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工作總結 > 工作總結范文 >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精選15篇)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發布時間:2023-08-14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精選15篇)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1

  為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盡早實現就業,根據《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要求,勞動保障所于20__年12月30日—20xx年2月1日,開展了以“就業幫扶、真情相助”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通過制定援助計劃、宣傳幫扶政策、提供就業崗位、開展各類活動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此次活動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積極部署

  在接到文件通知后,勞動保障所立即組織科室人員進行學習,深刻領會文件精神。

  一是及時將通知精神向分管領導進行了匯報,街道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明確提出要將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作為關心轄區失業群體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的大事來抓;

  二是成立了 “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擔任組長,保障所所長擔任副組長,保障所全體人員及各社區書記為成員的“就業援助月”活動領導小組;

  三是經過認真研究,制定了“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工作實施方案,并下發至各社區,要求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開展好“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

  二、特色鮮明、形式多樣

  1、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勞動保障所結合援助月活動工作實施方案,通過召開社區專干例會進行了具體布置,為全面開展援助月活動奠定了氛圍基礎。通過街

  道多功能服務大廳的LED電子屏幕,將援助月活動時間、內容、細則及收集匯總的就業崗位信息進行了公開播報,并設立專門的咨詢服務專窗,受理援助對象政策咨詢。此外,在街道大廳外側和社區的室外宣傳欄,懸掛就業援助月主題宣傳橫幅,在街道政務公開網站增添活動宣傳信息。這些舉措,都為營造就業援助和促進就業的宣傳氛圍起到了積極作用。

  2、認真開展入戶登記工作。

  勞動保障所利用春節走訪慰問這一契機,認真組織社區專干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家庭進行了入戶走訪、調查登記工作。著重調查掌握轄區內歷年積累的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長期失業人員、殘疾大中專畢業生、家庭貧困和一戶多殘家庭中的殘疾人員、刑釋解教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的動態,集中宣傳就業援助政策。對于入戶調查家庭中出現的實際困難和就業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服務,幫助其盡早實現就業。

  3、舉辦內容豐富的援助活動。

  (1)1月21日,組織轄區20家用工企業參加了全區就業援助活動主題日大型用工淺談會活動。為與會人員提供新收集就業崗位62個,現場進行了政策咨詢、崗位介紹、用工洽談、材料發放等服務。

  (2)春節前夕,對轄區39戶困難就業家庭進行了春節走訪慰問。由保障所組成的慰問小組在入戶了解他們實際困難的同時,為其送去了節日慰問金。

  (3)組織轄區失業人員志愿者隊伍,為15戶困難家庭進行了春節前的家庭大掃除活動。由29名失業人員志愿者組成的義務幫扶隊伍,分3個小隊,幫助困難家庭打掃衛生、清潔門窗、整理家務。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2

  根據xx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扶貧辦、省殘疾人聯合會等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20xx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的通知》(xx人社明電[20xx]號)文件精神,我市組織開展“春風送真情,就業暖民心;就在,創業”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我市各縣區結合部門實際,認真制定援助計劃、落實援助責任、提供就業崗位、建立長效機制等有效措施,精心組織安排,取得了較好成效,現將就業援助月活動總結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各級狠抓落實

  為了幫助全市就業困難人員、有就業創業意愿的農村勞動者、農民工順利就業,我市高度重視就業援助月活動,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落實活動的各項事宜,并提出具體要求,專人負責,將援助工作落到實處。使服務對象了解就業政策和服務措施,促進一批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幫扶一批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為了擴大影響,動員各有關方面積極參與活動,充分釋放政策效應,使廣大群眾特別是就業困難群體對這次援助月活動有較明確的了解,使符合條件的援助對象能充分享受到扶持政策,活動初期在所屬的人力資源市場、街道(鄉鎮)辦事服務大廳等場所,通過發放宣傳材料,通過就業信息“村村通”LED顯示屏發布用工信息,廣泛宣傳介紹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辦法、援助活動具體內容、專場招聘會時間地點以及就業援助的政策措施等,送溫暖,拉家常,摸情況,后期受疫情影響,宣傳活動轉為線上,通過公共招聘網,市人事人才網,市人社局官網發布企業用工需求,為困難人員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政策服務。

  三、采取有效措施,務求工作實效

  活動月期間,結合本市實際,充分發揮基層平臺作用:

  (一)線上線下摸底走訪調查,做到基本情況明了。活動期間,各街居充分發揮基層平臺的作用,初期通過入戶調查摸底,了解走訪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數、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等援助對象的底數和一些基本情況,以便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服務,疫情期間主要通過電話調查,共走訪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815人。

  (二)舉辦專場活動。提供政策咨詢、就業指導服務,同時開展“20xx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現場招聘會”,精心搜集提供待遇優厚,適合困難人員的崗位,組織專場招聘活動121次。

  (三)重點扶持,打好就業援助組合拳

  在日常援助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援助服務力度,幫助轄區內就業困難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規劃就業路徑。鼓勵用人單位更多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自主創業。開發一批公益性崗位,對難以實現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予以托底安置。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818人,其中殘疾登記失業人員4人,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10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1374人,轄區內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并享受扶持政策企業55戶。

  本次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開展,使就業困難人員感到了政府的關懷和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今后我們要用實實在在的行動、采取多種活動形式,努力幫助就業困難的人實現再就業,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好就業援助工作,建立健全就業援助長效機制。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3

  根據xx市及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春風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開展以“進城務工,為你解難”為主題,以進一步改善農村勞動者進城就業環境和加強對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的就業服務。經過認真心組織和實施,專項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基本情況及活動成果

  從今年xx月份至xx月份開展的“春風行動”專項活動期間,在專項活動中:全鄉共免費發放宣傳資料350多份,為農村勞動者提供免費職業介紹達110余人次,為農村勞動者提供職業介紹成功人數30余人。通過“春風行動”我鄉勞動力市場進一步凈化,農民進城就業環境進一步改善,農民進城就業服務得到加強和改善

  二、主要做法

  (一)領導高度重視,精心部署安排。磯灘鄉政府站在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認識做好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就業服務工作的重要性,統籌安排,積極部署。為了切實開展好“春風行動”鄉勞動保障事務所制訂了《春風行動實施方案》,并聯合婦聯、工會、團委等部門成立工作小組,保障了實施方案得以有序開展。

  (二)加強宣傳引導,及時發布就業信息

  活動期間,我鄉勞動保障事務所及工作小組為了保障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搜集用工信息,利用轄區內各村鎮信息發布欄,及時張貼就業信息,并根據農村勞動者對求職就業信息需求的特點,組織工作人員給本鎮農村勞動者廣泛散發“勞動合同法”、“用工信息表”等宣傳資料,為農村就業者提供了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務。

  (三)落實政策要求,充分發揮服務功能。

  我鄉在提供基本的政策宣傳和職業介紹服務的基礎上,針對務工農村勞動者面臨的問題,充分發揮勞動保障事務所服務功能,使得務工人員得到更好服務和幫助。

  1、舉辦專場招聘會,促進有組織勞務輸出。

  春風行動期間,我鄉借助市、縣就業服務機構多方收集用工信息,并利用節后民工大量返鄉的契機,為農村勞動者提供就業崗位信息。今年春風行動期間在磯灘鄉上舉辦的招聘會上,我鄉勞動保障事務所積極落實政策,對所有進場的農村求職者實施全面免費服務既免費求職、免費登記、免費職業指導,以及現場勞動權益維護政策咨詢和事件查處等具體措施。在“春風行動”活動期間,招聘活動進場人數達到130多人,達成就業意向30余人。

  2、提供政策咨詢服務,提高農民工維權意識。

  我鄉勞動

  保障事務所在開展“春風行動”期間開展政策咨詢宣傳活動。現場共發放勞動者維權須知和手冊、個人求職須知、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有關資料100多份,現場接受務工人員咨詢,受到了廣大務工人員的歡迎。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以這次活動為契機,認真總結,檢查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進一步提高和鞏固活動成果,為農民工就業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我鄉勞動事務保障事務所將繼續向農民工開放,免費提供政策咨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4

  按照20xx年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專項活動的總體安排,為進一步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工作,我部聯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下發了《關于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就業援助月期間,各地按照《通知》要求,深入基層摸查援助對象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具體幫扶方案,強化服務措施,突出援助成效,切實幫助一批就業援助對象實現就業、穩定就業。據統計,活動期間,全國共走訪62萬余戶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登記認定51.7萬多名未就業困難人員,其中認定7.5萬殘疾就業困難人員;幫助36萬多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其中4.2萬殘疾人實現了就業;幫助59萬多就業困難人員享受了政策;認定近2.2萬戶零就業家庭;幫助1.8萬余戶零就業家庭中2.3萬多人實現就業。

  二、主要做法

  各地按照全國統一要求,在援助月活動中普遍組織開展了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等常規項目,并以推動就業援助制度化、長效化發展為目標,更加注重實名登記、精細援助、跟蹤幫扶、優化服務等就業援助工作機制建設。

