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總結(通用7篇)
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總結 篇1
短暫的幾天三下鄉生活的圓滿地掛上了句號。回頭看看走過的路,有過感動、快樂,有過激動的時刻,也有辛苦、不眠的夜晚。感慨良多、收獲良多,大概可以這樣形容了吧!
各種活動的展開使我有機會接觸到了各式各樣的人,比如辛勤勞作剛從田里歸來的蕉農伯伯啦,看著他一身泥一身漢的,不由讓我想起此刻自己的父母也在家里干著一樣的農活、流著一樣的漢,我默默想老伯遞上一杯水,老伯滿足的笑了,但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再比如堅守家庭的中年大叔,詳細地回答著我們的問題,向我們述說家庭帶來的壓力,讓我更直觀地明白了撐起一個家庭的不易。當然,還有帆鄉創業的大學生,參觀完他的肥料店鋪,他還津津有味的向我們述說他艱難的創業史,鼓勵著我們每一個在場的`人。在與當地人接觸、了解中,從他們身上折射出的對生活的的追求、對未來對下一代的期望,都深深打動了我,使我體會了生活的的真諦:珍貴現在幸福的生活的,勤奮學習,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這次活動也讓我鍛煉了自己,特別是提高了自己的交際能力,鍛煉了口才,也從團隊的各隊員身上學到了不少為人處事的道。和感悟,增廣了自己的人生視野和見識,豐富了我的人生經歷。活動期間遇到的感人瞬間實在是多,就不一一列舉,對于幫助過我的人比如團隊的協助,鎮政府的支持,還有村民們的歡迎和配合,我要說聲,謝謝!
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總結 篇2
勞動課的第一特性就是實踐性強,沒有實踐或實踐得不夠,都不能體現勞動課的最大特點。因此、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我在一年來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之一。
一、組織學生進行勞動項目競賽,激發學生勞動興趣
培養積極的勞動情感小學生最初參加勞動實踐時,勞動興趣帶有暫時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是整個勞動活動,并不是勞動的具體內容。因此在組織小學生進行勞動實踐時,一定要具有集體活動的色彩,只有將不同的集體活動形式同具體的勞動內容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穩定學生的勞動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勞動自覺性。由于勞動條件和內容的不同,集體活動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 讓學生在實踐中發展
皮亞杰指出"兒童只有自發地、具體地參與各種實際活動,大膽形成自己的假設,并努力去證實才能獲得真實的知識,才能發展思維。"勞動課是以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只有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實踐勞動,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勞動課是一門思想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勞動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勞動習慣的養成都是在勞動實踐中實現的。 小學勞動課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與其他各科相比,有著獨特的途徑--實踐操作。勞動課的實踐操作既可以通過課堂教學進行,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勞動,如:帶領學生參觀參加中玉米,收玉米的全過程;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服務性勞動,校內綠化、凈化課外勞動實踐,以及科技實驗興趣小組等。不管是在課內,還是課外的勞動實踐操作,都要充分重視到學生的想象力、發散思維、合作意識、成功的快感,這些是培養創新意識最基本的要素。
(1) 在勞動實踐操作中豐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們的大腦對已存儲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亞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發現發明等一切創造性活動的源泉。"要創新就必須會想象,因此,在勞動課實踐操作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對勞動課動手操作過程的興趣,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展開豐富的想象,是培養學生和發展學生創新意識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紙工課上,學生折出的東西非常多,有的連老師都沒想到,這時,我就適時表揚那些學生,對其作品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2) 在實踐操作中發展發散思維。
發散性思維就是在對問題的解答或者對于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種,或者多種多樣的演繹和推導。在教學中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通過嘗試和探索,對原有的制作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是發展學生發散思維的有效途徑。課堂上的實踐操作是整個課堂教學非常重要重要,在整個課堂教學占較大的比例,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積累學生點點滴滴具有創新意識的閃光點。
(3) 在實踐操作中強化合作意識。
