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紅領巾廣播稿(精選3篇)
六月紅領巾廣播稿 篇1
音樂:
男、女主持人: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大家下午好!又到我們紅領巾廣播時間了。很久沒有和大家見面了。不知你們有沒有忘了你們的朋友?
我是駱明杰
我是張瀟月
女:今天,我們為大家安排的主要內容有《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內容、讀書注重六法、校園新聞。希望你們能夠喜歡。音樂之后我們就開始吧!
音樂:
男:首先,我們來聽二個故事。
某校五年級的學生——張華,今年開學時,同學都高高興興的背著書包上學了。他卻沒去學校,在家里很不開心。原來爸爸不讓他上學,讓他去打工賺錢。
女:張華只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屬于未成年人。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張華的爸爸已經觸犯了法律。同學們你們都有享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都有學習的權利。任何人都沒有任何的理由剝奪同學接受教育的權利。如果張華去打工找工作,屬于童工,任何單位不得招用他,否則也觸犯了法律。同學們想一想,這時張華應該怎么做呢?張華應該拿起《未成年人保護法》來保障自己受教育的權利。他可以用這部法律來教育爸爸,奪回自己的學習機會。不知道同學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例子。父母不讓孩子讀書,而讓他們去打工賺錢的。如果有,你可以積極向他們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用同學們自己的法律來保障自己的權利。
男:我們身邊觸犯《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例子非常多。程浩的爸爸就是。程浩是個非常活潑好動的男孩子。今年讀四年級了,可是他總是管不住自己。特別的調皮。為此他爸爸經常地打他、罵他。有一次,程浩拿了同學的東西。爸爸知道后非常生氣,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頓,并把他關在房間里不準他吃飯。
女: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父母對未成年人有撫養教育的職責。程浩的爸爸應該以適當的方法去教育他。而不能以暴力去體罰他。更不能經常性地體罰,用不文明的語言去罵他。程浩的爸爸沒有尊重程浩的人格。他爸爸已經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未成年人應受到國家、社會、家庭、學校的保護。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他們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今天,我們就是希望通過廣播讓同學們知道《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同學們關系是非常密切的。知道如何用《未成年人保護法》去保障自己的合法權利。當同學們的合法權益受到傷害時,應拿起《未成年人保護法》去保護自己。
音樂:
男:讀書要講究方法,只有方法對頭,才能有一定的收獲。下面就由我們向小讀者介紹一些,愿您從中獲得收益。
女:一是多翻法。魯迅先生曾說過:“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么,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看讀幾頁內容。”此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壞書的欺騙,還有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等好處。
男:二是設問法。這就是大體上了解一下書的結構和內容,然后合上這書,先自己想想。一邊散步,一邊自問自答: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再去細讀全書。
女:三是“五到”法。讀書要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腦到。“心到”是指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口到”指開口讀書,讀出聲音來;“眼到”指仔細瀏覽,目光專注;“手到”指邊讀邊做筆記;“腦到”指讀書時要善于動腦勤思考,多分析。
六月紅領巾廣播稿 篇2
(甲乙):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下午好!
(甲):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
(甲乙):今天由我們為大家廣播,希望大家能喜歡。
甲: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因此也使我們的身心存在了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來談談有關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首先請聽《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甲:根據世界心理衛生協會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并結合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我們把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為6個方面,即智力發展水平、情緒穩定性、學習適應性、自我認識的客觀化程度、社會適應性、行為習慣。
乙:(1)智力發展水平:雖然智力發展優秀者并不一定擁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發展水平低下,那將毫無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其智力發展應屬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甲:(2)情緒穩定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占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 緒變化。所謂合理的情緒變化是反應,當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時產生悲哀的情緒。此外,還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乙:(3)學習適應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松;對于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于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甲:(4)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小學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系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乙:(5)社會適應性:心理健康的小學生往往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務能由自己來料理,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樂于與同學、老師交 往,讓自己融入集體生活中,自覺用社會規范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來,與周圍的人群格格不入。
甲:(6)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征相吻合
乙:對照剛才的標準同學們可以自我檢測一下,下面我們進行一個心理小測驗,請聽題:
《當別人得第一》
在一次期末考試中,小博考了全班第一名,而小齊只得了第七。老師多次表揚小博。如果你是小齊,你會怎么做?