  (一)實現實名登記,加強動態化管理。

  隨著全國統一樣式的《就業失業登記證》換、發證工作的開展和全國就業信息監測系統的建立,部分地區對就業困難人員基本納入實名制、信息化、動態化管理。如浙江、山東、湖北、廣東、重慶、云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地通過各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進行登記認定,發放《就業失業登記證》,納入就業信息監測系統,實行實名制管理和援助。

  (二)提供精細援助,提高就業成功率。

  各地在實施就業援助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分類幫扶和重點援助,充分考慮援助對象的不同困難,進行精細化服務,提高了援助對象的就業成功率。如安徽省合肥市、河南省三門峽市和南陽市根據援助對象的不同需求,對收集的崗位信息先行甄選,將與援助對象情況匹配度高的崗位直接送到援助對象家中,提高了援助效率和就業成功率。湖北省建立分類援助制度,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農民等就業困難人員,免費提供簡單實用型技能培訓,提高其就業能力;對有能力愿意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培訓、開業指導、小額貸款、政策扶持、跟蹤幫扶等“一條龍”服務,幫助其實現創業;對年齡偏大,生活困難的長期失業人員和大齡失業人員推薦公益性崗位就業,緩解生活困難。

  (三)強化跟蹤幫扶,促進穩定就業。

  為鞏固援助成果,各地著力加強援助后的跟蹤服務和后續幫扶工作,不僅讓援助對象就業,而且能夠穩定就業。如北京、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重慶、貴州、甘肅、青海等地為強化幫扶效果,通過回訪本人、回訪家庭、回訪單位等方式,跟蹤了解援助對象的就業狀況,及時落實各種扶持政策,提高就業穩定性;對在回訪中發現再次失業或有就業愿望但未實現就業的援助對象,納入到日常援助計劃,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援助服務,做到“隨時出現、隨時幫扶”。對已就業的援助對象,詳細掌握其就業后的基本情況,對尚未享受扶持政策的,積極落實社保補貼、崗位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幫助其實現穩定就業。

  (四)加強人員培訓,增強服務能力。

  為了更好地做好就業援助工作,各地在援助月活動期間,還組織力量加強基層隊伍培訓,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如遼寧省盤錦市通過舉辦就業政策培訓班的方式,對全市街道(鄉鎮)、社區平臺500余名工作人員進行了就業援助相關政策培訓。山東省按照“刪繁就簡、方便易行”要求,重新梳理了各項就業服務業務流程,通過優化業務流程,統一服務準則,使環節更合理、操作更規范、流程更順暢,既方便了群眾,也減輕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壓力。

  (五)機構聯動,促進殘疾人就業。

  各地人社部分積極與當地殘聯組織合作,開發崗位、落實政策,促進殘疾人就業。湖北省殘聯聯合省人社廳、湖北日報共同舉辦“殘疾人攝影技術創業培訓基礎班”,并跟進服務最終幫助培訓班多名參訓殘疾人實現創業。重慶市就業人才服務機構開通專門窗口,為殘疾人及時發放《就業失業登記證》、《就業援助卡》、《重慶市城鎮“零就業家庭”卡》等相關證件,分類建立基礎臺帳。青海省殘聯與省人社廳,為省內10家符合相關規定的殘疾人企業提供崗位補貼、社保補貼、一次性獎勵等經費共計496萬余元。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5

  “十五”期間,我市以努力改善殘疾人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況為宗旨,扎扎實實開展殘疾人教育、就業和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全面完成了《湖北省殘疾事業“十五”計劃綱要》下達我市的殘疾人教育、就業、扶貧等各項目標任務。

  一、殘疾人教育工作穩步發展

  特教學校龍頭作用逐步顯現。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教育工作,特殊教育經費投入不斷增加。我市三所特教學校的硬件建設和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市財政和市教育局投入300多萬元,在市特教學校新建了20xx多平方米的高標準教學樓,并對學生宿舍、食堂等配套設施進行了改造,校容校貌煥然一新,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部門進一步加強對特教工作的領導,三所特教學校師資力量明顯增加,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充分發揮了特教學校在殘疾人教育的龍頭作用,全市有200多名聽力和智力殘疾兒童集中在特教學習。

  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不斷深入普及。據統計全市有4000多名殘疾兒童少年在各中小學隨班就讀。在教育、殘聯和共青團組織的共同倡導下,紅領巾助殘活動在我市蔚然成風,為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高考上線殘疾學生被順利錄入高校學習,“十五”期間我市有39名殘疾學生參加普通高考,其中今年14名,這些殘疾學生在殘聯和教育部門的關心下,均順利被相關高校錄取,錄取率達到100。省、市殘聯分別對他們給了5萬多元獎勵,社會各界對貧大學生進行了資助,確保了這些殘疾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認真開展助學活動,確保殘疾兒童不因貧困而輟學。在省殘聯的指導下,扎實做好盲童入學、扶殘助學和國彩助學項目,對66名視力貧困殘疾兒童和20名其他貧困殘疾兒童進行為期5年的救助。對黃石特校和陽新特校40名貧困學生進行了為期三年的救助,在社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我市教育部門還根據有關規定,對義務階段的貧困殘疾學生實行“二免一補”,據統計“十五”期間我市減免貧困殘疾人學生書本費、學雜費160多元,提供務種助學經費30多萬元。切實保證了我市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的穩步提高,目前,我市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86%。

  二、殘疾人培訓工作不斷創新

  大力開展職業培訓,是提高殘疾人素質和技能,是促進殘疾人就業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十五”期間我們根據省殘聯下達我市的殘疾人培訓任務指標,制定年度計劃,并向縣市區分解,采取多種措施積極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全市共對2200名殘疾人進行免費職業技術培訓,60的殘疾人實現就業;對6600名農村殘疾人進行免費實用技術培訓,不少農村殘疾人走上自強創業之路,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全面完成了省殘聯下達我市的殘疾人培訓任務。

  成功舉辦了歐盟與中國殘聯合作開展殘疾人教育與培訓項目,黃石作為這一國際合作項目的實施點之一,在省殘聯的指導下于20xx年3月成功舉辦了全省殘疾人職業教育與培訓管理人員培訓班。20xx年元月份,又成功舉辦全省殘疾人信息及計算機技術研討班,期間我們還根據項目管理要求,貌一新舉辦了多期殘疾人職業技術培訓班,培訓各類殘疾人500多名。歐盟官員和中國殘聯教育處的領導在對項目實施驗收評結后,給予了很評價,認為我市殘疾人培訓和就業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此中國殘聯向省殘聯和黃石殘聯發來傳真,表示祝賀和肯定。歐盟項目的成功實施以來,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更加重視和支持殘疾人職業培訓工作,為我市的殘疾人培訓和就業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確定培訓基地,形成培訓網絡。市殘聯及各縣市區殘聯依托勞動部門就業訓練機構建立起了殘疾人定點職業培訓基地。市殘疾人職業培訓中心在市勞動就業局就業訓練中心正式掛牌,利用勞動就業部門訓練機構的資源優勢給殘疾人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殘疾人到該中心培訓隨到隨學,實行免費,市殘聯對困難的殘疾學員還給予適當生活補貼。市殘疾人培訓中心成立以來每年培訓殘疾人都在150人以上,培訓后就業率達到了65以上,效果十分突出。黃石市殘疾人職業培訓中心因此被省殘聯授予全省殘疾人職業培訓示范基地。

  進一步加大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力度,大冶市、陽新縣、西塞山區、下陸區結合當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大力開展種植、養殖和農副產品加工等實用技術培訓。“十五”共免費培訓殘疾人6600多名,投入培訓資金50多萬元,其中市殘聯投入補貼經費20多萬元,有力促進了農村殘疾人就業和扶貧工作。

  三、殘疾人就業工作成績顯著

  “十五”以來,我市以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為突破口,全力推進殘疾人就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城區1.42萬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中,已有1.21萬殘疾人實現就業,就業率達到了85%。比“九五”新增安排殘疾人2300名,殘疾人就業率提了18%。

  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不斷深入,我們抓住省政府145號令頒布實施這一重要契機,全力推進殘疾人就業工作,幾年來我們堅持以安排殘疾人就業為目的,以收取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為手段,各用人單位新分散安排810多名殘疾人就業,用人單位都按規定與殘疾人簽訂了用工合同,繳納了各種保險。同時,我們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規定比例的單位,加大執法力度收取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全市累計收取殘疾人就業保障金1000多萬元,為推動殘疾人就業和發展殘疾人事業提供了有力支撐。20xx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表彰會,對30家先進單位和68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會議由副市長周蔚芬主持,市委副書記汪道勝作了重要講話,他對全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今后提出了新的要求。

  殘疾人集中就業勢頭強勁。“九五”期間,不少福利企業存在起點低、規模小、科技含量低、設備落后等不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十五”期間,市殘聯加大了與民政和稅務部門的協作,發展規模較大,基礎較好,競爭力較強,安排殘疾人較多的福利企業,到目前為止,我市共有80多家福利企業,安排2700名殘疾人就業,其中大冶有色自強公司、東貝太陽能公司等單位集中安殘達到100多人,榮獲全省殘疾人就業基地稱號。福利企業殘疾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逐步提高,我市福利企業走出了低谷,殘疾人集中就業強勁反彈,出現了城區年輕殘疾人勞動力供不應求的喜人局面。

