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今冬明春工作總結(精選3篇)
鄉鎮今冬明春工作總結 篇1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文件和省委省政府會議精神,建立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常態長效工作機制,做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系統冬春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組織學習,深化意識
省政府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規定》,進一步深化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格局,對整治區域性消防安全突出問題等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提出了具體措施。《規定》可操作性強,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的重要舉措,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文件,對于健全消防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推進消防安全治理,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局結合局安全生產工作,在局安全生產季度會議上組織各單位、各科室人員認真學習《規定》有關精神,充分認識《規定》出臺的重要意義,切實做好貫徹落實。
二、領導重視,精心部署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系統冬春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我局領導高度重視,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進冬明春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重點和措施,制定本系統開展活動的方案和有關措施計劃,并將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納入年度安全生產、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考評體系,有效加強對本系統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管理。同時,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各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有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活動督導小組,具體負責對活動的組織領導和協調督導。
三、全面排查、切實整改
活動開展之初,我們采取以會代訓的形式,組織所屬單位分管安全工作的負責人進行了消防安全培訓,并開展消防演練。根據工作安排,由分管副局長帶隊,活動督導小組相關人員參加,對辦公大樓、電視臺、廣播電臺、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閩東革命紀念館等直屬單位開展大排查打整治活動,對大樓通道消防廣播、應急照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淋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聯動控制設備進行排查,并與福建優選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大樓消防設施維保合同。積極與寧德市消防支隊取得聯系,部署落實全市的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的消防安全自查工作。對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文物保護單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街區等文物建筑集中成片區域、各文博單位進行消防安全自查、排查工作,要求各鄉鎮、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做好文物保護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均制定“消防安全應急方案”。按照“消防安全應急方案”,下設組織管理機構、組織管理人員、應急報警電話和應急措施。同時,借助各村文化協管員和文物保護員的力量,細致落實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和安全消防工作。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組織人員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地進行督促檢查,對文博單位進行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堅決遏制各類文物火災事故和文物安全案件的發生。我們在檢查中對上述單位和場所的安全保衛機構和消防隊伍建設情況、規章制度及實施情況、應急預案的制定與演練情況、安全現狀和隱患情況、安全防范設施和消防設施維護情況等逐項進行了檢查和落實,發現問題立即明確整改內容和限定整改時間,沒有發現問題的明確提出加強防范措施。通過安全大檢查大整改,我們做到了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整改問題。
四、總結經驗,鞏固成效
這次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動進展順利,成效顯著,但有的單位還存在不同方面的消防安全問題和隱患,個別隱患還比較突出,有的隱患在現有條件下一時難以完全解決。在下步工作中,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緊抓好,進一步鞏固這次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成效,結合本單位實際深入貫徹落實各項整改措施,盡最大努力把問題和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確保消防安全無事故,促進各項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順利開展。
鄉鎮今冬明春工作總結 篇2
