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計生工作培訓感想(通用3篇)
人口計生工作培訓感想 篇1
20xx年8月11日,廣西資源縣計生協與人口計生局在計生協會六樓會議室聯合舉辦了為期一天的計生協業務培訓會。此次會議由縣計生協常務副會長楊小龍主講,縣計生協、人口計生局其他領導到會,各鄉鎮、縣直計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專職副會長及協會秘書長共42人參加培訓。
此次會議培訓目的是以黨的精神為指導,旨在提高基層計生協干部的業務水平及服務能力,為強化基層基礎建設,促使人口計生工作再上新臺階,確保圓滿完成全年計生工作目標奠定良好基礎。培訓講師們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計生工作實際和自身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舉一反三,深入淺出地對計生理論業務知識的重點、難點一一進行了講解。培訓內容包括村級計生專干工作職責、工作方法、計生政策法規、宣傳教育、優質服務、協會、流動人口管理、利益導向和農村計生家庭小額貼息貸款等多方面的業務知識。培訓還對鄉、村兩級計生協辦公室布置及資料歸檔作了具體布置,對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通過縣計生協會的培訓,參訓人員感到受益非淺,對協會工作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為今后更好地開展計生協工作打下扎實基礎。另據縣計生協會楊小龍表示,今后縣計生協還將不定期舉辦類似的業務培訓班,以進一步提高村級計生專干的業務水平。此外今后將逐步為村級計生協專干配備筆記本電腦,從而實現網絡辦公自動化,提高工作效率。
人口計生工作培訓感想 篇2
我是一名從事基層計生不足一年的工作者。如果要我談談對計生工作的感想,我的發言或許不代表權威性,但就我對計生的理解,興許能表達同行們的一些內心。計劃生育何以要定格為天下第一難事?我想最大的“難”就在于它的對象是人,對人的管理。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這不僅是我們的計生政策,更是基本國策。如何控制?無疑是這其間的核心和關鍵。怎樣才能行之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這不能不說是所有在計生線上各層次工作人員倍感頭疼的事情。綜觀現階段的人口計生,我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感言:
首先,看看我們的管理對象們。說來叫人納悶,建國已經六十華誕,改革也有三十年,可是我們的民眾,尤其我們這些落后地區的老百姓,卻還在沿用著落后的封建傳統觀念。“要堅持生孩子,至少家里要有一名男丁以為香煙后代人。”這是我從事計生以來不少村民的呼聲。說可以理解吧,或許有些是,但更多的是嘆息。用魯迅先生的話說,真要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要說我們的前輩們有著如此傳統的觀念,勉強理解還行,畢竟他們受到封建文化的侵蝕是很長很深的。可我們70、80后的一代人,正值“造人”的黃金時間。即是我們計生工作管理的目標人群,他們對家里人口多帶給家庭的責任和重負,一定是感同身受的。然而,長在落后山區的他們,又有多少人在反思和反省?都說初中不畢業,打工難得有出息。雖然改革后的打工熱也為我們山里70、80后的人群開通了一條致富之路,可他們多數因文化的淺薄留在家守“營”。一部分人外出了,但他們外出的目的不是為著發家致富,更多的是躲在陰暗的角落里“造人”。毫無疑問,這是給計生工作帶來最大“難”的原因之一。盡管在對流動人口管理上政府有新思路和對策,但就一個流動人口管理平臺,收到的成效也是令人堪憂的。所以,結合落后山區基層計生重點管理人群的特點,表現為:一是思想觀念落后;二是文化素質普遍較低;三是對計劃生育缺乏正確認識;四是轉變觀念需要時間。
其次,得說一下我們計生線上的專門人員。初來從事人口計生,我就收到了不少同志道出的“聲聲慢”。計生工作真是費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努力了,付出了,年終考核只要不達標,一年的全部辛勞就此一票否決。說實話,我雖屬于計生線工作同志中最稚嫩的人,但在我這一年來的工作里,也算是悟出了一些關于計生的物事
