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主持人個人工作心得(精選3篇)
2024主持人個人工作心得 篇1
本學期,學校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質量,就“如何有實效性的開展教研?”進入深入研討,我們發現主持人在研訓活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主持人擔負著啟發、鼓勵參研教師,欣賞、概括和提升研討觀點的任務。如何提升主持人的能力呢?策略如下:
一、互動交流:成功體驗的分享
教師們認真交流了各自研訓活動的體會與感悟:任主任覺得教研主持活動考驗著自己的專業水平鍛煉了自己的自信和臺風,同時研訓中積極有效的互動積累了自己的觀察聆聽能力。
二、提出困惑:主持中障礙是什么?
大部分老師覺得活動節奏的把握頗有難度。作為主持人雖然在活動前已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是活動中面對大家的反應沒有有效應對。如何將自己在活動前期的“儲備”及時與大家的應答融合。參與老師們紛紛認真思考,分組進行交流。
三、集思廣益:解決主持問題的策略
陳老師說,研訓中發現有老師跑題的現象,要及時“收網”,使研訓始終圍繞研訓主題進行,作為主持者要多讀書多看書,“滿腹經綸”一點都不為過,說活動中要及時接住參與者拋出的“球”,再有效地拋出去,使研訓活動有效的進行。主持人的每個動作、言語、表情,都在活動中凸顯著效果。
經過大家的研討,我們一致認為教研主持人除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外,應具備多方面的素質,如較高水平的傾聽能力,敏銳的觀察力、簡潔高度的概括能力、較強的親和力和協調能力,園部將積極提供各類平臺,認真提高教師專業技能。
2024主持人個人工作心得 篇2
從《奇葩說》第六季的舞臺上被淘汰后,許吉如又迫不及待參加了央視的《20_主持人大賽》。
然而這次不比《超級演說家》與《奇葩說》,與一般綜藝性舞臺不同,央視的主持人大賽不僅考驗一個人的學識,更重要的是個人的積淀力而帶來的深刻思考,心性的沉淀,以及從業經驗,隨機應變能力。
從這次許吉如的表現來看,除了學歷帶給她的名譽,其它的作為一名主持人的專業性素養這些能力,她都不具備。頻頻參加綜藝節目的她,到底抱有什么心態?想要迎接挑戰、追逐夢想?可是路在腳下,已經擁有高學歷的她,為何不想著用時間來積淀自己呢?
她在20_央視主持人大賽新一期節目中說她自己從小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主持人,其實說來這個夢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第一點為何大學專業選擇的是法律,而不是播音主持?第二點在于,從參加《超級演說家》再到《奇葩說6》,被奇葩說舞臺淘汰后,為何一口氣迅速又去參加央視的主持人大賽?真的是在為夢想努力嗎?還是在追尋一種曝光的機會,展示自己的機會?
主持人這個職業要想做得好,首先得要從基層的記者開始沉淀,從人民基層當中體驗生活,這樣才能讓你的視角變得更加獨特和開闊。或者說從業的經驗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作為一個主持人是很考驗反應力與隨機應變的能力。
然而,許吉如或許更加適合演講,她的評述,對于這種新聞類主持是非常不適合的。康輝在節目中也指出,許吉如在3分鐘即興評述的環節中,整個思路很亂,沒有作為一位新聞類選手該有的獨特視角。
其實可以感受到許吉如的目的心非常強,她或許是著急于證明自己,也或許是太想要贏了。可是作為央視這樣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舞臺,選擇主持人的標準是離不開主持人自身對于人物事件的那份感受力的。
即使是新聞類主持人,在外表嚴肅而正經的神情下,面對人物事件時,心中的感受力還是非常強烈的,這一點可以從新聞聯播中他們的語速和語調的高低感受出來。作為一個主持人,不是一個客觀的存在物,而是對萬物有情、有溫度、有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從一開始在奇葩說第六季的舞臺上出現,許多觀眾是能被她個人學歷才識所吸引的,可是到了后來她為什么越來越不招觀眾喜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她身上的目的心太強、功利心太強的緣故。
同為哈佛出身,詹青云又為何更討大家的喜歡?因為她身上有親民的氣質,有一種親和力,她在辯論時,只會就觀點,用自己的知識來密集輸出與之對抗,同時她的邏輯性也是非常強的。但是對于許吉如,她辯論時,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撲面而來。
尤其是她與詹青云對抗的那一場辯論,有網友就表示:許吉如臉上的表情太可怕了!反而詹青云就十分鎮定從容。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我們人與人之間雖然隔著有距離,但是還是有一種同理心存在的。因為人是情感型動物,這樣的一種同理心,會讓絕大多數觀眾站到了許吉如的對立面。
不知道大家還是否記得柴靜,她用了十年時間打造了她的節目專欄《看見》,她同時也真切的作為一名記者實地采訪許多案件,在最底層的人民中間,她要用她自己所堅持的報道,讓許多藏在陰暗角落的事件得以被廣大群眾看見。
作為一名記者,現在的她早已退出央視這個舞臺,但是她曾經留下的一切,是會永遠留存在每個曾經觀看她節目的人心中的。
柴靜身上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有親民的氣質,有深刻的洞察力。而深刻的洞察力、深邃的看見感,這不是一開始的她就擁有的,而是在不斷的沉淀過程中獲得的。
同為記者出身的,也在前期參加過央視主持人大賽,她的名字叫:鄒韻。作為記者長期的駐外采訪經歷,使她在這個舞臺上有了一種從容的底氣,對人物事件的評述也總能看到核心關鍵所在。曾經也搭檔過國際新聞頻道的主持人劉欣,康輝對她的表現表示肯定。
其實,無論是作為記者還是主持人,深刻的看見感是一個重要的專業主持人素養,通向主持人的路途看似遙不可及,特別是央視這樣一個專業性的舞臺上,個人能力高低,一下就能見分曉。
