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辦”論述學習體會:做工作必須“馬上就辦”
《秘書工作》雜志xx年第二期刊發長篇通訊《實干才能夢想成真——在工作期間倡導踐行“馬上就辦”紀實》,全面回顧了20多年前在工作期間倡導踐行“馬上就辦”的情況。研讀這篇文章,一個強烈感受是,“馬上就辦”是我們在新常態下,必須堅持的好傳統、好狀態、好作風。
有一種人叫官場“稻草人”,他們在工作中拖拉扯皮、明日復明日,哪怕事情已“火燒眉毛”,還是不緊不慢、敷衍了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些人看到群眾“期盼的眼神”,也想有一番作為,只是“晚上想了千條路,白天又去走原路”,第二天還是得過且過。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無論權力大小、地位高低,每個干部的表現都事關經濟發展、民生幸福。現在,任務明確、職責在身,最重要的就是“捋起袖子,大干一場”。因此,必須馬上就辦、力戒拖拉,真抓實干、善作善成。
“馬上就辦”需有真擔當。“馬上就辦”關鍵是講效率,著力點是“辦”。能不能辦,愿不愿辦,取決于有沒有與群眾坐一條板凳。“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強調的就是一種感情、一種擔當。如果都能“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會激發飽滿的工作熱情,產生雷厲風行的工作動力。
“馬上就辦”需有真本事。“馬上就辦”著眼點是“辦成”和“辦好”。做同一件事,為什么有人辦成有人辦不成;身在差不多的環境,為什么有人進位有人退位?很重要的一點,就看有沒有過硬的能力作風。比如在城市光鮮亮麗的背后,還存在著許多不文明現象,看到不文明現象,“能不能坐得住”更多考驗的是擔當;“能不能管得住”更多考驗的是本事。化解能力危機,克服本領恐慌,“既要有想法還要有辦法”,才能“把工作落到實處,開創新局面”。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做工作必須“馬上就辦”。馬上就辦,真抓實干;馬上就辦,辦就辦好。這是為官之要,也是群眾之盼。只有真正落實“馬上就辦”我們的“中國夢”才能進一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