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援助工作總結(精選3篇)
幫扶援助工作總結 篇1
自“困難群眾幫扶中心”成立以來,我們突出了信訪接待、生活救助、醫療救助、助學救助、就業救助、法律援助六項主要職能,創建了直面對接、快捷幫扶的一站式服務形式,實現了幫扶工作由節日活動性向長效機制性的轉變,由典型幫扶向結構幫扶轉變,由單純辦事實向保障和監督轉變。經過創新發展,我區幫扶領域不斷擴大,幫扶功能不斷完善,幫扶效果更加明顯,困難群眾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至目前為止,“幫扶中心”共接待職工來信、來電、來訪1825件次;幫扶困難群眾1724人次,發放幫扶款、物折合共計x萬元;其中生活救助1207人次,醫療救助193人次,助學救助84人次,就業培訓209人次,職業介紹31人次,法律援助28人次,現將本幫扶中心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重實效,形成了多樣化的幫扶機制
我們著力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工會運作”的困難群眾幫扶中心和“送溫暖”工程的長效機制,認真分析本地涉及全區、與職工合法權益相關的、關系社會穩定的主要問題,針對職工再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勞動安全等當前突出的問題,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
1、信訪接待。向來信來訪職工提供法律、法規、政策咨詢;解答有關疑難問題;調處勞動糾紛;掌握、分析、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本“幫扶中心”共接待職工來信、來電、來訪2053件次;其中實施困難救助654人,為他們送去了困難幫扶金x萬元。
2、生活救助,解決困難群眾生活難問題。“幫扶中心”堅持開展“雙節”送溫暖活動,目前一年一度的雙節送溫暖活動已經形成機制,堅持不懈,成為具有工會特色的幫扶活動,得到了廣大職工的認可和社會各屆的贊揚。本“幫扶中心”共救助生活困難群眾634人次,送去慰問金x萬元。確保了不讓一名困難群眾因家庭困難而發生意外。
3、醫療救助,解決困難群眾就醫難問題。對患重病、大病、長病的困難群眾給予了相應資助。協同衛生等部門落實對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本共慰問患重病、大病、長病的困難職3人次,送去慰問金x萬元。
4、助學救助,解決困難群眾子女上學難問題。8月27日,在沙灣區沫若中學階梯教室舉行了金秋助學金發放儀式。由區總工會、教育局、民政局主辦,區委常委、區宣傳部部長先斌等領導出席,全區首批66名受助貧困學生參加了發放儀式,共發放助學金13萬元。其中“幫扶中心”幫扶困難大學生12名、高中生5名,發放助學金x萬元。
5、就業救助,解決職工就業難問題。再就業是困難群眾脫困解貧的根本,因此我們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多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幫助困難群眾再就業。充分發揮基層工會組織和工會職業介紹機構的作用,為困難群眾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服務;根據勞動力市場需要,為困難群眾提供免費崗位培訓服務。
6、法律救助。解決困難群眾維權難問題。一是成立了“職工法律援助站”,依法維護職工尤其是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我們聘請專職律師常年值班,無償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二是拓寬維權渠道,豐富維權內容,對合法權益確實受到侵害的困難群眾,工會借助自身和社會的法律服務力量,為其提供相應的法律服務救助,或者指導其向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二、加強協調,營造良好的困難群眾幫扶環境
加強“幫扶中心”工作協調,建立和暢通了勞動、民政、經委、財政、司法、教育、衛生、城建、信仿、工會等部門協商解決困難群眾問題的渠道,形成黨政群企和有關部門協商解決困難群眾問題的工作機制。各級工會組織在黨委的領導下,主動承擔起關心困難群眾的具體責任,努力爭取有關方面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信息支持,對于職工反映的需要移交政府有關部門解決的具體問題,及時移交政府有關部門,并督促問題得到合理解決。
三、積極拓寬幫扶資金渠道,完善資金管理
1、竭力爭取區政府撥款、區工會經費投入、社會捐助等多種形式籌措資金。竭力向政府申請定期向幫扶中心撥付資金,并將有關支出列入財政預算;工會調整經費支出結構,在相應的預算科目中單列出幫扶中心的經費額度,逐步增大幫扶資金支出在工會經費支出中的比例。做好動員社會各界開展捐款捐物活動。