  殘疾人個體就業環境明顯改善,認真落實《黃石市扶助殘疾人暫行規定》和省政府275號令,殘疾人個體就業和集體從業的優惠扶持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工商、稅務、城建等部門對殘疾人個體經營證照辦理、稅費減免、經營場地等方面給予了照顧和傾斜,據統計全市共有6200名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積極鼓勵和扶持殘疾人自強創業黃石市康源特鋼有限公司總經理祝焱軍,艱苦創業,身殘志堅,并安排40名殘疾人就業,該公司榮獲全省殘疾人自強創業示范基地稱號。

  殘疾人就業服務網絡逐步完善,就業服務工作不斷加強。全市各級殘聯成立了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積極開展殘疾人就業登記、咨詢、職業指導和推薦就業服務,僅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5年來就接待求職殘疾人近千名,推薦就業360多人。為了引起各部門,各用人單位更加重視和關注殘疾人就業工作,給殘疾人就業搭建一個有效平臺。市殘聯與市勞動就業管理局于20xx年聯合舉辦了全省首屆殘疾人就業專場招聘會。東貝集團、美島公司等34家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373個,有600多名殘疾人參加了招聘會,331名殘疾人與用人單位達成了用工意向協議,在全省產生較大的反響。20xx年10月份我市又舉辦第二屆殘疾人就業專場招聘會,有30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盲人保健按摩行業不斷壯大,市場逐步規范。“十五”期間,我市盲人保健按摩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市殘聯舉辦兩期盲人按摩培訓班,免費培訓盲人50多名,我們還向省殘疾人職業培訓中心推薦盲人學員20多名。目前,我市共有100多名盲人獲得勞動部門統一頒發的按摩師資格證,并從事保健按摩工作,其中有7名取得了醫療按摩資格,盲人就業難的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全市的盲人按摩店發展到20多個,市殘聯與工商、稅務、公安、衛生、勞動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黃石市盲人保健按摩行業管理規定》,加強了對盲人按摩行業的管理。

  四、殘疾人持貧工作扎實有效

  認真實施《湖北省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計劃》各級政府把殘疾人扶貧納入大扶貧范圍,統籌安排、重點傾斜、同步實施。“十五”期間,能過項目扶持、就業扶持、結對幫扶等各種渠道扶持貧困殘疾人33000多名,其中解決溫飽17000多名。民政部門將1400多名“三無”殘疾人優先納入供養;對符合城低保的7600多名殘疾人實行應保盡保,并適當提高保障標準;對7500多名農村特困殘疾人進行定期救濟,有力保障了貧困殘疾人基本生活。爭取康復扶貧貸款600萬元,開發兩個殘疾人扶貧項目,扶持200多名殘疾人脫貧。認真實施危房改造項目,20xx年根據省殘聯的安排,我市對50戶殘疾人危房實施改造,除中國殘聯和省殘聯下拔20萬項目資金外,大冶市、陽新縣作為項目縣市共投入配套資金15萬元,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實施,50戶殘疾人危房已全部按期喜遷新居。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6

  20xx年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和縣脫貧攻堅辦公室的統一部署和具體安排,我縣就業扶貧工作堅持以提升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能力,實現穩定就業為核心;以建立貧困勞動力就業監測信息系統、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實施崗位技能對接、鼓勵群眾創業就業為重點。全面落實公益性崗位補貼、勞動力轉移交通補貼、扶貧車間補貼、免費就業創業培訓等優惠政策,打出一套“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就業援助、創業幫扶”就業扶貧組合拳,精準發力,全力推動就業扶貧工作有效開展。現就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就業扶貧主要工作進展情況

  1、實時更新貧困勞動力監測,積極引導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享受交通補貼。

  全縣貧困勞動力數14931人,轉移就業11032人,其中:國外務工人員6人,省外務工人員4994人,省內縣外務工人員1038人,縣內務工人員4994人;未轉移就業3899人,其中2539人在家務農,1360人是在校學生及因身體等原因無就業意愿的人員。20xx年時只有3500余人轉移就業,通過就業援助,宣傳和引導貧困勞動力外出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呈逐年遞增形式。通過各鄉鎮、村委宣傳,今年截止目前已有5293名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其中縣外省內872人,省外4421人)享受交通補貼,總計247.21萬元。20xx年以來我縣為8854人次的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發放交通補貼417.66萬元。

  2、公益性崗位開發與崗位補貼發放。

  截至目前,全縣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2179人,其中文廣新旅部門公益性崗位吸納31人;林業部門公益性崗位吸納95人;扶貧部門公益性崗位吸納148人;水利部門公益性崗位吸納11人;殘聯部門公益性崗位吸納9人;人社部門公益性崗位吸納1885人。今年已撥付公益性崗位補貼426.81萬元惠及貧困勞動力3315人次。20xx年以來,陸續安置扶貧公益性崗位5763人次,共撥付公益性崗位補貼1043.94萬元。

  3、扶貧車間建設,凸顯成效。

  目前全縣共有18個扶貧車間,共吸納了635人就業,其中貧困勞動力121名。疫情發生以來,新增了就業12人。20xx年撥付扶貧車間吸納就業補貼19.8萬元,20xx年扶貧車間補貼10.1萬元,20xx年扶貧車間補貼撥66萬元。

  4、加強就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能力。

  今年已開展培訓105期,有889名貧困勞動力參訓,發放培訓補貼4.34萬元、生活費補貼1.26萬元。其中148名貧困勞動力參加就業技能培訓;企業以工代訓吸納50名貧困勞動力參訓;其他培訓吸納408人參訓。農業農村部門吸納283名貧困勞動力參加有關種養殖方面的農業產業技能培訓,培訓后解決266人就業。20xx年以來共有8312人次貧困勞動力參加各類產業就業技能培訓。

  5、舉一反三認真做好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

  按照文件要求已成立人社局脫貧攻堅“回頭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并下發了《關于成立永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永豐縣人社局關于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檢視問題、成效考核指出問題整改工作方案》、《20xx年永豐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脫貧攻堅工作要點》和《永豐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脫貧攻堅“三大行動”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6月底前已將上級反饋的10個有關問題逐一整改銷號。

  二、主要工作措施

  按照市、縣脫貧攻堅的相關工作要求,集中精力,形成上下合力扎實推進就業扶貧工作。將思想和行動聚焦到就業扶貧工作上來,為保質保量做好就業扶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一是扶貧車間后續跟蹤服務到位。在已摘牌車間中的365名原就業貧困勞動力除年紀較大難以就業的,其余已轉移安置在其他扶貧車間或村扶貧專崗就業,同時,在人社一體化系統的就業扶貧模塊中也已錄入數據并及時更新。

  二是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監管到位。全面梳理排查了不履職取酬、人崗不符等問題,多方式宣傳和深層次摸底,高標準落實政策,切實推動了扶貧專崗開發與管理。進一步整合機關事業單位公益性崗位,重點向貧困勞動力、低保戶、殘疾人等就業困難人員傾斜。

  三是就業技能培訓有序開展。實施有針對性多元化的技能培訓,提升包括已脫貧人口在內的貧困群眾的就業技能水平,有效激發其由脫貧走向致富的內生動力。要求各鄉鎮摸底調查貧困勞動力的培訓需求,并上報縣就業局整理錄入江西省人社一體化系統的就業扶貧模塊。

  四是克服新冠疫情,推動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交通補貼做到應發盡發。啟動“線上+線下”雙模式招聘,開辟貧困勞動力就業渠道。發布89家企業和縣城周邊用人單位的信息,提供了3600多條崗位信息。積極組織園區企業在“吉安微就業”小程序上發布崗位信息,鼓勵求職者寫簡歷求職。幫扶市重點企業招工及“點對點”輸出,自吉安市立訊企業進入永豐招聘以來,分別在人力資源市場現場招聘和21個鄉鎮流動招聘。“點對點”駐點招工方面,配合臺州市、溫嶺市人社局代表組織滯留在我縣的務工人員返崗復工工作,“點對點”輸送678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1、貧困勞動力就業監測還需加強。人社一體化系統與國扶系統中的貧困勞動力就業信息有少數不一致的情況。

  2、部分鄉鎮開展培訓不及時,今年除恩江、佐龍、坑田、八江、瑤田、藤田、石馬、上溪、中村、上固等鄉鎮開展了技能培訓且報送了資料外,其他50%鄉鎮還未開展技能培訓或開展了培訓但未報送資料。

  3、部門之間協作還不夠,數據共享不及時。比如人社局與扶貧辦、林業局、水利局、文廣新局、殘聯等部門,公益性崗位數據共享不及時;有些部門未開展專業培訓或培訓后未及時提供培訓信息給人社部門。

