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總結500字(精選3篇)
去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總結500字 篇1
今天,周末,海安,38℃高溫依舊是毫無懸念!可還是擋不住義工朋友們公益路上的步伐!盡管南屏敬老院義工活動8:30才開始,而崔益寬,石廣壽等幾位老義工在7:30就到了,(從曲塘趕過來的,一來就沒閑,在幫老人理發呢),到8:15時全到了!作為本次活動領隊的我,被37名義工朋友的愛心感動著!在把所有新老義工召集起來,做了一個簡單活動流程介紹后,大家就開始為老人服務起來了!有的幫老人剪指甲,有的給老人刮胡子,張懷榮給老人們量血壓,徐波忙著把義工聯帶給老人們的西瓜進行切塊,發放給老人降溫。王美琴會長帶隊的業余理發師(崔益寬,石廣壽,謝紅波,周素祥)這次有5個人,在敬老院給老人們理發是個大工程,這些業余理發師現在都成了義工聯的專業理發人才了!看著他們井井有條為老人們理發,我是由衷的佩服呀!
這次活動,大小孩子有十幾個,他們都是的隨同爸媽一起來義工的,有的陪老人聊天,有的給老人按摩,有的給老人送西瓜,特別是當孩子們爭著給老人們唱歌和表演跆拳道時,看老人們笑得好開心呀!……作為一個老義工,我是深有感觸的,在不影響我們工作學習生活的情況下,應該對社會進行適當的回報,當把做公益當成一種習慣,相信對每個人身心都會有收益的!
不知不覺,兩個小時的活動就結束了!最后感謝所有參加本次活動的新老義工們,你們辛苦了!
下一周末我們再見哦!
去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總結500字 篇2
“尊老、愛老、敬老”不僅僅是一種從“孝道”延伸而來的道德和義務。更加是一種對老年人所承載的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學習,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必然環節。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展能人,在弘揚“孝道”之美德的同時,更加有責任和義務傳承好老人們身上所盛載的傳統文化,使之發揚光大,造福社會。
5月26日,展能LP33團隊一行,懷著“孝道之心,學習之心”走進了石龍鎮敬老院,進行了LP33團隊的第二次敬老社區活動。此次是在總結5月19日樟木頭敬老院社區活動經驗的基礎之上,由團隊自主策劃完成。活動目的清晰、過程分工明確、隊員配合默契。
7點30分,全體隊員準時在敬老院門口集合,帶著用社會愛心人士的善款事先準備好的各種生活用品、水果、糕點等慰問品進入敬老院。在之后短短的30分鐘時間內,隊員們按照分工各司其職,有分發慰問品的、有打掃衛生的、有布置舞臺的、有安排場地的、有引導老人入場的……。敬老院的每個角落都有隊員們不怕臟、不怕累、熱情投入的身影。
8點鐘正式開始社區活動,隊員們都爭先搶后地親近老人,有分發禮物的、按摩的、拉家常的、修指甲的、理發的……,老人們盡顯歡顏,連連道謝。過程中,還穿插團隊帶去的老人們喜歡的聯歡節目,因老少時代不同,而各自出演的代表性經典節目也不同,相互呼應、各放異彩。
9點半鐘社區活動宣布圓滿結束。回顧整個過程,隊員們在隊會分享時感悟良多。“敬老院”本身的出現是好是壞?老人的身心健康如何關愛?老人身上延綿了千百年的精神文化如何承載?年輕人對老年人的社會責任又何在?在智慧的展能團隊里面都能夠找到答案。“尊老、愛老、敬老”是我們面對老人時最基本的心態,我們堅信此次敬老院之行給老人帶去的這份關愛、積極、陽光、謙恭和溫馨,將成為社會的標桿和榜樣,為營造全社會尊老、愛老、敬老的良好風尚,培養和提升社會公德意識起到應有的作用。傳遞愛的接力棒,我們感到自豪、感到光榮!
去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總結500字 篇3
在此次“嘗試做家鄉風味面食”活動中,我們班分為涼皮組、燴麻食組、油潑輥棍面組、餃子組、煎餅卷菜組,共五個小組。雖然活動沒有電視上熱鬧,但也別有一番情趣。
綜合實踐活動是促進學生思維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發展的巧梁。只有把時間和空間讓給學生,才能使他們的能力正真得以發展。少一些包辦,多一些幫助,是我們指導教師應該做的。“學生能做的事情,絕不包辦代替。”這是我作為指導老師的一貫宗旨。所以,在這些此活動中,我大膽放手,讓同學們親自實踐常用面試的制作加工過程,親身體驗勞動的艱辛。“教師的作用是學生服務”,在本次活動中,我積極為學生提供條件。如做家長的工作,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培訓”工作。在剛開始時,由于我們有向家長解釋清楚,有些家長不理解說“有書不好好念。學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又多哈用。”后來,經過不斷努力,我終于做通了家長的思想工作,是家長認識到活動的重要性,取得了他們的理解與支持。
反思整個活動過程,我深深認識到現在的孩子實踐能力太差,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論什么事都是父母包辦。通過這次活動好多同學也知道媽媽每天為自己做飯不容易、很辛苦。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學習之余也可以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好多同學把自己的餃子、涼皮、煎餅拿到學校給老師吃,還說“自己做的東西就是好吃”,有的同學還要親自表演呢!通過實踐活動學生的自理能力得到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得以提高,了解新事物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時小組合作精神得以體現,明白團結就是力量,一個團結的集體沒有辦不到的事。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深地感到新課改下綜合實踐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作為學生的指導教師,我認為最重要是應該放下架子,作學生的合作伙伴,和學生一起成長。
新的教育思想是建開放的學校,而綜合實踐活動課正好似優異的嘗試,教師只有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紅字倒下,積極探索,才能實現培養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