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節紅領巾廣播稿(精選3篇)
六一節紅領巾廣播稿 篇1
第一章——開篇語
程翔宇:尊敬的各位老師
董藝: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
劉洋:送去五月的芬芳
王子菡:迎來六月的時光黨世斌:我們的心像怒放的花朵
程翔宇:蕩起一片歡樂的搖籃
董藝:六月是童年的搖籃,
張輝:是童年的夢鄉
劉洋:六月有童年的沃土,
張輝:有童年的太陽
黨世斌:六月是一支歌,
張輝:是支幸福的歌
王子菡:同學們,我們邁著喜悅的的步子走進了六月,走進了我們自己的節日。
合:”六一“兒童節
董藝:盡管我們只是一棵幼苗,但我們驕傲的生活在父母的懷抱
劉洋:盡管我們只是一顆小星星,但我們幸福的閃亮在老師的身邊
黨世斌:在這美好的節日里,讓我們滿懷感激之情的說一聲
合:謝謝你們,爸爸媽媽!謝謝你們,辛勤的老師!
程翔宇:五年級八班,”慶六一“班級聯歡會,現在開始
第二章——文藝演出
1劉洋:首先,請小小朗誦家:李欣,為我們帶來詩朗誦,大家歡迎
2程翔宇:李欣朗誦的真好,我都陶醉了呢
董藝:是啊。誒!大家記不記得,在《格林童話》中,有一個家聞戶曉的童話故事,里面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經常戴一頂紅色的帽子,所以大家叫她
王子菡:叫小紅帽!不過,那可是一個很老的故事了。我這里有一個新版的小紅帽,大家想看嗎?好,下面有請荊小荷等同學為我們帶來”新版小紅帽“
程翔宇:值得一提的是,這完全是我們班同學自編、自導、自排的呢!大家鼓掌歡迎
3張輝:真好看呀,我都沒看夠呢
黨世斌:你沒看夠嗎?下面,讓我帶同學們穿越歷史,去看一段歷史劇吧
張輝:好呀好呀!是什么歷史劇
黨世斌:是”荊軻刺秦王“
劉洋:那可好看了!我們快去看吧
4黨世斌:哎,看了前三人的表演,我也想露兩手呢
董藝:行啊,你要表演什么
黨世斌:唱歌是我的強項,我當然唱嘍
董藝:唱什么
黨世斌:我和馬帥兩人要唱”中國少年“
董藝:有請
5王子菡:看了黨世斌與馬帥的表演,我也想演個節目
張輝:唱什么呀
王子菡:中央一臺曾演過一個連續劇,叫”咱家那些事“,我唱那里面的主題曲”好大一個家“
張輝:掌聲歡迎
6黨世斌:大家聽過雙簧嗎
王子菡:當然聽過了,記得去年六一兒童節時,五班的張翼飛同學和他的爸爸就表演了雙簧呢
黨世斌:嗯,不過今天,我們班的兩位小才女要現場為我們表演一個新雙簧,大家掌聲歡迎
7董藝:這雙簧可真精彩啊!
程翔宇:是啊。董藝,你見過吉他嗎?