  四、對策建議及下一步打算

  1、各鄉鎮要及時摸底貧困勞動力就業信息,及時對接扶貧部門更新貧困勞動力就業地點、聯系方式等基礎信息,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同時,針對因病等個人家庭原因無就業意愿的貧困勞動力,鄉鎮、村要積極宣傳和引導他們就近就地轉移就業。

  2、堅決清理公益性崗位頂崗、替崗人員,規范管理公益性崗位聘用貧困勞動力。同時,加強部門間的公益性崗位信息對接。

  3、做好培訓政策宣傳工作,人社與農業、扶貧等部門加強溝通,做到應培盡培,重點關注有培訓意愿還未培訓的人群。涉及農業實用技術等培訓的可由各鄉鎮會同農業農村等部門在鄉鎮(村)組織培訓;涉及勞動力轉移培訓的由人社部門分別在縣就業局和藤田鎮(已有兩家機構入駐)開展培訓。各行業部門,在開展了技能培訓之后,及時更新匯總數據報送至縣人社局。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7

  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339號)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轉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的通知”(鄂人社函687號)文件精神,x省于1月5日組織開展了以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就業為重點,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為主題的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活動期間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統一運作,與殘聯等部門積極配合,通過強化就業援助政策、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開展了一系列就業援助活動,成效明顯。

  一、就業援助月活動情況

  “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全省走訪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27342戶,登記認定的未就業困難人員32995人,其中女性就業困難人員18552人;組織專場招聘會349次,幫助21095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其中女性就業困難人員10937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34163人;認定零就業家庭522戶,幫助501戶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實現就業,幫助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597人。對于在“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仍沒有就業的困難人員,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對其進行登記造冊,并作為今后就業援助工作的重點幫扶對象。

  二、主要做法

  (一)以就業援助工作精細化、長效化為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x省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高度重視此次活動,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進行匯報,得到當地黨委、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在當地政府領導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協調有關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共同研究制定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完善就業援助工作機制,并全面組織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機構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x市成立以市委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召集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成立專班,布置安排各項工作;x市、x市等地人社部門聯合市殘聯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明確活動主題、援助對象、工作目標和措施要求,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形成上下聯動、分工明確、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x市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工作部署,將就業援助月活動作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重點,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

  (二)以援助月活動為契機,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就業氛圍

  x省各地為組織動員用人單位和就業困難人員積極參與“就業援助月”活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進行就業援助專題報導,并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平臺優勢,貼近群眾,廣泛宣傳就業扶持政策和就業援助活動,使援助活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x市、x市將招聘活動時間、活動主題、舉辦單位、用人單位提供崗位個數、主要工種、聯系方式等信息在當地主要報刊和電視臺公開發布;x市在當地電視臺成立專題欄目,解讀就業政策,現場答疑支招;x州依托建立的“三級聯動”網絡,通過各村勞動保障信息員,將收集到的崗位信息發放到廣大農戶手中;x市組織各級職業介紹機構和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上門服務,進行職業指導和政策宣傳,并在街道和社區張貼招聘崗位和培訓信息;通過上述舉措,使就業援助對像及時了解和掌握就業扶持政策和用工招聘信息,幫助其選崗應聘,促進就業。

  (三)以入戶調查為基礎,摸清基本情況,實行動態管理

  援助月活動期間,各地緊密依托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通過開展入戶調查,摸清各類勞動者底數和就業動態,不斷更新基礎電子臺帳數據;并在日常建立的就業信息庫中重點對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全面調查摸底,掌握每一個就業困難人員基本情況和就業需求。x、x、x、襄陽、x、潛江等地對基礎臺帳實行分類管理,各類數據一目了然,做到就業困難人員底數清、家庭狀況清、下崗失業原因清、技能特長清、培訓愿望向清、擇業意向清等“六清”,并隨時掌握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失業變動情況和扶持政策落實情況,及時更新數據,實行動態管理。

  (四)以“四送”活動為主題,多措并舉,大力幫扶就業困難人員

  各地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為活動主題,通過收集一批適合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崗位信息;向街道社區下達收集公益性崗位目標任務;依托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深入鄉鎮、街道、社區,對援助對象提供職業咨詢和創業指導;積極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對特別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失業人員提供崗位適配服務,推薦就業等方式,人本服務,使得大批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得到了有效安置,真正做到了“出現一人,認定一人,扶助一人,穩定一人”。x市、x市通過公益性崗位,對多次幫扶后仍未實現就業的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安置;x市針對援助對象不同需求和特點,進家入戶上門送崗位、送政策;x市以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為手段,穩定困難人員就業。

  (五)以針對性幫扶為推手,重點扶持,努力完善就業援助保障機制

  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設立專門就業服務窗口,公布咨詢電話號碼,指定專人,突出重點,分類幫扶,對就業援助對象有針對性的開展個性化就業服務。一是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農民等就業困難人員,免費提供或推薦簡單實用型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二是對有能力愿意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等援助對象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培訓、開業指導、小額貸款、政策扶持、跟蹤幫扶等“一條龍”服務,幫助實現創業;三是對年齡偏大,生活困難的長期失業人員和大齡失業人員推薦公益性崗位就業,緩解生活困難;四是針對援助對象類別,積極收集適合的崗位信息和組織各類用人單位提供崗位,舉辦高校畢業生、殘疾人、返鄉農民工和婦女等專場招聘會,幫助實現就業;五是積極落實公益性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等各項扶持政策,幫助援助對象實現穩定就業。

  三、下一步打算

  就業援助月活動不僅在全省營造了關心和支持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的良好氛圍,也為幫助更多的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穩定就業奠定了基礎。x省將已此次活動為開端,按照全國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證制度和建立全國就業信息監測制度的要求,切實完善人力資源動態摸查機制,健全援助長效機制;對就業援助對象實施跟蹤服務,定期了解其就業狀況和有關政策落實情況。對一時未實現就業的特別困難援助對象,要求各地專門建檔造冊,并分析原因,列為今年重點幫扶對象,為其量身定制就業援助計劃,確定專門人員,落實責任,確保其盡早實現就業。在健全就業援助長效機制方面,x省將加大各項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和檢查力度,進一步完善就業援助工作考核制度,確保各項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充分發揮就業扶持政策的社會績效。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8

  為切實做好今年的就業援助工作,充分發揮我鄉的援助工作優勢,幫助廣大貧困人口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根據國家就業扶貧政策的有關規定,我鄉就業幫扶辦認真落實,積極開展就業援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我鄉開展就業幫扶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工作組織到位

  為了確保開展好今年的就業援助工作的順利開展,我鄉成立了以鄉長為組長,副鄉長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就業幫扶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定期對全鄉范圍內的農村勞動力就業情況進行調研,了解掌握他們的需求,及時做好他們的政策宣傳和服務工作。

  二、制定方案,周密部署

  為了確保我鄉就業扶貧幫扶工作能順利開展,根據我鄉農村勞動力就業情況,結合我鄉實際,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和實施意見,明確了幫扶責任人和具體工作內容。

  三、開展工作,落實幫扶措施

  1、我鄉對全鄉xx年下崗失業職工人口就業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并將調查數據匯總上報鄉。同時與各村簽訂了幫扶責任狀,并將調查情況匯總上報鄉。

  2、在全鄉范圍內,我鄉就業幫扶的幫扶對象人數達216人。對于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情況,我們及時做好幫扶工作的跟蹤服務工作,并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

  3、我鄉對于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困難,我們積極向各村、各社區、各單位和各有勞動能力的勞動力轉移,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4、我鄉在全鄉范圍內開展就業援助工作,對于大中專畢業生,我們積極向各有勞動能力的勞動力轉移,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為他們解決生產上的實際困難。

  5、對于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困難,我們積極向各有勞動能力的勞動力轉移,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對于大中專畢業生的生產生活困難、生活問題,我們積極向各有勞動能力的勞動力轉移,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四、加強幫扶,完善幫扶措施

  為確保幫扶工作有效開展,我鄉在每月幫扶工作結束后,我鄉都組織了專人對幫扶工作進行了認真的自查,從而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的.進行了反饋和解決。

  五、做好結對工作

  為做好幫扶工作,我們積極落實幫扶工作,并且與各村、各社區、各有勞動能力的農民工結成對子,加強結對幫扶工作。我鄉對于大中專畢業生,我們采取結對幫扶,并且與各村、各社區、各有勞動能力的農民工結成對子,加強結對幫扶工作。

  六、加大培訓工作

  我鄉在每月的幫扶工作結束后,都會有針對性的對全鄉的農村勞動力進行一次全方位的培訓工作,并將培訓工作的相關要求及時上報到縣就業辦。

  回顧xx年來的幫扶工作,我們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由于幫扶工作時間短,幫扶工作的時間有限,有些工作還沒有落實到人,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加以完善和改進。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9

  一、建立工作小組,制定

  建立由區人保局局長、區殘聯理事長為組長,區人保局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人保局、殘聯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就業援助月工作小組,就如何扎實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作討論研究,統一制定我區援助月活動的實施方案,明確活動的主題、時間、內容和形式。

