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區上半年就業服務和勞務輸轉工作總結
區政府:
上半年我區就業服務和勞務輸轉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下,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針,按照“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就業方針,堅持統籌城鄉就業,一手抓就業再就業工作,通過發展經濟增加就業,落實優惠政策扶持就業,強化職業培訓促進就業,提供服務幫助就業,千方百計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一手抓勞務輸轉,采取找門路、搜信息、建基地、擴隊伍,注重領導抓、信息引、典型推、服務促等一系列有力措施,鞏固老基地、開辟新領域,不斷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推動了全區勞務輸轉工作健康快速發展。截止6月底,全區城鎮新增就業978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1%,失業人員再就業391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6%,再就業率為48%,開發公益性崗位797個,安置“4050”人員再就業144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30%,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累計輸轉城鄉勞動力 5.6萬人(次),其中有組織輸轉1.6萬人(次),完成全年任務的80%,培訓農民工2.1萬人,創勞務總收入1.01億元,完成全年總任務的50%,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進一步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一、工作作法:
1、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區委、區政府始終把勞務輸轉和就業再就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及時安排,專題研究步署,同各鄉鎮、街辦、兩個職專都簽訂了XX年勞務輸轉和就業工作目標責任書,靠實了工作責任。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結合目前我區實際情況,區委、區政府又制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勞務輸轉工作加快勞務經濟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我區今后勞務工作總體目標任務及各項工作措施。目前,我區已建立了以區就業服務局為中心,23個街辦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站及7個鄉鎮勞務工作站為依托,8家民辦職介所為補充,以隴東職專、職專及35家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為陣地,以省勞務辦駐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設立的辦事處為安置點所構成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工作組織體系,在全區各鄉鎮行政村聘用了97名兼職勞務工作信息員。還建立了月匯總、季匯報制度,對就業和勞務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定期統計、匯總,并嚴格按照工作目標責任制兌現獎懲,逐步形成了級級靠責任、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新格局。
2、打造服務平臺,完善服務職能
我們利用中心勞動力市場大廳設立的從失業登記、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失業金發放、檔案托管的“一站式”服務流程,對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免費開展了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還創新信息服務手段,在“191”(要就業)互聯網站設立了最新就業信息、政策法規查閱、人才資源庫等窗口,累計訪問人數1萬多人次;中心勞動力市場共為189戶用人單位和2458名求職人員提取供了咨詢服務,進行職業指導1667人(次),市內介紹成功403人(次),組織勞務輸出860人(次)。其次依托 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平臺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各街辦社區普遍建立了企業用工、求職登記、職業介紹、失業登記、優惠政策落實、開發公益性崗位、企業離退休人員等動態管理臺賬,實現了“工作職責到位、政策落實到位、資金投入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在城區開發了797個共益性崗位,組織愿意從事公益性崗位的 550 名下崗失業人員(含市直)參加再就業培訓班,隨后安置483名就業困難人員(含市直)從事社區衛生保潔、治安巡邏、社區服務等公益性崗位,隨后市、區勞動保障部門逐一落實了符合條件的“4050”人員的養老保險補貼。
3、創新工作思路,成立機動車輛看護隊
由區政法委牽頭,區人勞局、就業服務局積極配合,選聘的50名大齡下崗失業人員經培訓后已上崗對城區機動車輛停放實行統一管理,進一步協助理順城區交通秩序,維護良好的城市形象。看護隊員工資除每月領取公益性崗位補貼225元外,還可從停車費中按比例提成,月工資高于320元。隊員由市公安局分局城交隊配發標志袖章,并負責日常管理。
4、發展民營經濟,增加就業崗位
發展經濟是解決就業的根本出路,是帶動就業,擴大再就業的源泉。我區把發展民營經濟和第三產業作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措施來抓,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家政服務、信息服務業、房地產、通訊業等新興服務業,同時區上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依法保障、放手發展”的方針,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全面進入各個行業和領域,培養壯大民營經濟帶頭人隊伍,鼓勵民營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制,使金塬公司、百佳超市、隴運三力快客公司等一大批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全區通過發展第三產業、民營經濟增加648個新的就業崗位。
5、加大培訓力度,提升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