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愿者敬老院活動感想(精選3篇)
大學生志愿者敬老院活動感想 篇1
奉獻時間,收獲充實;奉獻時間,收獲價值;奉獻愛心,收獲感動。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但是,尊老愛幼卻是每個人的本分。
一大早,我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所有干事在敬老隊隊長的帶領領攜帶愛心物資聚集在青協辦公室樓下,一同前往__敬老院。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該休息時,是否也會想敬老院的老人那樣的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走進敬老院,面對陌生的老人們,起初我顯得十分拘謹,不知該去和老人交談什么,也害怕說到他們的傷心事兒。
不過這一切都被一個老爺爺所改變了,在交談的過程中,這位老爺爺給我講述了他從前的生活,在那個舊的社會,雖然爺爺是一名孤兒,但社會并沒有拋棄他,他也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老爺爺還與我講述了他們每天的生活,其中一件我覺得他們太可憐了,每天只能在那小小的院子里活動,門還被鎖上。院長這樣做也是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但是我覺得這樣他們的晚年過得十分凄涼,每天過著“復印機”式的生活。不想外面的老人可以陪伴自己的孫子,閑余時刻還可以到廣場跳廣場舞,下下象棋,與其他老人拉拉家常什么的。可是敬老院的老人們并沒有感受到,與我們交談之中更多的是以前年輕時候的事。
回來的路上,那位老爺爺跟隨我們到坐車的地方,總是依依不舍。我百感交集,老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子女都不在身邊,但是依然保存了一份樂觀堅強的心態。在生活中老有所為,那么作為后輩的我們,更應該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
通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對于父母,我告訴自己,父母也會有老的一天,自己要盡一切努力照顧好他們,把他們留在身邊,不論他們的行動變得多么遲緩,不論他們思考變得多么困難。因為我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父,作為青年志愿者的我們,更應該多多去關心他們,他們不在孤獨,生活不在那么凄涼,讓他們可以多一個可以訴說的對象。
大學生志愿者敬老院活動感想 篇2
實踐目的:調研熱點關注民生
時間:XX年x月16日
地點:濟南市市中區舜玉路辦事處慈善超市
1月16日上午,我們聊城大學東昌學院經法系五名成員于濟南市市中區舜玉路辦事處慈善超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中,我們五名大學生分工合作,義務幫助濟南市市中區捐助中心慈善超市搬運救助物品,不怕苦、不怕累及時幫助超市管理人員整理貨物、貨架,使商品明碼標價,排列有序,商品充足,愛心價與市場價一目了然。并幫助顧客分裝物品,一樣一樣地認真仔細的發放到特困戶手里,使特困戶滿意而歸,受到了社區低保戶的贊揚及感謝。
隨后,五名大學生作為志愿者參與花樣年華開展的活動,幫助社區的孩子們學習課外知識,認識了解社區中的基礎設施。交通標志等。并帶領孩子們深入社區居委會,了解居委會的基本職能。
在此次實踐活動中,從前期的計劃、準備,到后期的總結、處理,都充分的考驗了我們的策劃和實踐能力,這是我們在學校中無法學到的。每一項內容都要由我們自己去布置,力求做得思路清晰、有條理,這也增強了自我的動手、動腦能力。在學校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這方面的能力鍛煉的太少,以致在實踐活動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但總體來說還是蠻有成效的。我從另一個側面也檢驗了自己的各方面的情況,培養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同時也發現一些自己的不足,特別是自己在專業知識上的欠缺與不足,以及自己在專業上需要不足的地方,這也使我在以后的學習中仍需不斷的彌補和提高。
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讓愛心在冬日綻放,工作總結進一步豐富了大學生活,提高了當代大學生的素質,為構建和諧社區做出了他們的一份微薄之力。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美好。
大學生志愿者敬老院活動感想 篇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期間,我志愿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擔任起疫情防控工作,與社區內負責人一起站在防控一線。
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給過往人員監測體溫、登記信息、在公告欄張貼公告、宣傳科學防疫知識。抗疫工作,齊心協力。社區領導多次來送防護口罩和酒精,并關心近期社區志愿者工作開展和自身防護情況,每次我心里都感覺暖暖的,也備受鼓舞。在平常工作中,堅決服從社區安排,主動融入到社區防控工作中,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既有分工、又通力合作。
在此期間感受到國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斗爭中所做出的一切部署、指導,對我們提供了莫大的幫助,感受到社區基層防控和基層領導的重要性,感受到學校對于學生的關愛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