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兩委鄉村振興工作總結(精選3篇)
村兩委鄉村振興工作總結 篇1
在20xx年,XX市在省委的統籌領導下,克服疫情、臺風等不利因素影響,聚力推進、保質提速,三農發展勢頭良好。
一、提振縣域產業,農業產業體系加快完善。
一是農業產業集群有序推進。推進噸特侖蘇核心工廠和X處萬頭牧場建設,啟動二期建設項目,推動皓月肉牛養殖基地、小拉哈和牛全產業鏈項目落地。
二是龍頭帶動作用逐年提高。一口豬公司成功晉級國家級龍頭企業,XX米業等X家公司晉級省級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數量達到家。
三是賦予產業增收動能。開展農產品+天貓等網絡平臺活動,累計銷售額突破X萬元,帶動農產品線上銷售量同比增長%。
四是特色產業發展迅速。XX縣大銀魚養殖面積擴大到萬畝稻蟹綜合種養面積X萬畝以上,特色養殖產量力爭實現萬噸,同比增長X%。
二、改善農村環境,打好三年行動收官戰。
一是重點任務提速推進。搶抓疫情后施工黃金期,建成生活垃圾處理站X座,鄉轉運站座,村分揀中心座建設農村室內廁所X戶、菜園革命示范村XX個、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站X處。
二是規劃編制有序實施。編制XX市民居設計圖集,全面完成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推進村莊規劃編制試點,完成村莊規劃的村XX個。
三是四季會戰持續攻堅。壓茬推進四季行動,以村屯內環境集中整治、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秋收后環境整治、探索形成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為重點,清理農村生產生活垃圾萬噸,綠化村屯萬畝。
三、促進鄉風文明,基層宣傳陣地持續發力。
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宣傳。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村入戶工程,開展某某精神鐵人精神新的時代內涵網絡主題活動。
二是文化四季風吹進農家院。組織開展全民K歌百湖百姓音樂會金色田野等系列活動,開展線上線下文化惠民活動X余場次。
三是城鄉結對共建文明。圍繞提高村民文明素質、促進鄉風文明、整治村容村貌、幫扶脫貧攻堅四個方面開展助力鄉村振興共建活動,全市家文明單位共投入資金X萬元,援建項目X個,幫助農民萬余人。
四、補齊設施短板,農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
一是鄉村基礎設施持續投入。投入X萬元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X處;硬化農村公路。X公里;鄉鎮和建制村均已實現客車通達;改造危房X戶。
二是鄉村公共社會事業有效覆蓋。中小學基本實現樓房化,中心小學基本配備了物理等實驗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達標率%。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X萬人。
三是鄉村各項服務不斷完善。開展農技推廣線上培訓XX期,受益農民X萬人次。建成XX個綜合文化站,X個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X個文體活動廣場。
村兩委鄉村振興工作總結 篇2
鄉村振興戰略側重于從頂層設計角度為農村發展指明方向,意在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生態的全面發展和整體提升。脫貧攻堅從致貧的因素出發,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扶貧,幫助每個貧困戶脫貧,側重于微觀政策。作為各級干部,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研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問題,重點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轉型曲”。圍繞精準扶貧,各級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戶的扶持政策,對保障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和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鄉村振興階段,各級干部應在此基礎上擴大扶貧范圍,實現扶貧資金逐步向非貧困戶開放,激發農村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精準扶貧政策的民主監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實現其與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堅持鄉村振興建設總目標與鄉村自身的特色結合,制定差別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鄉融合曲”。城大鄉小的格局凸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中城鄉何以融、如何融的雙面性。各級干部在此項工作中要做到空間規劃有序,以距離城鎮中心和實住人口為參考,將鄉村進行特大鄉村、大鄉村、中等鄉村、小鄉村分類,采取城鄉融合歸類,實施壯大、合并、融入的指導策略,做到城鄉機理有別,對于承載獨特地域文化的建筑及樣式給予保護,避免在拆建中導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術互補曲”。鄉村振興戰略與脫貧攻堅政策的有效銜接需要技術上的相互補充,各級干部應將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的技術發展納入農業信息化發展計劃,形成縱向相連、橫向相通的技術體系。鄉村振興方面,要加快鄉村地區的網絡建設,引進信息技術人才,通過大數據分析農業發展市場需求,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并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產銷銜接的農業服務平臺。脫貧攻堅方面,通過建檔立卡和扶貧開發信息化建設,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完善精準扶貧數據庫,為建檔立卡戶精準退出提供數據支持和技術保障。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是一個大課題,各級干部要以產業發展為推動,以和醫療為保障,以環境改善和鄉村治理為基礎,打造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
村兩委鄉村振興工作總結 篇3
3月9日我參加了由第一片組組織的到寧國畬族民族鄉和仙霞盤樟村“傳承紅色精神,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活動。
在畬族文化館了解到每年要舉辦“三月三”傳統節慶活動,通過山歌、舞蹈、婚嫁習俗、美食等形式大力弘揚畬族民俗文化,助推鄉村旅游發展。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盤樟村寧國特支紀念館,在講解員的講解下,我們仿佛置身于那段崢嶸歲月之中,被革命先輩頑強拼搏、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打動,體會第一個黨支部建立的'艱辛。接著全體黨員面向黨旗進行嚴肅宣誓,重溫對黨忠誠的誓言。
此次的活動給我的印象是終生難忘的,畬族民族鄉讓我深刻感受了鄉村振興戰略給我國農村帶來巨大變化。特支紀念館也使我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