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護士工作實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急診科護士工作實習心得體會 篇1
實習過三個科室了,來到了急診科這個與其他科室截然不同的科室,有些興奮,又有些壓力。急診是醫院最重要的窗口,不僅接診來院的危重病人,還要收治其他醫院轉來的危重病人,有著急、忙、雜的特性。每一步都要走的很謹慎,生怕做錯了。
來了貴科第一周便跟賈老師在分診學習。本來以為分診會很簡單,其實不然,每一項工作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和技巧。分診負責來診病人的分流,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初步的評估,分析、判斷、計劃和實施,并對分診的結果進行評價。由于來診的很多病人情況很緊急,病人及家屬容易產生急躁、憂慮、恐懼的情緒,這就要求我們除了擁有熟練地分診技巧以外,還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敏銳的洞察力,解除患者的顧慮。情況危急的要負責將患者轉運到搶救室,并負責聯系醫生進行搶救。分診的工作很零散,大到整個科室的聯絡工作,小到分診臺的物品管理,要求我們有強烈的責任心。在分診上有比較特殊的,就是腹痛分診的鑒別,需要詳細詢問患者的部位和癥狀;顏面外傷的也要注意注意區別到底應該去口腔科還是去眼科。
第二周在搶救室和輸液室。搶救室在我看來是急診的核心,工作也相當的艱巨。需要有相當熟練地搶救技巧,遇到緊急情況要能理智的分析,能很好的配合醫生實施搶救。每當接收一個病人來搶救室,我們都要立刻給予心電監護、吸氧氣,監測血壓、建立靜脈通道,抽血化驗,為后續的藥物治療做好準備。應用急救藥品的時候要隨時記錄并觀察病人的病情,急救藥品的作用、副作用、常規應用劑量、安全值都要掌握,不能盲目執行醫囑,要用評判性思維去看待每件事。搶救器械的使用要熟練地掌握,正確的應用,保證在搶救時能給予患者最有效的治療以挽救生命。搶救完了要及時的補寫護理搶救記錄,并嚴密監測病情,及時處理問題。在搶救室工作還要熟悉每種急危病癥的臨床表現、病情變化的監測、搶救,在工作中要注意總結。
接下來的兩周就是在留觀室學習,留觀又分兩種:留觀病人和住院病人,基本上留觀室就相當于病房,但卻有著人員雜亂,流動量大,病種多的特點。留觀主要給病人提供日常的護理常規、輸液、治療、病情觀察,保證病人在觀察的范圍內,并在病情變化時給予及時的搶救。作為管床護士要了解所管床位的病情、治療,了解患者所需及時予以處理。面對危重急癥病人的首診和搶救,急診病人又往往診斷不明、病情不清、變化迅速,并且患者及家屬在與醫護人員較短的接觸時間內,還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對醫護人員的每一個細微環節都十分敏感,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對病人心理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造成醫護人員的救治行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屬留下“不被重視”、“急診不急”的錯覺。若處理不當,就容易發生醫療糾紛。所以要學會溝通,學會忍讓。
在急診實習的一個月,讓我對急診有了詳實的了解,學到了好多急救的常識、知識、儀器的使用、緊急情況的處理。但需要提升的地方還有好多,從韓士長身上學到了凡事都要追根求源,掌握知識就要系統化、理解的記憶,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引發事故的小隱患,嚴格要求自己。感謝老師在這一個月里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我們的關心和幫助,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以各位老師為榜樣,繼續用知識武裝自己,鍛煉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護理工。
急診科護士工作實習心得體會 篇2
有人說青春像一杯茶,苦澀中帶著一絲清甜;有人說青春像一本書,有讀不完的故事與哲理;還有人說青春像一首歌,歌唱著歡樂與悲傷。在護士看來,青春是一場約定,我們許下過誓言與承諾,我們總渴望未來,憧憬美好的時光,我們歡笑,我們哭泣,卻總是那么奔放。我們有傷有淚,卻沒有太多煩惱,因為我們是護士,我為我們的職業慶幸。