在勞動實踐操作中,以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競爭機制,激勵全體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小組之間開展競爭,使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特長得以鍛煉,素質得以提高,最終走向成功。追求學生人人進步為最終目標,以合作學習小組為運行載體,以全員激動為操作手段,以小組團體成績評價為導向,激發競爭活力,強化合作意識。
在勞動各科教學中,我們總是將學生分為幾組,最后,評一評哪組做的最好,激勵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強調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訓練、健康心理素質的養成、互助協作的團隊精神的形成,使學生不以自我為中心,而從集體的利益出發,讓他們明白勞動成果屬于自己,也屬于集體。
(4) 在實踐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每個學生總是希望自己成功,總是能得到老師的贊賞,可見,讓學生在勞動實踐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盡力滿足了學生的成就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達到成功和從知識的獲益中得到滿足,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勞動教學過程中總是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能。
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總結 篇3
本學年為了貫徹教育改革的方針,加強我校特色化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使學生在現代化教育教學過程中體驗勞動教育所帶來的好處,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得到素質上的提高,為將來走向社會奠定一定的基礎,培養學生擔負起祖國建設的能力為指導,開展了一些勞動實踐活動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現對我校開展的勞動實踐活動進行總結。
一、保證勞動實踐活動開展的時間
根據我校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特點,為達到教育目標和教育目的,我校經研究決定,每年學校集中舉行二次教育基地勞動實踐活動,一次在春季五月份,一次在秋季十月份,此項活動為長期活動,將納入學校日程,并長期執行。
在學校舉行的兩次活動間隔時間內各班級自行組織兩次實踐活動,時間及內容由各班級自行制度。
二、豐富勞動實踐活動的內容
勞動教育基地的活動主要以體驗勞動和感受勞動為主,因此春季活動以播種為主題,讓學生體驗播種過程中的勞動心情;秋季活動以收獲為主題,讓學生體驗播種到收獲過程中自己付出勞動的成果,體驗收獲時的心情。
在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各班級要嚴格按照學校要求進行,不得擅自更改活動內容,各年級要對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勞動表現進行評比鑒定,以便學校掌握活動開展的效果。
三、加強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促進新課程的實施。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校充分認識到利用教育實踐基地促
進新課程的實施,開發校本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可行性,本年度我校將開展“勞動觀察課”為主的七門校本課程,及以勞動教育為主線的綜合實踐活動,極大的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全方位提高,讓學生在勞動觀察的過程中體會到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快樂。
四、利用我校網絡優勢,在新品種引進、農技推廣、農民培訓等層面做好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工作,促進新農村的建設。
我校有便利的天網資源和地網資源,本年度將對本地村民進行水稻、提前育苗、移苗技術的培訓。引進寒地經櫻桃、歐洲雜交楱子、樹莓等品種進行試種;在日光節能溫室的種植、塑料大棚的種植等方面對當地農村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五、努力提高學校基地的年經濟效益,促進勤工儉學工作,改善辦學條件,收到良好的效果。
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總結 篇4
勞動課的第一特性就是實踐性強,沒有實踐或實踐得不夠,都不能體現勞動課的最大特點。因此、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我在一年來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之一。
一、學生進行勞動項目競賽,激發學生勞動興趣培養積極的勞動情感小學生最初參加勞動實踐時,勞動興趣帶有暫時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是整個勞動活動,并不是勞動的具體內容。因此在xx小學生進行勞動實踐時,一定要具有xx活動的色彩,只有將不同的xx活動形式同具體的勞動內容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穩定學生的勞動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勞動自覺性。由于勞動條件和內容的不同,xx活動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讓學生在實踐中發展皮亞杰指出“兒童只有自發地、具體地參與各種實際活動,大膽形成自己的假設,并努力去證實才能獲得真實的知識,才能發展思維。