甲:(1) 很生氣,不再理小博。
乙:(2) 逢人就說小博的壞話。
甲:(3) 大方地走過去,握住小博的手,真誠地祝賀他。
乙:(4) 虛心向他學習。
甲:(5) 如果他有困難,真誠地幫助他。
乙:選(1)(2),這兩種做法不可取。不理他,說明你心胸狹窄。說他壞話就更不應該,這樣做損害了他人的利益。
甲:選(3)(4)(5),這三種做法都很好,說明你有博大的胸襟。你會進步更快,人緣更好。
(甲):有了好心情生活才會快樂,學習才會有進步,那《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 》呢?
今天我們交大家幾招:
(1) 不對自己過分苛求。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負定得過高,根本無能力達到,卻在別人面前天高海闊地談論起來,受到別人嘲諷后,終日郁郁不歡;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往往因為小小的瑕疵而自責。如果把自己的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自然就會心情舒暢了。
(2) 對他人期望不要太高。許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會大失所望,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何必要別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3) 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當你勃然大怒時,很多蠢事都會干出來,與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自制,把憤怒平息下去。
(4) 偶爾也要忍讓。要心胸開闊,做事從大處看,只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小事則不必斤斤計較,以減少自己的煩惱。
(5) 暫時回避。在遇到挫折時,應該暫時將煩惱放下,去做些喜歡做的事,如運動、看電影等。
(6) 找人傾吐煩惱。如果把心里的煩惱告訴你的摯友、師長,心情就會頓感舒暢。
(7) 為別人做些事。幫助別人不單是使自己忘卻煩惱,而且還可以確定自己的價值,更可以獲得珍貴的友誼。
音樂:
(乙):我還給大家帶來了一條心理調適的妙招:如何擁有快樂的心情呢?試試下面的方法吧:
1 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告訴自己:“今天我很快樂。”然后,對著鏡子笑一笑。
2 經常回憶過去美好的時光,比如,過生日的快樂情景,和同學們郊游時的嬉戲。
3 經常默念自己的優點。
4 看一些有趣的書。
甲: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可以:
1 聽
一首優美的曲子,或者唱歌。
2 去跑步、爬山,或者打球。
3 打掃自己的房間或書桌。
4 找一個信任的人,把心中的煩惱告訴他(她)。
5 將一個笑話給別人聽。
6 把不快樂的事寫出來。
想一想,你還有什么方法?把它們記在你的小本子上。
音樂:
甲:最后送大家校園安全歌:
乙:不完火,防觸電,
甲:陌生人,莫輕信,
乙:人遇險,即呼救,
甲:大樹下,高樓旁,
乙:勿躲雨,避雷傷,
甲:在樓上,禁扔物,
乙:安全第一最重要。
六月紅領巾廣播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20xx年4月23日是第xx個世界讀書日,是全世界讀書人共同的節日,請讓我們一起來紀念這個讀書人的節日。4月23日是世界文學的象征日,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等許多世界著名作家在這一天出生或逝世。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世界讀書日”,鼓勵人們發現讀書的樂趣。
幾年來,“世界讀書日”已成為許多國家讀者的一個節日。培根說:“讀書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正因如此,所有發達國家不論高層還是平民,都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國是舉世聞名的文化大國,歷代重視教育與讀書。古代有許多刻苦讀書的感人故事,比如“鑿壁偷光”的匡衡、懸梁刺股的孫敬和蘇秦、歐陽修的“三上”讀書、范仲淹苦讀的佳話等等,他們為書而生,為書而死,為書而樂,為書而苦,為書而貧,為書而瘦,幾千年來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應試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航船,引領我們從淺狹的'港灣駛向生活無垠的海洋,優秀的書籍可以讓我們盡情歡笑,讓我們奮發圖強,讓我們勇于創造!我們倡導讀書,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志向,選擇你所喜愛的書籍,潛心閱讀!讓我們人人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讀書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提高生活品位,在讀書中成長成才。
今天是第xx個“世界讀書日”:
在這一天,告訴親人和朋友: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讓我們共同享受讀書的樂趣。
在這一天,走進圖書館,拿起一本自已喜愛的書,并開始閱讀。
在這一天,向你的同學、朋友、親人推薦一本好書。
在這一天,邀三五好友,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活動。
從這一天開始,確立一種信仰: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時尚。
讓“今天你讀書了嗎”成為如同“今天你吃飯了嗎”一樣普遍的問候和關心。
讓我們記住: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我們的節日!讓我們記住:閱讀是成長的基石,閱讀是精彩人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