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總結(精選3篇)
小學體育課總結 篇1
“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來源于喜好的情緒,而情緒則是興趣的直觀反映。如何激發小學生在體育課中的運動興趣,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淡談自己的淺見。
一、要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是體育與健康課程重要目標之一。一般來說,從興趣的產生到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要在運動參與過程中逐漸形成,要和學生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利用原有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產生新的興趣。只有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才能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二、教材安排和教學方法多樣化,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生理、心理、智力、身體素質等因素的差異,從學生實際出發,認真制定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順序和教學方法。如學生在學習一個新的動作時,通過直觀、生動、優美的示范和簡單的講解后,盡快讓學生去嘗試練習,為了避免單調的練習產生疲勞,而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趣味性較強,對小學生更有較大的吸引力,能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在教學新動作的同時,把游戲貫穿到教學中去。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重視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興趣,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從頭到尾一味反復練習著老師教給他們那“機械化”的動作,從而導致許多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教師只有掌握學生的情趣變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方法,掌握技術,提高運動成績。如教學齊步走時,成人化、軍事化的訓練會讓孩子產生畏難情緒,我采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如“螞蟻搬家”、“兩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等等,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了教學內容,最終實現學習目標。
三、創設一個愉快的教學環境。
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氣氛沉悶,教師“滿堂灌”。采用“填鴨式”教學,課堂無歡聲笑語,這樣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思維的發展。新課程改革要求要創設一個愉快的教學環境。只有課堂“活”起來了,學生才能主動、活潑地發展。
游戲化的教學方法是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最好方法。總之,只要讓學生“寓體育于興趣之中”,就會讓學生們感受到體育活動的無限快樂,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體育活動。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和效果。學生能否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興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激發學生在體育課中的運動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不斷加強教學研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即使相對單調枯燥乏味的內容也會變得豐富多彩。
小學體育課總結 篇2
一個學期不知不覺地就過去了,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回顧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心里總有一股心滿意足的感覺,美滋滋的,就像收獲果實一樣,是經過自己和家長們的辛勤勞動換來的!
這學期,我擔任一、二年級的體育課教學,對我來說,學生都是全新的,一切從頭開始。低年級學生自理、自律能力較弱,老師要不停地說教,一節課下來喉嚨都喊干了,說明上課的效果是很實在的!下面總結幾方面的教學工作:
一、完成廣播操教學工作
廣播操教學是本學期最辛苦的工作,老師體力消耗比較大。一年級學生協調性比較差,得慢慢來。每次課除了分上下肢教學和整體模仿教學外,還請優秀的學生領操員帶操,讓學生不斷地加強動作記憶,并通過課間操老師的現場指導以及課外練習加以鞏固。經過2月的學習,考核時全年級有40人達到優秀,大部分達到良好水平。二年級學生雖然在一年級學過了廣播操,但時間長了,動作容易走樣,需要重新復習和糾正錯誤動作,同時培養學生認真做操的好習慣,提高鍛煉效果。有個別新轉來的學生沒學過低年級的廣播操,也有的做得還不是很規范,家長們會主動向老師要教學光盤或者提供視頻網址,以便在家里指導孩子,這種家庭式教學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操的質量。在體育節廣播操表演中,低年級學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整齊劃一的動作呈現給了家長們和老師們。
二、完成跳繩教學工作
跳繩也是本學期考核內容。通過學習跳繩,發展身體協調性和彈跳力,同時增強學生的胃腸功能和心肺功能。該單元教學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進行練習,做到堂堂課練習15分鐘,采用自主練習、老師指導和集體計時練習的方法,每一個階段都提出新的高要求,讓學生不斷加緊練習,并通過課后完成跳繩作業,培養學生主動鍛煉的自覺性。考核時一年級優秀率達到65%,二年級達到70%以上,沒有達到及格和優秀的學生,在期末補考中也進步了,大大提高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家長們的督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的家長親自做示范,給孩子更細心的指導,還不斷向老師咨詢學習的方法。通過家校配合,最后取得優良的成績,學生、家長、老師都滿意!
