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競賽總結(通用4篇)
中學競賽總結 篇1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瑯瑯書聲在旗第三中學報告大廳內回蕩。
“你如何理解‘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唯徳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在生活中有什么實際意義?答:穿衣吃飯要簡樸適當,不應給家庭帶來負擔”;“‘能親仁,無限好,不親仁,無限害’對同學們的學習與生活有什么指導意義’。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就不聞其香,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室,就不聞其臭,與之化矣,選擇什么樣朋友,就會沾染上什么樣的習氣”……
這是旗第三中學開展的國學經典《弟子規》知識競賽上的精彩問答。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依法治校,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國學經典,構建儒雅校園。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規范,加強中華傳統文化對學生的浸潤熏陶作用,使學生在誦讀《弟子規》中強化傳統國學對自身的激勵和約束。11月26日,三中團委、政教處在初一年級786名學生中開展了《弟子規》知識競賽。旗教研室相關學科教研員與會指導。
競賽分為筆試答題和口頭答題兩個環節。筆試環節,各個班級全員參加《弟子規》基礎知識競賽,根據成績高低每班選取2名學生參加第二環節賽事。
比賽在品味著國學經典的濃烈醇香氛圍中來開帷幕。在口頭答題環節,學生在必答題、選答題、搶答題和風險題等具體步驟展開激烈的爭奪。賽場上,選手們聚精會神、沉著應戰。他們在聽題后的凝神深思,回答失誤后的及時糾正,答題成功后自信、燦爛的微笑,“山窮水盡“之后的柳暗花明,一次次引發全場的齊聲驚嘆和熱烈的掌聲,使比賽變得高潮迭起、精彩無限。臺上的激烈賽況與臺下師生的心緊緊相連。他們的心情隨著選手的表現時起時伏;或拿出《弟子規》,在主持人念出題目后凝眉深思、尋求答案;部分班主任舉起相機,記錄著本班學生的一個個精彩瞬間……
《禮記學記》有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是強國富民之本,而教育應該從引導學生養成淳良的本性。我們應該在放慢學習節奏,豐富學習內容,增強學生自主體驗的原則下開展教育教學,在循序漸進的養成教育中逐步達到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的理想狀態。
教育專家認為:國學經典是一味慢性良藥,急不得,惱不得,順性而為,從尊重學生的主觀體驗入手,入手成規、入腦成誦、入心成行,在習誦的過程中固本培元。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從而成就自己的人生。
中學競賽總結 篇2
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發展,鞏固我校普及實驗教學工作成果,根據學校工作計劃與學校實際情況,20xx年10月31日特舉行一次全校性的學生生物實驗操作競賽活動,F對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和實驗能力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加大實驗教學力度,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取得的成績
在全體師生地密切配合及共同努力下,本次學生實驗操作競賽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檢閱了我校實驗教學的開展、普及情況。在本次競賽活動中,所有參加競賽的學生都能按照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實驗,熟練識別與使用實驗儀器,并能比較熟練地回答評委提出的各類問題、寫出符合要求的實驗報告。
2、鞏固延伸了實驗教學成果,促進了學生全面進步。通過本次競賽可以看出:學生不但能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與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而且能按實驗教學要求完成實驗全過程。我校七、八年級共有14個班,在本次實驗競賽活動中,每班擇優推薦了4人參賽。評委們對參賽學生進行了客觀、公平、公正評價,共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9名。這充分證明了教學與實踐的密不可分的關系。
3、培養了學生參加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驗室里沒有好壞等級之分,在實驗中,我們需要的是新的發現,提倡的是創新。在本次實驗競賽中,一些不是成績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成為眾人羨慕的實驗高手。這些就是培養學生實驗積極性的有力例證。
4、進一步提高了師生對實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實驗教學是一項能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工作,但常被人們所忽略,導致部分師生對實驗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夠。通過本次實驗競賽,各位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的同時,認識了實驗教學的不可或缺性,使全體師生增強了科學實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不足之處
