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者年度工作總結
【篇一】
參加文化志愿者服務已經整整一年了,回首這一年來在楊井鎮文化站的工作經歷感觸頗多。感謝定邊縣文體廣電局對于我的信任和這一年來從事文化志愿者服務給與我大大力支持。
一年來,楊井鎮文化體育工作在鎮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在縣文體廣電局的正確指導下,通過狠抓文體基礎設施建設、搞好文化活動、做好20xx年度“三區”人才文化志愿者服務工作、積極參加市縣舉辦的各項文化體育活動、主動融入縣鎮城市建設大潮、搞好宣傳報道工作等,逐步提高我鎮的文化體育工作水平,擴大了文化體育工作的鄉村覆蓋面,更好地發揮出文化陣地的引領和輻射作用,使我鎮在新農村建設中突出了文化建設這個重要環節,呈現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個文明”齊頭并進、文化經濟各領風騷的大好局面。
一、參加文化下鄉演出
此活動旨在推進城鄉文化建設,提升文化的感召力。提高農民群眾的綜合素質,豐富農村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農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協調群眾文化發展,為農村創造和諧溫馨的生活和文化氛圍,幫助廣大農民更快更好地投入到的生活當中去。
此項活動的開展,共參與文藝演出44場,編排文藝節目26個,進入村莊演出,服務人次達1萬2千人次,節目形式多樣、寓教于樂,文藝演出多在露天席地進行,老百姓看了覺得親切、貼近,多數節目采用編演身邊的人和事,反映良好,都說唱自己人演自己事比看電視劇、電影的大戲更有趣,同時我也和百姓一起吃飯聊天,問長問短,
使我在活動中放下心情投身農村,走到百姓家炕頭,覺得是一次生活體驗,又是創作素材的收集大好機會。為營造“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農村文化氛圍貢獻出了力量。
二、送出一本書、貢獻一份熱
關注農村,凝聚愛心,為農村架起一道了解外面世界的橋梁;為農村的群眾,建立起愛心書社。將志愿者的精神發揚光大,使更多的人感受到社會人心的溫暖,享受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此活動一經開展,得到縣鄉各級領導重視,自愿者的積極響應,深入農家書屋開展圖書登記,發現現配書籍的不足之處,積極調撥農民急需的圖書6400余冊,開展當面傳授知識,開展文化講堂,積極為群眾解答問題,突出解決農村種植、養殖、手工藝、土木建筑等知識傳授講課活動,同時把當時解決不了的重點問題收集整理成冊,遞交給相關部門的學科技術人員,請專家予以傳授。共開展講座,服務群眾,解答技術問題,充分保障了圖書下鄉知識投送整個鏈條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為農村的人民群眾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送一本書,獻一份熱。
三、文化藝術傳遞
結合全縣群眾文化活動展示,通過開展教、傳、授活動,輔導農村開展文化節目創作、編排,實現文化站、文化室、文化戶聯合資源的配置,給他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進一步培養農村人民群眾搞文藝的基本水平,從身邊的人和事寫起,結合生產生活的普遍性,把生
活搬上舞臺、融進文藝當中,針對性開展創作指導活動6次,輔導農村業余文藝創作人員65人,開展文藝節目編排輔導9次,輔導120人次,編排節目9個,主要集中于農民喜歡的戲曲聯唱、潞安鼓書、秧歌等題材,節目短小精干深受廣大群眾喜歡。
四、志愿者互聯成果斐然
我根據業務特點聯系其他鄉鎮文化志愿者,在實際服務當中,各組通過相互配合完成工作任務,對于熱點問題通過召開討論會解決,科技下鄉工作組通過編排快板、數來寶等節目開展宣傳活動,既可以將科技知識傳授又能增強老百姓學知識的興趣,便于理解便于掌握,圖書服務組可以通過科技專業人員開展農村科技講座活動,編印宣傳資料發放,從書本到講授再到田間的服務模式,這種三合一的服務模式可以使農民拿得到、學得快、好實踐,帶動一個地方帶動一批人,把文化志愿者下鄉活動開展的有實效、有成就、有根基。
志愿者活動是年內的新事物,我們也是逐步進行,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要使工作有成效,還要使我們的活動受歡迎,每年帶動一個點,不僅要把文化知識傳授給農村,還要讓農民學會自主學文化辦文化管理文化,依托文化站、文化室、文化戶的帶動作用,做成一個文化網絡,跳出小圈圈成就大視野。
為貫徹落實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豐富和活躍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定邊縣建設了一支有專業技能和志愿精神的群眾文化工作隊伍,本著“奉獻社會、志愿服務、關心他人、共同進步”的準則,
旨在響應我國精神文明的建設,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為城鄉群眾提供專業性、公益性、經常性文化服務,推動了我縣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通過一些列的志愿者文化服務活動,展示志愿者的風采,展示新時代志愿者的良好精神風貌,使人們更加了解志愿者這個特殊的群體,擴大志愿者群體的影響力。同時也豐富志愿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文化志愿服務的發展,為創建科學、高雅、和諧的楊井鎮文化社區貢獻力量。