。正如很多同志感嘆的,計劃生育工作不是干不好,只是需要打持久攻堅戰。的確,計劃生育工作就是這樣,短時間的工作里,不管你付出多少,也很難見到好的成績。不過,就計生工作的內容而言,我想說這才是工作同志們最感厭煩的事情。長年無節假日地上班,除了對室內資料的整理,室外工作或清理,或指導、或落實一環也不得少。集計生的室內外資料:主體指標、優質服務、三集合幫扶。看似幾小塊的內容,折騰計生系統工作人員卻是年復一年。由次看來,這管控人口的部門,是完全有別于其他工作部門的。也許,剛進計生系統工作的同志,抑或堅持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信念,可對那些在計生線上一做就是十幾年、幾十年的人,他們的意志怕是早被流過的歲月打磨殆盡了。于是,在他們的身上,我們能讀出的差不多就只有滄桑和倦怠。其實,對于同行工作我羅列了這么多,總結起來就三點:一是短期成績不明顯;二是長年的艱辛工作;三是看不到未來。
再次,我想有必要簡談分管計生系統的領導者們。分管計生,作為政府一方的領導群。省市以上不說,就縣鄉兩級而言。不論誰來分管,諸多應該是為不得已而任之。也許我這有些主觀臆斷,但有一點得承認,分管計劃生育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可以說是頭上頂著壓力肩上扛著責任。分管好了,工作成績上來了,你是計生專家,榮譽伴著升遷是自然的事情。分管失敗了,成績滑坡了,該領導做事沒章法。如此說來,工作的成效已經成了計生分管領導能力與否的瓶頸
感此,伴著改革開放共同起步的人口計生,經歷了將近30年。在我們的改革已見較大成效的前提下,人口計生工作也在如期地推進盡管中國的人口現狀依然令人驚詫,但我們務必要明白,我國的人口計生是在世界人口最大國基數上起步的,我們能在短短的三十年里將人口控制到今天的數據,已經是成績斐然。也許,這是各層領導認真貫徹落實計生政策的原因。但在這里我要說,這其中的功勛,少不了基層計生同志的艱辛!
人口計生工作培訓感想 篇3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代表鎮黨委、政府匯報我鎮的計生工作情況。一年來,我鎮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南,以中央《決定》為指導,認真貫徹全區計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實現一個目標,突出兩個重點,實施三大戰略”的計生工作總體要求,夯基礎,創特色,重提高,有力地促進我鎮計生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XX年,我鎮被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評為“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單位”,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評為“計生‘三為主’先進鎮”,11個村在全區率先推行“避孕方法知情選擇”,溪西、世上兩個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連續五年合格村”。全鎮全年共出生463人,出生率為9.29‰,計劃生育率為99.14%,合格村19個,基本合格村2個,合格率達100%。我們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是:
——夯基礎,為爭創計生工作一流鎮固本強基
一是夯實組織基礎。去年年初,鎮黨委主要領導調整后,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計生工作領導機構,明確提出把穩定低生育水平,爭創計劃生育工作一流鎮作為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將計生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之中,經常檢查督促各村、各單位計生工作責任狀的落實情況。黨委、政府每月定期聽取計生工作匯報,精心組織指導每月的鎮、村兩級計生例會,黨政掛鉤領導堅持參加例會,協調解決各階段存在問題,進一步推動管理十項制度在村級得到全面落實。
二是夯實基層基礎。加強鎮計生辦隊伍建設,把3名編制在計生部門的干部分別從財政所和婦聯轉回原崗位工作,又增加一名干部編制,調整充實了計生辦、計生服務所、流動人口管理站的負責人,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建好服務載體。加強鎮村兩級計生協會建設,調整充實了3名協會會長及12名中心戶(組)長,進一步發揮計生群眾組織網絡的龍頭作用,提高群眾自我管理能力,形成多數人做少數人工作的局面。