按照《xx區開展今冬明春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單位積極行動,李瑜局長親自部署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成立大檢查督導專項小組,通過宣傳發動、深度采集、全面梳理、扎實推進、強化責任等措施,開展拉網式排查、地毯式清理,大檢查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主要成績和做法
1、專項行動顯成效。專項行動期間全區共核查出租屋48347(套),核查實有人口信息 76134 條,采集實有人口信息 10358 條,注銷人口信息 8306 條,采集實有法人(機構)291 條,注銷法人(機構)186 條,檢查道路交通設施 109家,消防設施 4931 家,建筑施工 160 家,油氣輸送管線 119家,危險化學品 119 家,危險滑坡 410 家,特種設備 214 家,學校安全 225 家,燃氣安全 447 家,其他類 9658 家,組織檢查組 597 人,檢查企業 16439 次,其中消防 4847 家,危險化學品 112 家,油氣罐區 14 家,道路交通 54 家,建筑施工 137 家,粉塵涉爆 6 家,電梯等特種設備 164 家,其他 13672家,協助開展清查整治行動 160 次,協助列管重點人員 251人,一般隱患 1345 宗,采集實有事件 900 宗,排查消防隱患 616 宗,治安隱患 142 宗,無證經營 48 宗,計生問題 129宗,其他問題 77 宗,打擊非法違法行為 8 宗,整治違規違章行為 8 宗。
2、高標準、嚴要求,加大社區網格隱患排查治理力度。消滅一個隱患,就是預防一個事故,就是增加一份安全 。專項行動期間我單位李瑜局長多次到社區基層進行“面對面”指導,督促相關單位重視安全生產管理,基層隊伍需要善于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問題,屬地管理單位要勇于面對問題,積極解決問題,強調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落實“不放過”、措施不到位“不放過”、問題不解決“不放過”。專項行動期間我們將安全生產大檢查、隱患大排查、616 人員的登記和注銷、出租屋隱患大排查、“打非治違”、城市安全等工作有機結合,按照 “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無盲區、重實效 ”的要求,對檢查中發現的各種問題逐一登記造冊,建立工作臺帳,能改的馬上改,一時不能改的依法限期整改,確保將每一項工作都落到實處。
3、加強宣傳,提高安全意識。抓好安全宣傳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發展的先導和根本保障,是提高全區安全意識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專項行動期間開展了多渠道、多形式宣傳,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提高社區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包括在社區企業的宣傳欄、公共活動場所、各個樓棟等張貼安全生產宣傳材料,通過微信群、qq 群、郵箱群、行業群進行宣傳,提高了社區和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提升安全隱患排查能力,增強了“安全事故大過天”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
4、注重經驗總結,凝煉工作舉措。專項行動期間,我們實行信息報送制度 ,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事件處理制度、日匯報、周例會制度,積極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困難和不足,不斷總結經驗,為專項行動工作深入、持續開展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二、存在的困難與不足
1、各成員部門協調還不夠好。專項行動期間眾多相關職能部門都同時開展大排查,基層工作壓力大,其中部分部門的排查內容有重復,建議相關主管部門可加強統籌,可開展集中聯動的盡量減少單獨、重疊的部署。
2、個別單位還存在“捂住蓋子保安全”的思想。各街道及社區對安全隱患問題排查認識不統一,重視程度差異大。專項行動期間,我單位通過多種途徑督導街道網格管理機構加大力度組織開展社會治安、消防安全、維穩反恐等隱患事件采集處置,部分街道及時響應,積極部署查處反饋,大力開展采集排查,分撥系統上隱患事件數量明顯提升。部分街道事件量不升反降或事件量長期保持在較低水平,與安全主管部門及我單位的督導工作部署不匹配,無法體現工作成效。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下一步我們將把此項工作繼續深入開展下去,在日常網格管理工作中加大安全隱患事件采集考核力度,落實日常督導,結合安全生產和出租屋隱患大排查、重點管控人員登記及注銷、打非治違、城市安全等工作,多管齊下,推動我區安全生產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鄉鎮今冬明春工作總結 篇3
為貫徹落實好20xx年12月17日全省“百日安全生產活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省政府安委會《關于深入開展“百日安全生產活動”切實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川安委〔20xx〕24號)的部署以及宜賓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深入開展“百日安全生產活動”切實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宜市安委發〔20xx〕24號)文件精神,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xx〕23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川府發電〔20xx〕59號),切實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產工作,鞏固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成果,確保20xx年各項安全生產目標任務順利實現,同時為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確保全市今冬明春特別是元旦、春節及全國、全省、全市“兩會”期間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珙縣安委會從20xx年12月20日至20xx年3月31日,用100天的時間,在全縣范圍深入開展了“百日安全生產活動”(以下簡稱“百安活動”)。現將活動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領導重視,周密部署。縣委、縣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安委會,以《珙縣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深入開展“百日安全生產活動”切實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二、加大宣傳,周密部署,保障安全