董藝:見過呀,不過是在電視里
程翔宇:今天,我們班的一位小吉他手要為我們彈一首好聽的曲子——歡樂頌
董藝:好呀,我們快去看吧
8劉洋:下面有請我們班的三位樂感十分好的女生——范曉曄、李淼淼和李春曉,為我們演奏古典音樂,大家鼓掌歡迎
9程翔宇:你知道嗎?我們班有一個小小魔術家。去年六一聯歡會時,他表演的魔方就讓同學驚嘆不已。今年,他又要表演魔術
劉洋:那不就是趙海成嘛!下面請欣賞由趙海成帶來的魔術
10王子菡:趙海成表演的魔術真精彩呀
劉洋:是啊。下面請安丁霖同學為我們帶來一首歌曲”心術“
王子菡:大家掌聲有請
11程翔宇:誒,大家聽說過”三句半“嗎
劉洋:沒聽說過呀,你給我們介紹介紹吧
王子菡:三句半是一種中國民間群眾傳統曲藝表演形式。每段內容有三長句一半句。一般由3人演出,三人說三長句,最后1人只說簡短兩個字的半句,故稱”三句半“。三句半一般押韻、同調,詼諧搞笑,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說唱曲藝。
劉洋:聽起來好像很精彩,今天誰給我們帶來這個精彩的節目呢
程翔宇:當然是我們班三個可愛的女生——周小雨王美玲董藝他們了。
第三章:結束語
程翔宇:新世紀的太陽是我們的
董藝:新世紀的鮮花是我們的
王子菡:托起夢想,讓她閃亮在未來的天宇
張輝:踏響大地,讓童心乘著春風飛行
劉洋:成長在祖國的懷抱里,我們格外幸福
黨世斌:成長在黨的陽光下,我們朝氣蓬勃
合:我們是祖國的春天,我們是祖國的希望
程翔宇:幸福的時光卻總是太短暫
王子菡:快樂的日子總是那樣匆忙
董藝:日照市新營小學五年級八班六一兒童節聯歡會到此結束
合: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天天快樂!
六一節紅領巾廣播稿 篇2
甲:采擷一縷陽光,編織七彩的花環。留住一陣清風,播撒希望的明天。,
乙: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溫馨的世界。帶走一絲煩惱,讓快樂與你同行。
丙:紅領巾廣播站又如期與您相約在周四的午間!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中午好,
甲:我是
乙:我是
丙:我是
人們常說“言為心聲,行為心表”。講文明,懂禮儀是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更是展現自身修養和素質,樹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手段。我們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于世。作為新世紀接班人的我們,更應走進歷史,了解這屬于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下面請聽古人尊師禮儀故事《程門立雪》。
(乙:)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后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鉆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睡著了。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一尺多了,而楊時和游酢并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楊時這種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正是由于他能夠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學業進步很快,后來終于成為一位全國知名的學者。各地的人,都不遠千里地來拜他為老師,大家尊稱他為“龜山先生”。
(甲:)聽了這個故事,我被楊時的尊師重道、虛心求學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后,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臟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學習和工作的開展。如果缺乏教養,不懂文明禮儀,大家都不歡迎,怎么與人交往,立足社會呢?
社會正在進步,時代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我們就必須講禮儀,有著高素質才能跨進新世紀的門檻,成為一個合格的新時代公民。古人云:“自修齊,至治平”。不錯,要干大事,就必須先學好禮儀。羅曼羅蘭也說過“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正在接受著知識教育,更應該知書達理、舉止文明、談吐得體,提高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樣才能學好知識,成為一個有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的合格中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像普列漢若夫所說的“道德的基礎并不是對個人的幸福的追求,煞是整體的幸福,即對部落、民族、階級、人類的幸福的追求。”
“孔融讓梨”——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為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雖然還是一個乳臭未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種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滿腹經文,卻只懂得說,不會做的大人要強百倍。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后人所傳頌贊揚,就是因為四歲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禮儀。如果一個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禮儀的人,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為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會自夸自大,相反一個無修養、無道德的人,將會到處炫耀自己的功勛。就像宣永光所說的那樣“無道德,是狗材。無知識無道德,是棄材。既無知識又無道德反自以為有知識有道德,是殺材。”
而一個不講文明禮儀的人,也將跟不上潮流,被社會所淘汰。在學校,我們應該做到尊敬師長,認真聽講,和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回到家應該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場所應該講秩序、舉止文明、輕聲細語。我們還要愛護花草樹木,熱愛大自然,熱愛一切生命。能以“謙”、“儉”、“勞”三字為立身之本,而補余之不足。
乙:)那我們在學校又應該以怎樣的準則來規范自己的文明禮儀呢?做到安全文明在校園呢?
