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災心得體會:抗震救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啟示
在這次抗震救災斗爭中,各級黨組織通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極大地激發(f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為奪取抗震救災斗爭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抗震救災中思想政治工作的豐富實踐,為我們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啟示。
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作為我們黨的執(zhí)政理念,貫穿于這次抗震救災的全部過程和各個方面。無論是不惜一切代價搶救被困群眾、救治傷員,還是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活,都堅持以人為本,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抗震救災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堅持了以人為本這一根本原則,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這啟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充分尊重工作對象的人格,平等相待;尊重工作對象的特點,多考慮個人的不同情況,針對個人的思想心理特點,開展個性化的教育活動;尊重工作對象的心理需求,多進行感情交流和撫慰,既以理服人,更以情感人;遵循科學規(guī)律,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心理干預、心理輔導,幫助人們排解不良心理,實現(xiàn)心理和諧。
堅持服務群眾。抗震救災中一系列科學高效而又公開透明的決策,無不體現(xiàn)著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抗震救災斗爭中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表現(xiàn),也使災區(qū)群眾加深了對黨和政府的感情,增強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這啟示我們,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堅持一切從群眾出發(fā),誠心服務、真情奉獻,才能增強吸引力和影響力。應牢固樹立誠心實意為群眾服務的理念,在各項具體工作中體現(xiàn)透明、互信原則,努力做到不隱瞞、不打折扣,實實在在,以心換心。這是贏得群眾的第一步,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同時,堅持辦實事、求實效,重視研究和把握群眾的需求特點,力求貼近群眾生活實際,重點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急迫的現(xiàn)實困難。凡是能及時解決的就及時解決,能創(chuàng)造條件解決的要限時解決,一時還難以解決的也要向群眾解釋清楚。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整個抗震救災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從制度到機制、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有許多創(chuàng)新舉措,取得了良好效果。這啟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應注重內(nèi)容創(chuàng)新,大膽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上,緊密結合人們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思想教育活動,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注重形式手段創(chuàng)新,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短信等新手段,采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注重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和表現(xiàn)形式,多用群眾語言,多用生活語言,把問題講清講透、講到點子上,從而打動人、說服人。
善于利用重大時機,增強工作的實效性。在比較特殊的時機,結合重大事件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次特大地震是一場災難,但我們抓住抗震救災的機會,對災區(qū)人民也對全國人民進行了一次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改革開放的生動教育,取得了比平時更好的效果。這啟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應及時捕捉機遇展開教育引導活動。一是找準切入點。根據(jù)形勢發(fā)展變化,及時調(diào)整教育引導的側重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二是抓住重點人群。每一次重大突發(fā)事件往往會牽涉到不同人群,導致強度不同的反應。在教育引導時,應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實現(xiàn)重點突破;特別要密切關注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動態(tài),集中力量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三是堅持科學引導。既鼓勵和激發(fā)群眾思想中的積極因素,又要注意針對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做好各方面工作。