三是夯實工作基礎。狠抓“雙查雙補”工作,確保已婚育齡群眾不漏管、不漏查,以此促“四術”及時到位,有效杜絕了計劃外多胎生育。及時辦理《生育證》,嚴格實行育婦跟蹤管理和死嬰申報制度。與未婚青年簽訂《婚育責任書》,杜絕暗婚暗育現象發生。建立流動人口管理檔案,確保流動人口規范化、法制化管理。重視對計生工作的資金投入,確保專款專用。
四是夯實思想基礎。工作中,我們針對個別同志認為涂嶺是老先進了,思想上放松的苗頭以及對開展“知情選擇”的誤解,及時組織廣大基層干部學習中央《決定》精神,解剖個案實例,使他們深刻認識當前計劃生育工作的形勢,全面把握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奮斗目標和大政方針,深刻領會《決定》的精神實質,真正把思想統一到中央《決定》精神上來,確保計生工作一流鎮目標的實現。
——創特色,為爭創計生工作一流鎮注入生機
一是實施“情感投資”戰略,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進一步加大訪視力度,提高訪視質量,開展術后隨訪服務,主動關心和慰問育齡群眾。一年來,鎮村干部主動上門訪視育齡群眾5000多人次,進行面對面地宣傳、交流、分發宣傳材料1萬多份,把計生政策、優生優育和婚育科學知識送到千家萬戶。在全鎮開展《福建省計劃生育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組織廣大基層干部群眾觀看全區計生巡回文藝會演,觀看《凝聚民心啟示錄》和以優生優教、避孕節育為主要內容的科教片,通過努力,大部分干部群眾牢固地樹立起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婚育觀念。
二是實施“上下聯動”戰略,切實發揮協會和中心戶長的積極作用。首先,加強村級協會的整建。認真指導和組織各村協會小組(中心戶)長開展活動,使她們既管自己、教子女、幫親戚、帶四鄰,又組織群眾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其次,開展“雙創”活動。作為全區開展“雙創”活動試點鎮,我們確定了溪西、前歐、清美、白潼等4個村作為第一批創建一流村試點單位,在活動中堅持做到四個結合:即把開展“雙創”活動同創建計劃生育合格村結合起來、同開展避孕方法“知情選擇”工作結合起來、同實施幸福工作結合起來、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有力地提高了我鎮計生協會的整體水平。第三,開展評選“十佳”村協會會長、協會小組(中心戶)長活動。樹立起清美村計生協會會長潘冬玉、白潼村協會小組長陳育萍等典型,其中五社村協會小組長何幼麗還當選為泉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充分發揮了示范和帶頭作用。舉辦了由202名協會小組(中心戶)長參加的培訓班,5名協會小組(中心戶)長交
流了工作經驗,更好地發揮協會小組長宣傳員、服務員、信息員的作用。
三是實施“心連心”戰略,切實提高宣傳教育工作的實效。我們始終把宣傳教育工作貫穿于計生工作的全過程,進一步落實宣傳教育“首位意識”。結合我鎮實際,制訂《XX年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計劃》,堅持圍繞“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這個任務,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參與計生宣教工作,形成“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主要是做到“三個優化”:⑴優化環境造聲勢。結合每期“兩查”開展聲勢浩大的系列宣傳活動,有線廣播全面開動,電影、電視巡回放映,宣傳車、宣傳品定期下鄉,做到每村一個計生宣傳欄,每組一幅計生宣傳標語,每戶一份計生宣傳材料。⑵優化內容重服務。針對不同的育齡群眾,開展不同類別的計生知識教育,根據群眾需要,為育齡群眾提供生產、生活、生育等知識。⑶優化方式樹新風。駐村干部、村兩委、中心戶(組)長、協會會員結合“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到育齡群眾、計生戶家中噓寒問暖,幫助育齡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宣傳計生政策和新型婚育觀念,引導群眾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