  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人保局就業科,對援助月活動相關工作進行溝通協調,明確分工,責任到部門。同時,區人保局、區殘聯分別對街鎮各自所屬條線部門作工作布置,并組織予以貫徹落實。

  二、實施步驟扎實有序

  (一)認真組織調查摸底

  各街鎮社保中心結合幫困送溫暖活動,認真組織就業援助員、助殘員調查摸底。一是調查掌握轄區內歷年積累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長期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殘疾大中專畢業生、家庭貧困和一戶多殘家庭中的殘疾人員、刑釋解教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的動態,集中宣傳就業援助政策;二是對轄區內上述就業困難人員進行一次普遍的入戶家訪,具體了解其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就業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服務,幫助其盡早實現就業。

  (二)崗位開發和安置工作責任到人

  就業援助月期間,各街鎮社保中心均搜集了不少于10個適合援助對象的就業崗位,實行邊排摸、邊安置的就業援助工作機制,認真擬定了援助措施,明確安置時間和崗位去向,為每位援助對象制訂了個性化的'援助計劃,崗位開發和安置工作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同時積極配合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費補貼等政策的落實,確保援助對象實現就業,穩定就業。區殘聯一方面安排各街鎮社區助殘員深入就業困難較大的殘疾人家庭,確切掌握就業困難人員實際情況,為未就業援助對象度身制定個性化就業援助方案,實施針對性的援助措施。另一方面針對殘疾人的就業需求和特點,梳理、挖掘了一批適合殘疾人的公益性崗位,開發陽光職業康復援助基地崗位,向未達到殘疾人按比例分散就業比例的社會用人單位收集殘疾人就業崗位,宣傳殘疾人就業政策,最大程度的確保一批就業困難人員以及殘疾登記失業人員通過社會用人單位按比例就業吸納、自主創業等方式實現就業。對有培訓意愿的殘疾人,組織其參加合適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或定向培訓,并幫助落實培訓補貼政策。

  (三)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一是我區“二個職能部門”步調統一,方案下達后即在本系統作具體布置,協同工作,為全區順利開展援助月活動奠定了氛圍基礎;二是在區、街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以及市民服務中心殘疾人就業服務窗口設置咨詢服務專窗,受理援助對象政策咨詢;三是區、街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設置橫幅宣傳;四是通過區新聞媒體予以宣傳報道。這些舉措,為我區營造就業援助和促進就業的宣傳氛圍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開展了就業援助月主題日活動。

  1月13日,開展了就業援助月主題日活動。一是區人保局、區殘聯、區就業促進會在區人保局大廳聯合舉辦就業援助月主題日專場咨詢指導服務活動,同時開展就業援助專場招聘活動,集中推出一批適合援助對象的崗位;二是會同泖港鎮人民政府在該鎮聯合舉行送崗位等專項援助儀式,主要內容包括為援助對象送崗位和為大齡無業殘疾人提供就業補貼兩方面,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市人保局和市殘聯有關部門負責人、區人保局局長、區殘聯理事長、泖港鎮鎮長出席專項儀式并作重要講話;三是我區各街鎮積極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就業援助月主題日活動,在轄區內有針對性的送出一批崗位。主題日當天全區共推出崗位399個,求職登記126人,意向錄用和現場錄用45人,受理政策咨詢192人次。松江電視臺、松江報對本次活動作了全程跟蹤報道。

  三、活動成效

  (一)援助月活動期間,共走訪就業困難人員135名,共組織專場招聘會14場次,193名援助對象獲得就業崗位(其中:安置在公益性崗位78人,企事業單位吸納就業115人)。幫助援助對象享受政策66人,落實各類補貼52.89萬元。

  (二)通過組織街鎮殘聯收集一批就業困難殘疾人員崗位信息,幫助推薦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就業73名,其中社會用人單位按比例吸納就業56人,為482名就業困難殘疾人員發放就業補貼24.341萬元。

  (三)通過服務專窗和主題日專場咨詢服務活動等形式,受理市民關于就業援助、職業指導、開業指導、社會保障、職技培訓、勞動關系、勞動爭議及殘疾人等就業政策咨詢500多人次,發放《就業創業政策一本通》、《當代青年職業精神和職業技巧》、《殘疾人分散安排就業申報須知》等市和本區促進就業政策宣傳資料800余份。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10

  一、工作推進情況及成效

  (一)健全組織機構,工作推進有力有序。成立了以市人社局主要領導為組長,局領導班子成員和局屬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局機關、局屬有關單位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局黨組會議、局務會議多次對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各區(市、縣)也分別成立了相應機構,明確了具體責任人和職責,將目標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加強與市鄉村振興、發改等部門對接,形成了上下貫通、協同聯動的良好工作格局。為進一步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市人社局班子成員實行包片指導推動鞏固拓展人社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責任制,帶隊組成7個工作小組,分別赴各區(市、縣)、德陽經開區開展脫貧人口就業幫扶工作督導。

  (二)加強摸底排查,基礎數據準確詳實。主動協調市鄉村振興、發改、農業農村等部門,建立完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人員信息管理”數據庫,按照“精準到人,不落一人”的要求,依托國家扶貧開發系統脫貧人口信息數據,組織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平臺力量,對脫貧人口外出務工、返鄉意愿等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及時了解掌握脫貧人口就業失業狀態及就業創業需求,實現人員底數清、就業培訓意愿清、就業狀態清,為精準提供就業幫扶奠定堅實基礎。

  (三)堅持因地制宜,培訓質效顯著提升。緊貼市場需求和脫貧人口的培訓意愿,結合鄉村振興和地方特色產業,創新建陣地與做強產業特色相結合、聚名師與加快產業培育相結合、建課程與對接產業需求相結合“三建三結合”工作機制,傾力打造脫貧人口就業幫扶培訓教學主陣地。持續深入推進項目制培訓,采取“職業技能+創業培訓+實用技術培訓+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等模式,為脫貧人口提供免費技能培訓。今年來,全市組織脫貧人口開展就業培訓3330人,培訓后實現就業1766人。

  (四)拓寬就業渠道,人崗對接精準高效。積極開展“春風行動”“就業幫扶行動周”等脫貧人口就業幫扶專項活動166場次,促進1009名脫貧人口實現轉移就業。著力培樹特色勞務品牌,借助品牌效應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提高勞務輸出質量。僅“中江表嫂”“家道家政”“江建筑”“聚佳勞務”輸出城鄉勞動者7.8萬余人(其中脫貧人口1800余人),年增收12億余元。深挖農業產業就業潛力,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鼓勵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吸納脫貧人口就業8439人。制定出臺《德陽市市級創業孵化基地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為入駐創業者提供場地租金、物管費用等方面優惠扶持和創業政策咨詢、投融資指導、人員培訓等創業服務,回引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入鄉創業2.16萬人,創辦企業(含個體工商戶)2.39萬個,帶動脫貧人口等城鄉勞動者就業17.83萬人。

  二、典型經驗做法及亮點

  (一)優化完善符合德陽實際的制度保障體系。堅持推陳出新,結合全市脫貧人口就業幫扶工作實際,出臺了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延伸就業服務制度。在廣東、浙江、北京、重慶等我市對外主要勞務輸入地建立13個“返鄉創業和勞務輸出服務聯絡站”,在市內8個用工大戶企業建立“就業創業信息服務直聯站”,直接服務脫貧人口、農民工等累計達13.5萬余人次。

  二是建立幫扶就業兜底制度。出臺《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將鄉村公益性崗位補貼標準再提高100元/月。進一步完善崗位設立和上崗前公示等公益性崗位管理制度,優先安置有勞動能力的大齡、殘疾和家庭特別困難的脫貧人口,切實發揮公益性崗位的兜底作用。今年來,通過鄉村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脫貧人口就業12963人。

  三是建立靈活就業促進制度。修訂完善《德陽市創建新型靈活就業引領項目管理辦法》,對創建居家類、服務類、經營類、網絡平臺類和綜合類新型靈活就業引領項目,組織脫貧人口等城鄉勞動者實現靈活就業,按規定對項目單位和脫貧人口分別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和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今年來,全市脫貧人口在果蔬、中草藥采摘和鄉村旅游、年畫制作等領域實現靈活就業7760人。僅今年1-9月,全市用于脫貧人口穩崗就業支出資金2364.65萬元。

  (二)建設發展服務功能完備的就業幫扶載體。發揮就業幫扶車間等就業載體作用,延續優化支持政策,拓展豐富載體功能,提升吸納就業能力,為脫貧人口創造更多“家門口”就業機會。

  一是對標政策,嚴格標準。對標已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大就業扶貧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脫貧攻堅的通知》《德陽市就業扶貧示范基地創建辦法》等政策文件及操作辦法,嚴格按照規范勞動用工管理、招用脫貧人口人數、健全職業安全衛生制度等創建標準,對全市已有114個就業扶貧基地等用人單位進行綜合評審。

  二是實地核查,確保成效。成立了以市人社局班子成員為組長,局機關、局屬單位有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7個考核驗收工作組,深入就業扶貧基地等用人單位,對吸納脫貧人口就業人數、簽訂勞動合同(用工協議)等情況進行實地走訪核查,切實推選出開展脫貧人口就業幫扶工作扎實、規范、效果好的用人單位。