“勞動課是以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只有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實踐勞動,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勞動課是一門思想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勞動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勞動習慣的養是在勞動實踐中實現的。小學勞動課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與其他各科相比,有著獨特的途徑——實踐操作。勞動課的實踐操作既可以通過課堂教學進行,也可以通過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勞動,如:帶領學生參觀參加中玉米,收玉米的全過程;學生參加社會服務性勞動,校內綠化、凈化課外勞動實踐,以及科技實驗興趣小組等。不管是在課內,還是課外的勞動實踐操作,都要充分重視到學生的想象力、發散思維、合作意識、成功的,這些是培養創新意識最基本的要素。
(1)在勞動實踐操作中豐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們的大腦對已存儲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亞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發現發明等一切創造性活動的源泉。“要創新就必須會想象,因此,在勞動課實踐操作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對勞動課動手操作過程的興趣,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展開豐富的想象,是培養學生和發展學生創新意識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紙工課上,學生折出的東西非常多,有的連老師都沒想到,這時,我就適時表揚那些學生,對其作品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2)在實踐操作中發展發散思維。
發散性思維就是在對問題的解答或者對于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種,或者多種多樣的演繹和推導。在教學中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通過嘗試和探索,對原有的制作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是發展學生發散思維的有效途徑。課堂上的實踐操作是整個課堂教學非常重要重要,在整個課堂教學占較大的比例,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積累學生點點滴滴具有創新意識的閃光點。
(3)在實踐操作中強化合作意識。
在勞動實踐操作中,以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競爭機制,激勵全體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小組之間開展競爭,使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特長得以鍛煉,素質得以提高,最終走向成功。追求學生人人進步為最終目標,以合作學習小組為運行載體,以全員激動為操作手段,以小組團體成績評價為導向,激發競爭活力,強化合作意識。
在勞動各科教學中,我們總是將學生分為幾組,最后,評一評哪組做的最好,激勵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強調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訓練、健康心理素質的養成、互助協作的團隊精神的形成,使學生不以自我為中心,而從利益出發,讓他們明白勞動成果屬于自己,也屬于。
(4)在實踐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每個學生總是希望自己成功,總是能得到老師的贊賞,可見,讓學生在勞動實踐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盡力滿足了學生的成就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達到成功和從知識的獲益中得到滿足,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勞動教學過程中總是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能勞動實踐
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總結 篇5
一、與基地簽訂協議,按計劃組織活動
本學年,我校與老官地村委會、老官地牧香園養殖場、老官地鎮敬老院、元寶山發電廠分別簽訂合作協議。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特征,安排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學校組織了6次活動,每次活動都精心組織,通過活動,促進學生了解社會,增進集體主義觀念,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具有誠實正直、自尊自強、勤勞勇敢及珍惜勞動成果等優良品質,培養有紀律、有文化、有理想的一代新人。由于準備充分,實踐取得了預期效果。
二、實踐活動扎實有效
1、與元寶山發電廠聯系,深入發電廠的工作區及生活區進行參觀,了解發電流程,知道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用電,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努力學習科學技術,爭取開發出更清潔的能源。逐漸做到以可再生的風能、水能、太陽能或其他能源發電來代替火力發電。
院開展尊老獻愛心活動,為老人們做一些實事,發揮自身的文藝特長,為老人們表演節目。組織學生到老官地鎮牧香園養殖場參觀勞動,參加實踐,在實踐中能夠學習在課堂上了解不到、平時沒有接觸過的東西。
