食鹽在高溫下吸熱快,破壞火苗的形態,同時發生吸熱反應,稀釋燃燒區的氧氣濃度,所以能使火很快熄滅。
乙:然而在火勢越來越大,不能立即撲滅,有人被圍困的危險情況下,應盡快設法脫險。如果被困火場,在窗口、陽臺或屋頂處可以向外大聲呼叫;在白天可以揮動鮮艷布條發出求救信號,晚上可揮動手電筒。如果在高層樓發生火災,應捂住口鼻走樓梯逃生。
學校消防演練的廣播稿 篇2
各位、同事同學們:
今年新生報到后,我和學院黃院長一同前往學生宿舍看望新生。當問到學生:如果宿舍發生火災或地震等險情,要怎么辦?學生當時都有點懵圈,有的回答是要打火警電話,有的說是要趕緊跑,還有的說不會著火吧。總體來說,新生基本上缺乏安全防火意識,對火災等突發事件的處理流程不了解,毫無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和自救意識。
鑒于此,我認為,為了增強學生的安全防火意識,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掌握火災等突發事件的處理流程,提高處理突發事件過程中的協調配合能力和自救意識,有必要組織全院新生及部分老生班干部代表進行一場消防演練及消防知識普及活動。想法得到了所有新生認可。結合學校下發關于《級新生“五育并舉”第一課實施》的要求,我決定親自抓應急體驗這項活動,畢竟生命第一、安全大于天。
組織演練既要達到危險突發情況下的應急處變效果,又不能制造出恐慌,所以前期準備工作要做的很周全。一開始就確立自己為演練總指揮,討論制定消防演練,將學院輔導員與學生干部演練編組與職責具體分工。確立了"安全第一,確保有序;責任明確,落實細節"的演練原則。根據制定的演練,召集全體輔導員及班干部代表開展新生消防應急體驗工作部署會,并邀請學校保衛處消防科科長王國寶幫助指導。組織全體參訓學生于宏越達禮堂,講解了消防安全知識、逃生方法及注意事項。告知演練的時間、內容及要求,并做好演練宣傳。通過多次的演練場地實地考察,部署了各項相關工作,并對演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細節問題作出了相關的調整,確保本次消防演習能夠安全、全面、順利的進行。
正是因為前期準備工作做得充分,所以在演練正式開始后的模擬火情、發現火情、聯絡匯報、緊急疏散、滅火逃生、
傷員救治、指定區域集合、清點人數等環節過程中,學生井然有序,沒有發生任何意外,達到了演習的目的。
在此次演習過程中,加入了特別重要的環節,就是帶領學院心理委員會師生給撤離出來的學生做心理輔導,消除學生在經歷火災現場后產生的心理恐慌。為災后救治等工作奠定基礎。
此次演練結束后,在采訪學生們的感想時,同學們表示:在開始演練之前,大家還在嬉笑打鬧,認為是熱鬧、搞笑。但當演習開始宿舍那濃煙滾滾后才意識到,當你真的有一天面臨災難時、舉足無措時,曾經的這些教導突然出現在腦海之間,從而得救是多么的幸運。通過這次演習加強了自己安全防護意識,使自己在面對緊急情況的時候,懂得要保持鎮定、積極應對、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面對災難,豐富的理論知識基礎時必要的。就像學校開展的各種學習實踐體驗活動一樣,通過這種種的體驗掌握各種技能,從容應對各種挑戰和危險,再多的麻煩和啰嗦都是值得的。
此次演練,及時有序,路線清晰明確,達到了既定的標準。但也存在極其重要而又被所有人所忽視的問題。那就是所有人都是有所準備、有預判,有固定思路,有人的'情況下進行的消防演練。試問,如果真的發生火災,又有誰可以第一時間內搖起那撤離的警報,又有誰能臨危不亂,冷靜判斷,迅速滅火并及時撤離實現自救與呼救,可想而知,答案是否定的,估計當警報及時響起時還沒有人可以迅速反應出是因為什么,可能還會因好奇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災難。
在今后,我院將繼續開展相關演練,還要包括地震逃生、遇生化災害逃生等演練。所謂演習雖說是假的,但只有越接近真實,越突然,越讓人記憶猶新,讓每一個人對應急安全都有一種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的心態,讓每個人頭腦中都有一根緊繃的弦,這樣才能對突發災情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減少災害對人、物的損害,這樣的演習才是有效果的。
學校消防演練的廣播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俗話說:“水火無情”;“賊偷一半,火燒全光”。這一點也沒有錯,有多少例子可以證明,火災大多數是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就可能發生啦!可能就丟了一個煙頭,就會引發一場大的火災。有很多得人在一旦遇到火災的時候,就會發生一種心理上的慌亂,就是平時學會了一些逃生的方法也給忘了。在遇到火災的時候,一定不能慌亂,要有順序的逃生、報警。
這里有一個生動的例子說明增強消防安全意識的重要性。一位8歲的小女孩因為掌握了消防安全常識,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中,她用濕毛巾堵住口鼻,爬到樓外,成功脫險;在同一場火災中,一位18歲的大孩子,因沒有接觸過任何消防知識,從而被大火吞噬。
火災是無情的,許多人因為火災意識薄弱,從而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學校為了加強學生們的消防安全意識,特地舉行了多次消防安全演習,通過了這樣的演習,我深有感觸。
在舉行消防演習之前,我們班主任老師在班上跟我們講了許多關于消防安全的知識。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我們正聽得入迷時,一陣陣鈴聲似的警聲從我們耳邊傳來,我們保持了認真而鎮定的態度與快速的.腳步用最短的時間逃離了教室,整齊有序的向操場跑去,當我們跑向操場時,新的危機又出現了,一陣陣黑漆漆的濃煙向我們跑來,我立即想起了剛剛學的知識用手捂住了口鼻,并把腰輕輕的向前彎,然后才慢慢的跑出去,在跑出“火場”的那一刻,心里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火災不僅是一場災難,也是一場考驗,只有在火場中通過了才能生存。學習好安全的知識,遠離火災,珍惜生命,創造幸福生活。大火無情啊,吞噬了一個個生命,我們不能無動于衷,要“預防為主,消防結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增強自我的消防保護意識,提到保護能力,使自己在危難時能不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