深刻領會上級精神,加大了安全宣傳力度,及時向鄉鎮、有關部門以及有關企業傳達省、市有關“百安活動”精神,有效提高全縣人民群眾的安全生產意識。周密部署,強化值班制度,切實抓好“元旦”、“春節”等重大節假日以及“兩會”、“百安活動”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安排,努力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認真組織各鄉鎮、縣級各部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監督檢查與事故防范,嚴格檢查,嚴格執法,扎實工作,人員和措施落實得當,全縣重大節假日和“兩會”等重大會議期間未發生安全事故。
三、突出重點,深化整治,落實安全生產監管長效機制
根據《安全生產法》和《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百安活動”安排,結合珙縣實際,進一步加大了安全生產隱患整治力度,取得了較好成效。
1.煤礦安全工作。由縣煤管辦牽頭,組織縣公安、縣國土、縣監察等部門對全縣的煤礦進行安全大檢查。把煤礦安全工作作為全縣安全生產工作重中之重來查。繼續保持打擊煤礦非法違法生產的高壓態勢,重點抓好資源整合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水害威脅礦井等的治理工作。以“一通三防”為重點,堅持“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12字瓦斯治理方針,深入開展瓦斯綜合治理;切實加大煤礦執法檢查力度,將安全執法檢查與煤炭生產許可證日常監管和煤礦在建礦井施工監管相結合,堅決打擊非法生產建設行為;嚴格監管關閉礦井,派專人不定期巡回檢查,防止死灰復燃;將生產能力管理作為日常監管的重要工作,嚴防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將領導下井帶班制度落實情況作為行政許可的重要內容,確保煤礦企業領導下井帶班制度落到實處。開展監督檢查70余礦(次),嚴格節前停產工作,嚴格節后復產驗收程序。通過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監督管理,加大執法處罰等力度,有效確保了煤礦安全工作總體穩定。
2.交通運輸安全工作。始終堅持和不斷完善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機制,切實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檢查整治工作。強化冬季運輸安全管理,履行安全生產崗位人員職責,對不符合營運資格的企業、不具備車輛安全技術條件的車輛、未獲取營運車輛駕駛員從業資格的人員,一律不準進行道路運輸經營活動;嚴格校車管理,嚴查嚴處拖拉機、低速貨車、三輪汽車、摩托車違法載人和無牌無證等交通違法行為;堅持對客運違章、交通事故實施抄告制度;建立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駕駛員的管理制度;做好駕駛員行為規范教育,開展駕駛員安全承諾活動,加強GPS平臺監控,防止車輛超速行駛、駕駛員疲勞行駛。縣級部門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經常性安全檢查,共出動車輛30臺次,人員60人次,檢查車輛130余臺次,有效確保了道路交通安全。
3.水上交通安全。認真貫徹《四川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條例》,落實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責任,推進公益性渡口建設,遏制水上較大交通事故;鞏固開展“防船舶碰撞、防泄漏”、砂石船、自用船專項整治活動,繼續推進“救生衣行動”常態化管理。加強客(渡)船舶簽單管理,嚴厲打擊超員超載、爭搶航道、冒霧冒險航行等行為;加強水上運輸企業的安全生產源頭監督管理,加大對自用船舶無證無照、非法載客、冒霧、夜航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定期對全縣渡口碼頭進行檢查4次,對查出的安全隱患責成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完畢,確保了35年來水上安全無安全事故。
4.非煤礦山安全工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上級對非煤礦山整治的要求,縣政府要求各相關職能部門和鄉鎮政府密切配合,明確責任,措施有力,繼續深入開展露天開采礦山停產整頓工作,嚴格節前停產和節后復產工作。切實加大了取締、關閉非法礦山工作的力度,確保非煤礦山整治、規劃、關閉、整改驗收、安全評價有序進行。加強證照清理,合理布局,打擊非法生產。同時,對全縣非煤礦山開展了安全大檢查2次,定期、不定期組織人員檢查礦山72個(次),發放安全檢查表33份,下達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3份,對21個(次)礦山下達了停產整改指令書。通過嚴管重罰,全縣非煤礦山整治工作有序進行,有效保障了安全。
5.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安全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煙花爆竹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以“百安活動”為契機,全方位開展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整治工作,加大對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的檢查力度。嚴格新建項目安全“三同時”制度。重點打擊液氯、液化石油氣、液氨、劇毒溶劑等危化品的非法運輸;加強“元旦”、“春節”期間危化品和煙花爆竹的安全監管,對春節“禁改限”期間煙花爆竹臨時零售點進行統一規劃。百安活動期間,我縣未發生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生產安全事故。
6. 消防及公共安全。深刻汲取“115”吉林市商業大廈和“1115”上海靜安區高層住宅樓特大火災事故教訓,認真貫徹執行《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實行“政府領導,行業主管、綜合執法”的消防安全監管機制,加大對消防及公共安全的監管力度。加強城市區域“兩類場所”、風景名勝區消防安全檢查和地下建筑火災隱患排查治理,嚴格督促社會單位落實各項消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