許吉如未來的路還很長,如果真的想要成為一個好的主持人,先從基層記者開始干起,不斷地積淀沉潛自己,或許是她最好的選擇。
2024主持人個人工作心得 篇3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需要用心去澆灌的事業,在今年學校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漸體會到這句話的真諦。工作是否到位,家長是否滿意,學生是否愛戴,全靠你用心的程度,想學生所想,急家長所急,要集誠心、愛心、熱心、恒心于一心,耐心細致,循循善誘,方可成為一位稱職的班主任。
世界上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所以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當以一顆寬大的心去包容千差萬別的學生,去關懷和關愛每一位學生,而家訪是表現關愛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家訪是教師溝通孩子和家長心靈的橋梁,經過家訪能夠讓孩子和家長都感受到我們教師對學生的牽掛和關心,并且還寄予這么高的厚望,不管怎樣樣總有一種欣慰的感覺。異常是平時我們關注不夠的學生,更是讓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原先自我也并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我在教師的心中也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還是注視和關心著自我。
我去了兩個平時學習在班中屬于落后的學生家中,這三家都是做點小本生意的,家長整天忙于生意,很少教育孩子,也很少和孩子溝通。學生由于學習不好,也不太愿意和父母說起學校的事,所以兩者的關系總是不和諧,家長也不明白孩子到底什么沒做好,怎樣教育他去做到更好。經過交流,家長也更了解了孩子好的方面和不足之處,大家共同商量了對孩子切實可行的計劃,同時我還提議家長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和孩子多作交流,讓孩子明白父母對他們學習的重視,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這對孩子而言,無疑是極好的鞭策。
這次家訪我主要以“加強溝通主動聯系,以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為主。尊重家長,尊重學生,在一種平等、信任、和諧的氣氛中共同商討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在與家長應對面的交談中,我詳細地了解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品德為人,以及家庭結構、學習環境,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期望,同時,本著“禮”和“真”的指導思想,有禮節、有分寸地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肯定學生的優點,甚至是家長也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誠懇地指出其缺點,在融洽的氣氛中圓滿地完成了家訪任務。對一些文化水平較低的家長,耐心地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明白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僅是學校的職責,也是家庭的職責,提醒家長不僅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學生的情感與品德。
大多數家長認為"棍棒低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所以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打就是罵,使孩子處在一種擔心害怕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其實這樣不利于孩子很好的學習知識,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所以我們在家訪時要向家長說明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體罰或溺愛的教育方式都不正確,而應是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和關懷,從心出發,心于心交流,當孩子出現錯誤時,應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與孩子一齊分析、找出原因,以便改正。
家訪時,我用心與家長交流,向家長全面反映學生在校的情景,談話時,一般都讓學生在場,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介紹他在學校的提高、他的優點和缺點、指出努力方向。對那些犯錯誤的學生,要和家長一齊分析原因,研究教育辦法。異常是那些有多種缺點且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從愛心出發,以表揚為主,從贊揚的角度切入話題,對學生的缺點委婉地指出,經過表揚別的學生在某個方面的優點來提醒家長,讓家長明白自我的孩子在這方面的不足與欠缺,明白今后該朝那個方向努力。同時還要叮囑家長不能采用不正確的教育方法。經過家訪,使得學生感到教師和父母都是從愛護他出發的,因而易于理解教育。這樣,不僅僅在家長面前給學生留了回旋的空間,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更使談話的氣氛更加活躍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