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老師師徒結對徒弟總結(精選3篇)
小學語文老師師徒結對徒弟總結 篇1
從小到大,我就對語文和文字特別的喜歡,給三天三夜的時間,我也說不完我對語文和文學的熱愛,一直到我大學畢業,我對語文的喜愛也沒有改變過,甚至更加的癡迷。所以我一畢業,就選擇來到了我們xx小學進行語文教師的實習工作。這份工作既是我最熱愛的工作,也是我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工作。所以,在對待整個實習期的時候,我都十分的珍惜和十分的認真。
在實習期里,為了做好我語文教師的工作,也為了在學校里面更好的表現,我用心做了很多工作。
一、虛心請教老師
在來到我們學校以后,我時刻以一個謙卑的姿態來面對我的工作,來面對其他老師。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了更大的進步,我時常邀請其他老師到我的班上進行聽課,在下課后,我便會他討教我的不足之處,然后再吸取他們的意見,在下次的課堂上做到改正。
二、自主教學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更是為了給每個孩子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我經常在班上實施自主教學,就是讓我盡量的在課堂上少講,而是把更多的表現機會給到孩子們。我把班上的同學都進行了分組,然后每節課我都會讓其中一組的孩子們上來給同學們講一章節要學的課程。這樣的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膽量和語言組織能力,還提高學生們對學習和上課的積極性。
三、表率作用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的學識和學問不僅要時刻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為學生們起到一個師表的作用。我的一言一行也都要做到自我規范,自我約束,為社會上起到一個楷模的作用。所以,在實習期間,我一直謹記著作為一名老師的責任和義務,一直在努力學習和提升自己當中。不斷的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斷的為學校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風范,不斷的培養自己高尚的品行和道德。努力爭取做一名合格且值得令人尊敬的教師。
選擇當一名人民教師,這既是我最初的夢想,也是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決定。我知道在這條教學的道路不好走,甚至我還有可能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和困苦,但“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我會一直為了自己最初的夢想,和心中的熱愛而堅持奮斗下去。
一、實習目的
通過教育實踐,學會如何與學生溝通,并且把自己的教學方法準確的表達出來,讓學生更順利的掌握課堂知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成績。同時致力于掌握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和技能,了解現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受教育的現狀,為以后的正式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復雜的,任務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們真誠地捧著一顆“愛心”,加深理論修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科學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夠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
二、實習內容
教學內容包括課堂教學,包括備課,上課,修改作業,批閱試卷,輔導學生學習等。在實習過程中我執行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教學方式,課堂以學生的朗讀和提問為主,讓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講評,我再加以補充、糾正。因為課堂都是以學生講為主,這樣能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的教學方式,從而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實習效果
這近兩個月的實習使我的教學經驗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在實習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常言道:“要給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實習班主任期間,我深深地知道要想搞好教育工作,應首先把自己的學科教學搞好。讓班內學生喜歡上你教的課,進而喜歡你、佩服你,這對于教師工作是至關重要的。短短十七天的臨時教師的工作經歷讓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工作對社會的重要性,它不只是一項工作,也是一門深奧的學科,更是一種藝術的展現。
“知識是永無止境的。”在取得好成績的同時,我時刻不忘超越自己,面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將鼓舞著我不斷前進。
四、實習總結及體會
這次實習的過程使我真正體會到做一位老師的樂趣,同時,它使我的教學理論變為教學實踐,使虛擬教學變為真正的面對面的教學。當我漫步在實習的校園里,那出自學生的一聲聲“老師好。”“老師好”的感覺真好,我有時覺得自己是不是被叫上癮了。呵呵。近兩個月的實習,令我感慨頗多。我實習的班級是二年級201班,一大群八、九歲的小孩子,又可愛,又活潑,又好動,又調皮。
剛開始心情特別緊張,由于經驗不足和應變能力不強,課堂出現了“講課重點不突出,講課順序不清,師生配合不夠默契”等等。針對出現的問題,指導老師要求我多聽課,多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并且面對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課時存在的缺點。幫助修改教案,她們沒有絲毫的架子,有更多的是朋友般的親切交談。
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我嚴格按照學校和指導老師的要求,認真仔細地備好課,寫好教案,積極向其他同學和老師學習,多多向人請教,把握好每次上課的機會,鍛煉和培養自己的授課能力。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困難:譬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的方法。如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課堂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我取得的教學效果還不錯,有幾個很調皮的學生在上我的課時認真多了,還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八、九歲的小孩子很好動,而且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這樣很容易開小差,影響教學效果。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給每個小組在黑板上加小紅花,哪個小組認真聽課,就給哪個小組加小紅花,這種方法取得的效果果然好。以前常常因為學生在下面開小差,我喊破嗓子都沒辦法控制,現在卻可以很好地控制課堂,直接向課堂要效益了。
小學語文老師師徒結對徒弟總結 篇2
一、自身教育與學生教育相結合