  三是豐富功能,提升服務。通過實施“企業崗位缺口清單”“脫貧人口就業需求清單”動態管理,精準對接崗位用工需求。圍繞企業發展和生產經營情況,開展師帶徒、訂單式和崗位技能提升等培訓,幫助脫貧人口適應用工需求,提高就業穩定性。四是落實獎補,激發活力。按規定對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給予職業培訓補貼、社保補貼和一次性獎補等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就業幫扶車間(基地)160個,吸納脫貧人口就業3142人;累計撥付一次性經費補助804.5萬元。

  三、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脫貧人口就業穩定性較差。脫貧人口普遍文化程度低、缺乏專業技能,就業競爭力相對較弱,從事的工作技術含量低、可替代性強,導致就業不穩定。另外,部分通過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的脫貧人口,安置期滿后面臨失業風險。

  (二)脫貧人口接受培訓積極性不高。一方面部分脫貧人口安于現狀,不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參加技能培訓。另一方面存在工學矛盾,部分已實現務工就業的脫貧人口認為培訓對增加收入效果不明顯,不愿棄工參加培訓。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議意見

  (一)進一步完善脫貧人口就業幫扶政策。健全完善脫貧人口就業幫扶長效機制,統籌使用就業創業補助資金、工業結構調整獎補資金、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等,確保脫貧人口就業幫扶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建議省出臺脫貧人口就業幫扶政策文件。

  (二)進一步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加強脫貧人口就業形勢研判,動態監測脫貧人口就業失業狀況,著力穩定和拓展就業渠道,確保脫貧人口就業規模總體穩定。建議省制定出臺就業幫扶車間(基地)等載體建設標準。

  (三)進一步加強脫貧人口職業技能培訓。繼續按規定落實好脫貧人口參加技能培訓生活費補貼等政策,增強脫貧人口參訓積極性。繼續實施勞務品牌、返鄉創業等培訓,提升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職業轉換和再就業能力。建議省適當提高脫貧人口培訓期間生活費補貼標準。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11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內蒙古通遼市人社就業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人社就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一系列暖心就業政策,強化一系列貼心就業服務,重點實施促進就業“10個專項計劃”,打出了助企紓困減負、提升技能穩崗、強化服務拓崗等一系列穩崗擴就業政策措施組合拳,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規模,交出了一份充滿溫情的就業答卷。截至11月末,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2704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82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3%。全市實現就業或者落實就業去向高校畢業生17096人,農牧民工轉移就業45.6萬人,其中轉移六個月以上的36.2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826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6198人。全市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4.59萬人,失業保險基金征繳1.53億元,失業保險基金結余7.7億元。全市開展就業技能培訓15918人,其中:城鎮就業技能培訓4731人,農牧民轉移技能培訓11187人,家庭服務人員培訓5700人。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965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273人,新增專項職業技能人才3016人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1497.4萬元,間接帶動就業3540余人。

  落實暖心政策,助企紓困穩崗就業

  開展就業創業政策“進企業、進社區、進嘎查村”宣講活動,推行“政策找人”“政策找企”,實現政策與企業、就業人員精準對接,讓利好的就業創業政策盡快兌現到位。全方位開展政策宣傳,編制印發《通遼市最新就業創業政策和服務事項清單》,公布了各項業務辦理流程,通過網站、公眾號、大型活動現場等渠道廣泛宣傳,充分釋放政策促進就業效應。截至11月末,全市累計為2444家企業發放援企穩崗資金6251.74萬元,穩定企業崗位106645個。為2637家企業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貼5846.65萬元,惠及企業職工116933人。減征全市企事業單位失業保險費共計 15276萬元。為餐飲、零售、鐵路運輸和醫藥制造企業、農副食產品加工等行業33家企業,緩繳失業保險費694.56萬元,惠及職工11959人。為吸納833名高校畢業生的210家企業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資金124.95萬元。發放參保企業職工職業技能提升補貼565.3萬元,享受補貼3569人。

  優化暖心服務,保障重點企業用工

  持續完善全市重點企業用工需求調度制度,圍繞通遼市五大產業集群建設和企業用工需求,出臺《關于強化就業服務保障重點企業用工的實施意見》,旗縣市區人社就業部門成立服務專班、配備服務專員、開通服務專線,“一對一”對接用工需求、培訓需求,精準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常態化開展線上線下對接活動。截至11月末,全市舉辦小規模精準化專場招聘活動15場次,全市人社就業部門主動對接重點企業、重點項目169家,摸排企業用工需求9957人,通過線上線下對接,達成就業意向3839人。圍繞全市產業發展用工和就業服務需求,通過“通遼就業創業”公眾號等平臺累計推送“就業幫扶”“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等各類就業崗位信息53期,服務用工企業929家次。

  政校企聯動,強化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

  深入落實“技能內蒙古”行動,全面組織開展了城鎮就業、農牧民勞動力轉移、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就業技能培訓;霍林郭勒市、開魯縣、奈曼旗等地政府推動、人社部門牽頭、職業院校積極參與,針對產業發展用工需求依托駐地職業中專、技工學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推廣車間進學校、學員進工廠,有效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截至11月末,內蒙古電投能源公司(霍煤)培養技能人才45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28人;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公司培養技能人才117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72人;通遼梅花生物科技公司培養技能人才239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51人。圍繞全市產業發展,聚焦技能人才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完善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設施,加強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加大對農民工、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職業技能培訓的支持力度,做強職業技能服務品牌。目前,全市共有9家市級標準化就業技能實訓基地和1家自治區級示范性就業技能實訓基地,自治區級示范性就業技能培訓品牌2個。組織實施了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通遼市選拔賽暨通遼市第二屆綜合性技能競賽,并選派58位優勝選手代表通遼市參加全區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經過激烈角逐獲得一等獎1人,二等獎1人,三等獎2人,優勝獎17人。

  用情用力精準施策,保障重點群體就業

  持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重中之重,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力度,全面實施政策性統籌就業計劃和促進市場就業計劃,全方位拓寬就業渠道。組織開展20__屆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服務攻堅行動,對登記畢業生提供職業指導、崗位推薦、職業培訓、就業見習機會等就業創業服務。依托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全面開展就業困難人員信息摸排,掌握其就業失業狀況、就業培訓意愿等情況,建立清單,動態管理,做到對零就業家庭人員、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提供“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細化服務。精心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暖心活動”,為援助對象舉辦專場招聘18場次(其中:線下13場次、線上5場次),提供就業崗位9391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崗位3198個);幫助援助對象實現就業1865人,其中靈活就業1784人、公益性崗位安置81人。零就業家庭成員保持動態清零。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全市現有城鎮就業困難公員公益性崗位2389人,其中退役軍人25人。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積極推進創業園孵化基地建設。全市現有各級各類集中型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20家,其中,自治區級示范性創業孵化基地2家,市級示范性和標準化創業孵化園區18家,入駐創業實體20__戶,累計帶動就業9929人。高質量舉辦創新創業大型賽事及活動。成功舉辦了通遼-赤峰“雙子星座”聯合創業大賽,承辦了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內蒙古賽區選撥賽暨第六屆“創業科爾沁杯”創業創新大賽。市級創業項目庫現有創業項目1025個。舉辦20__通遼市創業項目推介展示、小微企業融資對接暨重點企業用工招聘會,現場展示推介創業項目120個,推介創業項目信息600多個,達成連鎖加盟合作意向164個,120家招聘企業達成意向766人次。組織召開高校畢業生創業經驗分享會、開展“人社局長進校園”活動、舉辦“留學歸國人員創新創業就業指導服務座談會”,持續加大創業指導服務及后續跟蹤回訪工作力度。四季度,分四期舉辦20__年通遼市首屆“創業科爾沁”創業指導系列活動——創業云課堂,為創業者多維度賦能,助力企業人才高質量發展。加大創業融資服務力度。全市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1497.4萬元,其中:個人創業擔保貸款1156筆,額度為19503.4萬元,帶動就業3400余人;小微企業貸款8筆,金額1994萬元,帶動就業140余人。

  優化服務保障,促進農牧民工轉移就業

  全力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三年行動計劃,堅持勞務輸出和就近就地就業雙向發力。充分發揮人力資服務公司、農村勞務經紀人的中堅力量,發揮政策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激勵、引導作用,拓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渠道和就業規模。面向有勞務協作關系的浙江、天津、安徽、蘇州、杭州、山東、江蘇、江西、遼寧、河北等10余省市,向農牧民提供230余家用人單位15000余條崗位信息,有組織轉移就業6850余人。加強京蒙勞務協作,幫助我市轉移就業14665人,完成任務的146.65%。按照“一旗縣一品牌”,培育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區域勞務品牌。科爾沁區“科爾沁育嬰師”、開魯縣“開魯建工”、開發區“民盾保安”獲得自治區級勞務品牌榮譽稱號,并且在北京、山東等地形成良好口碑;其他旗縣區也在積極打造本地特色的勞務品牌。精準組織返崗返鄉農牧民工“點對點”服務工作,積極開展“點對點”收集和分類匯總擬返崗或返鄉的農牧民工出行人數、時間、地點等信息,形成出行需求清單,保障農牧民工安全有序返崗返鄉。

