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體檢總結(通用3篇)
高考體檢總結 篇1
我院高考體檢工作于20xx年3月21日開始,3月29日結束。現總結如下:
一、組織領導。
體檢工作室對考生身體素質狀況的檢查,關乎到考生的切身利益。我院接到高考體檢任務后,院領導高度重視,召開了高考體檢專項會議,成立了以錢家春副院長為組長,以醫務科、護理部、體檢科、保衛科及部分人員為成員的巢湖市第二人民醫院高考體檢領導小組,對體檢工作所需區域、檢查設備、人員組成、體檢內容、體檢流程以至天氣情況都做了周密布和安排,并嚴格明確責任,為確保20xx年高考體檢工作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
二、學習培訓
3月18日下午,組織參加體檢醫護人員學習培訓,讓他們了解《普通高等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各項內容及體檢表格正確填寫等。分內科組、外科組、五官組、放射組、檢驗組等。對照《普通高等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逐條學習、理解,對邊緣問題,大家一致認為暫不下結論,集體討論定;尤其是色覺,學生和家長提出異議,可由學生學申請給學校,學校報教委招生辦統一安排,由招生工作人員監督再復查。
參加20xx年高考體檢的醫護人員,大多數都曾做過此項工作,他們在學習時介紹往年經驗、方法及注意事項。
各小組完成《普通高等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后將不理解、不清楚條件向主檢提出,主檢再解釋,直到所有參加高考體檢醫護人員都掌握《普通高等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
最后由醫務科倪科長強調
1、按20xx年高考體檢日程,完成每天任務,遵守作息時間每天早上7:00到,下午2:00,按時開檢,有秩序進行。
2、學生家長及我院外體檢站工作人員一律不得進站。
3、嚴格執行《普通高等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按規定填表、涂信息。體檢站體檢上解釋由主檢負責。實行誰簽字、誰負責,若因身體問題退生,由簽字者負責。
4、按《普通高等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耐心向學校老師、學生及學生家長解釋,有異議,可復檢。
5、做好安全工作,保證學生在我院體檢安全。保衛科疏通車輛、慢行。
三、體檢實施
每次開檢前,我們精心做宣傳、每個室標記清晰,并請教育局招生辦領導來驗收。
高考體檢主要從內科、外科、耳鼻喉、口腔、眼科、胸透、檢驗7個方面對學生進行體檢,針對今年高考學生多、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情況,我院抽派40名,服務質量高,專業技術精,工作能力強的醫護骨干每天早上7:00學生胸透抽血,后進站,按順序安全有序進行。我院為體檢區進行封閉式管理,醫院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體檢流程和醒目的.提示標語,粘貼上墻,讓學校、學生對我院體檢流程一目了然,并由6名引導員掛牌引導學生檢查。對每天檢查幾百余人次學生,有的科室不顧人手少醫療任務多,按時、超負荷工作量,任勞任怨工作,我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對每一名考生負責的態度抓好以下關鍵環節1、胸透時在每位考生化驗單右上角加蓋胸透章,以防漏檢;2、考生在體檢站流程走完,最后進主檢室,由主檢全面逐項認真檢查一遍,并詳細詢問既往史;3、體檢表各種信息填滿后集中,再反復審核三遍,以免有的信息未填、未涂;4各學校抄體檢結論,再逐一核對。我院20xx年圓滿完成六千多名學生的高考體檢任務。
四、體會
20xx年我院完成六千多名考生的體檢任務,沒有一個因身體原因而退學的。細心、用心做好高考體檢每個環節,是我們宗旨。成績屬于過去,展望未來,我們將會繼續做好20xx年高考體檢工作。
高考體檢總結 篇2
一、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當命題“若A則B”為真時,A稱為B的充分條件,B稱為A的`必要條件。
二、充分條件、必要條件的常用判斷法
1、定義法:判斷B是A的條件,實際上就是判斷B=>A或者A=>B是否成立,只要把題目中所給的條件按邏輯關系畫出箭頭示意圖,再利用定義判斷即可
2、轉換法:當所給命題的充要條件不易判斷時,可對命題進行等價裝換,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題進行判斷。
3、集合法
在命題的條件和結論間的關系判斷有困難時,可從集合的角度考慮,記條件p、q對應的集合分別為A、B,則:
若A?B,則p是q的充分條件。
若A?B,則p是q的必要條件。
若A=B,則p是q的充要條件。
若A?B,且B?A,則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三、知識擴展
1、四種命題反映出命題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注意結合實際問題,理解其關系(尤其是兩種等價關系)的產生過程,關于逆命題、否命題與逆否命題,也可以敘述為:
(1)交換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所得的新命題就是原來命題的逆命題;
(2)同時否定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所得的新命題就是原來的否命題;
(3)交換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并且同時否定,所得的新命題就是原命題的逆否命題。
2、由于“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是四種命題的關系的深化,他們之間存在這密切的聯系,故在判斷命題的條件的充要性時,可考慮“正難則反”的原則,即在正面判斷較難時,可轉化為應用該命題的逆否命題進行判斷。一個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可以不止一個,必要條件也可以不止一個。
高考體檢總結 篇3
一、摩擦起電
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叫摩擦起電;
二、兩種電荷
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
三、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同中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四、驗電器
1、用途: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2、原理:利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五、電荷量(電荷)
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符號為C;
六、元電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2、最小的電荷叫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電荷)用e表示;e=1。6×10—19;
3、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電性相反,整個原子呈中性;
七、摩擦起電的實質
電荷的轉移。(由于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所以摩擦起電并沒有新的電荷產生,只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
八、導體和絕緣體
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堿鹽溶液),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導體和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
九、電流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方向: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十、電路
用導線將用電器、開關、用電器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電源:提供電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消耗電能(把電能轉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裝置;
十一、電路的工作狀態
1、通路:處處連通的電路;
2、開路:某處斷開的電路;
3、短路:用導線直接將電源的正負極連同;
十二、電路圖及元件符號
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記住常用的符號)
畫電路圖時要注意:整個電路圖導線要橫平豎直;元件不能畫在拐角處。
十三、串聯和并聯
1、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電路;串聯電路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互相影響;
2、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電路;并聯電路特點:電流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互不影響;
3、常根據電流的流向判斷串、并聯: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電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負極,則為串聯,若出現分支則為并聯;
十四、電路的連接方法
1、線路簡捷、不能出現交叉;
2、連出的實物圖中各元件的順序一定要與電路圖保持一致;
3、一般從電源的正極起,順著電流方向,依次連接,直至回到電源的負極;
4、并聯電路連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連接時找準節點。
5、在連接電路前應將開關斷開;
十四、電流的強弱
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單位是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A)1A=103mA=106?A
2、電流強度(I)等于1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I=Q/t
十五、電流的測量
用電流表;符號A
1、電流表的結構:接線柱、量程、示數、分度值
2、電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針是否指在臨刻度線上,正負接線柱;
(2)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串聯;(相當于一根導線);
(3)選擇合適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應該選較大的量程,并進行試觸。)
注:試觸法:先把電路的一線頭和電流表的一接線柱固定,再用電路的另一線頭迅速試觸電流表的另一接線柱,若指針擺動很小(讀數不準),需換小量程,若超出量程(電流表會燒壞),則需換更大的量程。
3、電流表的讀數
(1)明確所選量程;
(2)明確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流值);
(3)根據表針向右偏過的格數讀出電流值;
十六、串、并聯中電流的特點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并聯電路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