2、培養學生“尊老敬老”的優良品德,兩次組織學生去老官地鎮敬老院義務勞動,奉獻愛心,陪老人聊天,表演節目。活動充分的展現了我們學校學生的素質和風采。這次活動我們給老人們帶去了一些問候,一些關懷,為老人們平淡的世界里帶去了一些歌聲和歡樂,深得他們的喜愛。
3、與老官地村聯系,在街道開展衛生清理、植綠護綠。利用宣傳窗、黑板報等宣傳陣地搞好文明宣傳,幫助村民做好環境衛生的清潔工作。通過活動同學們體驗親身勞動的樂趣,同時也樹立自身的環境意識,真正起了教育的目的,達到了我們預期效果。
4、組織同學開展“走進農村,感悟農村”體驗活動同學們參觀果園,讓學生更好的領略大自然美麗風光,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科普知識,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同時,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親近自然、感受生活,增強環保意識。
5、組織學生參觀老官地鎮牧香園養殖場,參加鹿場里的義務活動。在鹿場場長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鹿場,與鹿親密接觸。場長為大家做了細致的解說。場長還詳細介紹了養殖場中的梅花鹿、馬鹿以及這兩個品種的雜交鹿和少見的白鹿,使大家簡單了解了它們的生活習性、產茸情況等。在實踐中學到很多在課堂上了解不到、平時沒有接觸過的東西。
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們了解到社會對自己需要什么,從而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正確地估計自己、認識到努力學習和掌握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增強學習信心,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推動良好學風形成。
三、今后需要努力加強的地方
1、基地教育內容要有針對性和科學性;按照不同年齡特點,有意識地安排教育內容,有意識地組織他們到農業基地、科技興廠的基地進行前途理想教育、社會主義教育等。
2、基地活動要有明確目的,并形成制度化。 每個德育基地活動都要形成制度。每次活動,都要認真部署,精心組織,保證活動有目的地進行。
3、加強學校與基地的聯系。如學校領導與基地領導經常舉行座談會,修訂活動計劃,充實活動內容。加強基地建設,鞏固基地活動制度。
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總結 篇6
學導創生的春風吹來,也吹進了我們二年級語文組,從5月中旬組內的老師分成了兩組,分別進行創生課堂的實踐教學活動。
實踐初期,每位老師選取一篇課文進行教學,組內的其他老師聽課,課后進行評課、研究、探討。在備課組長馮娟琴老師的帶領下,老師們認真研讀教材,進行教學設計。最后選取了王老師和郁老師參加學校的創生課堂教學比賽活動。
王老師執教的是《丑小鴨》一課。在預習中,王老師收集了孩子們課前提出的問題,并抓住“為什么叫它丑小鴨”和“大家怎么對待它”兩個問題進行教學。在解決第二問題時,王老師精心設計了導學表格,讓孩子們在四人小組中進行討論學習,教學效果非常不錯。郁老師執教的是《數星星的孩子》,在教學中,郁老師運用了非常漂亮的課件,在課前談話環節利用“星圖”軟件將星空更直觀地帶給孩子,在課中采用交互式的多媒體課件,將孩子們帶入到了真實的情境中,所以孩子們看到了,感受了,也投入了,整堂課中,孩子們的精神是飽滿的,情感是愉悅的。
在這次活動中,每位老師都積極參與其中,在實踐研究中不斷完善思路,從關注“教”到關注“學”;從“以學定教、以學評教”到“以教導學、以學促教、教學相長”。每位老師都受益匪淺,相信在學導創生的這條路上我們能越走越順暢。
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總結 篇7
一、保證勞動實踐活動開展的時間
根據我校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特點,為達到教育目標和教育目的,我校經研究決定,每年學校集中舉行二次教育基地勞動實踐活動,一次在春季五月份,一次在秋季十月份,此項活動為長期活動,將納入學校日程,并長期執行。
在學校舉行的兩次活動間隔時間內各班級自行組織兩次實踐活動,時間及內容由各班級自行制度。
二、豐富勞動實踐活動的內容
勞動教育基地的活動主要以體驗勞動和感受勞動為主,因此春季活動以播種為主題,讓學生體驗播種過程中的勞動心情;秋季活動以收獲為主題,讓學生體驗播種到收獲過程中自己付出勞動的成果,體驗收獲時的心情。
在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各班級要嚴格按照學校要求進行,不得擅自更改活動內容,各年級要對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勞動表現進行評比鑒定,以便學校掌握活動開展的效果。
三、加強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促進新課程的實施。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校充分認識到利用教育實踐基地促
進新課程的實施,開發校本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可行性,本年度我校將開展“勞動觀察課”為主的七門校本課程,及以勞動教育為主線的綜合實踐活動,極大的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全方位提高,讓學生在勞動觀察的過程中體會到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快樂。
四、利用我校網絡優勢,在新品種引進、農技推廣、農民培訓等層面做好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工作,促進新農村的建設。
我校有便利的天網資源和地網資源,本年度將對本地村民進行水稻、提前育苗、移苗技術的培訓。引進寒地經櫻桃、歐洲雜交楱子、樹莓等品種進行試種;在日光節能溫室的種植、塑料大棚的種植等方面對當地農村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五、努力提高學校基地的年經濟效益,促進勤工儉學工作,改善辦學條件,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