2、建立了完善的資金管理制度,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嚴格資金使用和管理。
3、接受政府審計部門和工會經費審查部門的監督,并建立和執行物資登記、統計和幫扶款物發放的管理制度。
四、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幫扶效力
1、切實加強對幫扶中心工作的領導,成立工會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幫扶中心組長由區總工會主席擔任,成員由工會副主席,工會保障、女工、組宣等相關業務人員組成。幫扶中心小組定期對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形成工作合力,切實做到為困難群眾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2、幫扶中心向社會招聘了3名有一定勞動法律、法規基礎知識的人員為固定的工作人員,負責“幫扶中心”的日常工作,并聘請1名常年律師為“幫扶中心”的法律顧問,負責代理“幫扶中心”訴訟或非訴訟案。
3、幫扶中心硬件設備齊全。在區委一樓建立了幫扶中心專用辦公場地,并配備了電腦、電話以及辦公桌、文件柜、接待室等辦公設施。
4、建立健全了困難群眾檔案。根據《樂山市總工會關于補充完善困難群眾檔案的通知》要求;區總工會高度重視,把往年上報的困難群眾檔案重新完善、健全,至9月中旬共完善困難群眾檔案2053份,為更好的開展送溫暖活動打好了基礎。
5、制定了完善的幫扶中心工作機制。如幫扶中心工作職責、主要職能、工作流程、申請程序、幫扶救助標準等,并上墻公示。
6、幫扶對象明確。對基本生活救助、醫療救助、困難群眾子女入學救助等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幫扶中心困難群眾對象和標準。
7、幫扶中心工作程序清晰,做到“四有”:有接待登記、有送達辦理、有辦結報告、有幫扶檔案。
五、存在問題
1、資金籌集難。資金是困難群眾幫扶中心開展工作的物質基礎,也是建立工會幫扶長效機制的基石。但是現在幫扶中心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經濟基礎薄弱,缺乏持久經濟支撐,沒有穩定的金來源渠道,制約了工會幫扶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2、與社會保障體系缺乏有效溝通和銜接。困難群眾幫扶中心作為工會幫扶工作的'平臺,基本上是工會自己單獨運作和管理,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和協調不夠,與社會其他組織開展的救助活動聯系更少,沒有將社會其它救助資源有效利用。
3、幫扶力量有限。作為社會團體,無論是在經濟上、政策上、信息上都無法與政府職能部門相比,幫扶的力度不夠,對困難群眾不能從根本上給與扶貧救助。
六、下一步的打算
1、最大限度的爭取黨和政府的支持。幫扶中心的所有工作,是協助黨委政府解決問題,排憂解難。當然,要使領導認識上取得一致,工會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大力宣傳困難群眾幫扶中心,要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以來自企業和職工群眾實際的第一手材料來證明幫扶中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以工作實績不斷取得黨和政府的認可。
2、形成幫扶中心內外協調的工作機制。目前,困難群眾問題涉及的人數多、范圍廣、工作領域寬、政策性強、原因復雜、解決起來難度較大,需要動員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齊抓共管。要不斷拓寬與政府有關部門協調解決困難群眾問題的渠道,建立定期聯系、溝通和共同解決問題的制度,積極爭取有關方面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信息支持。同時幫扶中心與工會各部門之間,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協調制度,形成合力,共同幫扶困難群眾。
3、建立穩定的資金籌措機制。要通過政府撥款、工會經費投入、社會捐助等方式籌集資金。積極爭取政府對幫扶中心的資金支持,通過多種形式籌集社會資金,努力拓寬資金和物資籌措渠道。工會要加大對幫扶中心的資金投入力度,拿出必要的經費用于幫扶中心。