1、學生參加實驗競賽的面不夠寬。本次競賽每個班只能推薦4名學生參賽,僅相當于各班人數的8%左右。
2、實驗競賽內容的面不夠寬。在本次競賽活動中,各年級只選出了一個實驗作為統一競賽內容。這難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奮斗目標實驗來源于生活,生活即是實驗。在今后的實驗教學工作中,我們將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竭力把實驗工作抓實、抓牢、抓好。
中學競賽總結 篇3
中學英語競賽活動總結為了檢測本學期學生學習英語方面的效果,營造學校英語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督促學生在平時學好英語,注重積累,也督促英語教師緊抓日常英語教學,我校英語組組織各年級的全體學生進行了本次活動。
活動的收獲和啟示
(一)比賽的收獲
1、學生準備充分
賽前,學生進行了積極、認真的準備,大多學生能比較自信地背誦出應該掌握的單詞。各年級學生,每天都能聽到他們練習單詞的聲音,看到他們認真的向老師和同學們請教的身影。
2、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了新認識
從競賽的過程和結果來看,我校學生在經過一個學期的英語學法指導,尤其是詞匯課的鍛煉后,認讀單詞、拼讀單詞和書寫單詞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英語詞匯量也增加得較快,最令老師高興的是,各年級都有成績優秀學生,另外所有的學生都對這種競賽的方式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對今后進一步學習英語有了很大的信心。
(二)發現的問題
1、單詞識記能力較差,學習習慣有待加強。書寫上存在的問題較大,需要我們老師在以后的教學中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習慣,并且給學生示范正確的字母書寫。
2、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兩極分化較重,個別學生基礎知識較差。
3、有些家長不夠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監督不夠。
(三)改進建議
1、英語教師要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方式,積累英語教學的方法,在教學中繼續加大對基礎詞匯的教學力度,注重當堂對詞匯聽、說、認讀的鞏固訓練。
2、教師要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多總結,多歸類,多講多練。
3、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單詞記憶習慣,突破單詞關才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滲透并培養學生積累詞匯的方法,結合語境和情景理解記憶詞匯,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四)比賽中存在的不足
同時在競賽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同學們在答題時需要改進。當外界有干擾時,有些學生就不能“定心”,影響了答題,學習習慣有待提高。年級之間存在著不平衡現象。此次比賽,反映出有的年級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實在是不過關,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教學時要加大教學力度,由少到多,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通過本次比賽,我們全體英語組教師認識到,在今后的日常教學中要一如既往的、持之以恒的對學生進行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不斷鼓勵學生能即學即用,能將課堂上學到的運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中學競賽總結 篇4
為進一步鞏固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成果,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以學定教,開發學生學習潛力,使學生享受到高效課堂的輕松與自由、快樂與幸福。學校教研室組織了高效課堂“秋實杯”競賽活動。
12月13日,永吉八中四樓會議室座無虛席,“秋實杯”課堂教學賽課活動總結會如期舉行。會議由教科研主任梁桂榮主持。梁主任首先對活動進行了總結,她從細節處著眼,結合每一節精彩課堂深入剖析了本次課堂教學的成功與不足。希望全體任課教師一定要明確知識與能力的關系,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培養學生能力做為重點,讓學生不僅學會,更懂得怎樣會學。語言精練,見解獨到,對每位教師都有很好的引領、指導作用。全體教師認真聆聽,收獲很大。
辛立軍校長親自為獲獎教師頒獎,他誠懇地指出:成績只代表過去,學習才代表未來。希望各位教師放下取得的成績,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成為“學習型,研究型”教師。要求教師在走出課堂后沉下心來反思,總結經驗,做一名教學能手。教師們要注重常規課堂的打造,把常規課堂作為賽課的練兵場,積極演練,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個性和教學魅力。
“高效課堂、大家共享、輕松自由、快樂成長”。高效課堂“秋實杯”教學大賽雖然畫上了句號,但我們相信永吉
八中這支教學園地里的一朵奇葩定會在教改的路上芳香四溢,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