三、順利完成《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任務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是本學期的又一個教學重點任務,在開學初的家長會和QQ群中也作各項考核的宣傳,讓學生和家長了解要求,引起重視,不斷深化課外達標鍛煉。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低年級有三項:身高標準體重、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在日常的教學中,重點進行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的學習,考前一個多月進行堂堂練,不斷強化動作質量。坐位體前屈主要發展柔韌性,在教學中我除了進行形體舞壓腿練習外,還安排學習武術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定跳遠主要是發展爆發力,在教學中我先重點給學生學習上下肢配合動作,掌握一定的協調性,指導學生雙腿用盡全力起跳的同時兩臂也用向前上方擺起,從而加大全身的力量。為了給學生和家長中途反饋信息,我還利用QQ群發布相關的達標標準以及公布目前能達到優秀和尚未達到及格的學生名單,一來樹立榜樣,促進后進生,二來讓家長們繼續協助老師按時完成課外體育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達標考核結果還是令人滿意的!一年級坐位提前屈優秀率74%;立定跳遠良好以上率70%;二年級坐位提前屈優秀率將近60%,立定跳遠優秀率達到51%。全體合格率100%。
四、指導學生參與體育節活動
一、二年級的學生第一次參加體育節,心里都很興奮,都很想代表本班參賽,表現出非常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為了配合班主任做好參賽運動員的選拔工作,幾乎每個項目都進行了小測試,擇優錄取,并進行了技術指導,讓學生發揮最佳的水平。此外,低年級還有籃球運球比賽,賽前也利用體育課進行練習和選拔,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運球技巧比較困難,所以班主任也利用班隊課給學生加以指導和練習,使參賽的學生基本做到運球穩定不脫手,順利完成比賽任務。
一個學期就這樣在轟轟烈烈的奮斗中結束了,學生不僅學會了運動技能,發展了身體素質,還深深體會了運動的樂趣。特別是家長們大力的支持讓我深受鼓舞。新的學期我要加強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懂得鍛煉身體和加強自我保健的重要性,還要傳授更多的新知識,等待我們的是新一輪的挑戰!
小學體育課總結 篇3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學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體育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品質,可以培養人的健全人格和奮發向上、頑強拼搏的精神,增強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質,促進身心健康而全面的發展。回顧一學期的學校體育工作,即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找出了不足,下面從以下幾點簡單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思想、認識統一、目標明確
我校領導十分重視體育工作,把它作為學校工作的一件大事來抓。首先把它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之中,學期初在行政會議上聽取體育工作計劃,并予以審議;學期結束聽取總結匯報。對于學校舉行和參加的重大體育活動,則在行政會議上予以協調安排,給予人力、物力、時間上的保證。學校領導還親自督促全校大課間活動,以推動學校的體育工作進一步發展。
1、建立激勵制度,搞活體育教學工作
學校長期以來,堅持每天對各班進行大課間、保健操評分考核以外,還對各班參加體育活動、體育比賽的結果,作為評選文明班級、優秀中隊的重要依據。這樣大大加強了年級組長和班主任老師對體育工作的重視,不同程度的促進了學校各項體育活動的開展。
2、抓常規,出成效
本學期日常工作中我校注重加強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班主任、體育老師平時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每天上午的大課間,學生一聽到音樂,就會自覺地站好隊,排著整齊的隊伍下樓,隨著音樂的節奏做操、跳集體舞、做游戲;體育課在體育委員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快、靜、齊”的從樓上走到樓下指定的地點站好隊。班級的組織性紀律性得到了加強,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互助互愛的精神,班級的凝聚力得到了提高,為良好班風的形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繼續實施新課標,改革體育課堂教學
準確把握新課標的實質,切實理解體育課程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堅韌的意志品質、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協作精神、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等方面發揮體育課程的獨特優勢作用。體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對傳統競技運動項目,進行教學手段化的改造與拓展、延伸、創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本學期備課組積極開展相互聽課活動,課后討論其中的得失。人人上好研究課,特別是對青年教師的課進行了重點探討,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不足處,以后可以改進。
三、加強管理,促進體育教學工作。
1、抓好體育課教學的過程管理。
體育課是一門學科,而且是一門“主課”。既然如此,就必須認真對待,加強管理。學校要求教研組做到學期有計劃,有總結;活動有分工,有措施;成績有紀錄;資料有積累。分管領導定期檢查。并要求體育教師根據學校場地器材條件,認真備好課,做到備課、備人、備場地,充分利用40分鐘的課堂教學,抓好學生的體育常規教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有機地結合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學校領導定期和隨機檢查教案,隨時進行聽課和評課。堅決杜絕無教案上課和“放羊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