  強化失業保險保障功能,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在深入落實國家、自治區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做好失業援助工作。截至11月末,失業保險金支出2397.57萬元,補貼2632人;一次性生活助332.11萬元,補助427人;失業補助金3468.88萬元,補助6758人;臨時生活補助28.1萬元,補助140人。

  提升暖心就業服務質量,多渠道促進就業

  常態化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截至11月末,全市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65場次(線上27場,線下38場),累計服務用工企業1498家次,累計提供就業崗位4.18萬個次,初步統計達成就業意向3879人次。圍繞全市產業發展用工和就業服務需求,通過“通遼就業創業”公眾號等平臺累計推送“就業幫扶”“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等各類就業崗位信息53期,服務用工企業929家次。精心組織開展“直播帶崗”活動。為進一步拓展招聘服務模式,提供招聘效果,11月25日,舉辦首場“直播帶崗”專場招聘活動,打造多方互動、共享的直播現場,最大限度滿足求職者和用工企業的需求。

  抓實就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深入落實脫貧人口職業技能培訓政策,加大政策覆蓋面和知曉度,鼓勵和引導脫貧人口依靠技能實現就業創業。截至目前,脫貧人口培訓5503人。扎實做好穩定脫貧人口就業。全市人社系統累計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勞動力10432人,目前在崗人數2489人,其中20__年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勞動力20__人。加強京蒙勞務協作,為受援旗縣挖掘勞動力就業崗位,提供職業需求信息,搭建轉移就業橋梁。截至11月末,易地搬遷集中安置脫貧人口1219人,完成任務的122%。全市認定就業幫扶車間13家,吸納就業人數299人,其中脫貧人口務工人數112人。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12

  為進一步做好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工作,懷柔區開展就業援助“暖心活動”,本次活動以“援助暖民心就業解民憂”為主題,對全區各類就業困難群體進行摸底幫扶,并對就業政策進行廣泛宣傳。

  據了解,為確保就業援助“暖心活動”取得實效,區人力社保局充分發揮轄區內就業服務專員作用,主動走訪摸查,最終形成“暖心活動”就業援助對象“一張清單”,并按照清單,逐一聯系對接,動態掌握援助對象情況。針對本轄區內“一張清單”中有就業意愿且具備上崗條件的人員,就業服務專員通過短信推送、電話聯系等方式,提供不少于3個與其就業意愿相匹配的招聘信息,實現供求雙方精準對接。通過前期主動走訪摸查,認定援助對象287人,其中長期失業人員118人,大齡人員153人,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16人。

  目前,區人力社保局依托職業介紹服務系統共開展了主題線上專場招聘會20場,共有136家次企業參會,發布招聘崗位5500個次,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提供招聘崗位161個次,提供職業指導634人次。同時,各街鄉根據本轄區內摸查人員特點,舉辦主題線上專場招聘會,其中登記失業人員7場、就業困難人員2場、高校畢業生1場。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13

  xx街道xx社區自20xx年4月開展創建"市級充分就業社區"工作以來,社區緊緊圍繞"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構建小康和諧家園"這一主題,對照創建工作目標、基本標準、評審方法,積極努力開展創建工作。

  社區內現有勞動力總數2895人,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101人,其中4050人員44人,實現就業人數(含靈活就業)92人,暫無就業愿望5人;其他登記失業人員5人,全部實現就業,失業人員就業率達96%,社區勞動年齡內勞動者就業率99%。創建工作具體開展如下:

  一、強化領導、制定實施方案、落實責任

  健全組織機構。我社區成立了以社區黨支部書記、工作站站長為組長的創建充分就業社區領導小組,制定可行的創建實施方案,分工負責、責任到人,促進了充分就業工作的落實。社區把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建設工作列入社區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作為服務居民、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工作來抓。

  二、休系健全,責任落實

  1、社區建有就業服務站,有專人負責,并配有電腦、打印機、對外公布服務電話號。為了鞏固"市級充分就業社區",社區建有"創建市級充分就業社區工作領導小組",由社區主任陳海英任組長,街道聯點干部、正、副牽頭單位領導、社區分管勞動保障干部任副組長,社區共建單位代表為成員的領導班子,全面負責創建工作,分工明確,責任清楚。下設就業服務站,配有一名就業援助員。

  2、每季召開就業工作會議。五月下旬,組織召開了社區共建單位、失業人員代表聯席會議,學習金市通25號關于下發《xx市充分就業社區評審辦法》、金政通105號《xx市人民政府關于xx市區扶持失業人員自主創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精神,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進一步得到各方支持,群眾密切配合和認可,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參與的格局。

  三、臺帳完善,程序公開

  1、社區建有就業援助工作臺帳,并實行網絡動態管理,全面掌握失業人員的就業動態,基本做到:失業人員清、失業狀況清、家庭狀況清、技術專、培訓需求清、擇業意向清、就業結果清。

  2、積極為失業人員提供就業信息,辦好再就業信息欄。從市勞動力市場、共建單位、報紙收集招工信息需求,做到每月更換一次,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就業機會。在宣傳欄內公開《再就業優惠證》辦理程序,個體經營、靈活就業社保申報受理程序及其他主要優惠政策,讓下崗失業人員及時了解最新就業再就業政策。

  四、措施到位,工作落實

  1、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各類培訓,培養再就業技能,為再就業創造條件。今年社區自行組織失業人員開展電腦、就業促進法、再就業優惠政策培訓,共計82人次。

  2、引導失業人員通過自主創業和來料加工形式實現再就業。社區設有來料加工點,日常負責人吳衛貞是轄區內寺后皇新村失地農民,現有6名就地農轉非人員在從事來料加工。同時為就業困難人員建立就業計劃書,幫助3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創業,帶動6人就業。

  3、鼓勵4050失業人員通過靈活就業和自謀職業實現就業。通過努力,社區內4050失業人員實現靈活就業31人,自主創業10人,3人無就業意向。

  4、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鼓勵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一年來共發放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2筆10萬元。

  五、政策落實

  就業充分積極做好個體經營、靈活就業人員、來料加工人員申報、登記、確認、備案工作,及時落實政府社保補貼等國家扶持政策來實現充分就業。20xx年共發放社保補貼51034(26人),今年共受理社保補貼申請33人。至今,社區內無一年以上連續失業人員及零就業家庭,各項指標符合"充分就業社區"標準。以后的工作,我們將更加努力,克服困難,較好地完成社區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任務。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14

  根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殘聯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要求,切實做好殘疾人就業援助工作,切實幫助貧困殘疾人盡早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全面落實殘疾人就業扶持政策,營造全社會都來關心殘疾人就業的良好氛圍。我縣在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期間開展了以“幫扶到人、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務到家”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活動。現將這次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部門密切配合,為就業援助活動提供保障

  在接到市上通知后,我們立即組織職工學習,深刻領會通知精神。一是及時將通知精神向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進行了匯報,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明確提出了要將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心人民群眾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的大事來抓。及時與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系,將殘疾人納入他們的就業援助、送崗位等活動中,切實幫助他們實現就業,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就業服務,為殘疾人就業創造良好環境;二是成立了縣殘聯“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領導小組,由縣殘聯理事長吳顯貴同志任組長,副理事長鄭秀蓮同志任副組長,蔡明萬、徐思菊、周曉華、王淑梅同志為成員的“就業援助月”活動領導小組;三是制定了“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工作實施方案下發到各鄉(鎮)殘聯,并要求結合各自的實際,開展好“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

  二、精心組織,確保各項就業援助措施得到落實

  按照市上的部署和要求,積極配合我縣勞動就業部門,重點開展了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務、送溫暖等殘疾人就業援助活動。

  (一)做好政策宣傳。本次活動依托我縣勞動就業部門,通過廣播、電視、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大力宣傳了殘疾人保障法和殘疾人就業條例,使更多殘疾人真正了解到從哪些部門得到何種幫助,如何得到幫助,可享受哪些殘疾人優惠政策。各鄉鎮對所轄區域內的殘疾人家庭進行了走訪摸底,分別掌握和了解轄區內就業困難殘疾人的基本情況。活動期間,累計走訪殘疾人家庭1240戶。在送政策活動中,我們把落實特困殘疾人免費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作為工作重點,通過援助活動,為5000名貧困殘疾人參保提供救助,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二)尋找就業崗位。及時開發崗位,安置殘疾人員,督促街道、社區,積極協調有關方面,采取多種形式,掌握了大量用工信息,并通過公告欄、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向殘疾人有針對性發布就業信息,向每一位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人提供與其需求相符的就業信息。在活動期間,發布就業信息30余條,開發就業崗位30余個,安置殘疾人就業31人。

  (三)加強職業培訓。我們堅持把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作為實現殘疾人就業的“催化劑”來抓,對一些有就業愿望,愿意接

