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歷史考試總結(通用3篇)
期中歷史考試總結 篇1
一、考試成績分析及經驗小結:
成績均分約為50分。試卷難度一般,有一定的區(qū)分度,主要側重于基礎題和學案錯題的再現(xiàn)與變式。總體學生考試成績一般,考出了目前的水平,這主要歸功于教師在教書過程中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緊扣教材,指導學生落實知識點,學案的使用也比較到位,經過修訂學案的質量也有所提高。具體體現(xiàn)在:
1、狠抓基礎知識的落實
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把知識要點和教師補充的相關知識點落實到教材上,這樣使集中注意力,課堂聽課效果提高,同時便于以后的積累與復習。
通過課堂提問及時反饋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利用前兩分鐘,朗讀、背誦前一天所學要點內容,上課后提問,發(fā)現(xiàn)問題再講解、強調。
每一單元學完之后,要求學生列出單元知識體系表,前兩個單元老師完成,之后由學生自己動手,整理歸納。
2、注重課堂、自習的教學效率
課堂上要求學生紀錄整理,隨時提問反饋。自習課明確學習任務,做作業(yè)或練習冊,比如做練習冊時明確到具體某頁某題,然后當堂反饋檢查。
3、加強解題能力的訓練
本學期采取了多做基礎題,以題帶基礎知識的做法。除了導學案和固學案以外,每課一練一評,題量是7—8個選擇題,一個很基礎的`非選擇題,做到小步子快反饋。每單元一測一過關,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錯誤較多的知識點,再講解、強調、錯題重做。
4、培養(yǎng)答題技巧和規(guī)范答題
教會學生審題:單項選擇題教會學生抓材料和問題的關鍵詞,關注肯定項和否定項。非選擇題,教會學生提煉材料,找要點結論,注意時間斷限。
5、注重史學基本理論和史觀教學
例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原理內容及運用;現(xiàn)代化、文明史觀等史觀。
6、詳細的計劃
在期中考試前制定了詳細的復習計劃,把主要知識點按復習日期列表,下發(fā)到每個學生手中,強化學生背誦。
二、存在的問題:
1、態(tài)度問題
在“三科主打、六科主導”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對歷史學科很不重視,從學生寫的反思中,可以看出很多學生是抱著“三科考好,六科考良,無所謂”的態(tài)度走入歷史考場嘗試了“裸考”,結果可想而知。
2、不重視基礎
學生不愿意,也沒時間去落實基礎知識,無課前預習,作業(yè)不能認真完成。課堂上聽過即放過。不能及時在書本上做記錄。
三、下階段學法指導
1、首先要從態(tài)度上重視,每一門課都要緊跟老師,都不能掉以輕心;
2、注重課前預習,提高課堂聽課效率;
3、注重落實基礎,緊抓教材,課堂隨著老師在書本上做圈劃,重點內容及時做筆記。
4、學案認真完成,不會做的題及時找老師和同學解決。
期中歷史考試總結 篇2
期中考試過后,總結往往是我們最容易忽視,實際卻是很重要一步。通過總結,查漏補缺,找到新的目標,并為之努力。學習正如吃飯,而考試失敗則就像是飯中的一粒石子,你總不能在人生中對知識最渴求時,因為一次的失敗而放棄學習,正如你不會因為飯中有一粒石子而餓著不吃飯。你的期中考試成績怎么樣?兩個月的學習有了提高還是出現(xiàn)了退步,有沒有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總結,接下來的學習計劃又將怎樣進行?這些都是靠總結才能做到的。所以,我們認真總結期中考試,不僅能為下一階段學習明確方向和目標,更是我們迎接期末考試的一次考前動員,從這一點來看,總結就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現(xiàn)我就對本次期中考試進行一下總結。
總的來說,經過兩個多月的學習,同學們都已經熟悉了這里的一切,老師、同學、環(huán)境等等;也已適應了高中生活,適應了老師的教學與管理;高一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逐漸上升的趨勢,很多同學在本次期中考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年級的進步名次與入學相比有明顯的進步,這一切成績的取得與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勤奮努力是分不開的。本次期中考試的結束,我們欣喜的看到上課溜號、不學習人的少了,而認真學習、問題的人多了。本次期中考試總結的就是為了幫助同學們準確定位,查找不足,對癥下藥。
當然,在此次考試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1、涂錯卡的人數(shù)較多。這足以說明有些同學上課不夠專心,甚至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所以老師反復強調的如何涂卡根本就沒聽清楚。
2、基礎知識的掌握還不扎實。有些同學作業(yè)馬虎,差錯較多,選擇題亂猜,書寫不規(guī)范;學習的自覺性較差,講評過的練習部分學生沒有養(yǎng)成及時訂正的習慣,導致已做過的練習屢做屢錯。考試中再出現(xiàn),還是一錯再錯,還安慰自己說這個題我會。老師上課講的知識沒有及時落實,造成知識堆積,不能及時復習,以至于越差越遠。到考試時遇到難題不會積極去思考,而是停留在表面,憑感覺答題。
3、考試過程中出現(xiàn)的答題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史實不清,是致命的弱點。
4、部分學生態(tài)度不端正。或不重視,或認為歷史很好學,不過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趕得上。
