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聽課評課活動總結(通用4篇)
公開課聽課評課活動總結 篇1
十月的天氣驟冷,但我們心情激動。因為,我們很有幸地聽到永州市教科所吳春來老師的精彩的作文示范課和作文教學“五五”法則講座。其實早在兩年前曾聽過吳老師的一次課,著實被老師扎實語文功底和睿智的語言折服。這次一聽到他的到來,心里確實有著激動和興奮。老師的講座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娓娓道來,他的幽默質樸的語言,點點滴滴的智慧,讓我受益匪淺。
“課堂上,老師給學生以愛,學生一定會給你一份意想不到的驚喜。相信愛吧,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好課堂。”一如吳老師自己所說,他的課堂就是充滿“愛”的課堂。他選材用的是他自己發表的一篇作品《故鄉》節選,文中傳遞的就是自己對故鄉、對奶奶深沉的愛,這很自然地就給予我們在場所有人營造了一個溫馨幸福的氛圍。在“情景中細描人物”的課堂上,吳老師指導學生在找讀細節,就是在尋找人物詮釋“愛”的方式;學生作品展示中,學生們呈現出的也是一個個感人的“愛”的片段。那一節課,我在學習寫作方法之余,更多的在感受吳老師《故鄉》中那份細膩的愛。
是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都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新的太陽,都是一個前程不可限量的個體。愛他們,就能夠激勵他們對學習的熱情,能夠幫助他們找到自信,能夠挖掘他們身上的潛力。即便就是一個寫作文在湊數字的學生,吳老師都會給予他“你已經學會了‘一會兒……又一會兒……’造句”、“你還學會了使用反復的修辭手法”等贊語,這就是對學生的肯定、寬容,對學生的愛吧。
愛的教育就是真教育,真教育就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真諦,而不僅僅只是在今天的作文教學探討當中。吳老師的這些平凡樸實的話語給了我不平凡的感觸和思考,我將好好體會其中的理念和心得,慢慢的融入我的課堂,我的人生,做一個有愛的教育人。
公開課聽課評課活動總結 篇2
據學校的部署,在緩和而又忙碌的工作中,我有幸聽了裴麗芳老師的課。裴老師的講課風格和特色深深地吸引了我,從她的身上,我真正學到了新的教學辦法和教學理念,使我大開眼界,煥然一新,豐碩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式此次的聽課,我的收獲非常大,主要總結以下幾點:
一、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過實驗,讓學生主動動手操作,發現問題,從而思考問題,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找尋答案,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讓知識由抽象變具體。通過小方塊的制作,使學生實際的理解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物體的大小的不同。更加的具體形象,相信在后續學生完成“填入相應的單位”此類的題目就不會出錯了。
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善于鼓勵學生,對于學生回答不足之處,能夠及時的發現并糾正,對于每個學生的表現,能夠給予恰當的評價。得體的語言,溫暖著每一個孩子的心。如:你回答的非常棒。表揚勇敢的小組長;還沒有舉手,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只是還需要一些時間思考等等。還有一些勵志性的語言,能夠給予學生方向性的指引,如:你的聲音,就是要別人聽到;學數學要學會問,要會用等等。
四、關注每一位學生。提問舉手的同學,同時也關注到沒有舉手的同學,并去提問他,給予適當的指導及鼓勵。
五、對教材熟悉了解,反復琢磨,根據重點、難點安排課程內容及演練時間。
信其師則重其道,此次聽課使我明白了教師作為課堂的一條主線,指引著學生前行,學生是課堂的主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動手、動腦,積極自發的探索。
公開課聽課評課活動總結 篇3
語文組于兩周前結束了聽評課活動,現將情況予以簡單總結:
本組任課教師曹文兵、陳杰、吳世奇三位都是常年擔任語文教學任。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儲備。周升琴老師大學本科中文專業,語文功底深厚。每位老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藝術。本次公開課都能較為熟練的應用多媒體教學。
曹文兵本次講授的是《背影》,課前準備充分,教材內容熟悉,教學中能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思路清晰,非常注重學生的基礎,從字詞抓起,電子白板的運用熟練,有能力駕馭整個課堂,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吳世奇老師在我校擔任多年語文教學任務,而且每年成績斐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獨特的教學方法,這次講授的是初三的《致女兒的信》一文,是一篇愛情啟蒙教育的經典美文。課前準備充分,導入新穎。對教材體系、內容熟練。 語言樸實且實用,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究合作式教學的大膽嘗試,更善于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親情、情感教育,教育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周升琴老師講授的初一年級的《我的老師》,她是今年畢業剛才工作的新教師。雖為新教師,但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不輸我們如何一位老教師,第一次走上講臺,不怯場不緊張,教態自然,穿著大方得體,親切和藹,聲音洪亮吐字清晰,普通話標準,教學過程中無處不顯示著自信的精神風貌。提問面廣泛,涉及好中差所有學生,問題回答完畢,評價及時,能以鼓勵和表揚為主,體現了以人為本。熟練運