  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殘疾人,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類進行了培訓。對于有一技之長,能夠進行自主創業的殘疾人,我們還采取推薦小額貸款、做后續服務等方法,幫助他們自主創業、成功就業。

  (四)送溫暖。我們根據縣委、縣政府領導指示,結合春節期間積極開展送溫暖活動,為特困殘疾人員送去慰問金、棉被、年畫等物品,走訪慰問殘疾人1700戶。通過以上活動,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送到了每位殘疾人的心中,確保這些困難殘疾人家庭都能過上一個祥和愉快的春節。

  三、改進作風,確保“就業援助月”活動取得實效

  良好的工作作風是“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取得實效的保障。結合此次活動,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員臺帳登記,努力做到了“三清”,即:對殘疾人的技能水平清、就業動態清、生活狀況清。并對生活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實行跟蹤服務。我們還切實樹立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為殘疾人多辦實事,確保了就業援助活動落到實處。

  通過此次殘疾人“就業援助月”活動,我們幫助一部分就業困難的殘疾人解決了就業問題,初步形成了全社會關注和參與殘疾人就業援助行動的良好氛圍,為今后深入開展殘疾人就業援助行動奠定了基礎。但我們也認識到,殘疾人就業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事關社會穩定和諧的大局,是一項系統工程,僅靠開展“殘疾人就業援助月”活動是不能滿足廣大殘疾人的迫切愿望的。今后,我們要按照中央、省、市、縣對殘疾人就業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總體部署,認真貫徹上級部門的決策,經常性地開展殘疾人就業援助活動,探索新路子,變“集中援助”為“常援助”,為更多殘疾人提供“零距離”服務,送人到崗,送崗到人,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 篇15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盡早實現就業,根據上級文件要求,我縣于20xx年1月5日—20xx年1月31日,開展了以“就業幫扶,真情相助,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通過制定援助計劃、宣傳幫扶政策、提供就業崗位、開展各類活動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此次活動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積極部署

  在接到文件通知后,我們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學習,深刻領會文件精神。一是及時將通知精神向主管領導進行了匯報,各部領導高度重視,明確要將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關心轄區失業群體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的大事來抓;二是成立了 “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領導小組,由人社局長擔任組長,就業局、殘聯主要領導擔任副組長、相關人員及各街道、社區主管領導為成員的“就業援助月”活動領導小組;三是經過認真研究,制定了《慶安縣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工作實施方案》,并下發至各街道、社區,要求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認真開展好“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

  二、主要做法

  1、走訪登記,廣泛宣傳。一是組織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深入到街道、社區,全面摸清轄區內各類就業援助對象底數,準確掌握其家庭情況、個人狀況、就業意愿、困難問題,切實做到了走訪到戶、登記到人、信息到庫存。對于入戶調查家庭中出現的實際困難和就業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服務,幫助其盡早實現就業。二是積極組織相關人員進基層、進社區、進企業開展就業援助宣講,通過街道多功能服務大廳的LED電子屏幕,將援助月活動時間、內容、細則及收集匯總的就業崗位信息進行了公開播報,并設立專門的咨詢服務專窗口,受理援助對象政策咨詢,讓群眾在家門口就了解到就業援助相關政策。同時,我們將傳統媒介和新興媒體相結合,通過互聯網新媒體,把就業援助政策措施、崗位信息及辦理程序傳送到千家萬戶。

  2、廣泛收集崗位信息,提供精準服務。一是組織人員深入到轄區內的用人單位進行走訪,準確掌握和了解適合就業援助對象的崗位信息。同時動員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和各類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收集就業信息,有針對性的組織召開面向就業援助對象的專場招聘會。通過集中招聘、上門推薦等服務方式,幫扶了一大批就業困難人員實現了就業。二是針對援助對象的實際情況,根據援助對象技能特點和就業意愿,制定了具體可行的求職計劃,提供個性化的職業指導,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使受援助對象的就業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

  3、突出工作重點,加大政策落實力度。我們將零就業家庭成員作為就業援助的工作重點,簡化程序,加大創業幫扶、企業吸納、靈活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各項政策落實力度,確保了符合享受政策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都能享受政策。

  三、工作成效

  此次就業援助月期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組織轄區12家用工企業,新收集就業崗位240個,舉辦專場招聘會1場,走訪就業困難人員68名,登記認定的未就業困難群體22人,發放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就業政策、法律法規等各類宣傳資料5000余份,幫助他們認真轉變擇業觀念、及時把握就業機會,不斷提高就業成功率。

  通過“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開展,積極協調有關方面,收集最新的用工信息,開發適合援助對象的就業崗位,幫助就業困難人員找到了生活的支撐點,讓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多了一份希望,在確保援助對象實現就業的同時能夠穩定就業,為今后深入開展就業援助行動奠定基礎。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行動總結范文(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2023年縣殘聯開展就業援助活動總結(通用3篇)

    為進一步做好殘疾人就業援助工作,幫助各類就業困難殘疾人實現就業愿望,近日,元江縣殘疾人聯合會圍繞“就業幫扶?真情相助”活動主題,開展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集中幫助困難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

  • 縣殘聯開展就業援助活動總結(精選3篇)

    為進一步做好殘疾人就業援助工作,幫助各類就業困難殘疾人實現就業愿望,近日,元江縣殘疾人聯合會圍繞“就業幫扶?真情相助”活動主題,開展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集中幫助困難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

  • 2023年居委就業援助員工作總結(精選16篇)

    xx街道xx社區自20xx年4月開展創建"市級充分就業社區"工作以來,社區緊緊圍繞"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構建小康和諧家園"這一主題,對照創建工作目標、基本標準、評審方法,積極努力開展創建工作。...

  • 就業援助員年終總結(精選16篇)

    20xx年,根據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和區扶貧辦相關要求,我局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扎實開展幫扶貧困村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一、領導重視情況我局認真貫區委、區政府關于徹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實履行幫扶單位職責,將定點扶...

  • 就業援助暖心活動工作總結范文(通用19篇)

    根據有關文件要求,為切實幫助貧困殘疾人盡早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全面落實殘疾人就業扶持政策,營造全社會都來關心殘疾人就業的良好氛圍。我區在20__年1月2日至20__年1月30日期間開展了就業援助活動。...

  • 2023年就業援助暖心活動總結范文(精選19篇)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殘聯等11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啟動“20__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項服務活動。活動以“春風送真情援助暖民心”為主題,在20__年1-3月持續開展,集中幫扶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等勞動者就...

  • 就業援助暖心活動工作總結(精選18篇)

    20xx年,根據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和區扶貧辦相關要求,我局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扎實開展幫扶貧困村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一、領導重視情況我局認真貫區委、區政府關于徹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實履行幫扶單位職責,將定點扶...

  • 就業援助暖心活動總結范文(精選18篇)

    為進一步做好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工作,懷柔區開展就業援助“暖心活動”,本次活動以“援助暖民心就業解民憂”為主題,對全區各類就業困難群體進行摸底幫扶,并對就業政策進行廣泛宣傳。...

  • 2023年社區就業援助暖心活動總結(精選18篇)

    半年來,本社區按照街道的部署和要求,認真落實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積極創造各種條件,千方百計解決居民就業。一、加強,完善制度,保障就業為了做好社區就業工作。...

  • 就業援助暖心活動總結(精選20篇)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殘聯等11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啟動“20__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項服務活動。活動以“春風送真情援助暖民心”為主題,在20__年1-3月持續開展,集中幫扶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等勞動者就...

  • 社區就業援助工作總結(精選19篇)

    為深入貫徹黨的__屆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339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于20xx年1月組織開展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重點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登記失業...

  • 2023年就業援助員年終總結范文(通用15篇)

    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339號)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轉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的通知”(鄂...

  • 2023年社區就業援助工作總結范文(精選16篇)

    為深入貫徹黨的__屆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339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于20xx年1月組織開展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重點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登記失業...

  • 2023年就業援助員年終總結(精選17篇)

    為了進一步做好就業困難群體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就業援助工作,加大援助工作力度,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就業,根據《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292號)精神,x省于20xx年1月10日-2月10日開展了以“就業援助進家入...

  • 一個新手就業援助員年終總結(通用15篇)

    根據吉勞社字87號文件精神,為了切實解決我縣困難人員再就業問題,推進再就業援助制度化,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我局在圓滿完成第一階段各項工作的基礎上,活動期間結合春季招聘大會,開展“送崗位”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 工作總結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怀宁县| 汉源县| 彰化县| 齐齐哈尔市| 屏东市| 普安县| 宁明县| 江陵县| 穆棱市| 昌都县| 香河县| 江西省| 雷州市| 云龙县| 健康| 辽中县| 都昌县| 民权县| 竹溪县| 信宜市| 嘉善县| 公主岭市| 安义县| 彩票| 从江县| 溧水县| 麻阳| 昂仁县| 元谋县| 阳东县| 新乡县| 苍南县| 宝坻区| 玉门市| 江陵县| 香港| 平和县| 庆安县| 环江|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