5、解題技巧的欠缺。表現(xiàn)在如何從四個選項中找出最佳項,提高正確率;如何審好題,做到緊密結合題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盡量多得分等等。
6、不會讀書。學生習慣了把一節(jié)教材從頭念到尾,而較少注意抓住歷史發(fā)展的脈搏,體味歷史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領略歷史的博大與精深。
7、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奴隸性強,不肯下功夫,主動去背去記極性差,這是成績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8、有的同學不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晚上睡得晚導致上課打瞌睡,影響課堂效果;自習的效率不高,課間之后上課無法迅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自習課上總有人借問題為名說閑話。有的同學想提高成績,但方法不對又不積極主動問老師。
9、百無聊賴地坐在桌前,對著那一本本厚重的書、呆望了一會兒,從中撿出一本,亂翻了幾頁,從中挑出一道題,結果半個小時也沒能做出結果,然后只有沒好氣地把它再丟回書堆中去,再撿起一本……,在這簡單的重復勞動中,時間匆匆而過。
就目前學生的狀態(tài)生活態(tài)度而言,當務之急應也是的解決方法,就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合理規(guī)劃、利用時間,提供時間的利用率。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誰合理地利用了時間,誰才有可能在競爭中獲勝。學時間=上課時間+自習時間+真正利用的課余時間-發(fā)呆時間-閑聊時間-借東西時間。一天時間的.利用率=學習(工作)時間/24小時。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即,盡量保持桌面整潔,只留正在做的事情;學習中經常要用到的用品應容易取得;每一件物品應擺放在固定的位;把各科的教材、資料分好類;把不再需要的東西堅決扔掉。
其次要有明確的目標。目標應是具體的、可執(zhí)行的。年。級前10名、級前50名、級前100名、級前200名等等。
再次,要使學生習具有“計劃性”。計劃是實現(xiàn)目標的前提,沒有計劃,目標就成了水上浮萍,沒有根基。做事沒有計劃,結果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盲人摸象”一樣,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能根據(jù)自己學習潛能、學習成績、努力程度等實際情況,制定自己的行動計劃,主要是明確自己將要在哪些方面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第四,注重基礎知識,要落實老師講的知識點,及時復習。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才能持續(xù)進步提高1。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課習慣。增強自制能力,認真聽講,學會捕捉關鍵信息,會聽講。2。及時鞏固知識:當天學習內容,一定當天鞏固;當周學習內容,一定當周鞏固;復習時一定要靜心看書,理解知識。
最后送給同學們幾句話,與大家共勉
今天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你每天早上起床時,試著對著鏡子告訴自己:“今天我要盡我所能做好每一件事”。生命是一個不斷向前的過程。你要是主動前進,就有成功的機會。只要你鎖定目標,永不退縮,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讀書改變命運;勤奮贏得未來;態(tài)度決定一切!細節(jié)決定成敗;不要為失敗找借口,要為成功想辦法!
期中歷史考試總結 篇3
這次的期中考試,我考得差,這次我拿手的數(shù)學成績居然考差了,才76分,我覺得這就是我不好好做作業(yè),不好好復習才導致的吧。下次要認真做好作業(yè),還有好好復習,不能再因為貪玩而不去學。
我的語文每次背誦,背完ok就好了,就去玩,我從來就沒有好好地背好古詩文,也沒有好好默寫,以后我會認真對待每一次的語文作業(yè),會保質保量完成,不會去偷工減料了。
還有我的英語,我總是不好好背單詞和課文。寫練習時我也總是亂寫,我不懂裝懂每次我要說給媽媽聽,我總是說各式各樣的理由糊弄過去。但是我的英語確實是好了一點,有許多聽不懂的句子,最近我漸漸能聽懂了,老師說的英語我已聽得懂了,我覺得只要我自己好好學英語,并且我也得喜歡上英語,不然我是不可能學好英語的,還有在上次外國友人來的時候,我還有勇氣和外國人說英語,就這一點就很不錯了,這一句就是我練好學好喜歡上英語的`一個大進步。
最重要的是我的科學,我記得在初一時,我的科學成績是班里的前幾。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初一的期末考試,我考了105分,那時我很高興。好像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就開始驕傲了,導致我現(xiàn)在科學滿分160分,只考了78分,很丟人吶。我這次是下定決心了,我要把我沒有學到的科學知識給補回來,我還要成為那個科學很好的人。
最后是歷史,我對歷史并不感興趣,所以我的歷史是不好的,我在初二時突然發(fā)現(xiàn)我錯了,原來歷史這門課是很有趣的,我越來越喜歡歷史了,可是我的分數(shù)還是太難看了,我每次上完課也不復習,就自顧自去玩,我相信我喜歡的課也肯定喜歡我,我以后的歷史成績一定不會差的,加油。
以上是我對各科的反思,我有偏科,我不能這樣,我要齊頭并進,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