提及急診,讓人最容易聯想到的莫過于“驚心動魄”、“血腥”、“粗魯”等詞,但很難與溫暖這些溫和的詞掛鉤,但不盡然。急診近40名護士,平均年齡也就24歲,工作里外大家湊到一起總有聊不完的話題說不盡的趣事。科室有自己的活動,每個人有自己發揮的空間,有時忍不住感嘆:這是一個人才擠擠的地方。攝影、繪畫、文藝、網絡、戶外樣樣有人精通,并且還能做的有模有樣,不下專業水平。其實每個人都是多角色的兼職,但很難說一個人做到全職。
正如我一直致力于危重患者監護工作,初入急診,作為一名新的管理者,角色改變有些許不適,些許困惑,但經過一年多的奮斗與努力,在急診人的共同協作下,大家相互仰慕相互欣賞彼此學習。盡管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慣,秉持不同的性格,帶有不同的愛好……但大家求同存異,相互借鑒相互包容,形成了獨特的急診文化氛圍,也加速了急診人的成長。
我們是一個溫馨的集體,一起揮灑著青春,綻放著笑容。因此和陽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會灰暗;和快樂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掛微笑;和進取的人在一起,行動就不會落后;和大方的人在一起,處事就不會小氣;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會迷茫;和聰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變機敏……
也許現實一點一點消磨了我們的棱角,侵蝕了我們的夢想,在失落、遺憾、不甘、憤滿的時候,想到還有同事,即使有東西再也找不回來,我們的掌心始終握著最寶貴的寶藏―團隊精神。隨著歲月的更替也許我們失去了年輕時的活力,沒有了往日的容顏,但在最美的年華里我們綻放過,輝煌過!
急診科護士工作實習心得體會 篇3
急診科,顧名思義,是個對急危重癥患者進行搶救,非常振奮人心,充滿著不可思議,感受生命的脆弱與人類堅強意志力,驚心動魄的科室,是死亡與生存相抗爭,醫護人員與死神賽跑,搏斗,爭取一線生機的科室,這是我學習急危重癥護理學時對急診科的認識。
由于,我所在實習醫院的急診科存在缺陷,故此,我沒有看到繁忙,緊張的氛圍,頓時感到很是失望,急診科完完全全,徹徹底底成為了綜合內科,科內住著很多心衰,冠心病,糖尿病,腎盂腎炎,肺炎的患者。科內的用藥是五花八門,幾乎都是慢性病。很少有急危重癥,洗胃,除顫,心肺復蘇,簡易呼吸器,呼吸機根本就派不上用場,那些輸液泵,心電監護儀等 一起都成為了擺設。工作環境很簡陋,衛生條件差,儀器設備陳舊,工作條件也同樣艱苦,病例還停留在醫生手寫階段,使用的還是藍色氧氣筒,總之,讓人看了感到可憐。盡管工作條件環境不盡如人意,但病人理解的態度和渴望疾病知識的眼神然我們感到我們多么的幸福,選擇這一職業我們無怨無悔。病人的極力配合讓我的靜脈穿刺技術有了很大提高,科室里不論是誰都能夠隨便指示我們實習生干一些打掃清潔等體力活,我感到相當委屈,考慮到病人有個良好的休息環境,看在病人的面子上我忍了。我是來學習的,不是充當免費勞動力的,我深感不甘,氣憤。胳膊擰不過大腿,誰讓人家是領導,我們沒有地位呢!盡管心里很不愿意,還得笑臉相迎,好痛苦!通過在急救科兩周的實習,我親眼見識了她們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為人處世的能力,真的不敢恭維呀!醫生,護士責任心不強,遇到問題推三阻四,消極怠工,懶散成性會成為工作中的阻礙。這大概是門診離院部太遠,檢查監督的力度不嚴,才造成了這樣的局面。手腳麻利,不攀比,醫護關系和諧是做好醫療衛生服務的基礎。醫院硬件設備是一方面,軟實力的規章制度,人際關系也同樣重要。好的設備也需要大家去維護,愛惜,不打掃,不清潔,好東西也如同舊設。
我承認在這個科室的學習我沒有用心,更多的是抱怨。我想一個真正會學習,知道上進的人,不是染別人手把手的教,而是自己善于發現,善于提出問題,進而,通過收集,整理,分析資料,達到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像一句名言中所說的,世間本沒有路,人走多了便成了路。我們要勇于開辟道路,爭取成為打開一條新路的第一人。
這篇心得完全是我的個人感受,別人的感受可能不會這樣,別人怎樣不是我可以隨便評價的,如果有得罪誰的地方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