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端午節廣播稿(通用3篇)
小學生的端午節廣播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中午好!
6.x,就是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被人們稱端陽節。那為什么叫端午節呢?原來,“端”在這里就是開始、開頭的意思。“五”和 “午”在古代是可能通用的。古人認為,“五”是陽氣始盛之數,因此五月的第一個逢五日就叫“端午節”,也稱“端陽節”。關于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19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后來,秦國軍隊攻占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汩羅江。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后,紛紛劃著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進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劃著船沖進洶涌的波濤,象征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寄托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19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為了讓同學們充分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氣氛,學校在籃球場上設置了端午節各班同學作品展示區,希望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去觀賞。
小學生的端午節廣播稿 篇2
節日是生活給予人們的饋贈,在翹首等待的過程中充滿了驚喜,所有的準備都是甜蜜的。
端午是個特別的節日:雄黃酒,艾草,香囊,五彩絲線中國是個神秘的國度,由此可見一斑吧,美麗的傳說和人們的宗教情節,讓這個節日平添了幾分靈性和熱鬧。
節日的前一天,是最有氣氛的。端午也不例外,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小街道,空氣里彌漫的是節日的味道。到處是人們挑賣的花花綠綠的香囊,粽子,雞蛋,鴨蛋一切與節日有關的東西。人們格外忙碌和歡快,為明天準備著。這就是幸福的生活吧,看人們對待節日的態度就知道了。
街頭一個老人吸引了我們的視線,她手工編織和縫制的東西與眾不同,做工有點粗糙,但看得出格外用心。有花束,還有孫悟空等,那花朵上趴著一只布做的蝴蝶,腦袋上甚至還支棱著兩根硬的胡須,用布捻成有縫好的;那猴子的手一丁點大,五個手指頭卻分明得很這已經是一種民間工藝,只有她這一代人還保留著這樣的虔誠,技藝和審美。身旁是她的女兒,說她九十多歲了,被報紙和電視都采訪過,就愛倒刺這個。老人和她的手藝都成了這個街頭的藝術品。支持她的做法,也是為了給孩子討一點福氣,就買了一束花還有她親手搭配和剪下的五彩絲線。
年年端午,只有今年是在家包的粽子。我和妹的提議,初期我媽是反對的,說街頭哪哪賣的都是,更何況我那么笨手笨腳。
東西早買回來了,我媽只好妥協。
我和妹包了二十來個粽子,一個個胖嘟嘟的,歪三倒四,綁著紅色的棉線。我們很享受過程,覺得生活就應該是這樣,親手包制生活的味道。我的一家親戚,每個節日都過得一本正經,每個人都很用心,不敷衍,我在他們家過了一個端午,煮好的粽子在爐子上小火悶了一夜,那味道香軟粘滑,是我吃過最好味道的粽子,那個端午也是像模像樣,最有端午的味道。傳統節日就應該保留傳統的習俗,尊重和珍惜這種習俗,日子才不會在時光流逝中褪色和寡淡下去。
我們買了艾草,明天一早要插到門頭的,據說可以辟邪。可喜的是,賣艾草的到處都是,生意奇好。習俗正日漸走入城市,被更多人認可和傳播,大俗大雅。
我們還打算明早迎著第一縷陽光是采摘露水,如果用來洗眼睛,就一年不會生眼病,還有賴頭草,用來煎蛋,預防小孩的暑氣。
多么熟悉的構思,又多么遙遠,我是在什么時候在端午來臨的時候有這種情調和心情的?那是在我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吧,那年我不過十多歲,一恍,就是十年過去了。正如池莉所說:終于發現太陽還是太陽,青山還是青山這是多么好!
小學生的端午節廣播稿 篇3
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節約用水是每個公民應有的職責,如果一個水龍頭1秒鐘漏掉一滴水,一年便會漏掉360噸水。長期以來,人們普遍都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他們不但不愛惜水,而且任意浪費揮霍。比如:把煙頭、碎細廢物倒到廁所里沖掉;為了接一些冷水,而白白地浪費掉很多水;停水期間,忘記關上水龍頭;洗手、洗臉、刷牙時,讓水一直流淌著……
其實我國的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并不豐富,地區分布并不均勻,再加上污染,使水資源更加緊缺,所以自來水也是來之不易的。
祖國淡水資源缺乏,我們應該要更加地去珍惜和節約它。據分析,每個家庭只要注意改掉浪費用水的壞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只要大家都注意節約用水,水荒才會遠離我們,我們的生活才會安定、和諧;環境才會優美、舒適。
水是生命的泉源,是農業的命脈,是工業的血液。為了避免更多的水荒,請珍惜每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