4、建立幫扶中心工作長效機制。一要健全制度。幫扶中心要建立信訪接待、職業介紹和培訓、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項制度,落實工作責任制,實行規范化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二要配備一支政治和業務素質過硬的幫扶工作隊伍,將一批具有一定政策理論水平和群眾工作經驗、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的人員,充實到幫扶工作隊伍中來。三要加強對幫扶中心的組織領導,工會主要領導人要親自抓、負總責。定期研究幫扶中心工作,對職工群眾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進行研究,提出解決的辦法和意見,在人、財、物方面提供必要幫助。
幫扶援助工作總結 篇2
在20xx年,我鄉幫扶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扶貧辦的具體指導下,在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根據縣委、縣政府要求,把幫扶工作當成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來抓,結合政府工作的特點,動真情、謀良策、出實招、辦實事,扎扎實實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從智力上、技術上、項目資金上幫助,全面完成了幫扶工作任務。現將我鄉幫扶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領導,明確責任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一是成立幫扶工作領導機構。按照《中共XX縣委辦公室XX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20xx年定點聯系幫扶扶貧新村工作的通知》(資委辦〔20xx〕35號)安排,由惠民幫扶站等部門共同聯系。成立了以鄉長周衛東任組長,黨委成員、紀檢組長王鵬為副組長,黨委成員、幫扶站負責人為成員的對口幫扶工作領導小組。二是深入聯系幫扶點開展調查研究。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扶貧村建設工作,多次召集有關方面的同志聽取情況介紹,研究幫扶措施,制訂幫扶規劃,并親自帶隊,多次深入到幫扶村,協調落實措施,檢查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情況,幫助村“兩委”解決實際問題。三是落實幫扶責任。堅持將對口幫扶扶貧新村工作列入議事日程,納入目標管理,與年度目標考核掛鉤。實行“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科室對口抓,層層落實好幫扶工作責任制,把幫扶工作的目標細化具體到科室和人,各負其責,確保了幫扶的落實。四是明確幫扶目標。為突出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結合政府工作部門特點和幫扶村的實際,制定了幫扶規劃和聯系鄉鎮村結對共建幫扶工作方案,明確了幫扶的總體目標、共建形式、具體措施,奠定了幫扶工作基礎。
(二)督促檢查,狠抓落實。一是幫助石碑村、伍堡村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建設一個好支部,培養好帶頭人,鼓勵發展農民技術協會,形成“支部+協會,農民得實惠”的發展態勢。二是幫助管好用好扶貧資金。按照專款專用,公開透明的原則,協助石碑村、伍堡村建立扶貧資金管理制度、工程質量監督小組、村民理財小組,實行村務公開、帳務公開,保證扶貧資金的專款專用和及時到位,用到實處。三是選準一條致富好路子。結合兩個村的地理和環境特點及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讓農民的年均收入真正得到提高。四是加強與村社的聯系,特別是在引進農村技術性人才上提供人才保障服務。
(三)建立聯系幫扶工作制度。一是每名領導干部堅持每年到聯系村民小組開展五項活動,即開展一次宣講活動,開展一次調查研究,進行一次矛盾糾紛排查,組織一次支農活動,幫助解決一些突出問題;二是每名領導干部每年對其聯系戶開展七項活動,即開展一次思想談心,提供一次信息咨詢,進行一次技術指導,解決一些扶持資金,宣講一次法規政策,代辦一些復雜事項,協調解決一些生活難題,真正達到干部受教育,群眾長期得實惠的目的。
(四)指導村班子加強自身建設。一是注重發現和培養具有帶頭致富能力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的“雙帶型”黨員,為該村經濟發展奠定基礎。二是幫助村委會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落實防止返貧措施,想辦法,找路子,完善農民技術協會,鞏固了“支部+協會,農民得實惠”的發展機制,農民生活、農村生產、社會治安、新村風貌得到進一步改善,扶貧新村示范村建設初見成效,該村初步邁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二、細化措施,注重實效