(甲:)我們小學生要著裝得體,堅持每天穿校服、佩戴紅領巾,堅持講普通話,體現出我們學校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因為穿著、語言、精神面貌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
(乙:)升旗儀式,最為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艷。此時此刻,國旗
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脫帽行隊禮,不負于“禮儀之邦”這個美譽。
(甲:)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
(乙:)課余活動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后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主動問好。
(甲:)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接下來為大家講述一個小故事,題目是《釘子》,希望這個故事能給你在生活中與朋友更好地相處提供一些方法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于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
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后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聽了這個故事我有個想法: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節目最后為你揭曉上期有獎問答的答案以及獲獎名單。經常用鹽水漱口對春季預防感冒有幫助。你答對了嗎?好多同學將鹽水寫成了咸水,錯別字可是我們學習的敵人噢。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分清“鹽”和“咸”兩個字。本期獲獎的同學是:
請以上兩位同學聽到廣播后到播音室領取獎品。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們衷心地祝愿:紅領巾廣播站能成為你的良師益友,愿它能帶走你所有的煩惱,為你帶去無盡的歡樂;
愿它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伴隨你度過金色的童年。感謝大家的收聽,再見。
六一節紅領巾廣播稿 篇3
主持人:甲——崔宇辰乙——張宵曼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上午好!
甲:冬天到了,天氣漸漸轉冷,希望我們的“校園之聲”紅領巾廣播站 能在這寒冷的冬日 給你帶來一絲絲暖意。
乙:我是主持人——張宵曼
甲:我是主持人——崔宇辰
乙: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校園廣播。
甲:下面請聽“我的掃雪見聞”
乙: 上周二晚上下了一場大雪。第二天早上,我們振華學校的每一位老師和同學都踏著厚厚的積雪,按時來到學校。此時的校園,銀裝素裹,變得分外妖嬈。
甲:在校長和老師們的帶領下,各個班級的同學們都冒著寒冷出來清掃各自門前的雪。你看,一、二年級的小同學在排著隊,一人一簸箕地輪流往草坪里端雪,我們三年級的同學也不甘示弱,爭先恐后。四、五、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干得更是熱火朝天,那場面多感人呀!
乙: 就在這時,幾位五年級的大哥哥拿著鐵锨走過來了,原來他們是來幫忙的。還是大哥哥們的力氣大,不一會兒的功夫,我們門前的積雪就被他們一掃而光!還沒等我們開口說些感激的話,他們就“呼啦”一下子跑開,又去清掃甬路上的積雪了。
甲:此刻,甬路上的學生越來越多,都是些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還有那些身先士卒的老師們!特別是我們的校長和主任,一邊鋤雪,一邊指揮,時刻提醒著同學們要注意安全;還有高嗓門的劉老師在給大家喊“加油!加油!”在老師們的關心和鼓舞下,大家干得更帶勁了。
乙: 你瞧,宋萬振同學一手拿著簸箕,一手往簸箕里扒雪,手套都快濕了,可他也全然不顧。
甲:還有陳世逾、王啟巖等同學,個個都干勁十足。他們的臉蛋兒紅紅的,嘴里冒出了一團團的白氣。多可愛的大哥哥們呀,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乙: 掃雪戰斗很快就結束了,這時廣播里傳來了清脆悅耳的歌聲:“我們歡樂的笑臉,比那春天的花朵還要鮮艷。我們清脆的歌聲, 比那百靈鳥還要婉轉。誰見了我們都要稱贊,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
甲:歌聲悠揚,傳遍了整個校園,傳遍了整個大地……
乙:此時,雖然是隆冬季節,但是卻給我帶來了春天般的溫暖!
甲:同學們,人的一生中最美好最純真的,是校園生活,人的一生中最短最快的,也是校園生活,讓我們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為學校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吧!
乙:時間過得真快,紅領巾廣播站又要和大家說再見了,
甲:同學們、老師們,感謝您的收聽!
乙:下次同一時間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