用多媒體,善于運用網絡資源,如音頻的使用。整個課堂教學環節完整,安排合理,課堂板書字跡漂亮,整潔美觀。總之初出茅廬的她,能有如此大將風范,實乃難能可貴,她將是我校乃至我縣的青年骨干教師之一,聽她一課我將是受益匪淺。我期待周老師將以這次公開課和說課為契機在教學藝術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陳杰老師講授的是初一的《再塑生命的人》。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按部就班。沒有創新和亮點。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這與老師的引導和駕馭課堂能力有關。但準備充分,深鉆教材。課堂能突出重難點,循序漸進的完成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幻燈片的過度不自然及底色和字體顏色接近,導致模糊不清。男教師更缺乏親和力,過度依賴多媒體,無板書。課堂時間安排不合理。一課時的內容當堂無法完成。
聽評課促進了語文組教師之間的交流,同時也提供了一個互相學習的平臺。為培養縣級名師打下了基礎,骨干教師起到帶頭模范作用并給我們以指導。年輕教師的教學藝術不斷進步,成為后起之秀。逐漸成長起來,成為學校之骨干。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教師職業的倦怠,教學任務的繁重,我已感力不從心,再加上能力有限,資歷尚淺,為了不給語文組拖后腿,現請辭組長一職。請能者居之,萬望主任三思。
公開課聽課評課活動總結 篇4
截止上周共聽課人數10人,每個年級都聽到了,并及時進行了評課。基本上完成了領導布置的任務。達到了一定的預期目的,下面就本組授、評課情況作如下反饋:
一、從教學基本功方面:如:板書、普通話、課件制作、語言描述等,大部分老師都做得很好,特別是丁楊明、鄒世勇等老師。
二、從課改理念的落實情況看大部分老師能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以訓練學生能力為核心,寓德育于教學之中,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三、從教材的處理看:授課老師都能正確使用教材,有的創造性使用教材,使所授內容貼進生活,很有趣味,這方面余功海老師做得很好。
四、從教學過程看授課老師都能做到,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師生互動啟發,引導有講、有練、有小結、有作業。
五、從教學效果看,很多老師都做到了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每節課基本能達到預期目的,完成教學任務。
六、從教法上看,老師運用一問一答式,分組討論式,合作探究式等。總之每位老師授課各有特色,優點很多,只是我學知眼拙,沒有發現,表達不好,請大家諒解。
優點不說少不了,缺點不改進步不了,我們開展聽課的目的,是為了集百家之長于一身,提高教師自身水平,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我想這可能也是校領導的初衷。
通過這一輪的聽課,我校老師的討論,每位老師在教學上存在的問題也是有的,這方面也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共大家參考:
1、教師基本功還需加強,不說別人就拿我事說課件不會制作,字體草,書寫不規范,板書格式不夠合理,特別是大部分老師不會制作課件。使得教學很被動,教學很不輕松,另外,制作課件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學實際出發,不應下載他人的課件生搬硬套,要親自制作,揚長避短,制出自己的特色來。
2、老師授課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這一點我們落實的都不好,可能這就是農村教學形成就是因為這樣,放手學生不動,不會不放手,不符合當前教學形式,老師左右為難。不管怎樣,我認為一堂課能讓學生動起來,能以學生為主體,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能接受,能力得到發展就行。
3、我們老師在授課的方法上要多動腦筋,如何使復習與新課銜接,如何過度才自然,水到匯成,如何隨機應變,如何組織學生活動,用什么樣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學得主動,獲得學習的成功的快樂。
4、我們應該在學生能力培養與習慣養成上下點功夫,多傳授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授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先培養學生能力,學習方法,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一個學生良好的習慣的養成關鍵在教師。
5、我們應該說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博學多識,能在三尺講臺上縱橫馳聘。
6、要提高認識,自己壓加,報著高度負責的態度上好每一節課。總之,我們是為了自己的成長,為了學校的發展,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東方小學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