加里寧曾經說過“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么,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永遠的痕跡。”學校歷來重視對教師自身的師德教育,大力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發揮他們德育先鋒骨干的作用;發揮黨員干部在德育工作中的模范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了以親情化、個性化為載體的“德育導師制”,提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是一個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希望改變以往任課老師“只管教、不管導”的狀況,形成學校“全員育人”的局面。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德育中我們從不忽視學生的自我教育。
1、自我認識,利用成長記錄袋、周記、教師談心等途徑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認識自我,它是自我教育的起點。
2、自我激勵,這是行為的內化過程,它是有目的自我約束、自我體現和自我完善。
(1)目標激勵,目標是一個人工作、學習、生活的動力。一開學,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結合各班級實際情況,要求各班采取民主形式,引導學生提出班級奮斗的目標,因為目標來自學生,所以充分得到了他們的認同,都能為實現目標積極努力工作。
(2)活動激勵,學生身處多姿多彩的世界,他們經常要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這些活動都是讓學生進行自我激勵的好時機。舉行各種有教育意義的主題班隊活動,如上學期,我進行了《我為班級改缺點》、《我為子中添光彩》等的主題活動。學生通過討論、演講等形式真實地反映了自身或他人身上存在的問題,在活動中,學生明白了是非,受到了觸動、啟發和教育,從而促使他們自我激勵去改正缺點。
3、自我管理,如一些班級實行
二、常規教育與機會教育相結合
我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從學生的一日常規做起,從學生每天的生活、學習、行為規范教育中塑造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我們實施了“文明工程”,以培養學生文明學習,文明就餐,文明乘車,文明就寢,文明交友,文明消費為目的。。每天的'晨會中,我們要求班主任對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常規教育。每個同學每天都應該要問問自己,今天的課程準備好了哪些?學校的紀律自己違犯了什么?同學之間應該如何合作共處?課間活動是否文明?果皮紙屑是否亂扔?禮貌用語運用了哪些?只有這樣不斷小結自己,反思自己,我們的同學才能在不經意處成規范,不自覺中成自然,文明的習慣、良好的的品質,自覺自律的意識才能真正從心底中產生和形成。班干部雙軌制,每學期進行一次班干部的選拔,鼓勵那些膽大心細而又樂于助人的學生自薦,參加競選演講,然后,采取無記名投票,讓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意愿選出干部人選,再安排他們負責相應的工作。這批干部班子由學生投票產生,是名副其實的火車頭。
同時,又指定另一批侯補班干部,他們就象足球上的替補隊員,隨時準備取代那些不稱職的干部,因為每個人都能“上”能“下”、使在崗的干部產生一種“危機感”,從而珍惜在崗機會,不斷努力工作。在“雙軌制”的推動下,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正不斷提高。比如學生值周制,學校每天有繁多工作,括學習、衛生、午餐、課間紀律、乘車、就寢等。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與個人要求,他們每人安排一項為集體服務的固定工作,使他們都成為學校的主人。設立了護花使者,圖書管家(圖書管理員),安全衛士、衛生監督員、乘車組長等,激發了他們參與的熱情,他們認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集體的興衰關系到每個人,營造出人人參與管理,人人為建設學校出力的良好局面。
小學語文老師師徒結對徒弟總結 篇3
一個學期即將結束,我回顧了自己在本學期里所做的工作,認真反思,總結積累經驗,希望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更是一位班主任,不僅要抓好自身的教學工作,更要肩負起班級的管理和學生的教育工作。
社會、家庭把一個個天真活潑,充滿朝氣的孩子送到學校,交給我們老師,這是對我們當教師的多大信任啊,那么我們就應該懂得如何去愛我們的教育事業,乃至于愛我們眼前的每一位學生。有了對教育事業的愛,有了對班級、對學生的愛,才能憑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深入、細致地開展工作,用恰當、靈活的工作方法教育好、培養好學生,尤其是后進生。
工作中,我虛心向他人學習,努力積累教育教學經驗。經常閱讀教育教學雜志報刊,學習《新課標》,積極參加校本培訓,認真備課,教法力求靈活有實效,讓學生自主性地參與學習,培養他們創新意識、探究精神。在上好課的同時,細致地批閱作業,并幫助學生及時訂正。課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
讓學生學好文化課的同時,我努力培養學生能力,想方設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的管理與建設中。與學生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一個決策者,而不再是一個執行者。”對于班級管理,我們不能“一手包辦”,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應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全員參與,以教師為主導、協助管理的合作關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級管理模式。通過民主、自主的競選后,在班干部上崗前,要作好崗前培訓,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工作范圍,以及要達到的目的(或效果)。學生在工作中總會表現出稚嫩的一面,需要老師去指導、去組織。因此,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解決。同時,通過每周的班會和其它渠道,對班級現狀了如指掌,做到活而不亂、嚴而有度,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下一步決策。
柏拉圖說:“教育者的品質為教育成功的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我努力從小事抓起,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低年級兒童缺少自主意識,教室里有時粉筆掉地上或地上出現果殼紙屑,很多學生都不會自覺地去撿,于是我就以身示范,自己撿、自己掃。學生看到后,紛紛跑來幫忙,我就趁機表揚、引導,讓他們意識到維持環境的潔凈是大家的責任,是大家的光榮。以后,學生都能很自覺地保持教室的潔凈。
班主任的工作是瑣碎的,卻更需要耐心和細心。我熱愛每一位學生,他們和我是平等的,我尊重他們,也努力地去了解他們。平常課前課后,盡量到學生當中去,和他們聊天,聽學生反映,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和情緒變化。誰進步了,給予表揚和勉勵;誰退步了,給予點醒和鞭策;誰生病了,給予關心和愛護;誰有困難,給予幫助和安慰。讓學生親近自己,使自己成為他們的朋友。在工作中,我發現與學生交談,特別是進行思想教育時,需要把握學生心理,運用一定的談話技巧。雖然自己年齡大了,有了一定的班級管理經驗,但始終虛心好學,我正潛心研讀相關的
心理學和教育教學資料,學習他人寶貴經驗,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