發展社區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xx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精神具體體現。通過文化志愿者服務,促進我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繁榮。堅持以人為本,以群眾對優秀精神文化的迫切需要作為志愿服務的著眼點和立足點,努力為群眾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廣泛普及“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理念;弘揚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主要內容的志愿精神,讓文化志愿服務成為一個愛心專遞,精神升華和時尚引領的時代潮流。作為一名文化志愿者,努力促進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活安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我作為文化志愿者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充分發揮志愿者帶頭作用。積極發揮自己的文化特長,吸引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文化活動中來,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為建設文化
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是積極參與社區文化活動。參與社區組織的各類學習、講座、宣傳教育活動、文化體育活動,提高自身素質。聽從文化志愿者服務中心指揮,樹立良好的文化志愿者形象,不圖報酬,甘于奉獻,努力為基層百姓服好務,做一名社區文化活動的傳播者、踐行者。
三是身體力行弘揚社會新風尚。認真弘揚踐行志愿者精神,感恩社會,熱愛黨、熱愛祖國、團結鄰里,組織開展積極向上的群眾性文體活動,提高生活品味。同時,為社區發展建言獻策,群策群力共譜幸福和諧樂章。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一如繼往,更加盡職、盡責,把我們的全部精力奉獻給社區文化事業,爭取取得更優秀的成績。
【篇二】
20xx年,**市文化志愿者服務隊在**市文化志愿者服務隊、**市志愿者服務總隊的帶領下,努力提升文化志愿服務管理規范化、服務常態化、項目品牌化、運作社會化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隊伍制度日益規范,文化志愿服務體系不斷健全
1、**市根據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等8部門《關于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的實施意見》精神,充分利用本市公共文化設施,發揮優勢,打造特色鮮明的文化志愿者服務隊伍,在深化志愿服務上推陳出新。20xx年*月,市文明辦與市文廣新局共同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市文化志愿服務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文化志愿服務體系。
2、目前**市文化志愿者服務隊設置了**個分隊,分別為: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評彈團、書畫院、*劇團、文化產業公司、紀念館、*廟、局機關、文物保護志愿者服務隊。
3、能不斷吸收社會成員充實到文化志愿者隊伍中來,*名志愿者在**省文化志愿者網站上登記了信息,另有*名志愿者在**市志愿網上進行了登記,
4、專門創作了《之歌》,歌曲召喚文化志愿者用真誠共創美麗新美好情懷,目前這首歌已運用在各種志愿活動場合中,讓文化志愿活動有了新的精神動力,延伸了文化志愿者的精神空間。
二、各類活動多點開花,文化志愿服務品牌不斷優化
1、打造好“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站點。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各文化場館設置了固定的“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向全社會公開服務內容、活動制度、服務時間段等,并分類設置了雨衣、藥箱、充電寶等便民服務項目。
2、打造好文化惠民服務品牌。文化館志愿服務隊能用“流動演出車”開展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情暖”惠民服務20xx年在全市巡演多場次,*劇團“百姓大舞臺”惠民服務送戲下鄉多場,團“進百村”、“戲曲進校園”公益演出近場。另外,文化館志愿者還輪流晚上值班,確保文化廣場每天夜間免費開放服務市民廣場舞。
3、打造好社會教育服務品牌。文化館利用館內設施,組織各文化志愿者定期免費輔導戲曲歌舞的業余愛好者,開設京劇、越劇、滬劇、評彈、錫劇、舞蹈等科目共8個班,全年共培訓*人“,公益影院”每年公益電影場次,電子閱覽室堅持8小時免費開放;圖書館舉辦公益講座多期,并開展了、等志愿活動;博物館利用優勢將展覽開展送展覽服務;美術館開展“志愿者帶你看展覽”暑期志愿活動,并于10月為來的孩子開展了“家鄉美”志愿活動;*廟志愿者服務隊于20xx年1月成立,開展國學講座、拓碑培訓等志愿活動。
4、打造好文物保護品牌。局機關文物保護志愿者每月一次巡查,及時報告文物安全隱患,制止了多起文物違法違規行為。
5、打造好服務社會延伸服務品牌。成立了由多人組成的“周電影院文明引導”文化志愿者服務隊,每周五下午到城區各電影院值勤,勸導不文明行為,并確保了影院的環境衛生。
三、培訓宣傳努力跟上,文化志愿服務成果取得突破
1、結合實際,開展一些文化志愿者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培養文化志愿者骨干,使他們成為服務的中堅力量。20xx年3月**日,博物館組織志愿者近**人赴博物館培訓,后來還多次在館內實地培訓,幫助他們提高文博知識和志愿服務技能,經過評審考核,新一期的*博志愿者在今年*月**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上崗。圖書館、美術館、紀念館今年也吸納了新的志愿者并開展業務培訓,以此廣泛吸引志愿者參與文化志愿服務,助推志愿服務專業化、特色化和精準化。
2、3月,美術館被省委宣傳部等*部門聯合授予首批“**省公共文化設施學雷鋒志愿服務示范單位”榮譽稱號。
3、宣傳好文化志愿服務。能建立好文化志愿服務信息員隊伍,撰寫好相關信息,通過文廣新局app、文明網、**市文廣新局黨建網等宣傳,弘揚“文化志愿精神”,讓更多的人了解、認同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并參與到志愿行動中來。20xx年,啟動了文化志愿微信打卡,及時記錄好服務時間,提高了志愿者的積極性。總之,能以*立體化的交流網絡,密切志愿者之間、志愿者團隊之間的聯系,向全社會展現文化志愿者隊伍的工作動態和充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