(一)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一是根據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形勢、新特點、新要求,面向縣場、立足村情、民情,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幫助村、組、戶理清發展思路,修訂完善農民增收、集體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三年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二是對缺少勞力或致富門路,又有致富要求的農戶,鄉級機關和領導干部,重點在幫助其發展種養項目、農產品銷售、勞動力就業等方面給予積極扶持。
(二)建立促農增收長效機制。一是通過政策宣傳、技術宣講等形式,大力宣傳關于農業結構調整的決策部署XX縣場經濟知識,教育和引導農民調整結構、走向縣場;建立科技示范園,示范和引導農民群眾利用科技發家致富,不斷拓寬農民群眾增收渠道。二是培訓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充分發揮縣人事部門開發農村人才的職能作用,積極協調科技、農業技術相關部門,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為村民提供水果、蠶桑、豬羊兔等種養業技術培訓。組織實用技術人才和致富帶頭人成立協會,指導村民科學養蠶,為養殖大戶義務提供技術指導,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完善幫扶形式,注重幫扶實效。立足于自身實際,開展幫助引進項目、提供農村人才資源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幫扶活動,發揮了政府工作部門與其他部門工作聯系較多的優勢,積極幫助石碑村、伍堡村做好項目的規劃和落實工作,基本實現一年有新進展。
回顧一年來的幫扶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經常性深入村社跟蹤指導工作做得還有差距;二是協調幫扶村村委與其他村級組織相互聯系,實現資源共享方面還做得不夠。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深化“五個明顯改觀”,繼續加大幫扶力度,增添幫扶措施,力爭幫扶扶貧新村工作再上新臺階。
幫扶援助工作總結 篇3
20xx年,我辦在鎮村委蹲點煙葉生產,一年來,認真按照縣委、縣政府及煙葉生產領導小組的安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全力抓好煙葉蹲點工作,并圓滿完成目標任務。
一、目標完成情況
今年鎮村委種植煙葉150畝,收購煙葉約2萬公斤,產值約42萬元,均價11.97元/斤,密集化烤房使用率達100%。
二、措施到位情況
為使煙葉蹲點工作上臺階、上水平。我辦想方設法,采取得力措施,確保各項工作到崗到位,主要抓了“三到位”“三上戶”。
1、三到位。一是蹲點人員到位。嚴格按照縣煙葉生產小組的要求,派一名副主任、一名工作人員到村蹲點,專抓煙葉生產,在煙葉移栽等主要環節還組織我辦人員幫助煙農栽煙。二是抓點時間到位。在我辦業務工作繁重,承擔廬陵風格改造、企業拆遷、生豬定點屠宰及搞活經營盤活資產等繁忙的工作中,抓點領導仍保持在各重要環節保持三分之一時間在點上抓煙葉生產,蹲點工作人員長期沉在點上做好煙葉生產的每項工作,每個重要環節一把手帶領人員到點上督促煙葉生產。三是扶持資金到位。想方設法籌集資金5000元,用于煙農新建和改造烤房,購買專用化肥,做好病蟲防治等。
2、三上戶。一是思想工作動員到戶。為調動農戶種煙積極性,鞏固擴大種煙面積,提高煙葉生產質量和效益,抓住煙葉播種、移栽等重要環節,組織人員配合鎮、村上門上戶做好農戶的思想動員工作,對種煙思想有波動的農戶采取對比算帳辦法,動員農戶種煙。激發了農戶種煙積極性。二是生產技術指導到戶。蹲點人員雖然不是種煙行家,但十分重視協調好各級煙技部門及各級煙技人員的關系,播種、移栽、田管、烘烤、分級等各個關鍵環節,協調各級煙技員到煙點作技術指導,把煙葉生產技術送到各家各戶。三是及時組織人員上戶幫助煙農做好煙葉收購服務工作。
三、存在問題
由于鎮和村委特殊的自然環境以及養殖業市場回升,農民種煙積極性不高,今年僅有8戶種煙。
四、明年煙葉生產調查摸底情況及打算
10月份,我辦主要領導帶隊,組織相關人員到蹲煙點進行調查摸底,了解煙農對明年煙葉生產種植情況:一是反映政府今年收購煙葉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收購。杜絕了“人情煙、關系煙、后門煙”的收購。二是希望鄉鎮大力做好農民種煙工作,提高種煙積極性,擴大種植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